首页
HOMEPAGE
新闻
NEWS
博物馆
MUSEUM
展览
EXHIBITIONS
评论
COMMENTS
特写
专访
INTERVIEW
艺术市场
ART MARKET
刊物订阅
SUBSCRIBE
数字阅读
DIGITAL READ
艺术论坛
ART FORUM
独家影像
VIDEO
往期资料
ARCHIVE
艺术商店
STORE
关于
About
联系
Contact
职业
Career
广告
Advertise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社实“射石”:融入公共,“未可见”的社会参与式艺术,从“浮土志”谈起
《艺术新闻》创刊主编,著有《窑变798》。参与策划《艺文中国》和“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曾在《商业周刊/中文版》《经济观察报》任职。
绘画会话|对话尼奥·劳赫:我不是一名邮差,我没有消息
独立策展人,艺术写作者,资深艺术类翻译。毕业于麦吉尔大学美术史专业,她曾任职于亚洲艺术文献库中国大陆研究员和艺术论坛中文网编辑。她长期的研究方向包括媒介更替时代对于艺术创作和观看的影响, 以及当代女性艺术家创作的方向以及关心的话题。她长期诸多国内和国际知名艺术刊物供稿,其中包括ARTFORUM, Art-Ba-Ba, Flash Art, 艺术界, Art Review Asia, Yishu,等。2021年3月,她在上海天线空间策划了群展《众妙之家》
展览之眼 |“后殖民星群”的回响: 第15届沙迦双年展“在当下历史性地思考”
申舶良,独立策展人、写作者,现居上海。纽约大学博物馆学文学硕士,修习过光州双年展国际策展人课程、阿姆斯特丹大学西方神秘学课程。曾获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华德无界行者”写作奖金。他的策展关注展览与文学空间的关联,最近的创作型策展项目包括2017年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划的“寒夜”、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文学单元“幻方:艺术与文学的互映”
《瓮中沙》:人类纪的泪点实验
毕业于巴黎索邦大学艺术史暨考古系,获博士学位。曾任北京金杜艺术中心总监、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公共项目总监、中央美术学院西方艺术史讲师。现为德基美术馆现当代部顾问总监、艺术史作家,中国美院外聘讲师,为《三联生活周刊》、《艺术新闻》、《单读》等杂志长期供稿。著有《竹不如肉—西方艺术史上的权力和身体》。
她们的身体去哪儿了?
独立策展人,艺术写作者,译者。长期从事艺术、电影策划和写作工作,研究兴趣围绕电影历史和影像艺术家,及具有个人风格的视觉艺术家与艺术史的关系。她是新近出炉的第七届国际艺术评论奖的四名获奖者之一,即将出版从瑞典文翻译中文的译作《伯格曼文集》
中国设计之花何时开放
陈伯康(Aric Chen),M+博物馆设计与建筑策展人。曾任2011年与2012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创意总监。“100%设计”上海展的创始人,并在2008年和2009年担任其联合创意总监。
亚洲的藏家时代
艺术文化顾问、BBC著名主播、作家,曾担任伦敦ICA馆长。2004年创立多德创意顾问公司,曾担任香港艺术博览会顾问,上海世博会英国馆顾问,鄂尔多斯城市发展文化策略顾问。
2021年3月,NFT一词连同Beeple的《每一天:前5000天》NFT艺术作品在佳士得的近七千万美元成交纪录,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初次闯入了当代艺术参与者的视野。其后的短短几个月内,NFT与元宇宙正如今天的AI一般形成了“破圈效应”,在各行各业及大众生活中成为了社会关注度的热点。同年年底,比特币的价格达到了上一轮牛市的最高值6.9万美金,同时破纪录的还有艺术家Pak的《The Merge》NFT系列,其总计9180万美金的销售价格至今“后无来者”。创作者对其充满野心、投资者跃跃欲试、研究者在好奇中摸索其框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为NFT及元宇宙所牵动。
时隔三十五年,美国观念艺术家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的文字重回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环绕在建筑六层螺旋坡道内墙表面的LED显示屏上,继1989年的个人回顾展之后,霍尔泽再次将博物馆的建筑转化为一座大型空间装置。艺术家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最新展览“光线”(Light Line)将展至9月29日。
“我想做一个特别普通的人,一个平均数。”她的语气平静坚定,适才还聊着在丹麦乡间的度假生活,下一秒又谈起政治结构与教育文化的困境。在采访前,我已经在旁处了解到艺术家刘诗园的一些观点,但那日从通话界面传出的这句话,让我依旧感到脑子被击中了一下。对于刘诗园而言,艺术家作者性的建构和她追求的平均数目标仿佛并不矛盾,在与她的谈话中散布着责任心、人性、温度、大众、勇气等词语,但这却不曾使她作品深处锋利的思考能量锈封。刘诗园于上海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的最新个展“回文窃语”呈现了跨越她早期到最新创作的五个系列作品,经由展览我们可以得见她独特的艺术观念与工作方法。
“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主编叶滢发起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的创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在这里,展开全球新一代华人当代艺术创作的拼图,听到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视的新声音。
大正时期以降,三条穿越谷川岳的清水隧道将日本新潟的越后地区与首都圈相连,其中从东京出发的上越新干线所通行的大清水隧道长达22公里,落成之时曾为世界之最。乘客以300公里的时速卷入漫长无边的隧道之中,窗景顷刻抽象为纯粹的黑色,即使身处明亮如无菌厂房的车厢,却仿佛逆水行舟,难觅终点。终于透过气来,那出口并非川端康成《雪国》的天地皆白,而是压倒性的绿色,来自轨道不远处的米田、以及与其相接的山麓的棚田,随视线延伸至远处。人们世代依山而居,这样的生活景象被称作“里山”,被认为是日本的原初风景。绵延的棚田带来了丰饶的稻产与美酒,而长达半年的积雪期则激发了保存的食物与燃料的智慧,出行不便之时,女性聚集在室内创造出了驰名日本的高级麻织物“越后缩”,江户时代末期起,当地农家又纷纷开始尝试以丝纺织作为冬日副业,至今,纺织业仍是地方的经济支柱之一。
8月29日,首届ART021 HONG KONG香港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正式揭幕。ART021 HONG KONG是ART021团队继2013年创办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2018年创办JINGART艺览北京以及2021年创办DnA SHENZHEN设计与艺术博览会后,在香港打造的一档全新艺博会,艺博会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文化艺术盛事基金”的资助项目,“致力于为香港艺术土壤带来新的视野与模式。”
今年堪称香港艺术品拍卖公司的“乔迁之年”。苏富比旗舰艺廊于今年7月在香港中环置地遮打揭幕,佳士得、邦瀚斯的亚洲新总部均将陆续揭幕,富艺斯则在2023年于香港西九龙文化区开设其在亚洲的新总部。香港各家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品牌升级之路由此开启。
“不是什么时代都能进入历史,只有那些真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价值的时代才能进入历史;不是任何人都能进入历史,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能进入历史。”2006年黄专在《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的序言中开宗明义。时隔近20年,随着泰康美术馆推出的张培力个展“2011.4.27——长期”揭幕,艺术家20世纪80年代至2019年的绘画、装置与影像铺陈在人们眼前,曾经发生的社会的“历史”、艺术的“历史”以创作和展览的方式再现,而黄专于前奥运时期回顾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初期的陈述无疑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让被现代性所浪费的生命复活,让被历史碾过的身体恢复知觉”。这番直白的表述出现在“民间自有序”展览现场垂下的绿色帷幕上。这场展览于7月在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开幕,由客座策展人王欢策展,共呈现十三位艺术家和素人创作者的45件媒介各异的作品,以“民间”一词自带的丰沃属性和在不同语境下激发出的多个面向,探寻民间社会的创造冲动与自发秩序的内在逻辑。“民间不应该仅仅是被当代艺术所征用的一个元素,而应该是能够与当代艺术相互制衡、平等对话。”策展人王欢希望通过展览,将当代艺术与民间文化放在同一个尺度里讨论,并去重新正视民间的自主性。
西藏自治区墨脱县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下游,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中印边界。这里是中国最难抵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后一个贯通公路的县城(2013年底通车)。由接近7000米海拔的落差构成的垂直气候带,足以让人在极短的时间内,以及相对有限的空间中体验从热带雨林到冰川气候的激烈变化。各种物种在此交汇,让墨脱成为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