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之眼”国际研讨会今日开幕,探讨全球化语境下“集体”与“差异”的相关课题■
“集体之眼”项目发起人海因茨-诺伯特·约克斯(Heinz-Norbert Jocks)和多米尼克·吕西安·加罗代尔(Dominique Lucien Garaudel),董慧萍、陈昱树摄于2014年
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安德斯(Peter Anders)致开幕词,董慧萍、陈昱树摄于2014年
理论家弗雷德里克·朗博(Frédéric Rambeau)、发起人海因茨-诺伯特·约克斯(Heinz-Norbert Jocks)和艺术家贝尔特·泰斯(Bert Theis)就萨特(Sartre)与德勒兹(Deleuze)对美学实践的反思及影响展开对话,董慧萍、陈昱树摄于2014年
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策展人王璜生在其讲演中梳理了中国艺术小组自上个世纪70年的发展,董慧萍、陈昱树摄于2014年
北京。由 “集体之眼”(The Collective Eye) 项目组织筹备的国际研讨会于5月3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主题为 “由文化差异审视集体主观性及其美学”。研讨会为期3天,国内外知名艺术理论家、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家均应邀出席,从而形成跨领域、跨国界、跨语境的开放性对话。与会演讲者包括“集体之眼”项目发起人海因茨-诺伯特·约克斯(Heinz-Norbert Jocks)、多米尼克·吕西安·加罗代尔(Dominique Lucien Garaudel)和王璜生、邱志杰、卢迎华、鲍栋、田霏宇(Philip Tinari)、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孙原&彭禹、罗宾·卡恩(Robin Kahn)等。此次国际研讨会由“集体之眼”项目组织与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法国驻华大使馆、北京法国文化中心、法德文化基金、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合作举办。
创建于2011年的“集体之眼”项目一直以来都专注于有关集体创作和文化差异的课题讨论。采访中,海因茨-诺伯特·约克斯和多米尼克·吕西安·加罗代尔表示,比起“项目创始人”他们更愿意被称为“集体之眼的发起人”:“我们不是一个固定的封闭的小团体,而是因为共同的学术关注而聚到一起的四个人。这个项目是一个有机体,它一直在不断变化、充实、丰富。现在它来到了中国北京,就艺术领域的“集体性”和“文化差异性”激发新的对话(dialogue)而非定义(definition)。”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的负责人,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安德斯(Peter Anders)介绍,“支持这一项目是因为‘集体之眼’这个话题。一方面社会是一个集体的概念,同时艺术创作又经常被认为是艺术家个人化的表达和独立人格的彰显。本次研讨会触及到了很多本质性问题,比如集体与个体如何融合,集体性与艺术语言的关系等等。”
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中,艺术领域也变得更加国际化,以集体创作为核心形式的艺术小组正在不断增多。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国家馆里,国家所具有的文化元素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趋向文化融合与去语境化。当不同地域和类型的文化被同质化时,我们该如何理解全球化进程对美学实践产生的影响?如何看待自己本身独特却同时收到冲击的本土文化?因此,此次将“集体之眼”项目研讨会放在中国举办别具意义。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对各种价值体系和文化资源极具包容性,同时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虽收到挑战却又与时代的进步共存。在一新一旧,中国与世界之间,当代中国以及中国艺术该如何应对以及自处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同时,选择在中国举办此研讨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唯物主义历史影响下,“集体”这一概念在中国社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那么,在一个集体社会里,文化对于“集体”的主题、实践、观念和策略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开幕当天,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策展人王璜生就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中出现的重要艺术小组作了回顾,从1979年的“无名画会”“星星画会”到90年代出现的“艺术家村”集群再到2014年广东时代美术馆展出的“积极空间”,中国艺术小组的出现和发展被王璜生概括为“以‘小集体’挑战‘大集体’”的历程。此次研讨会中,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小组、批评家、哲学家、艺术史学家、作家等专业人士还将形成短暂的“小组”,并在小组的形式下探讨集体性观念的主题,使其成为更具即时性的理论与实践共通的研讨会。撰文/刘一
“集体之眼”项目
“集体之眼”最初由海因茨-诺伯特·约克斯(Heinz-Norbert Jocks),多米尼克·吕西安·加罗代尔(Dominique Lucien Garaudel),马丁·克拉昆(Martin Cracun)和塞巴斯蒂安·阿隆索(Sebastian Alonso)在乌拉圭首都蒙特维多以小组形式组成。
该项目组织围绕“集体”(collective)的主题在全球范围内不定期举行展览、工作坊、论坛、研讨会等项目,以不同国家地区的推动理论家与艺术小组之间的交流,从而创造一种新的更贴近集体美学实践的理论形式。同时“集体之眼”也是一个拥有文字、采访、信息相结合的“艺术小组”档案馆。
“集体之眼”于2012年10月在蒙特维多SUBTE美术馆举办了艺术小组展览。来自南美洲、北美洲、欧洲、亚洲的30个艺术小组参加了此次展览。之后,“集体之眼”在巴黎举行了“艺术小组之夜”,来自8个艺术小组的成员交流讨论了不同艺术小组中不同的组织形式及合作方式。另外,“集体之眼”项目组织还计划于2015年在中国举办的艺术小组展览。
活动安排
第一天 2014/05/30 (中英同声传译)
集体实践的差异
10:00 am:
开场发言:
安德思(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北京德国文化中心主任);
周子牧(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参赞、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主任)
10:15 am: 项目介绍
发言:海因茨-诺贝尔特·约克斯,多米尼克·吕西安·加拉奥
10:30 am: 研讨会总结介绍
从广州三年展的“自我组织”谈起
发言:王璜生
11:00 am: 从集体主义社会及社会存在的观点论述中国历史上的集体性
发言:凯伦·史密斯
11:45 pm: 德勒兹( Deleuze)与加塔利(Guattari)作品中的集体主观性及政治主观化
发言:弗雷德里克·朗博
12:15 pm: 对话:萨特(Sartre)与德勒兹( Deleuze)对美学实践的反思及其影响
发言: 海因茨-诺贝尔特·约克斯、弗雷德里克·朗博
1:00 pm: 阿莱恩· 斯奈尔思 (巴黎)
共同工作,共同相处- 共同行为
1:45 pm: 午休
2:45 pm: 特殊艺术小组的展示
此环节将探讨促成集体形成的动机、集体议题与个人利益的对立、集体实践过程的本质等
讲演团体:
2:45 pm: AES + F(俄罗斯)
3:15 pm: 伊索拉艺术中心(米兰)
对抗特殊性艺术:伊索拉艺术中心体验
3:45 pm: 田益宾(中国):在纽约、在别处,他在行动
4:15 am: 讲演与对话 :孙原 & 彭禹、海因茨-诺贝尔特·约克斯: 一个问题:什么是集体(艺术小组),为什么?
5:15 pm: 辩论座谈:作为集体与个人的实践
发言: 田益宾、AES + F、凯伦·史密斯、伊索拉艺术中心
主持:海因茨-诺贝尔特·约克斯
第二天 2014/05/31 (中英同声传译)
文化如何影响集体的艺术实践
10:00 am:开场 集体的过剩乌托邦
发言:“集体之眼”团队
讲演团体
10:15 am:苏伟、卢迎华和刘鼎(北京)
10:45 am: NBDBKP(柏林)
11:15am:香港艺术小组概况及香港集体的社会干预
宋轶(北京)、梁展峰(香港)
12:00 pm:小组讨论:柏林-北京-巴黎-香港
发言: 苏伟&卢迎华&刘鼎、NBDBKP、阿莱恩·斯奈尔思、梁展峰
主持:海因茨-诺贝尔特·约克斯
集体的乌托邦过剩
1:00 pm:作为现实性乌托邦的集体主义
发言:欧宁
1:45 pm: 午休
2:45 pm: 集体意识下的使用者趋势 — 使用者 3.0
发言: 史蒂芬·怀特
3:30 pm:对话 :集体的社会干预
发言: 伊索拉艺术中心、欧宁、田益宾、罗宾·卡恩、梁展峰
主持:海因茨-诺贝尔特·约克斯
4:45 pm: 对话:策展人视角审视艺术小组
发言: 田霏宇、鲍栋
主持:张桂才
5:30 pm:辩论座谈:集体对艺术界未来的影响
发言: 孙原 & 彭禹、田霏宇、邱志杰、史蒂芬· 怀特
主持: 箫岭
第三天 2014/06/01 (全程仅英文,无中英翻译)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差异
10:00 am: 开场
“集体之眼”团队
讲演团体
10:15 am: 尤亨·施密特:肖像
10.45 am: 罗宾· 卡恩:二十年集体性创作项目回顾
11.15 am: 塞巴斯蒂安·阿隆索:关于南美
11.45 am: 从社会主义中国的集体性论及中国艺术小组发展史
发言:邱志杰
12.30 pm: 关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差异的讨论
发言:邱志杰、凯伦·史密斯、阿莱恩·斯奈尔思、
罗宾· 卡恩、AEF+S、塞巴斯蒂安·阿隆索、尤亨·施密特
主持:海因茨-诺贝尔特·约克斯
“集体之眼”项目国际研讨会
5月30日 – 6月1日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