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城市与河流的交响——上海双年展开启城市项目 City Projects

Apr 12, 2021   艺术新闻/中文版

黄浦江涛声拍岸,巨大的烟囱、厂房、塔楼和筒仓耸立着,建筑前身是上海南市发电厂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于2010年成为上海世博会展馆和中国第一家当代艺术博物馆,也从2012年至今成为上海双年展(始于1996年)的主办地。城市因流动而生动,临江的PSA是将这片曾经的偏远厂区转变成新兴城市中心的重要角色。

0 (2)

今年第13届上海双年展就以“水体”为名,延续了上双二十四年来以城市作为母体展开研讨和发声的传统,并力图透过新的艺术表达和呈现形式,展现最前沿的思考和跨学科的合作,探讨作为母体的地球水体与人类社会的共生关系。以交响乐渐趋增强的展览结构,在9个月展期内划分为环环相扣的三个段落:在跨学科思想激荡的“湿运行”、多领域协作共生的“生态联盟”的两阶段渐强演绎后,将于4月17日至7月25日奏响最强音开启“一个展览”阶段,这也将拉开上海万科与本届双年展合作“城市项目City Projects”的序幕。

0

上海双年展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也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事之一。尤其从去年开始,国际间交流频次降低与各大展事中断或取消,双年展的举办变得全球瞩目。本次则是历届双年展中时间跨度最长,与网络平台与国际机构关联最广泛的一次。

身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的龚彦说:“开馆九年来,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把所有被白盒子挤压在外的时间、空间和记忆重新还魂,把它们唤醒到这个工厂空间里边。我们邀请的艺术家都是会讲故事的人,他们可以把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故事,把自己的故事变成别人的故事。这些艺术家的、其实也是大家的故事叠加起来,我觉得它们正在慢慢恢复电厂原来的记忆。”

不断生长的艺术、文化

渗透到生活中让城市再复兴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通过水体跟全世界连接起来。寸土寸金的外滩,曾是十里洋场的码头。而在开埠之前,上海老城河网密布,洋泾浜、陆家浜、肇嘉浜这些河道的名称,仍留存在这座城市文化和日常生活的词汇中。“策展人很早就从地质的角度去考虑这样一个特殊的状态和城市的特性。”如龚彦所说,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曾表示本届双年展灵感来自于跨种群的联盟,将通过双年展挖掘多样流通和交融形态。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轮值主席费大为表示,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水体”不仅让自己变得更加柔软,并且力图找到挑战传统展览方式的契机,迂回前进,到达以往的展览形式所不能到达的地方。

0

龚彦觉得上海是一座意象的城市,流动更多是在意识与思想之上:“它是一种柔软的、轻盈的不动声色的,如同水的线条的感觉。那种流动也是在人和人之间相处,因此我们希望从更宏观的角度,从城市更新、从人的状态的角度去谈论水和人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水体”主题中加入了更多情感的色彩,更想去讨论艺术在遇到一些困境、甚至在停摆时的新角色是怎样的,“艺术我们还需不需要,或者说对于一个国际大都市来说经济重要还是文化重要”。龚彦说PSA带着这样的使命,在当下时代能不能让当代艺术和生活有所联系,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状态、人的状态,“它避免不了成为后人的一个标本,但是至少可以让我们看到曾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生产结果。”

“双年展对城市来说就像是一个星空,通常我们用经济、科技等衡量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而思辨的能力和创造性决定了这个创新的深度和可持续性”。龚彦觉得双年展恰恰意味着最前沿的思考、跨学科的合作以及新的表达形式和呈现的形式,这些都是上海这样一座新兴的城市、充满活力的城市所必须具备的,“甚至有些作品它是有生长性的,这里就会变得非常丰富,时间就开始慢慢生长,而且时间和时间之间会产生一个关联,我会和这个空间一起产生新的故事。”龚彦指出艺术不应该再去扮演一个角色,而是应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它的重要性不需要去靠任何东西去彰显,而是我们的每一个行为、举止,每一次选择、判断都是带有艺术的高度,让这座城市可以变得更加迷人。

相机后的那些人

以影像重回城市中的时代瞬间

在PSA之外,黄浦江沿岸,曾经的龙华机场、飞机制造厂、油罐,杨浦滨江的老厂区等,那些与日常生活不搭界[1]上海话:不搭界的意思是没有关联。的工业建筑,如今成了上海的文化艺术聚集地。“我觉得人对人的兴趣不是偶然的,对吧?因为你去了解一个人就是在了解你自己。”2015年,摄影记者出身的刘香成在上海西岸地区创办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oP),这位拿过普利策奖的摄影师开始以另一种方式推动摄影的发展,他回顾自己的摄影生涯,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与上海这座城市产生了联系,而他最为在意的,也是人。

0 (4)

“我觉得从事报道的工作,其实是一种用相机来表述、来说故事,相机只是一种工具,我们说故事是用视觉的画面。它的力量,它的效果来表述一种思想所看到的,所消化的,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捕捉的是个人觉得比较客观的。如果要报道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的故事,几乎是没有办法离开上海。刘香成说当时上海所扮演的金融角色,所有人才的汇聚都是举足轻重的,“如果我要把中国的故事跟其他世界的文明来分享的话,很自然地就会放到这个地方。”

刘香成还提到诺曼·戴维斯的著作《欧洲史(上下)》,其中写到海洋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一个地域的发展有一些自然优越的条件,而黄浦江孕育的上海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他看来,从人类学的角度,正是围绕着水畔的土地,文明、人口、经济的活动才会盛行,“画面有时候能够不单把你带回去那个时代的一个瞬间、一个侧面。”

0 (3)

多元历史的重生

畅想城市空间改造进程中的再焕新生

河流是生命之流,是流动的能量,是永续的时间,是血液循环的躯体,也是贸易往来的通路。世博十年后,黄浦江沿岸四十公里的打通、改造和功能升级,让浦江两岸成了老百姓日常散步、发呆、跑步、遛狗、带娃、逛展览的地方。

致力于城市规划研究及城市历史风貌保护的同济大学教授伍江把这一工业到生活的转变比喻成电影的蒙太奇。对标伦敦泰晤士河南岸和巴黎塞纳河西岸,上海的黄浦江沿岸改造没有完全拆除清理重新来,而是尽可能的把历史留下来。“把过去的历史融化到今天的历史当中去,今天的历史还要进到明天的历史。”他提到上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识到城市整体风貌是要保护并划定保护区的城市,“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这个城市的根基。虽然城市发展的主旋律是经济,但经济发展的真正原动力却是文化。有昨天就有记忆,有记忆就有文化沉淀,文化是一点一点沉淀下来的。一个城市的历史延续跟这个城市不停的更新、转型不应该是割裂的,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城市才会有活力。”

0 (3)

在伍江眼中,2010年的世博会既是一次行动,也是一次宣誓,“它选址在浦江两岸,因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一个好的城市,它的水岸不仅仅是出于物质的、功能的需要——它可以运输,可以把原料运进来、产品运出去——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心目中的城市中心。”在他的畅想中,浦江两岸将是城市最有活力的、最公共的、文化的、艺术的、商业的、日常的地带。

河流承载的故事

构筑城市与自然的理想关系

“上海有两条母亲河,一条黄浦江,一条苏州河。苏州河承载上海这座城市很多内生的故事、与长三角的区域故事,黄浦江则承载上海和其他城市与外部世界的沟通。而船从河口、到江口、再到海口,可能有一种隐喻在里面:走出上海自己的一个相对来讲比较内向型的文化圈和心态,走向更加开放的世界。”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在采访时提到了上海兼具江河与海洋的双重性格,“所以我觉得上海有两种特性,一种是河流的特性,川流不息,它能够感受到这种动能;一种是海的特性,海纳百川,就是包容。早在一百多年前,它就凝聚了国内国外、各行各业最优秀的人,那时的上海充满了活力——搞文学的、搞戏剧的、搞建筑的、搞设计的、搞音乐的,全部都在上海。文化大熔炉是让我觉得上海最了不起的地方。如果我们忘掉了上海这个特性,那上海可能就会归于平庸。”

0 (2)

以水体为喻的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以及时下全球范围内对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反思,让娄永琪想到了美国现代环境保护运动先驱蕾切尔·卡森在1960年代石破天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整个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人如何与自然更好地交互的过程。人为了更好地与自然交互,就不停地发明、创造一个中介层,这个中介层就是所谓的人造物世界。园林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人造物世界。”在娄永琪看来,设计是一个研究如何更有意味地创造和满足人的需求的学科,它可以成为创新的一种驱策力,并帮助我们寻找修地球的解决方法。“现在全世界最有钱的公司都是干IT的,过去可能是修路的、造桥的、做铁路的,还有做石油、煤炭、钢铁的。你会发现所有这些公司有一个共性,它们都是干基础设施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基础设施的定义不一样:蒸汽时代煤炭是基础设施,后来石油、钢铁是基础设施,现在混凝土、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是基础设施。那未来什么是基础设施呢?未来修地球可能会成为基础设施。”

0 (1)

游牧的“水体”

跨越时间的永续之流

流动的城市空间,其拟态如水。对上海来说,水是历史、是活力,是源泉也是文化底蕴的象征,是开埠后的港口城市与世界链接的桥梁。水,塑造了上海独特的城市品格,扩大了城市的外延。黄浦江与苏州河这一江一河的沿岸轴线,汇聚城市的历史文脉,也将承载更多元的未来,朝着2035年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迈进,呈现出一幅流动的城市盛宴。

0

“水体”的展览期间场馆不仅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1至3楼,还将游牧于城市的各大版块。上海万科作为本届双年展战略合作伙伴,以“城市项目City Projects”作为双年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实地呈现双年展合作艺术家的作品,包括落地在孙科别墅的延伸展览,新闵万科中心图书馆的上海闵行和松江的水域人文视觉版图“超流体2.0” 以及“上双水文漫步”行动。这些项目随着双年展的推进,正在不断生长和更新;它们如流动的容器,在城市空间中组建起流动的对话。

以黄浦江“水”为物理空间的线索,上海万科与本届双年展展开一场关于城市、社区、人与流动创作的新兴讨论。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力作与思考,更深入发现和挖掘历史文脉,以黄浦江“水”为线索串联起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人与水的共生,跨越着时间的永续之流,来自不同地区社会文化背景的声音将在这一片海域交汇,场内场外联动,碰撞出新的水花。

*本次活动信息旨在提供介绍上海双年展相关信息,各嘉宾观点意见仅供参考。

| 关于上海万科 |
0 (1)

万科1992年进入上海,以“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为战略定位。万科始终坚持为普通人提供好产品、好服务,通过自身努力,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各方面需求,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城市空间宛如流动的容器,链接人、城市与土地。上海万科通过地区振兴、体验新兴和文化复兴,丰富城市空间的内涵价值,创造可持续的跨界交流,探索生态、安全、交互的未来城市理想图景。

上海万科作为第13届双年展城市项目战略合作伙伴坚信艺术代表着城市文明更高的发展形态。2010至2020这十年间,万科以三场文化盛事留下耕耘足迹。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为“尊重的可能”的万科馆,传递对美好未来的祈愿,讲述人、自然和城市的互相尊重。2015年,万科参加米兰世博会打造约959平方米万科馆,其有节奏的层次和弯曲的几何图形,营造出绵延不断的流动感,寓意树根、树干和树枝的装置象征着万科对社会的承诺,推动人与人、人与社区、人与城市的和谐关系。2019年,世园会植物馆由万科打造,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与“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10年后,万科随着这座城市的发展愿景,以双年展城市项目的承接,站在了新的起点。

总策划 Creative Director – 曹丹 Cao Dan
制片人 Producer – 袁敏维 Vivian Yuan、陈琦 Lidia Chen
监制 Executive producer – 黄珍妮 Huang Zhenni
视频制作团队 Video Production team – 3T Studio
作者 Writer – 阿毛
编辑 Editor – 孟宪晖 Meng Xianhui
设计Design – 孙哲 Sun Zhe

上海双年展“水体”最强音 “一个展览”本周开幕,克孜尔石窟壁画“回家” | 艺术时刻2021-04-13

由《艺术新闻》
每周推出
及时播报
全球艺术界的重要动向与鲜明观点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