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宣布其夏季三个特展吸引了230万游客,估算为纽约带来7.42亿美元收入。消息一出,便有人对这样斐然的数字颇感怀疑。
过去几个世纪里的私人收藏发展成了我们今日的公共博物馆。大约一个世纪之后,美国镀金时代的弗里克收藏(Fricks)、加德纳收藏(Gardners)和摩根收藏(Morgans)借由超乎想象的财富和几近病态的占有欲的驱使下,有了一次更强的爆发。但是,最终的结果会是开创另一个时代。
未受过艺术专业教育或训练的艺术家(也称为“素人”),他们的作品越发受到关注。而在2013年,大家对这些作品的兴趣更是爆发性增长,素人艺术作品展涌现。
对全世界的文化遗产来说,2013年又是提心吊胆的一年。阿拉伯之春的混乱和北非地区的动荡,意味着历史遗址和博物馆至今仍要承受战争和劫掠的蹂躏。整个中东和马格里布地区的逊尼派圣祠遭到袭击,埃及马拉维博物馆在8月被盗走1000多件藏品,紧接着的一个月,国际博物馆理事会(Icom)公布了叙利亚濒危文物“红色清单”,都表明对固定和可移动文化遗产的破坏活动已经穷凶极恶。
对苏富比和佳士得来说,2013年是一个特别繁忙的年份:它们都在努力拓展自己的品牌,关注日益增长的私人买家群体。在11月的当代艺术拍卖会上,两家都创下了新纪录。其中,佳士得一个晚上的成交额就达到了破纪录的6.91亿美元。
又是一年一度凝视我的水晶球预言来年艺术市场走向的时刻。2013年11月,佳士得的战后及当代艺术拍卖成交额创六亿九千万美元新高。受到这一创纪录销售成绩的鼓舞,艺术市场很少见地看起来充满了活力:新的艺术博览会不断出现,试图填满艺术界日历上所剩无几的空档;炙手可热的艺术家们沉浸在名流——当然,还有现金——的热捧中;来自新兴经济体的买家们——他们当中的一些人非常年轻——支撑着高端拍卖市场;随着与奢侈品、时尚和音乐的互动越来越多,当代艺术变得更具诱惑力。因此,我们对2014年应该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2014全球艺术之旅》(THE YEAR AHEAD 2014)——为热爱艺术的你特别定制全球博物馆、艺术节、艺博会、双年展艺术日历。
这个月,在罗马的博尔塞美术馆(Galleria Borghese),馆长安娜·科里瓦(Anna Coliva)和研究贾科梅蒂的专家克里斯蒂安·克莱姆(Christian Klemm)共同策划了一场展览,为贾科梅蒂的作品和美术馆的雕塑馆藏之间架设了一座对话的平台。
安纳托尔·布罗雅德提供了一扇窥视1940年代晚期美国艺术界百态的窗口。该书重现了他在新学院(theNew School)研读社会调查时所经历的格林威治村的反主流文化,让我们得以一瞥他笔下的那个“卡夫卡与抽象表现主义、心理分析学的修正主义共同风靡”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