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OMEPAGE
新闻
NEWS
博物馆
MUSEUM
展览
EXHIBITIONS
评论
COMMENTS
特写
专访
INTERVIEW
艺术市场
ART MARKET
刊物订阅
SUBSCRIBE
数字阅读
DIGITAL READ
艺术论坛
ART FORUM
独家影像
VIDEO
往期资料
ARCHIVE
艺术商店
STORE
关于
About
联系
Contact
职业
Career
广告
Advertise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社实“射石”:融入公共,“未可见”的社会参与式艺术,从“浮土志”谈起
《艺术新闻》创刊主编,著有《窑变798》。参与策划《艺文中国》和“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曾在《商业周刊/中文版》《经济观察报》任职。
绘画会话|对话尼奥·劳赫:我不是一名邮差,我没有消息
独立策展人,艺术写作者,资深艺术类翻译。毕业于麦吉尔大学美术史专业,她曾任职于亚洲艺术文献库中国大陆研究员和艺术论坛中文网编辑。她长期的研究方向包括媒介更替时代对于艺术创作和观看的影响, 以及当代女性艺术家创作的方向以及关心的话题。她长期诸多国内和国际知名艺术刊物供稿,其中包括ARTFORUM, Art-Ba-Ba, Flash Art, 艺术界, Art Review Asia, Yishu,等。2021年3月,她在上海天线空间策划了群展《众妙之家》
展览之眼 |“后殖民星群”的回响: 第15届沙迦双年展“在当下历史性地思考”
申舶良,独立策展人、写作者,现居上海。纽约大学博物馆学文学硕士,修习过光州双年展国际策展人课程、阿姆斯特丹大学西方神秘学课程。曾获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华德无界行者”写作奖金。他的策展关注展览与文学空间的关联,最近的创作型策展项目包括2017年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划的“寒夜”、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文学单元“幻方:艺术与文学的互映”
《瓮中沙》:人类纪的泪点实验
毕业于巴黎索邦大学艺术史暨考古系,获博士学位。曾任北京金杜艺术中心总监、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公共项目总监、中央美术学院西方艺术史讲师。现为德基美术馆现当代部顾问总监、艺术史作家,中国美院外聘讲师,为《三联生活周刊》、《艺术新闻》、《单读》等杂志长期供稿。著有《竹不如肉—西方艺术史上的权力和身体》。
她们的身体去哪儿了?
独立策展人,艺术写作者,译者。长期从事艺术、电影策划和写作工作,研究兴趣围绕电影历史和影像艺术家,及具有个人风格的视觉艺术家与艺术史的关系。她是新近出炉的第七届国际艺术评论奖的四名获奖者之一,即将出版从瑞典文翻译中文的译作《伯格曼文集》
中国设计之花何时开放
陈伯康(Aric Chen),M+博物馆设计与建筑策展人。曾任2011年与2012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创意总监。“100%设计”上海展的创始人,并在2008年和2009年担任其联合创意总监。
亚洲的藏家时代
艺术文化顾问、BBC著名主播、作家,曾担任伦敦ICA馆长。2004年创立多德创意顾问公司,曾担任香港艺术博览会顾问,上海世博会英国馆顾问,鄂尔多斯城市发展文化策略顾问。
《一种颜色的空间》(Room for One Colour)以观众的身体为画布、环境为媒介,是北欧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于1997年刚出道不久时的创作。
7月19日,由 Polestar 极星和《艺术新闻》联合举办的“设计未来”(Design for Future)沙龙于杭州木守西溪酒店进行。
7月18日,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期间,现代传播集团旗下《LEAP/艺术界》、《艺术新闻》、艺旅会TheCultivist与汇丰尚玉联合推出了一场“夜访毕加索”VIP艺术私享会活动。在这个夏日夜晚,到场嘉宾在策展人和导览员的带领下,走入展厅近距离感受大师杰作。
为纪念阿波罗11号(Apollo 11)登月50周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名为“阿波罗的缪斯:摄影时代的月亮(Apollo’s Muse:The Moon in the Age of Photography)”的展览,带领我们穿梭一段不寻常的历史——关于四个世纪以来月球形象变迁的历史。
石上纯也的设计总是充满令人愉悦的元素,有着让时间变缓慢的魔力,建筑与自然各自独立又彼此交融,在日出日落的光线变化中,在风雨晴雪的四季交替中,建筑仿佛也在轻轻呼吸。微弱到难以察觉的起伏摇晃,似轻轻摇曳的植物,似广阔无边的地平线,似考古现场的原始洞穴。“我想看到那些在过去未曾被创造出的风景”,他说道。
《艺术新闻》集合了10位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的策展人、艺术家、收藏家,介绍他们今年最为印象深刻的展览。
当木心说“巴尔扎克是我舅舅”时,道出了中国读者与欧洲文学的温馨时差
“你可以想象它是一只黑色的飞鸟,栖息在伦敦的草坪上,上面那黑色的片状岩石,是它的羽毛;或者想象它是一片低空的乌云,下面纤细的立柱是雨滴。”
当下的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下,奔走于世界各地去了解中国以外的世界已经变成常态。《艺术新闻》集合了10位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的策展人、艺术家、收藏家,介绍他们今年最为印象深刻的展览。
“有一种现象叫做‘对树失明’(tree blindness),即树无处不在,但我们总对它们视而不见……这次展览的目的之一,便是希望能治愈人们的这种‘对树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