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声切响”一词源自南朝学者沈约所撰《宋书·谢灵运传论》:“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生,则后须切响。”“若前有浮生,则后须切响”意为在汉语文句中平声(“浮声”)与仄声(“切响”)需要间杂使用,使声律相宜。正在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举行、由策展人孙熳策划的展览“浮声切响”,正是从这一词语传递出的人类对于节奏、音韵、旋律的细腻感知出发,汇集阿洛拉&卡尔萨迪亚(Allora & Calzadilla)、奥利弗·比尔(Oliver Beer)、娜塔莉·布钦(Natalie Bookchin)、克莉丝汀·孙·金(Christine Sun Kim)、常羽辰、姚清妹等17位/组艺术家的作品,以听觉为切口,在听觉、视觉、触觉以及多感官联觉现场“跳出词不达意的表层障碍”,连接超越此在时空的集体记忆与私密情感。
耳边是派对现场一般地鼓点与音乐;变幻闪烁的数字图像如瀑布一般从全镜面天花板的镜像流动到幕墙,再于光滑的地板上留下剪影;所有围观的人群都举起手中的镜头,对准这一片令人目眩神迷的全景式的数字景观的中央——这里是德基艺术博物馆为Beeple举办的全球首场大型个展“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Beeple: Tales From A Synthetic Future)的开幕现场。Beeple站在人群中,操纵着工作台上的电脑和鼠标,随着节奏轻轻地晃动点头,进行着他本日的《每一天》创作,重现他在查尔斯顿工作室中的日常创作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