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我们与20位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现场的策展人交流了他们对于过去一年以来艺术界发生的改变的想法,我们分两个部分,每次发表10位策展人对未来走向的思考和2021年将要展开的工作。在Curator’s Hub的集合之下,我们将会和这些策展人一同,邀请更多的艺术家、研究者展开讨论,也希望将这样的讨论带出艺术圈的同温层,引入更多的智识联结。
今天关注的这十位年轻策展人,大多出生在1985年后乃至1990年后,有海外艺术教育背景。在他们的成长期,当代艺术在中国逐渐摆脱了早期的边缘(地下)的身份,既与国际艺术网络交织往来,也成为了中国都市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艺术行业的这一代年轻策展人,对技术与生态等当下问题的敏感度,将艺术与新媒介、新网络结合的链接能力正回应了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变化特征。
新的艺术之网正在编织中,生态和生命、全球与地方、科技与网络……他们关心艺术如何介入生态和环境问题,也反问艺术自身的循环体系;在进入全球知识网络分享经验时,也躬身进入地方文化的毛细血管;在抓取艺术创作在游戏空间、区块链乃至虚拟货币的热潮中的灵变时,也在敲击除了技术商业逻辑之外的思辩节点……但社会思潮并不等同于艺术精神,艺术也并非是时代问题的注脚,如何以艺术的视角展开追问,发掘艺术自身的语言和创造,仍有待时日来梳理和证明。
疫情的突发与空间的阻隔,也迫使年轻策展人们超越现实的局限,从展示环境到分发渠道、传播媒介,他们的工作空间和艺术网络正在更新和改变。将展览项目和艺术讨论带入到了线上,并与日新月异的线上会议、短视频、音频平台和各类社交网络灵活嫁接,这些新链接和新编织的涌现能否带来具有新启发的艺术内容?2020年疫情之后实体受限时,部分年轻的策划人和艺术家们几乎是以线上游击的方式打开了层层想象与交流空间——边境会被封锁,艺术的对话不会。
在真切感受到新一代策展人们涌动的能量、多元的视野和超链接的行动力时,对未来我们值得抱之以信心和期待。当然,艺术的发展并非是线性的,求“新”的渴望是否会带来单向发展的偏狭?不断生发的外链是否有足够支撑的原生内核?在打开一个“新世界”时,也许需要回到更长的时间维度中,退一步来进行辨认。
策划、撰文:叶滢
后期编辑:孟宪晖
设计:孙哲
出品:《艺术新闻》编辑部
李佳桓
英国泰特美术馆大中华区副策展人,并担任 frieze 杂志特约编辑。他的当代艺术评论见于各大国际期刊,包括 frieze, Artforum, Mousse, eflux Architecture, Art Agenda和Spike Art Quarterly。他在上海工作和生活
童义欣,《蛟龙诞生》, (2019-20), 高清具声影像, 24’52”,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界的不同参与者——艺术家、机构、艺博会如何回应生态危机。也许国内疫情平息后的歌舞升平会让我们逐渐淡忘2020初的很多讨论:即疫情不只是公共健康层面的问题,更是生态危机的直接表现——此类由寄生物引起的人畜共通传染病背后的导火索正是人类破坏自然生态造成的野生动植物的迁移,流行病是地球自身免疫系统对于人类活动的回应。除了让环境问题成为当代艺术的“内容”之外,我们怎么重组艺术生产、循环系统运作本身?
一方面受Black Lives Matter影响,另一方面因为我最近一年有关维语嘻哈的研究,中国的民族问题成为我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面向。这是一个比较棘手且难以展开工作的领域,也是中国/亚洲叙述中无法回避的,很期待看艺术家怎么参与到这个话语中。
2021年,8月在香港Para Site将呈现我和冯骏原去年获选“Para Site新晋策展人”项目的展览方案“溢流地”(Liquid Ground)。展览以“大屿明日愿景”这一颇具争议的填海造地项目出发,试图通过一系列全新委任作品来直面一个进行中的基建计划,并思考如何通过学习物质环境的元素过程、海洋神话和多种本土宇宙观、以及非人类主体的生存方式,来构想未来共存的可能性。在展览由于疫情而延期的一年里,“大屿明日愿景”还在推进,我们迫不及待能重启这个展览的工作,激发有关当代艺术与物质性、基建、环境、发展观的讨论。
今年起,我和常驻香港的陈思颖一同加入了伦敦泰特美术馆,担任大中华区副策展人。这是由何鴻毅家族基金赞助的全新职位。我很期待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帮助建立机构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系统性理解和收藏,让更多中国艺术家的创作进入英国公众的视野。
另外,我有关维语嘻哈的阶段性研究将在今年末Slavs and Tatars主编的《Contest of the Fruits》一书中出版。而我从2019年开始的“自小说”(autofiction)写作计划的第三篇将在今年夏香港大馆展览“Trust and Confusion”中以声音委任的形式出现,故事将围绕牙齿的政治和性癖好展开。
付了了
现任昊美术馆策展人,她的策展研究涉及社会经济体系与技术发展语境中的艺术介入和理论批判、现场艺术和公共空间的功能及其边界等。她策划的展览包括“暗光”(2020)、“被打断的饭局”(2020)、“严肃游戏”(2019) 、“流动者会议”(2017)等,她亦曾为托⻢斯·赫赛豪恩、何子彦、厉槟源等艺术家策划个展。
“ 暗光 (Noire Lumière) ”展览现场,2020,图片©昊美术馆
我比较关注与我同代或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现在和未来在国际领域发展的可能性。如果说我们的前辈们和他们所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取得的成就可以被不够精确地总结为艺术家自身解放的速度、特定历史时期中国被问题化的热度和国际资本介入的力度的话,那么年轻一代的人可以去开拓什么样的(复数的)道路?作为策展人如何可以用共通的但非西方化的视角和语言去理解、阐释、激发和呈现这些内容?这些都是和我目前的工作息息相关的。
2021年,首先是在昊美术馆的策展工作,手头上正在准备的是上半年在昊温州馆的展览。温州这个地方无论是从其移民历史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商实践、社区自治和人口流动等方面都提供十分丰富的语境,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问题频发、人们流动受限的情况下再来回看这些历史会很有趣。此外,我今年还会有几个关于艺术家创作的写作计划,相较于展览,写作的灵活性和自由度都多一些,同时也是一个机会去拓展我的策展实践之外的视角,可能会做几个亚洲不同国家的艺术家研究,下一步再看有没有一起做点什么的可能性。
龙星如
策展人,写作者,策划展览《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脑洞》,第三届今日未来馆《机器人间》等。研究工作发表于德国ZKM媒体艺术中心“艺术与人工智能”会议,香港城市大学运算媒体艺术国际论坛(ISCMA),ISEA电子艺术研讨会等。2020年担任计算机图形学会议SIGGRAPH ASIA艺术板块国际评委。
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上海
我还是相信艺术讨论是会对世界演变作出反应的,或许对“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关注会更加显在。对生命状态的回应会引向我们对地球环境现状的阶段性反思(作为全球问题),在环境/生态话语中隐含的意识形态重组与迭代,更具体来说:数字神经系统、地球工程、Geontologies、“关键带”(Critical Zones)、微观和宏观的盖亚(微生物层面和大气层面)等概念也许会大面积进入人们的视野。对心理状态的回应大约则会让业已存在一段时间的对精神性的讨论变得更为被需要,科技托管解决了部分全局问题,但尚未很好地介入“心理底层问题”领域(并且也未必真的可以),同时,时代焦虑会让这些问题密度增高,其间出现的缺位是会需要被填补的。
最后的预言家,深圳湾科技艺术节
2021年,首先在做PSA青策的《他山之石,新代理人》项目,这是一个关于跨学科工作方法/机制的调查,结果也会以报告的形式开源出来。此外在做一个关于科技基础设施的调研项目,在今年展开是因为之前的工作更多聚焦于技术的“软”端(日常生活直接浸没之处),今年开始有意识地对技术的“硬”端(日常生活依赖但物理上通常远离之处)进行一定的调研。最后也在和艺术家刘昕共同工作一个秋冬的项目,这也是我们从2018年第一次合作至今最紧密的一次联合工作。
毕昕
策展人、作者。目前任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执行总监,同时负责CAC公共项目活动的策划。她的策展实践关注艺术、分布式技术与当代社会文化/亚文化的交集。毕昕同时是自出版品牌“惬意忙MondayOFF”的联合创始人。
“加密·流形”展览现场,CAC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从我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来看,最近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的热潮拍打进艺术领域,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如果大家去NFT市场上去了解艺术与创造力,会看到这个概念与我们所理解的“艺术-艺术”并非同一个概念。这种现象引起我的注意,一方面这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重新思考一些艺术理论问题(比如符号学),并尝试从政治经济学立场上去回应数字处理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时候讨论一种新的艺术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了,这里有很多值得关注和探索的点-代理、去中心化程度、代码与人的协作、middleman的未来身份、社群价值等等。
2021年,CAC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人工智能的艺术实践。从批判、思辨和多样性角度出发,探讨后人类转向下的人工智能艺术实践,以及这种研究创作在技术、文化政治方面的历史。展览部分由张尕老师为核心和主导,我们也正在策划一系列工作坊和讲座,从监控、自然、游戏引擎、元数据、数据经济、本能界面等角度去扩展主题。我个人的计划主要跟翻译和写作有关,目前在翻译Future Cryptoeconomics文集。
钱诗怡
策展人,工作于上海。近期策划的展览有“神秘参与”(上海明当代美术馆,2020)
“神秘参与”展览现场,上海明当代美术馆
基本上现在工作都是在很多限制中展开的,旅行的限制和生态本身活力的减退,也一定程度造成了所有人工作上的瓶颈和卡顿。虽然一定活力的丧失并非一件坏事,反过来说,上海连续好几年的“大展”风潮终于歇一歇了。机构正在“自寻出路”,这和2000年左右中国艺术家在各地自发生长的出路不太一样。这是我关注的切入点。比起过去,现在活跃的创作者在实践的类型和面貌更多样,一定机制也开始建成。但问题还是一如既往,对于策展和研究的支持仍旧有限,在如今的局面下或许会显得更加困难。
2021年,明当代美术馆在今年着重复盘和梳理过去的历史,过去展览的画册也在最后的编辑阶段。我个人目前在发展一篇都市科幻小说。这篇小说也有历史的背景和素材,我希望为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做一些比较个人化的田野调查和资料准备,这个方向也和我为之后的展览项目要进行的调研有互相补充的关系。
富源
自2019年开启美凯龙艺术中心的筹备工作并担任艺术总监。此前,她曾在纽约非盈利艺术机构 Independent Curator International、美国雕塑家Mark Di Survero的纽约工作室Spacetime C.C.以及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工作。2016年至2019年期间联合创立和运营非盈利艺术空间Salt Projects。富源是双语数字出版平台《黑齿》杂志的创刊主编之一,以及多家艺术媒体的撰稿人。
美凯龙艺术中心数字媒体委任项目“赤屏”
我期待曹斐、王拓、沈莘的个展,也在关注M+的开馆、外滩美术馆的研究项目“帘幕”以及时代美术馆的新餐厅。不过,疫情让我开始重新思考今天艺术家的身份、非展览模式的艺术生产展示。我觉得我们处在一个做选择的时刻,可能今后“艺术家”、作品以及意义将会朝着去艺术界中心化的方式展开,P2P与行动主义形式将会真正携手并进。当然,我们接下来很难会绕开环境问题了。
陶辉《类似装扮》01 剧照,数码摄影,尺寸可变,摄影师:曹艺小,2020 ,图片由艺术家和美凯龙艺术中心提供
近两年我的工作都是围绕筹备美凯龙艺术中心展开的,2021年也会如此,包括机构的开馆展。我目前出版运营和联合编辑的双语杂志《黑齿》由艺术中心管理,编辑独立。如何让这个出版平台获得更多的读者以及在创刊第二年里形成自己的独特声音是编辑部这一年的工作重点。同时,我最近策划发布了一个数字媒体委任项目“赤屏”。作为机构的长期项目,“赤屏”像是一个艺术频道,借鉴电视制作的形式“季度性”发布作品,第一季发布十位艺术家的新作品,有的像是电视剧节目demo,有的是更大体量作品的部分呈现。我们目前还没有实体空间,展览的模式也在疫情的打击下需要被整顿,当在线依旧是主要沟通方式的时候,如何在媒体的环境中做判断是非常重要的。“赤屏”项目也为艺术家提供一个非画廊、非美术馆的制作契机,我们通过非常粘合的方式与艺术家沟通,从而形成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也希望可以联合其他机构共同支持新作品创作,我想这些机制建设会让我们在后疫情时代以更切实的方式团结起来。
陈天灼《尘埃》拍摄现场,西藏孜珠寺,胶片摄影:任星星,2020年 图片由艺术家和美凯龙艺术中心提供
魏颖
一位策展人、研究者,她近期的研究及兴趣方向为后人类语境下的科技艺术,包括生物艺术、人工智能与生态艺术,科技艺术史及策展研究等,并策划了多场科技人文跨界论坛/讲座,包括《可编辑的未来-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法律和艺术维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控制论、艺术与数字文化》(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并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生物艺术”、“Neuroscience, Intelligence and Art”等课程
2019年3月在798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的“准自然——生物艺术、边界和实验室”展览
系统方向:
对小型非营利空间的扶植非常迫切,年轻艺术家和策展人需要更多发声空间。由疫情带来的去全球化趋势是否会趋缓或者复原?
内容方向:
生态。物种共生和人类世话题将继续反复被提及。
科技。针对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具有更为深刻思考的创作会陆续出现。太空艺术将被带动。
精神性。对存在和心灵问题的重新思考。
2021年,
展览。完成去年延期至今的几个展览项目。上半年会有一个和植物/生态主题相关的展览。受邀加入一个国际联动的生物艺术线上策展项目。
出版。邀请哲学家、科学家、STS学者和艺术家关于基因编辑话题的一个对谈项目今年会集结成册在北大出版社出版。另外是生物艺术和科技艺术史的一些翻译会陆续出版。
项目。(如果能出得去)下半年会参加一个联合国项目,邀请四位诺奖级别的科学家和几位艺术家一起考察太平洋某个著名岛屿,讨论关于生物多样性以及“art and science”的话题。另有一个关于AI的人文方向项目。
写作。继续信睿周报上的“科技艺术+”专栏,继续码字,继续系统地反思历史。
何伊宁
写作者、策展人。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2014年开始从事摄影及视觉文化的研究、写作及策展等工作。她策划了“想像中国”(2020, 荷兰布雷达大教堂)、“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巡展 (2020, 设计互联、誌屋/Modern Art Base、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记忆寓所”(2019, OCAT研究中心)、“港口与影像”(2019/2017,中国港口博物馆)等多个展览。出版物包括《英国摄影教室》《港口与影像》《记忆寓所》 (待出版)等。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展览现场,誌屋 Modern Art Base
作为一名与艺术界长期保持距离的观察者,我近期主要关注中国青年艺术家、策展人和艺术机构在面对中国不断变化的地缘环境(不仅仅包含微观地理意义上,还包含宏观的宇宙空间)时所做出的回应 (其回应方式包括且不仅限于调研、写作、艺术创作、展览实践、线上线下讨论和出版,诸如此类),以及这些回应在当下中国以及国际艺术系统中的碰撞和演化。
2021年新项目主要分为两个方向。第一个是针对围绕新地缘环境进行创作的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的观察、写作、展览策划和项目委任。近期我已完成针对个别艺术家案例的写作,接下来将会利用两个展览机会呈现并推动相关研究,其中包含我与中国港口博物馆策划的“港口与影像”第三期项目(计划围绕中国边疆口岸展开)的委任创作。另一个方向落脚在当代摄影最新趋势的考察,我会通过一场展览和系列活动来思考在算法、CGI软件的世界中,摄影实践者如何在技术包围的世界中重塑图像创作的可能性,以及展现我们对未来的想象。
李佳
一名生活在北京独立策展人和艺术评论写作者。她曾任泰康空间高级策展人(2015-2020),佩斯北京画廊副总监(2012-2015)。策划/联合策划群展、个展二十余场。她于2017年获第一届Hyundai Blue Prize创意能量奖。李佳是Artforum, LEAP和燃点杂志的长期撰稿人。
展览“故乡系列1:海波和他的北方”,李佳策划,坪山美术馆,深圳,2020.12.19-2021.2.28
个人会比较关注社会实践艺术,生态和科技艺术等相对较新的范畴。无论是它们的形成、走向,还是艺术世界的反应,或是我们的认知和理解,都还是发生在这几十年的现实脉络之中的,是对此时此地的情境和问题的一个回应。另外还有一点,是从我作为独立策展人和研究者的条件出发,如果要回探历史,涉及到大量的文献、记录、证据和材料是尚未甚至不会向没有“单位”的独立研究者公开的,就文献梳理和历史研究而言,协作和机遇就特别重要。但是对于这些新的艺术形态,新的实践方式和围绕它们展开的批评话语、研究、教育以及一整套体制化的过程,其实就发生在身边,特别是疫情之后大量研讨活动通过网络来进行,也让个体的艺术工作者有机会加入。换句话说,你不需要占有权威材料,作为思想和行动的个体,对现实的洞察和commitment就可以成为展开有效工作的基础。
展览“饥饿地理”,李佳策划,泰康空间,北京,2019. 12. 13-2020. 3. 30
关于游戏艺术的展览:游戏艺术似乎成为“热点”,但少有对其脉络的梳理,也少有深潜回文化和历史参照系中进行的观察和讨论。游戏作为一种媒介,它的潜能和已经发生的影响,并不亚于印刷、电影、电视……,特别是一些以游戏作为媒介的政治性叙事和社会连接行动,对于疫情时代这种全球社会的隔离+远程共存的状况,会有很多有意思的启发。比如艺术家Joseph DeLappe曾经在《第二人生》的游戏里面以甘地为化身,他把家用跑步机连接到网络,重新在游戏的时空里面走完了1930年甘地进行绝食徒步的240英里路程。这些丰富的内容,结合疫情以来涌现的以“游戏”为媒介的新的创作动向,应该可以串联起一个有整体性回顾也有重点议题的展览呈现。
艺术家Joseph DeLappe曾经在《第二人生》的游戏里面以甘地为化身
申舶良
策展人、写作者,纽约大学博物馆学文学硕士,曾荣获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华德无界行者”写作奖金。他的策展项目关注展览空间与文学空间的关联,近年的策展作品包括“Son: Signal of Authority”(inCube Arts, 纽约,2016)、“寒夜”(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7)等。现居上海。
最值得关注的永远是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归根结底是艺术家创作的,不是艺术机构、藏家和媒体创作的,每一年的热点话题至多只是创作的材料或背景,艺术家没有迎合的义务。近几年却眼见着事情朝着与此相反的方向发展。
超人类主义的理论先驱威廉·戈德温(William Godwin),也是小说《弗兰肯斯坦》的作者玛丽·雪莱的父亲,此肖像由James Northcote绘于1802年,现藏于伦敦国家肖像美术馆
在研究与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相关的问题,在后疫情时代对生命的存在状态与去向产生许多疑问。超人类主义思想史上的各种超前设想、神话与文学中的超人类原型、当代生命科技的涉险突破、以及日常生活中身心疗愈的流行,同时在向我们展现关于人的改造、冲破生命局限的可能,围绕其引发的许多争议都引人向生命更深处注视。我正由这一研究开启带动一个展览项目,并延续我以往的策展方法:从一个文学文本(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出发。
同时在创作一首名为《迷园之家》的组诗,我将其视作一次文体策展、一种当代诗歌体例与结构的探险。写作的想法源自近两年我为研究展览空间与文学空间的关系,对江南各城市的明清文人园林进行的多次考察。对我而言,在园林中行走、视点移动、身体统觉与空间布局的互动体验的表达,文本具有远胜于图片与影像的潜能。我尝试在诗行结构的变化中进行空间营造与展线布局,探究早期现代中国(明清)与当代中国文化想象中“人与空间的变形”的交错相生。
组诗《迷园之家》结构草图
Curator’s Hub@TA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