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伯克利艺术博物馆暨太平洋影像档案库为下设的高居翰亚洲艺术研究中心举行了落成仪式,以纪念这位重要的中国美术史学者对母校及其艺术博物馆做出的杰出贡献。该研究中心将于5月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届时,大众将有机会在此零距离欣赏高居翰生前所藏的景元斋中国画,以及伯克利艺术博物馆的众多亚洲艺术珍藏。高居翰亚洲艺术研究中心的首展“夏木垂荫”即将于7月6日开幕,展品包括孙君泽《溪边水榭》在内的一系列宋代至清代书画珍品。
随着今年2月白立方(White Cube)画廊与其代理近25年的艺术家马克·奎恩(Marc Quinn)正式分道扬镳,一系列关于画廊资产、艺术家权益、后续展览以及生产成本的问题随之而来。《艺术新闻》就这些问题咨询了艺术家、画廊主、艺术经纪人等近40位相关人士。
随着今年2月白立方(White Cube)画廊与其代理近25年的艺术家马克·奎恩(Marc Quinn)正式分道扬镳,一系列关于画廊资产、艺术家权益、后续展览以及生产成本的问题随之而来。《艺术新闻》就这些问题咨询了艺术家、画廊主、艺术经纪人等近40位相关人士。
一场“晚明绘画作品展”正在天津展出。说起明代绘画,人们定会想起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武林画派等江南地区的绘画流派。这些画派也是江南地区艺术机构的研究核心,苏州博物馆在过去几年就曾举办过“吴门四家”展览。而对明代的关注并不止于江南地区。以明清绘画为一大馆藏优势的天津博物馆,也举办了多场明清书画展览,今年年初开幕的“晚明绘画作品展”则试图打破江南各派的地域限制,呈现晚明时期书画发展的多元面貌。
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灾难30周年纪念日,这一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严重的事故所带来的后果至今还在不断“辐射”着当地的生态和人们的生活。值此之际,3场分别在布拉格和芝加哥的展览悼念逝去的家园和生灵。
2016年9月,即将落成的M+展亭将作为M+视觉文化博物馆建成之前的主要展览场地,并以曾建华的个展作为其开幕首展。这座首个M+的永久性展览空间由香港本土建筑师彭耀辉、周天朗和张励绣联合设计。另外,作为香港西九文化区项目中重要基石的M+视觉文化博物馆,预计将于2019年完工并全面开放。
从乌镇到多哈,都正以全球性的当代艺术项目展开城市复兴之路,与此同时,蓬皮杜及巴塞尔艺术展等国际重要艺术机构和艺博会也在寻求进入更多的城市。
2016年9月,即将落成的M+展亭将作为M+视觉文化博物馆建成之前的主要展览场地,并以曾建华的个展作为其开幕首展。这座首个M+的永久性展览空间由香港本土建筑师彭耀辉、周天朗和张励绣联合设计。另外,作为香港西九文化区项目中重要基石的M+视觉文化博物馆,预计将于2019年完工并全面开放。
4月23日,丁乙个展“再十示”在湖北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美术馆副馆长冀少峰策划,展出了丁乙30年创作历程中的100件作品。艺术家丁乙一直以“十示”与创作日期的结合来命名作品,此次回顾展以“再十示”为题,既揭示了一种创作中承前启后的上下文关系,也表达了艺术家力图实现的自我突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落成仪式于4月24日在北京举办。这座由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设计建造的大学美术馆将于9月正式开放。除了多个以馆藏书画、染织品、竹简、书信等为主的陈列展之外,该馆还将自9月10日起推出“对话列奥纳多·达·芬奇 / 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展出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大西洋古抄本》手稿、装置模型、3幅油画原作和结合了艺术与科技的当代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