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must be strong”,空格,“u must be strong”,回车,这是2004年至2006年两年间,梁远苇每天坚持的事情,她每天用打字机在极易损坏的卫生纸上打上这句短语44遍。
3月14日,北京798艺术区内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率先推出与柏林国王画廊合作呈现的群展“WHO AM I”,尽管比原计划的开幕日期推迟了一周,但仍可以看做大陆地区第一家开幕新展览的画廊。随后,大部分画廊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选择在4月重新对外开放。
“艺术圏外部的力量,尤其是气候对话和这场冠状病毒危机,把这个原本需要更多时间发展成主流的媒介让给更多人的看到。现阶段,新冠病毒让人无法旅行,而这些新技术在实际上将发挥比我们能想像的更大的作用。”
这个时代会格外艰难,但正如菲利波·圭里尼·马拉迪所说:“不必恐慌。一切很快就会恢复正常——迅速恢复活力是我们的天性。” 因为,这一切亦都将过去。
“艺术家的身份本身就包含了痛苦。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家不断重复他们自己的原因。因为他们无法找到解药”,她说。
艺术可以宣泄,可以告诫,也可以抚慰。它将被人忽视的声音推到台前,也通过共情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以无尽的形式它让我们知道,我们被理解,我们不孤独。
自3月16日以来,针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防范措施迫使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工程全面停滞。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大火这件举世震惊的事件发生至今已经一周年。
在疫情最早爆发的中国,经过了严格的防疫与隔离之后,随着病毒感染人数的放缓,自3月13日起逐渐向公众开放。上海率先重新恢复开放了以上海博物馆为首的多家市、区级博物馆、美术馆,此后,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公立博物馆、美术馆也已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