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开学,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正式启用。9月5日,全新的校区将迎来学生报到,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的全体师生将在这里,以“生活即教育,学院即社区,教育即传播,学习即生产”的办学理念,开启艺术与设计教育的新征程。良渚校区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张永和设计。校区占地483亩,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未来将容纳中国美术学院全部设计板块,成为设计教学的高能现场。
2017年7月28日,杭州市余杭区政府与中国美术学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携手打造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2018年2月10日,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面向全球征集整体规划和建筑方案;2018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正式开工奠基;2018年9月14日,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方案设计公示;良渚校区由著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张永和教授领衔设计;2019年1月11日,中国美术学院举行良渚校区建设项目开工仪式。2021年9月5日,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将迎来首批学生。
21世纪的艺术与教育正面临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媒介与技术的大发展使艺术、设计与知识生产发生巨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了教育的变革与学习的革命,艺术/设计的教育理念、学院的形态正经历着一次新的重塑。中国美院院长高世名认为,良渚校区应以创建大数据、智媒体时代的“包豪斯/呼捷玛斯”为己任,以培养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学校根本宗旨,建立一所跨界的、无墙的、未来的校园。
中国美院创新设计学院以“艺术、科技、商业”高度融合的创新设计学科为主体,在“中华文明源发地”和“数字经济最前线”的良渚办学;围绕长三角的文化资源以及产业特色和优势,开设艺术与科技、工业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三大专业,同步探索人才、教学、管理、育人的新机制。学院将整合全球设计教育的创新资源,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推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制造和设计集成创新,着力打造大数据、智媒体时代的“新包豪斯”。
创新设计学院本科教学由两年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学习和两年研究院所内学习组成。各专业学生充分融通,以培养学生“审美判断能力、社会感知能力、技术学习能力、创新突破能力”四大能力为目的,实现“着眼艺科融合、推动跨界教学、打造创新社区、重建设计人文”的学院目标。
创新设计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YOUNG to young”国际联合设计教学工作坊(小学期)是创新设计学院国际联合课程品牌,是面向全院本科学生开设的工作坊教学。工作坊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优秀青年教师共同参与完成一场全球青年联合教学行动。设计师和艺术家通过好玩、有趣、欢乐、激情的游戏化设计方法,帮助学生打开新锐视野,扩容设计认知,通过课程实验和课题研讨将专业学习打造成为思想和理念激荡、思辨与创造碰撞的高能区。“良言”人文系列大讲堂“良言”人文系列大讲堂,是为新生代筹划的一系列跨领域讲座,是一个充满思辨力和创造力的开放场域,也是一个拓展视野和唤醒感受力的能量场。
“创·秀场”兴趣社“创·秀场”兴趣社是创新设计学院“学社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12个集学生兴趣、自主管理与专业提升三位一体的学社组成。这里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补给站,提升创新意识的延展带,激发内在动力的能量场。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的设计方案回应了“面向未来的创新校园”主题,探讨其运作模式,建筑展现出对家园感的学生社区,跨学科的教研系统,组合式的实验集群,产业化的创新基地等类型空间的布局与组织,并积极思考校园与周边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
良渚校区围绕“生活即教育、学院即社区”的思想进行设计建造,通过坊、市、馆、舍、所、院、园、道的营造,实现“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学院生活”的校园特征。
良渚校区由著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张永和教授领衔设计,除了建筑师和建筑学教师的双重身份之外,张永和在设计领域的“跨界”更是与良渚校区的教学诉求不谋而合。
关于良渚校区的设计:一是未来设计教育必然具有跨界属性,教学体制及其校园空间都将在这一趋势中发生变革;二是建筑学对设计教育具有通用属性,无论是被实践的建筑、还是被体验的建筑都具有广义上的“不言之教”的作用。二者都在他主题为“绵延多义、居学一体”的校区方案中得以体现。
在校园布局的组织上,采用水平向自由延展的“绵延工坊”,利用基地四面环水、东高西低的地形,将校园设计为“东密西疏”,但东部密中有疏,西部疏中有密,二者通过绵延工坊和其间的叠石跌水相连,从而“疏密相间”,打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边界。绵延工坊在提供绵延底层的同时,也通过一套双层交通体系,将绵延的街道社区引到了校区二层,与工坊和馆舍建立空中的沿街连接,暗埋了与途径院落高低互动的可能,也为沿途景观节点的未来生长预留了余地。
在校区空间布局上,则大多采用“差序院群”,即通过绵延工坊的单位错落形成“大中小微”的院落层次,例如宿舍楼底层被设计为对应“学社制”的学社空间,用以共同兴趣为核心的学生自组织课余使用。由于位于工坊与宿舍之间,学社既是水平工坊在宿舍的“教学绵延”,又是垂直宿舍在底层的“生活沉淀”,从宿舍途径学社进入工坊,“下楼”即可“上课”,传统校园成为了“居学一体”的垂直分层关系,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一种有别于正式教学、面向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软教学”氛围,因此“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学院生活得以实现。
目前,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象山、张江、良渚等四校区“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未来,良渚校区将在艺术与设计、媒体与思想、创新与产业的循环转化、交互整合中,实现“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三个集聚效应,以设计学科的创新驱动,在推进“数智社会”建设、推动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文创产业。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对国际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格局进行重塑。中国美术学院所在的杭州也是全球数字经济和网络社会创新的前沿地带,而良渚新城所在的杭州市余杭区,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溯源地,也是杭州创新资源的集聚地。
在此背景下,中国美院院长高世名认为,良渚校区应以创建大数据、智媒体时代的“包豪斯/呼捷玛斯”为己任,建立一所跨界的、无墙的、未来的校园。
“跨界的学院——突破现有学科边界,实施跨界混合教育与精英教育。以“艺术-科技-商业”全面融合,打通艺术、工科、文科分野,从招生到培养,从研创到产业转化充分注重跨界融通。
无墙的学院——聚集国际最优秀的艺术、设计力量,建立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团队,融合学历教育、终身教育,建立开放创新的国际教育社区,建构无墙、无界的人才培养体系。
未来的学院——以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文思考与科技创新为基础,强调前瞻性、引领性的创新教育与研究,鼓励应用性、示范性的创新孵化与转化,以哲匠精神培育未来社会的创新者,以创新影响世界和服务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