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第四届画廊周北京今年首次设立的“最佳展览奖-贡献奖”和“最佳展览奖-创新奖”获奖者公布,长征空间“朱昱:静音”、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段建伟:浮生”共同获得“最佳展览奖-贡献奖”,北京公社“葛宇路”个展获得“最佳展览奖-创新奖。
威尼斯双年展团队在5月18日宣布,原定于2021年举行的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将推迟至2022年4月23日至11月27日举行。这是双年展团队将原定于今夏开幕的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推迟至2021年5月举行后,为避免两场双年展展期重叠而做出的决定。
5月22日-5月31日,第四届画廊周北京将携手22家参展画廊及非营利艺术机构于在798艺术区和线上平台呈现一系列展览与活动。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第一批重启的艺术活动之一,也是全球疫情暴发后第一个举办的画廊周。
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与新当代艺术博物(New Museum)馆合作推出音频系列“睡前故事”(Bedtime Stories),邀请多位当代艺术家朗读他们所选的珍贵文本。栏目将持续至6月底。
全球蔓延的公共卫生危机迫使人们重思博物馆客流量的意义,或许也正在改变人们对待博物馆大型制作以及人气展览的态度,2020会是博物馆人气展览时代的终结吗?
距离创作日期已有逾百年时间,这两件作品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危机,在二战结束75周年的今天,我们来回看两件《向日葵》是如何经历二战,辗转多地,留存至今。
5月13日,香港。位于西九文化区、致力收藏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视觉文化作品的香港博物馆M+公布,香港艺术家杨嘉辉(Samson Young)凭借作品《消音状况#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成为首届“希克奖”得奖者。
2018年的2月26日,由荷兰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the Mauritshuis in The Hague)的绘画作品管理员阿比·凡德维尔(Abbie Vandivere)领头,美术馆开启了一项针对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创作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1665年左右)的技术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