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疫情防控让国内众多大型艺术活动何时得以举办成为未知数。6月23日,第六届画廊周北京迎来预览媒体日,成为中国内地最先推出的大型文化活动之一。本年度以 “共享”为主题,30余家参展画廊和非营利机构带来40场展览,也让画廊周北京已经成为今年上半年难得的大型线下艺术活动。
第六届画廊周北京现场
“从宣布延期开始,我们的工作一直在进行,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团队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所能掌控的最短的时间之内,让活动进行下去。”画廊周北京总监王一妃告诉《艺术新闻》,即使受到现实条件的约束,与苏黎世艺术周等国际机构的联系依然紧密,合作方式也在不断探讨中。
第六届画廊周北京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自2017年3月首届画廊周北京启动以来,面向全球专业艺术观众即为该活动的定位,时间则往往定于上海的3月展览季与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前,形成了北京、上海、香港纵贯三月的当代艺术季。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大中华区春季的艺术节的节奏也已经改变。
第六届画廊周北京发布会现场
维尔纳·巴特纳(Werner Büttner),《五只鹤与查尔斯·达尔文进化论笔记草图》(Five Cranes and Charles Darwin’s First Sketch on Evolution),2021,图片来源:艺·凯旋画廊
常青画廊本次带来的德国艺术家——托比亚斯·雷贝格(Tobias Rehberger)北京首次个展现场
“布鲁斯·瑙曼:OK OK OK”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在本届画廊周北京,与马丁· 基彭勃格 (Martin Kippenberger)和阿尔伯特·奥伦(Albert Oehlen)一起作为“坏画”三杰之一的维尔纳·巴特纳(Werner Büttner)个展 “人类境遇:比拟、寓言及隐喻”在艺·凯旋画廊展出,是该艺术家在中国的首展,涵盖了巴特纳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约30年的代表作品,“艺术必须与现实有关,与这该死的星球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关;如果不是的话,对我来说是很无聊的。”巴特纳曾这样表示。而上一届 “最佳展览奖”得主常青画廊本次同样带来的是德国艺术家——托比亚斯·雷贝格(Tobias Rehberger)的北京首次个展“我是我 – 除⾮假装⾃⼰是她”,他曾凭作品《你所爱的,亦导致你哭泣》获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2019年也曾在上海外滩美术馆举办首个中国机构个展 “如果你的眼睛不用来看,就会用来哭”。此外,木木美术馆 (钱粮胡同馆)的美国艺术家布鲁斯·瑙曼在国内的首次大规模机 构个展“OK OK OK”仍在进行中,从1960年代晚期他在工作室进行的早期表演和实验,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对图像捕捉技术的运用均有所展现。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推出的皆藤斋个展是本届唯一参展的日本艺术家展览,2021年在伦敦开设空间的Tabula Rasa画廊则以群展的方式集结八位国外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呈现一场绘画的视觉盛宴。
格莱斯顿画廊“明日之问”现场,图片来源:TANC
更多的国际艺术家作品集中于“艺访”单元,以“城市”为线索,格莱斯顿画廊继去年带来亚历克斯·卡茨的作品后,今年再次参与画廊周北京,推出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与托马斯·拜勒(Thomas Bayrle)的新作“明日之问”,提拉瓦尼在法兰克福施塔德尔艺术学校(Städelschule)求学期间与拜勒相识,并在此后成为多年好友。前者还曾在去年面向公众开放的BY ART MATTERS 天目里美术馆打造了一间可供冥想的茶屋,而在画廊周北京的展览现场,被作品包围的乒乓球台吸引了很多观众亲手一试。
柯芮斯画廊(伦敦)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泰勒画廊带来的丹尼尔·克鲁斯-丘博作品《Monster I (yellow, red and blue)》 2022
现代传播集团展位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重返起点:罗中立回顾展 1965 -2022”展览现场
“堆叠——東京画廊+BTAP(北京)成立20周年特展”现场
除国际艺术家外,本届画廊周北京中的中国艺术家展览层次也很丰富。1980年,以一幅《父亲》震惊中国画坛,并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 一等奖的艺术家罗中立,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推出了北京首次大型回顾展 “重返起点:罗中立回顾展 1965-2022”,200余件作品也构成了罗中立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一次作品回顾。CLC画廊推出的“赵大钧:蓝色上的红线” 则集中于这位1937年出生的艺术家 2019年前后的创作,展现一个艺术生涯跨越多半个世纪、并仍与今天中国艺术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保持对话的高龄艺术家的画作。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的 “李津”、大千画廊的丘挺个展均以水墨为创作语言,体现出不同艺术家的实践。已在北京设立20年之久的東京画廊+BTAP本次特邀冯博一策划了“堆叠——東京画廊+BTAP(北京)成立20周年特展” 。
魔金石空间“老刘一枕梦黄粱”展览现场
“贮藏(2022)”,麦勒画廊北京,展览现场
户尔空间随展览连续三天推出现场表演活动
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创作之多元在本次画廊周北京中亦体现出来,专注于影像与综合材料创作的刘野夫携手魔金石空间,以“老刘一枕梦黄粱”为名带来同名录像,及一系列陶土和绘画作品。梁远苇与北京公社联袂呈现艺术家同名的新作个展,该画廊的艺术家葛宇路还特别策划了公共单元特别项目 “共同的 ‘专列’”,汇集胡庆泰、蒋竹韵、李维伊、马秋莎、能尖日、童昆鸟、杨健、杨心广8位艺术家作品,在以798艺术中心为起点铺设的轨道上行驶的特别开设的 “专列”火车上运行,以一种迷你尺寸和持续运动的状态,去探索公共空间容纳艺术的新可能性。由杨紫策划的麦勒画廊群展 “贮藏(2022)”以另一种运动的方式在展厅中向艺术家王光乐在2019年组织的艺术项目《作品的公寓——一个前置的货仓》致敬。
“面颊上的舌头”展览现场
空白空间群展“替身与寄生”现场
“交叉的宣叙调”中的张雪瑞作品《竹拐杖》局部(2016-2019),图片来源:艺术家及麦勒画廊
“北京画廊周的意义在于在持续地建设北京的一个艺术形态,这也是每年我都会很积极地希望参与的最主要的原因,以机构的角度来看,能产生的影响力及能触动的人群,其实都是大量依靠所在城市的艺术生态的整体发展水平。”如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所说,近年北京当代艺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成熟的生态该有的环节基本上都已具备,但仍缺少些相互间的互动和合作。在本次画廊周北京中,主办方和机构间的互通学习更多体现于由两家非营利机构的黄文珑、张南昭、张艺川和邹嘉澍四位年轻策展人共同策划的主单元特展“交叉的宣叙调”,呈现主单元参展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