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艺术家托马斯·赫赛豪恩(ThomasHirschhorn)以作品“纪念碑”系列献给作家和思想家们,其中第四件也是最后一件作品标志着迪亚艺术基金会(DiaArt Foundation)悄然回归纽约。
过去的五年间,3D打印机和3D扫描仪已经成功地制造出了各种玩意儿:从枪支到墨西哥卷饼,甚至功能完整的“肾脏”。艺术圈注意到了此项新技术,艺术家们开始使用这些工具创作那些十年前难以想象的结构复杂的作品;而博物馆正在利用3D技术探索新的藏品保护手段。
谢德庆1950年生于台湾南州,1967年高中肄业,开始进行绘画创作;1970年-1973年,完成三年义务兵役,此后停止绘画,转而创作行为作品;1974年,以非法移民的身份进入美国;1978年至1986年,创作了五件“一年行为表演”作品;1986年-1999年,创作“十三年计划”;2000年1月1日,公开宣布“我存活了”,并自此停止了艺术创作
62年前,刘香成生于香港,年幼时返回福州,16岁再经香港前往美国求学定居。1976年,《时代》派他回到中国。在这里,他扮演着某种意义上中间人的角色,用照片向西方输出一个半梦半醒的国度。
“书画不可论价,士人难以货取”,11世纪的北宋书画大家米芾曾作此断言。实际情况呢,不说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众所周知的以尺论价,素以狂傲著称的八大山人也会接受定制,为了按期完成而焦虑不安。至于是否“难以货取”,就看是不是对个人胃口了,郑板桥可以为一顿狗肉欣然挥毫,徐渭在八升美酒、一百只螃蟹和一条羊腿之后意之所至、“指生风雷”,除了美酒、佳人、香花这样风雅的“诱饵”,甚至水泥、丹药等,都可以用来“诱惑”画家作画。
艺博会的展位已经拆除,VIP休息室人走茶凉;从3月的纽约军械库展到6月的巴塞尔艺术展,艺博会马拉松以夏日的到来暂时画上句号。至少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艺术世界的主要活动就是艺术节、双年展和三年展,随着艺博会的数量飙升,这些活动在捍卫文化地位上的作用,无疑比以往更重要了。
现代艺术发展的标准叙述始于1860年前后的法国,从马奈、莫奈,再到塞尚,他们都成为了沿承现代主义衣钵的代表人物;而这一代的后继者,毕加索和蒙德里安,他们的抽象绘画被视为立体主义的高潮。而对于美国艺术来说,现代主义直到1913年方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