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画廊周北京迎来首日贵宾日,这个连续五年的艺术活动在今年的阵容达到了历史新高,共联合北京公社、常青画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长征空间、香格纳画廊、星空间、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中间美术馆、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泰康空间、木木美术馆等37家画廊、非营利机构和独立艺术机构参加,其中北京本土的参展机构达28家,艺访单元则囊括了包括格莱斯顿画廊、千高原艺术空间、BANK/MABSOCIETY、马凌画廊等国内外共8家画廊。
在全球艺术界因为新冠疫情造成的隔离延续了一年多之后,中国国内的画廊在画廊周北京展示出了多组当代艺术家的新作,位于798艺术区的多间画廊也在过去一段时间完成了内部空间的升级改造,对于当代艺术历史的重新发掘和梳理也在多个展览中得到呈现。同时,与海外画廊的合作仍在持续。
王光乐个展“波浪”,图片来源:北京公社
2020年凭借“葛宇路个展”获得画廊周北京最佳展览奖的北京公社今年以全面升级后的空间迎来了王光乐个展“波浪”,汇集了艺术家从2004年到2021年的作品,“北京公社在798地区从初创时期至今已经有15年的历史,我们希望有一个重新的规划,也配合新的发展态势,让空间更为灵活地趋于变化性。”北京公社创始人、佩斯画廊亚太地区合伙人冷林说。
上图:张一个展 “Roarrrrr”,下图:张一,《假装呼吸》 ,图片来源:Tabula Rasa
同样将空间改造升级后迎来首展的还有Tabula Rasa 画廊,以艺术家张一的个展 “Roarrrrr”亮相,她于2020年创作的多件布面综合材料作品,以对织物的染色、裁剪、拼贴来撷取日常生活与历史文本中对于女性的塑造,对镜梳妆、折叠躯体、与熊相斗的题材呈现在色彩与材料的变化中。
在今年画廊周北京的现场,多家画廊在布展方面颇具心思。2020年搬入798艺术区的户尔空间布展了一个不规则的巨大桌面,与同样镂空诗句的吊顶形成对应,观众在凹凸间游走之际,可用更多样的方式接触到古巴艺术家拉斐尔·多梅内克中国首次个展“不确定整体的不完美碎片”,艺术家将建筑转换为语言装置或实验性出版物。
户尔空间举办拉斐尔·多梅内克中国首次个展“不确定整体的不完美碎片”
亚洲艺术中心将展厅分为两个曲折、延展的空间结构,在黑色的圆形场域中呈现沈勤、陈琦的作品展“片石山房”,营造出浸入式的整体氛围。而在常青画廊的庄辉个展“祁连山系”中,几个“帐篷”搭建在一楼现场,观众可以走入 “安全”的私密空间观看艺术家创作和行走的过程。
常青画廊举办庄辉个展“祁连山系”,图片来源:TANC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可以看到各画廊的代理方向在逐步差异化,对一些历史上或不在市场视野中的艺术家,都在不断深入和发掘、发现当中。”如冷林所言,2019年回归798艺术区的星空间今年带来出生于1930年的艺术家刘焕章的个展“人间”,创始人房方说自己近年来致力于持续挖掘父辈的艺术家,刘焕章本人亲历了1949年以来中国艺术当代化进程的几个主要阶段,青少年时期则跨越了1940年代后期政权的更迭和四五十年代之交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本次主要聚焦于艺术家在1980年代的动物和人物雕塑。
星空间带来刘焕章个展“人间”,图片来源:TANC
在798艺术区的临时空间中举办“巨浪与余音——后现代主义与全球80年代”的中间美术馆,以延展美术馆主展“巨浪与余音——重访1987年前后中国艺术的再当代过程”的方式,将后现代主义的话语视为连接全球1980年代的一股重要力量,聚焦国际艺术世界成为巨大共同体的这一时刻。以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所比喻的“观光者”的视角环顾全球,呈现1980年代分散在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美国、德国、瑞士、波兰、荷兰、乌克兰、俄罗斯、捷克、克罗地亚、智利等多个国家的艺术家的实验性创作。其中既有为人熟知的集体行动小组、李昢、M 艺术群体,也有我们并不熟悉的沃齐米日·博罗夫斯基、朴祓彤、切扎里·斯坦尼谢夫斯基等诸多艺术家和团体。
“巨浪与余音——后现代主义与全球80年代”现场
对历史的挖掘不仅限于艺术家,林冠艺术基金会举办的扎克瑞·阿姆斯特朗(Zachary Armstrong)中国首个展“扎克瑞·阿姆斯特朗:蜡烛袋”,展现的是艺术家掌握的古老蜡彩技法,在这种热蜡绘画技法中,热蜂蜡层被用作颜料结合剂。贾斯珀·约翰斯(Jasper Johns)、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和林达·本格里斯(Lynda Benglis)等艺术家都曾复兴并普及这种古老的技法。阿姆斯特朗在其中两件画作中刻画了来自鲜少被艺术圈提及的流行文化艺术家诺曼·罗克韦尔(Norman Rockwell)和伊恩·米勒(Ian Miller))。在另一件画作里,他借鉴了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彼得·布鲁格(Pieter Bruegel)的艺术史作品。最后一幅巨型作品上则布满了阿姆斯特朗创作实践中反复出现的图像:超级恐龙。
“扎克瑞·阿姆斯特朗:蜡烛袋”展览现场,摄影 : 雷坛坛,图片来源:林冠艺术基金会
在今年画廊周北京的现场,架上绘画类作品占据了多数,但媒介并不代表创作上的单一。长征空间推出的汪建伟个展“总是,不是全部”中的画作和装置,均打破了以往观众对艺术家作品的认知,“艺术家要抗拒那个熟悉,无论这种熟悉赋予了作品多么崇高的东西,我觉得他都应该是要拒绝的。”汪建伟说,他亦提到展览名称源自林恩·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的著作《我是谁:闻所未闻的生命故事》(What is Life?),当汪建伟意识到“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对象,包括阶级、国家、种族等等,在基因面前就显得太短暂”这一概念重新回到对象时,就变成了他的一种工作方式。
“汪建伟:总是,不是全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长征空间
维他命空间在A07楼带来的“王音2021”,以艺术家2018至2021的阶段性创作,展现以“无名”的状态现身,却趋近我们和世界遭遇的原初状态的系列肖像,让手势和肢体的动作都意味深长,在艺术家的要求下,现场并未配以任何人工光源,而完全通过窗外照入的光线回归到更日常的状态。
维他命空间举办王音个展,图片来源:TANC
2021年初,艺术家郭鸿蔚在北京的工作室突遭火灾,所有作品几乎付之一炬的情况下,他集中精力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了在魔金石空间中呈现的新展“活泼泼地”,这个出自苏州留园园内一处水榭的名称也是表达着轻松、愉悦的状语。他的新作更为大胆与自如,“造园往往按桃花源的逻辑而来,第一眼景色的感觉就在一个临界点,现实和理想的切口状态,也可以理解成某种二维定义里最中间的点,既是左边又是右边,既不是左边又不是右边,这些作品也是这样的状态,抽象具象或现实超现实都可以,”郭鸿蔚说,如其所说,多件作品中的彩带连接着整个展览,《狂草》(2021)中,彩带更脱离实体,幻化为抽象的线与痕迹,延伸到了一旁的《小鸟不知善恶》(2021)。
上图:魔金石空间举办郭鸿蔚个展;下图:郭鸿蔚,《舞 No.1》,2021年,图片来源:魔金石空间
“中国的绘画艺术家在国际艺术环境中其实是被忽视的一个群体,西方的策展人和机构,可能会更关注装置、影像类的创作方式,我们恰恰想借用这种画廊周,把大家的目光都引到北京的时候来呈现中国绘画艺术家的面貌。“魔金石空间的负责人之一潘宝会表示。
麦勒画廊群展“Snapshot”,图片来源:麦勒画廊
“相比而言,在中国的其他一些城市,艺术生态可能更趋于商业化,很难有像在北京这样的比较严肃而深入的交流。”麦勒画廊合伙人小麦(René Meile)这样告诉《艺术新闻》,“北京将依旧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这也是这座城市基因的一部分。”今年,麦勒画廊以群展“Snapshot”庆祝在中国的第15年,来自托比亚斯·卡斯帕、李钢、邱世华、邵帆(昱寒)、安纳托里·舒拉勒夫、王兴伟、谢南星、杨牧石、张雪瑞等的作品,试图让成熟艺术家与年轻艺术家在同一个空间内进行对话。
艺术家廖国核在2007年搬去了一间在北京六环边上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两层平房,作为他的工作室。对于农耕毫无抵抗力的廖国核还专门在工作室里开辟了一小块地,种南瓜、丝瓜、葱……他在SPURS画廊的新展适逢五一档期,他索性将展览名叫做“民工威武”:“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很多农活都干过,后来也在城里打过零工。因为我个人体格不是很强,所以直接感受就是,完成一些活计不单需要技能,更需要有一个强健威武的体魄。”
“我个人感觉北京的艺术生态比之前要好很多,局面没那么单一。北京的特色,我觉得还是好呀,有生命力,又很乱,乱长的状况,当然有利有弊。”拾萬空间的创始人焦雪雁说,艺术家朱荧荧是拾萬最早开始合作的艺术家之一,本次“兔子洞”希望让大家看到艺术家对绘画语言的推进,以及画廊在这六年中发生的一些面貌上的变化,“这种相对稳定的展览呈现方式,也是想将工作推进到第二个空间。”
如果仅以798地区的展览来衡量北京的艺术面貌,是远远不够的,但这一活动所起到的凝聚作用有目共睹,也因此,在今年艺访单元中,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AYE画廊(北京/香港)、Balice Hertling(巴黎)、BANK/MABSOCIETY(上海)、广州画廊(广州)、马凌画廊(香港/上海)、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和柯芮斯画廊(伦敦)均来到北京,让艺术的版图更加扩展。
亚历克斯·卡茨(Alex Katz),《紫色田园 2》(Purple Field 2),2020, 图片来源:格莱斯顿画廊
对中国的观众而言,美国艺术家亚历克斯·卡茨(Alex Katz)那些超扁平化的人物头像、明快而简洁的色彩、去深度的大面积纯色背景极具辨识度,而格莱斯顿画廊为北京带来的首展“锦簇”(Flowers)则以花卉、树木为主,令人看到不一样的卡茨,“去年春天伊始,我开始了一些花卉绘画的创作,专注于特定描绘性的内容,余下的则留作一般形式。你无法始终盯着作品中的一处观看,你的眼睛会在画面上连续地移动。”艺术家表示,而这些作品在这个春天格外应景。
以多种媒介呈现作品的现场出现在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的“无独有偶:影像及其扩展场域”中,陈丹笛子、李然、王旭、杨福东、尉洪磊的作品分布在展厅,“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几乎都在传统美院教育中成长,工作又都围绕着影像展开,与此同时,他们依然处理着雕塑、油画等相对传统的媒介”策展人杨北辰说。
“无独有偶:影像及其扩展场域”现场,图片来源: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在本次画廊周北京与美凯龙艺术中心合作的特别公众项目——“日落放映”,来自陈轴、陶辉、陈天灼、刘沁敏、郑可与谭婧、唐潮等艺术家的作品以展映的方式在户外大屏幕上呈现,而何颖宜的互动装置《离开爱人的50种方法》也带来别样的观看体验。
画廊周北京总监王一妃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画廊周北京将于今年5月底将公共单元搬至上海崇明岛,实现与花博会的合作项目,艺术将不仅拘泥于北京的空间,未来更会走到不同的城市,不同展览单元的内容也会输出到各个有艺术内容需要的城市。( 采访、撰文/孟宪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