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feature|特写 为什么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朱利安·崔维里安在长达半世纪里会被视为间谍?

一份藏于英国国家档案局文献记录了英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朱利安·崔维里安(Julian Trevelyan)被监控的细节,其中涉及收藏家佩姬·古根海姆、作家亨利·米勒、苏联间谍盖伊·伯吉斯等等。这位艺术家虽毫无危害英国的念头,却无端卷入了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间谍案。

exhibitions|展览 在美国看敦煌:盖蒂艺术中心敦煌文物大展将追溯其与敦煌25年合作之缘

“敦煌莫高窟: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将于2016年5月于盖蒂艺术中心呈现。本次敦煌文物大型展将带来三个莫高窟石窟的全尺寸复制窟以及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完整印刷书籍——来自藏经洞的《金刚经》。本次展览旨在庆祝盖蒂保护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在敦煌莫高窟这座世界遗产的保存及保护上逾25年的合作。

feature|特写 “新媒体艺术”不再是“少数派”: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体系的艺术家们

今天,所谓的“新媒体”早已超越了媒体艺术这一范畴,延伸到生物科学、人工智能等更广泛的领域。而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孕育的新生代艺术家在这一领域的创作尤为引人注目。由新媒体系、综合艺术系与艺术策划系整合而成的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被《亚太艺术杂志》(Art Asia Pacific)称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当代艺术教育机构”。

news|新闻 智利建筑师阿拉维纳将策划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建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成焦点

智利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将策划2016年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这一届展览将于明年5月28日开幕,展期延长至6个月。在这长达半年的展览时间里,这位致力改善建筑环境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新生代建筑设计师将呈现对解决各种建筑难题的最新探索。

exhibitions|展览 阿尔勒摄影节现场:高品质国际摄影盛宴与中国并不遥远

250位艺术家、超过3500件作品、39场展览……全球规模最大的摄影活动“阿尔勒摄影节”于近日在法国拉开帷幕。除了新上任的艺术总监、新设立的摄影书奖,本届阿尔勒的摄影盛会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热点?

museum|博物馆 谁筑就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百年亚洲典藏?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在今年迎来了部门的百年诞辰。一百年来,来自亚洲的书画作品和器物收藏在这里不断得到扩充、研究和展示,部门本身也经历了各个层面的发展。本文将细数大都会亚洲艺术部百年发展史中的关键人物,他们的参与让亚洲艺术部成为今天整个博物馆最受瞩目的分支之一。

exhibitions|展览 和蔡明亮到美术馆郊游:他想用美术馆还原电影的艺术性

蔡明亮的首个内地个展“来美术馆郊游——蔡明亮大展”7月18日在广东时代美术馆开展。自从两年前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宣布“退出影坛”后,蔡明亮就专心致志于各项艺术活动。 这位创作过艺术装置《是梦》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为卢浮宫拍过艺术片《脸》、与服装设计师跨界合作推出艺术装置《锅炉里的剧场》的电影导演,将如何在带领观众在美术馆中“郊游”呢?

exhibitions|展览 在都市中心演绎实验艺术,“2015缤智中国先锋艺术项目”开幕了

7月17日,“2015缤智中国先锋艺术项目”的首场展览“即行变奏”在北京三里屯橙色大厅盛大开幕。该项目由广汽本田与现代传播集团艺术平台Modern Art合作推出,邀请中国前沿的年轻新媒体艺术家8GG与徐文恺创作作品,点燃了公众对当代实验性艺术的感知。

feature|特写 明朝遗民的伤痕艺术:文化危机中的文人和文人画

2013年3月至6月,纽约亚洲协会举办了展览“招隐:十七世纪中国的绘画、诗歌与政治”(The Artful Recluse: Painting, Poetry, and Politics in 17th-Century China)并出版了同名书籍,书中收录了纽约大学教授乔迅(Jonathan Hay)关于17世纪文人生存状态和创作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社会背景、题材等方面对明朝遗民文人画做出深入的分析。

feature|特写 中国式“文艺复兴”在明朝:以书法为据找寻历史深处的“江南”

6月27日,在六朝古都所在的南京,在中国近现代第一座国家级美术馆的江苏省美术馆中,由《艺术新闻》主编叶滢主持,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杨念群、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董事长何国庆以及《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方瞾之间,从晚明开始的南京文化积淀谈起,梳理江南的文人传统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以及这一雅致文脉在中国当代应该如何接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