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刚过,冬至未至,渐入寒冬,在艺术空间里找一方温暖吧。《艺术新闻》精选十个展览,横跨中西、贯穿古今,涵盖古代、近现代、当代艺术的方方面面,从北京、上海到台北,艺术的冬日没有暂停。
即将于12月19日在北美上映的《透纳先生》描述了艺术家生命中的最后25年,本片导演迈克·李说:“如果仅仅因为一些争议怀疑那件事是否发生过就不将之拍出来,那实在是无聊透顶。”
“未来的中国艺术史学家也许会把1970到2000年代这40年划为一体,称之为从一个系统化时期向另一个系统化时期转型的阶段,前者以政治为导向,后者则是市场为王,”巫鸿说。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成立250周年之际,馆长顾问应《艺术新闻》之邀,推荐250年来最值得观看的十大藏品,而博物馆年末也推出250周年庆大展“女皇陛下的冬宫”及大型3D数字投影秀。
家居品牌红星美凯龙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合作,汇聚全球艺术家,将美术馆转化为一个空前的“寓所”,邀请观众在体验展览现场的过程中,重新思考家居空间的种种可能性,探索家居生活所揭示的美学和精神世界。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的跨年大展“游戏大师”已经开幕。泰特现代博物馆则正在与时下最流行的独立游戏之一《我的世界》共同推出“泰特世界”。今天,再用“跨界”来形容这种合作已经不合时宜。正在发生的,是艺术与流行文化疆域的无限拓展与融合。
沈伟的首个大型绘画个展亮相迈阿密达德学院艺术与设计博物馆,这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华人舞蹈艺术家完成了进入视觉艺术领域的自由转换。
只有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才能展示艺术吗?只有艺术家才能办展吗?当然不是!在替代性空间盛行、跨界不再新鲜的当下,这个周末,忘记博物馆、美术馆或画廊,不妨摸进公寓、逛逛商场、远走乡下村庄,看一场展览,参加艺术节;或是去看看娱乐明星李宇春、曾轶可与年轻艺术家的合作擦出什么火花,电影导演顾长卫的画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