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 the 34th World Congress of Art History)将于9月16至21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主题定为“Terms”,突出强调了不同历史和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和艺术史,以形成对人类文明和文化艺术遗产新的认识与阐释。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青生作为此次大会组委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接受了《艺术新闻》的采访,他认为艺术史的根本问题是理想图像与现实秩序,并希望在当今“后殖民”的语境外,提出艺术史的新问题。
随着(北京时间)8月22日里约奥运会的落幕,这一地区在社会经济与文化层面的发展现状再次获得了人们的关注。据《艺术新闻》(The Art Newspaper)在本届奥运会前的报道,巴西本地一部分博物馆的展览计划由于财政经费紧张而被推迟、搁置,部分博物馆甚至不得不进行大幅裁员或被迫关门。另一方面,由于奥运会吸引的新资本参与,一系列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参与的博物馆落成计划也正在酝酿中。巴西本地的公共机构在奥运前后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后奥运”时代对于巴西的文化图景而言意味着什么?
现任瑞士巴塞尔西北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学院院长(Institute of Art, FHNW 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 Basel, Switzerland)的Chus Martinez曾是第13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13))的联合策展人之一,她开创的“下一个社会”(Next Society)课程近期在欧洲的艺术教育体系内备受关注,在“艺术即科学”(Art is Science)的框架下,她定期邀请宇航员、基因科学家、神经学家、生物科技研究人员、数学家举行研讨会,探讨艺术如何体现其科学性?艺术在哪些程度上与遗传学和量子力学相关? 她邀请细菌学家与学生讨论,是什么塑造了我们每个个体?- “因为有上百万个细菌在影响着我们的大脑和思维”。在Chus Martinez看来,未来如同一个“巨大的胃”,需要非常强的能量来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