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第九届华宇青年奖以“完美之隙”回到三亚,这一届年轻艺术家显现出怎样的变化?

Dec 07, 2021   TANC
2021年,作为华宇集团主办的公益性艺术奖项,华宇青年奖已走过九载,专为在复杂的当代文化语境下不断实验和探索的青年艺术家而设,旨在持续性地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面貌,展示新生代艺术家多维度的创作样态。除现金奖励外,华宇青年奖将给予获奖艺术家在专业领域的支持和资助,包括个人作品和艺术项目的实施、相关展览的策划、宣传推广以及文献出版等,并为新一代艺术工作者建立艺术创作和学术讨论的平台。主办方于年初成立华宇青年奖理事会,希望在不同阶段的评审环节中纳入更多元的意见。

第九届华宇青年奖获奖名单于12月5日晚公布:常羽辰以作品《珊瑚辞典》荣获“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华宇青年奖评委会特别奖”则由林羿绮获得,展出影像作品《双生》。本届华宇青年奖终评评委包括评委主席、艺术批评家及策展人Karen Smith(凯伦·史密斯)、媒体人杜可柯,以及艺术家曹斐、仇晓飞和策展人杨北辰,他们在观看入围展览和闭门讨论之后共同商议出两个奖项的结果。

1常羽辰,图片来源:华宇青年奖

授奖词中写道:“常羽辰的《珊瑚辞典》是一堂关于语言的实物课,让我们从早已习惯的快速的信息和知识交换中停下来,重新审视最基本的问题:交流如何得以发生;意义如何抵达外部。在用珊瑚骸骨为马来语构建书写系统的过程中,艺术家通过反复讲述和描摹的动作,细致地捕捉了一段既私密又不乏反思的记忆,同时顽强地指向了一种看似平常、但在疫情阴影笼罩下显得愈发珍贵的对于世界的想象。在这一想象中,交流,如同翻译的行为一样,始终是平等和双向的;而在常羽辰有关真实的虚构叙事里,物质可以是柔软的,情感则有其硬度。”

2常羽辰,《珊瑚辞典(30句)》,2019-2021年,图片来源:艺术家与华宇青年奖

《珊瑚辞典(30句)》是常羽辰正在进行中的工程的一部分,她用她在马来西亚金之岛驻地期间收集到的珊瑚骸骨,试图为没有书面文字、不断委身于不同外来字符的马来语构建一个书写系统。“在马来语中,karang 表示珊瑚,而由它发展而来的动词 mengarang,则表示撰写、 创造、整理和编织。”在展厅中,艺术家讲解着她为珊瑚和马来语所做的注解,她翻开自己淘到的马来语辞典,回忆起读到某个例句的时刻,那些在海上难以名状的情绪与经历似乎都找到了归处。评委也从她的叙述中看到她完整的工作方法和思考方式,Karen Smith告诉《艺术新闻》,在评审时,对作品内在的说服力和逻辑的理解比文本本身带来的吸引更加重要。

3林羿绮,图片来源:华宇青年奖

林羿绮的主要创作以录像、实验电影和影像装置为主,近年聚焦于历史脉络下的离散经验、与记忆和梦境的采集。此次展出的《双生》为艺术家探寻金门岛移民离散轨迹的影像作品,以出洋家族里的双生子传说为架构,叙述台湾与印尼三代成员,俩俩在不同时代中经历分离、异地成长、而后落地生根的历程。企图以家族的视角出发,述说移民者的生命史,进而追索近代亚洲集体记忆、后殖民经验以及身份认同议题。

4林羿绮,《双生》影像截图,2020年,图片来源:艺术家与华宇青年奖

“《双生》是一部史诗。在史诗中,时间总是如同一条大河,在不断形成支流、分叉与再次交汇的过程中,携带着巨量的故事构成历史的沉积物。林羿绮希冀透过三代人的离散叙事,重新塑造一个有关现代亚洲地缘政治与家族的神话,于其中偶然与神秘持续发生,然而更为醒目的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仍在绵延的伤痛与创伤。艺术家为此以电影性与戏剧性的交织建立起了一个复杂甚至繁复的结构,以形式的政治来激活历史的惰性。《双生》某种程度上延续了一种特殊的思考与介入世界的方式,即我们需要以艺术的能量点燃那些即将被熄灭的记忆的火焰,在遗忘与死亡面前树立起属于无名者的纪念碑,”授奖词这样写道。

5

2021年12月5日至2022年2月16日,“第九届华宇青年奖入围展:完美之隙”回到三亚华宇艺术中心,展出入围艺术家/组合包括:陈呈毓、张纹瑄、钟正、陈荣辉、陈惠立、常羽辰、44月报、胡佳艺、啾小组、林羿绮、女子天团、任一飞、谭英杰、王晓曲、谢静、杨迪、叶无忌、袁中天、张移北、郑安东的作品。

在入围展览及评选会议外,还举行了为期一天的第六届华宇艺术论坛与其他公共艺术活动。华宇青年奖组委会还和艺术家们共同发起了“写作计划”,邀请二十余位写作者和策展人,以评述或与谈的方式,对艺术家进行个案研究,希望凭借文字拼凑他们真实生活中的碎片、探寻年轻创作者的脉络。

6

今年入围的20位/组艺术家,普遍受过良好且全面的教育、有多地的学习和创作经验;他们对广泛的议题产生兴趣、并对选择的切面做精深的研究。他们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直面变动的外部世界与创作环境,从私人领域或多学科知识技术系统出发,以观察、研究、探索与实践作为方法,用亲历者与观察者的双重视角继续进行丰富而多元的创作实践。

终评评委主席Karen Smith观察到,华宇青年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每年艺术行业本身的变化:“今年有三个艺术群体入围,这也是近两年的发展趋势。(疫情之下)通常独自创作的艺术家开始感到孤独,这个时候团体的力量得以显现,也对应规模更大的作品。”同时,被提名的150位/组艺术家中,有20位入围者,也说明越来越多有趣的年轻创作者在涌现,他们的个体差异则更多体现在各自关注的话题上。

艺术家仇晓飞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提及今年入围者的创作的多元化,“我比较关心他(她)们之间都有着怎样的差异,这些差异的有效性是评判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之一,她(她)们越是在深层次上展现出与众不同,也就意味着在自己的领域中走得更远。”

7“第九届华宇青年奖入围展:完美之隙”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华宇青年奖

此次入围展的策展人杨紫将展览名字定为“完美之隙”(The Perfect Flaw),“大概意思是‘无论对完美的要求有多迫切,裂缝是在所难免的’;也可以理解为‘必须有一些缺憾,完美才称得上完美’,”他在策展文章中写道,“或许艺术并不全然栖居于某一张绘画或一场录像或一件雕塑之中”。对此,Karen Smith也回应道,“艺术并非等同于创作技法,而是要将媒介作为表达思考的工具。艺术界中对于‘为什么’的讨论与相应的怀疑、不确定性在本届参展作品上也有所体现,对于处在困惑中的年轻艺术家来说,找到自己适用的表达媒介或许更困难。”

在展览的组织方式上,策展人从图像出发,以多次凑巧出现的意象“水”为线索,串联起始于游泳池更衣室的两条路线。杨紫告诉《艺术新闻》,各位入围艺术家的创作中也体现出丰富的情感流动,与水的特质相呼应,制造出一种柔软的观看可能。同时,如其所言,在当代艺术中,观众也逐渐成为重要一环。在展览中则体现为录像、装置、综合型、互动性的作品占多数,这也与近年来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和展览趋势相契合。

其中,很大一部分艺术家都有学习和创作绘画的经验,而最终展出的绘画作品却并不占多,对此,艺术家仇晓飞称:“不能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对于绘画的认识,新媒介可能会失去它与其历史原点之间的联系,一种割裂的、无法穿越其自身的艺术媒介是可怕的,那就意味着创作者只能被困在当下这小小的范围内。所以我认为艺术媒介没有新旧之分,新的媒介总是包含了人类过往的艺术经验,我们早已经超越了线性的时间观。对于历史的认识越深,你的自由度就越大。

新一代创作者们共享着对于环境变化的敏感、对于新媒介的大胆尝试以及对于不同题材的探索,不断地与自我、他人、材料、空间、自然和世界对话,将融合多种学科经历与个人情感的视角、媒介和思辨方式与现实碰撞引发的复杂性呈现在作品当中。

8

在思考社会性的题目时,一些艺术家倾向于从自身记忆出发,选择与成长经历相关的材料进行探索,或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作为切口,又或是截取信息、与私人记忆混合后进行表达。在他们的作品与叙事中,可以看到个人经验的流动,正如策展人王欢在与林羿绮对谈时所说,“艺术‘生效’的时刻往往发生在那些双方真诚地‘生产与观看’的细微和具体之中。”

9张移北,《所有东西凿出一个孔都可以成为花瓶》展览现场,图片来源:艺术家与BANK画廊

展厅入口楼梯旁的雕塑作品是张移北的《烬余》,坚硬的金属上数个小孔长出“小尾巴”与看似柔软的表层,旁边放置着两组金属番茄,展厅内的高压锅与另一组作品《身处绝望之巅》也同属于《所有东西凿出一个孔都可以成为花瓶》系列,艺术家通过 “凿孔”、经过体量改造和材料变化成为“花瓶”,运用工业材料制造出被浪漫化的新景观。出身于大庆的张移北成长于一种普遍的工业化、城市化的现状下,她在作品中探索材料外部的构成和内在的延伸,在主题上关注城市建设中日常但又被忽视的元素,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幻化成花朵,游走于各式有形亦或无形的花瓶之间。

10陈惠立,《寂寞更衣室》在Art Central展览现场,2021年,图片来源:艺术家

陈惠立的创作也基于自身生活经历,在近年则以游泳的习惯介入创作,关注公共空间与人的关系,转化成绘画及装置等作品。录像作品《寂寞更衣室》记录了艺术家在2021年香港Art Central艺术博览会上呈现的游泳池更衣室装置,在公共展厅更衣梳洗的演员与参观博览会的人流交替出现,私密与公众的对立被无限放大,由空间错配延申至对社会文化与个人私隐的探讨。布面丙烯绘画《巴里一直在这里》《亨利一直在这里》隐藏于更衣柜半掩的门后墙壁上,默默看守着这一个公共空间,等待着泳客的光临。

11胡佳艺的作品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华宇青年奖

由泳池更衣室路过救生圈、云雾、珊瑚与礁石,海洋尽头的日出日落弥漫开来。胡佳艺的作品涉及实验影像、材料、装置、行为、空间雕塑以及少为人知的绘画,此次展出的影像作品《冰刀》《拳击》与《晒海》系列摄影作品同样始于个人生活经验的重塑与对摄影观念和方法的实验。两件影像作品记录了艺术家以极个人的方式进行的身体叙事,源于小学滑冰作为必修课程的经历以及对空置商场空间的恐惧与对抗,《晒海》则拍下了一系列年少时难得一见的海边日出场面。

12王晓曲,《洞》与《壳》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在装置、影像与现场演出杂糅的背景声中,王晓曲的五幅布面油画占据一面白墙,与其他作品空间形成反差,安静地区隔开来。《壳》与《洞》中,重复的龙虾图像与大理石纹理形成某种动态,使画面中正在饕食的人物显得空洞呆滞,“力量带有方向的时候就会出现反作用”。画面中的西瓜、蓝莓、面包等元素也都被肖像化,“把它们的表面意义搅动起来”。《黑猫白猫》的构图来自一张“两小无猜”的海报,而这源于小时候家里开礼品商店时的观察与记忆。

在个人化的叙事与观看世界的方式外,年轻艺术家们也越来越倾向于用研究的方法和基于文本的表达形式。或许图像对于观者来说是更容易进入的友好媒介,但语言作为影像艺术的基础架构,其本身拥有的巨大潜力与想象空间也不容忽视。对于创作者来说,文本更是一种“平等且平价”的艺术形式,在此之上进行的综合实践,成为许多艺术家连接历史、现在与自身经验等多重世界的方法。

13陈荣辉的作品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华宇青年奖

陈荣辉的《重构摄影发明史》系列由十三张大小不一的照片和对应文本组成,并由丽水摄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扮演摄影史中的关键人物。博物馆工作人员身着现实生活里便服或制服,与混杂仿品、复制品的摄影设备和配件合影,既真实又虚幻。艺术家同时以研究归档的方式拍摄丽水博物馆展出的早期摄影器材、相机配件、图表和插图。这些杂糅引发了一些思考:如摄影中虚构和真实的含义,纪实照片在艺术摄影中作为道具使用时,是否仍保持其 “客观性” 等。

14陈呈毓,《云气平衡》,2018年,图片来源:艺术家与中间美术馆

展厅一侧,两块屏幕相对悬置,陈呈毓的《云气平衡》 透过录像散文的形式,描绘当代社会其影像生产的欲望、云端运算的信仰,以及影像和社会空间相互的渗透与建构。影片以半虚构的叙事,透过气象学的云团概念,解构政治、工业、娱乐等各种社会趋势,将社交 媒体、娱乐产业、自拍文化、云端储存、供应电子产业所需的稀有矿物及空气污染等现象,组构为相互呼应、支持或反驳彼此的复杂叙事。“在不知不觉间,云雾已无所不在”, 语带双关的旁白指涉著工业云雾的上升-下降,形同云端数据对生活空间的全面包围。

15袁中天,《1815》影像装置现场,2019-2020年,图片来源:艺术家

室内播放的是袁中天的《1815》,在研究和表演的引导下,其影像作品在具体地点重塑声音、档案图像和叙事来建构新的集体神话。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的喷发改变了当地和全球的历史,而在时任英国殖民官僚斯坦福·莱佛士(Sir Stamford Raffles)撰写的原始记录中,却充满了伪科学的叙述和轶事。将罗斯玛丽·布朗 (Rosemary Brown)作为音乐灵媒,这部作品尝试重新想象火山喷发的情境与后果。

16张纹瑄,《国际自杀大赛》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华宇青年奖

张纹瑄的档案装置虚拟了一个评议《国际自杀大赛》的决选会议室,透过艺术家对人物史实的研究与虚构计划的游戏形式,观者得以进入评议室转换为评议员的视角,展开对参赛者角色原型的讨论及其生命面貌的想像。艺术家透过重读、重写及虚构出另类方案质问机构化的历史叙事结构,重新处理个人故事及历史书写之间的关系及能动性,通过研究或写作建构并连接多重世界,并藉由不同的媒介让观者反思历史如何影响了当下的形塑与未来的推进。

17郑安东,中国城汽车旅馆,内华达州,2018年,图片来源:艺术家

《一个来自中国的问题》(A Chinese Question)是郑安东正在进行中的摄影项目。创作者从自身旅居者的视角,探索了自我身份、侨民作为“不可归化的他者”的历史、以及当下现实之间微妙复杂的联系。基于对阿尔弗雷德·哈特(Alfred A. Hart)作为中央太平洋铁路官方摄影师期间拍摄的数百张照片的研究,艺术家最初试图寻找并记录早期华人劳工留下的物理证据。但在反复造访与调查的过程中,在创作者构建的“迟来的证据场景”与社会现实之间产生交替的叙事,也逐渐激发一层向内的,对于自我身份的重新审视与理解。

18杨迪,《黑镜子》与《安全词》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华宇青年奖

杨迪的影片《安全词》是一部虚构的 60 年代科幻片的片段,发生在火星的移民局。在疫情影响下,艺术家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也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将目光投向宇宙。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长子,独自来到火星当第二代的火星移民。在延长驻留时期的时候遭遇了移民局官员的滥权。影片用了两个白人演绎了种族主义,以反思其真正的内核。另一部展出作品《黑镜子》是由影片《安全词》衍生的独角戏,展现了设想中近未来人类的一种处境。

在普遍拥有留学经验的年轻艺术家群体中,从自身发散出的社会介入式创作、对泛亚洲议题的关注、个人经历在群体中的共性等都成为创作的落脚点,并以在地性更强的方式进行与呈现,由此探索一种可持续性艺术创作的可能。

19任一飞,《外卖计划》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华宇青年奖

任一飞的展现呈现了其《外卖计划》的艺术实践及一系列子项目,试图通过参与、介入、合作的方式,与外卖行业各节点的工作者以及社会各领域的人员共同进行艺术生产。延续艺术家对于社会参与式艺术的实践,该项目以外卖为题,扎根外卖员的群体社区。其中,《骑手餐箱广告位租赁》为外卖员车后餐箱广告位公开招募,为骑手们增加一份额外收入;《村中夜谈》(一、二)则在街头针对外卖议题,汇集外卖行业各节点的人员, 同时邀请社会各领域的人员加入公开讨论。

20叶无忌,”中亚抓饭协会展位”,图片来源:华宇青年奖

“中亚抓饭协会展位”是一间中亚风格的客厅,展出叶无忌的《中亚日记》系列作品,包括四个相对独立但又互相联系的影像、一份病例报告和补充性读物《抓饭 Vol.6-中亚日记》。该系列的结构基本与项目中的影像叙事流程并行,以艺术家实地走访的经验和学习过程中搜集的各种资料作为原点,追溯了“中亚”及相关区域的独特历史 以及相关遗产。

21钟正,《去年烟花特别少》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钟正的作品《去年烟花特别少》创作于2015年,抬头庆祝二零一四年被社会运动取消的烟花汇演。今天维多利亚港已经寂静了两年,再在此刻从悬吊的屏幕上观看烟花的影像,更体会到某种日常经验的紊乱。以前弧面电视萤幕上直播的大型烟花影像璀璨而模糊,不断在头顶上烂漫地爆破,浮泛地填补着那些意义暧昧、使人烦厌的烟火庆典。

22谢静,《痴言痴语》《星期天的下午》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华宇青年奖

行为作品《痴言痴语》《星期天的下午》《驱兽》同时演出,一次次撞向墙角的番茄堆的人,一对在黑暗的空间里接吻的人,坐在沙发上流泪以及制造眼泪的人,坐在高椅上手捧时钟抬着头的人,面向墙角、站在冰块上等着冰融化的人,躺在草皮袋子里、呼吸鼓动袋子的人,闲适地躺在气垫上的人……如谢静以往的作品一样,她以多重身份在场,通过临时地排演生成,构建出不同的具有表演性的情境、空间与具身行动,探索富有有诗意的多元动态关系。

23谭英杰,《普遍原则》演出现场,图片来源:华宇青年奖

展览开幕当天,谭英杰也与表情银行乐队合作完成了其作品《普遍原则》的现场演出部分,基于疫情期间自杀的养蜂人的新闻事件,艺术家呈现了自己想要尝试的剧场式实践,由真实的生活事件进入,融入古老的戏剧,最后终于更具颠覆性的结局情节,将表演的戏剧性与空间装置本身的张力放大到极致。

无论是把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材料拼接、组织,还是集体性的创作、策展实践,艺术家组合、合作与“自我组织”也频繁涌现。团队式的工作既有利于在实现个人作品外的创意和想法,也有助于突破既有媒介的限制,或是由小社群向外发散、建立更广阔的联系与社会实践。

24女子天团展位现场,图片来源:华宇青年奖

女子天团(NZTT Sewing Co-op)现成员有嘉璐、BUBU 和 Money,她们因创作、 交流和互助聚集在一起,探索创造力的柔软或硬核,保持软女和硬女并肩而行。此次展出的《缝纫机开放日海报》则是她们从 2020 年 6 月开始不定期开放缝纫机的活动海报,她们也在开幕之时邀请其他艺术家一同动手。她们在缝纫中互相对话、陪伴,也意在创造一个互助社区。《单身男女家庭指南》是一只MV,记录了她们缝纫的方法与这几年来蔓延在日常中的行动。

25啾小组的作品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华宇青年奖

由方迪、嵇昊和金浩钒共同创办的啾小组在2021 年迎来新成员章寅,他们都生活于粤港澳大湾区,共同见证了有大量移民涌入的中心地带,他们围绕“湾区”生机,用年轻的视角重新擘画和发声《你的生活》结合现场表演和多媒体,以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内地上演“大逃港”为背景,呈现了一段深港边境的水上追溯。在《我的梦想》中,啾小组运用了网红带货最常见的拍照手法,模特略微机械生硬的动作跟照相机的快门形成有趣的联动。

26《44月报》展位现场,图片来源:华宇青年奖

从44剧场发展出来的《44月报》以集体的接力写作、拍摄、编辑为方法,聚集起来自不同地方和不同领域、身份的伙伴,并因其基于“虚构”和“书写”而形成自带间离性的临场共同体。44自身即构成一个自治的、有生产-传播-反馈能力的创造性生态系统,也抱着玩耍的心态放松地相处。第六期《44月报》的参与者们在布展期间就地取材,进行文字、剧本、影像写作。“不同于其他共同写作或接力写作,《44月报》是预先存在的共同体的自我更新,更新的不只是人员,还有我们的理解、问题意识。”

27

第六届华宇艺术论坛由杨北辰策划,集结了众多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策展人与艺术家,以“再无二手之神?媒介技术的可能与潜能”为题展开讨论。论坛题目来自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的一首名为《再无二手之神》(No More Secondhand God)的短诗。时至今日,媒介技术的发展不断迭代,而以此促生的疑问却越来越多。今年的华宇艺术论坛集结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策展人与艺术家,共同讨论与展望媒介技术的历史、当下与未来。

28巴克明斯特·富勒,《曼哈顿上空的穹窿》,1961年,图片来源:华宇青年奖
29第六届华宇艺术论坛现场,图片来源:华宇青年奖

戴锦华教授作为今年的特邀主题发言人带来名为《媒介·幽灵或新技术革命时代的主体形态》的演讲,从“元宇宙”切入,讨论数码媒介、物质性、身体、沉浸等论题中“幽灵”的在场;由此引申到对新技术时代主体形态之在场的探询。由此引入论坛第一部分:“不同的元宇宙:从后人类到工业党”,杨宸、车致新博士与赵文教授从自己的研究点出发进行分享,策展人龙星如做出了回应。

第二部分“尺度作为媒介:空气,基础设施与地层”主题请到独立策展人、创作者蔡艺璇、谭峥教授与杨北辰博士谈大气建筑、 “后都市”(post-metropolis)语境下的基础设施与伦理,以及岩层机(the strata machine)的概念与一种新型的理解影像的方式。在第三部分“另类媒介:无法规约的实践”的主题下,教授易莲媛、艺术家刘窗以及数字媒体研究者周蓬岸分别从在农业谚语收集、大规模农业气象学调查与人工降雨的活动、电与气、控制论和催眠术以及数字保存等切入点展开讨论。如组织者杨北辰所言,“这场论坛就如同富勒所发明的穹窿结构(dome)一般,能够催生出一个短暂的共同体时刻,在相互的分享与交流中尝试去描述复杂而多元的媒介技术的宇宙。”

30

在活动结束后,艺术家们为期两周的布展、创作、交流活动以及集体生活都走向了尾声,大家互相祝福、拥抱、说着未尽的话。在策展人文章中,杨紫这样写道:“一年一度,华宇青年奖令人期待,是因为它总能集结一些青年人,这些人,在祥和的寂静中,能听见世界的缝隙在幽暗角落缓缓爆裂的声音。为此,他们可能焦灼不安,可能神情泰然。但他们同样可爱。他们操持各种各样的语言,想把自己听到的让别人也听到。终归,他们给予的,是他们所见的真实。爆裂之声倘若回响,便是掩饰即将揭开的信号。”

31茨木则子,《诗集与刺绣》,图片来源:常羽辰

常羽辰在领奖时提及自己当天送走室友时为她念过一首茨木则子的诗,在此想要分享给所有的新朋旧友,而这或许也是语言与艺术的力量最为显性的时刻,与她的作品相呼应,交流与翻译的行为同样是平等而双向的,艺术为人类带来的连接与情感共振亦是。

诗集与刺绣

诗集是在哪个区域呢

鼓起勇气询问

东京堂的店员毫不犹豫地带我来到

放着满满刺绣书的一角

那时我猛然意识到

诗集与刺绣

只听发音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他并没有弄错

然而

只要女人询问ししゅう

就只能想到刺绣 这件事

正确吗 就该如此吗

道了谢

窘迫地将根本不想看的图案集

啪啦啪啦翻阅起来

想找诗集的意愿也已粉碎了

两个ししゅう的共同点是

它们都是

天下无人不知的无用之物

虽说如此 也是无法消灭之物

即使禁令出台

在内衣上刺绣的人也绝不会消失吧

用语言刺绣的人也无法被连根拔起

想到这里便露齿一笑走出店外

采访、撰文:杨曜
编辑:叶滢

Year Ahead 2022 | 大师回归,魔法降临与艺术疗愈的一年:给年度全球展览划重点

从威尼斯双年展到卡塞尔文献展,哪些指标性的全球大展值得期待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