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后生命”第二届BMAB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作为一个推动艺术与科技交叉实验的国际学术平台,本届双年展围绕“后生命”这一主题,分为主题展览、实验空间、超链接展、试听演出、主题论坛、工作坊六大模块,集中呈现艺术家在艺术与科技领域的跨学科艺术实验。策展人之一、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费俊对《艺术新闻》说:“后生命是一个新的概念,本质上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生命的简单解读,也可以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生命之后的可能性。这个词我觉得还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反思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应该更广泛地关注生命。第二个是科技推动的生命仍有很多不可知的可能。”
其中的策展单元“艺述”聚焦于当代中国绘画,在“绘画地图”的主题下,汇集了60位绘画艺术家参加此次1500平方米空间的特展。艺博会作为艺术市场中的事件逐渐产生影响力,引发一个地区的丰富艺术活动已渐成常态。九月,一波丰富的艺术活动正在夏末秋初展开。
20世纪初期杰出的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埃贡·席勒(Egon Schiele)与活跃于1970年代美国的女性摄影师弗朗西斯卡·伍德曼(Francesca Woodman)都因私密的肖像人体创作而为人所知,相隔半个多世纪,他们在泰特利物浦美术馆(Tate Liverpool)正在呈现的展览“动态生命”(Life In Motion)中相遇。
本届“北京当代”分为五个单元:“艺述(STORY)”、“价值(VALUE)”、“未来(FUTURE)”、“活⼒(ENERGY)”和“众望(WONDER)”。主办方把展会的形式作为突破点,以当代性在中国的基本问题面向及实践路径为坐标,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推广,把与中国密切相关的当代艺术画廊作为核心的合作伙伴与命运共同体,首届共吸引了32家画廊参加
8月28日,“海派巨擘——任伯年绘画作品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展览以“艺术成就”、“师承起源”、“游历交友”、“后世影响”四个部分呈现任伯年及其相关艺术家绘画精品98件(组),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举办的任伯年展览规模最大的一次。
Indecline 是美国一个激进艺术团体,该团体由涂鸦艺术家、音乐家、电影制作人、摄影家以及全职的反叛和激进人士组成,于2001年在南加利福尼亚成立
伦敦克勒肯韦尔地,这座为访客开启一段地下之旅,讲述人与人之间的联络互通都经历怎样历史变迁的博物馆,为什么可以获得全球最大的博物馆单项奖?
18世纪是中国的康雍乾盛世,日本人通过来舶长崎的清朝商船了解到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称中国为“西来正脉”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