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OMEPAGE
新闻
NEWS
博物馆
MUSEUM
展览
EXHIBITIONS
评论
COMMENTS
特写
专访
INTERVIEW
艺术市场
ART MARKET
刊物订阅
SUBSCRIBE
数字阅读
DIGITAL READ
艺术论坛
ART FORUM
独家影像
VIDEO
往期资料
ARCHIVE
艺术商店
STORE
关于
About
联系
Contact
职业
Career
广告
Advertise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社实“射石”:融入公共,“未可见”的社会参与式艺术,从“浮土志”谈起
《艺术新闻》创刊主编,著有《窑变798》。参与策划《艺文中国》和“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曾在《商业周刊/中文版》《经济观察报》任职。
绘画会话|对话尼奥·劳赫:我不是一名邮差,我没有消息
独立策展人,艺术写作者,资深艺术类翻译。毕业于麦吉尔大学美术史专业,她曾任职于亚洲艺术文献库中国大陆研究员和艺术论坛中文网编辑。她长期的研究方向包括媒介更替时代对于艺术创作和观看的影响, 以及当代女性艺术家创作的方向以及关心的话题。她长期诸多国内和国际知名艺术刊物供稿,其中包括ARTFORUM, Art-Ba-Ba, Flash Art, 艺术界, Art Review Asia, Yishu,等。2021年3月,她在上海天线空间策划了群展《众妙之家》
展览之眼 |“后殖民星群”的回响: 第15届沙迦双年展“在当下历史性地思考”
申舶良,独立策展人、写作者,现居上海。纽约大学博物馆学文学硕士,修习过光州双年展国际策展人课程、阿姆斯特丹大学西方神秘学课程。曾获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华德无界行者”写作奖金。他的策展关注展览与文学空间的关联,最近的创作型策展项目包括2017年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划的“寒夜”、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文学单元“幻方:艺术与文学的互映”
《瓮中沙》:人类纪的泪点实验
毕业于巴黎索邦大学艺术史暨考古系,获博士学位。曾任北京金杜艺术中心总监、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公共项目总监、中央美术学院西方艺术史讲师。现为德基美术馆现当代部顾问总监、艺术史作家,中国美院外聘讲师,为《三联生活周刊》、《艺术新闻》、《单读》等杂志长期供稿。著有《竹不如肉—西方艺术史上的权力和身体》。
她们的身体去哪儿了?
独立策展人,艺术写作者,译者。长期从事艺术、电影策划和写作工作,研究兴趣围绕电影历史和影像艺术家,及具有个人风格的视觉艺术家与艺术史的关系。她是新近出炉的第七届国际艺术评论奖的四名获奖者之一,即将出版从瑞典文翻译中文的译作《伯格曼文集》
中国设计之花何时开放
陈伯康(Aric Chen),M+博物馆设计与建筑策展人。曾任2011年与2012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创意总监。“100%设计”上海展的创始人,并在2008年和2009年担任其联合创意总监。
亚洲的藏家时代
艺术文化顾问、BBC著名主播、作家,曾担任伦敦ICA馆长。2004年创立多德创意顾问公司,曾担任香港艺术博览会顾问,上海世博会英国馆顾问,鄂尔多斯城市发展文化策略顾问。
踏青、赏樱、春游……忙碌的艺术季之后的4月迎来了一系列赏心悦目的展览。在上海,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带来多样性极强的“陌生风景”,希图让观者踏入不一样的世界;而上海博物馆则将英国风景直接搬来魔都,展出泰特不列颠美术馆超过70幅馆藏风景画作,是迄今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英国风景画展。想亲临17世纪的凡尔赛宫风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展示门类丰富的藏品,以游客视角全方位展示凡尔赛宫盛况。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则带来了特展“古画动漫: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呈现以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制作的动漫影片,将多台解析投影仪的画面组成仿书画长卷的长形荧幕光墙,让观者置身科技画境中,体验中国长卷绘画的意境。
一场浸没式表演艺术将16台iPad与16名观众交互连结,由表演艺术家塔玛拉·索勒薇可(Tamara Saulwick)、声音艺术家彼得·奈特(Peter Knight)、戏剧与表演艺术家马丁·库茨(Martyn Coutts)与创意程序员斯蒂夫·贝里克(Steve Berrick)联合创作,打造出一处融合声、光与记忆的集体冥想空间,这就是4月5日-6日在尤伦斯艺术中心演出的澳大利亚iPad试听装置表演作品《变》(ALTER)。
“1982到1992的这十年,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年代,一切都从一片贫瘠中开始。它是一个参照与反抗现实的阶段,充盈着个体强烈的欲望与知识渴求。而在这之后,伴随着我1992年的出国,所有的一切问题重心都渐渐导向了有关文化身份的认同问题。”叶永青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重新回顾了他的这段创作时期。
纽约时间4月10日下午,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宣布委任现年48岁的马克斯·何莱恩(Max Hollein)成为新一任馆长,亦即博物馆历史上的第10任馆长。何莱恩是来自维也纳的艺术史学家,现任旧金山艺术博物馆(包括笛洋美术馆和荣勋宫美术馆)馆长及首席执行官。他从100多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今年夏天,他将正式开始其在纽约大都会的工作,与首席执行官丹尼尔·韦斯(Daniel Weiss)一同领导与管理博物馆的工作。
冰岛裔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的个展“道隐无名”正在红砖美术馆呈现。在美术馆的10个展厅空间内,一系列运用自然现象营造的装置综合了光、雾、影、水、几何等各种元素,显示出艺术家长期以来的研究关注重点。展览还包括了红砖美术馆馆藏的三件作品《盲亭》(The blind pavilion)、《声音银河》(Your sound galaxy)及《水钟摆》(Water pendulum)。
继香港、伦敦等地巡展后,将于今年5月由佳士得拍卖行在纽约上拍的佩吉与大卫·洛克菲勒夫妇珍藏中的两幅重量级拍品——马蒂斯的《侧卧的宫娥与玉兰花》(Odalisque couchée aux magnolias)和莫奈的《拉瓦古的塞纳河》(La Seine à Lavacourt)在4月10日至11日期间来到上海,为中国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提前了解这个传奇家族及其珍贵藏品的机会。
巴黎时间4月9日下午,路易威登基金会在巴黎举办了“与世界合拍——路易威登藏品精选展”。展览汇聚一批全新的精选馆藏,既有20世纪艺术大师杰作,也有当代年轻艺术家的新作,并且大多数为首次公开亮相。A系列的村上隆作品由基金会和村上隆合作构思,使参观者沉浸于这位日本艺术家的独特世界;B系列“生活在宇宙中的人”则围绕着情感亲和力的主题综合呈现了从马蒂斯、贾科梅蒂到皮埃尔·于热、马克·布拉德福德的作品。“积极全球化”是此次展览的宗旨:在展作品打破时间、地点的隔阂,向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观者分享艺术带来的精神自由。
4月8日,历时6年的筹备建设,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正式落成启用,时值90周年校庆,中国美术学院还开启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五场开馆展同期亮相,分别为“生活世界—馆藏西方现代设计”、“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展”、“超越建筑的西扎”以及“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文献展”;民艺博物馆展览“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开幕;“在场: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于南山校区开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呈献“寄言2028——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周年特展”;校庆当日,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也正式举办奠基仪式。
“我在中国的首次个展,想要走出西方化话语的限制,我一直在思考,我是否可以更好地将我自己融入中国乃至中东、俄罗斯、非洲的语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