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应当作为“数字之年”被载入史册。随着封锁在全球蔓延,线上活动开始积聚。在艺术界,这意味着线上观看室、Zoom工作室访问、虚拟现实展览和直播讲座。
在中国,线上艺术活动的形式与渠道日渐丰富与成熟:CEF实验影像中心持续线上放映,美凯龙中心启动长期线上项目“赤屏”,艺术家张培力在B站进行作品首映,曹斐受《e-flux》之邀线上策展……从影像作品的活跃,到线上策展的常规化,线下聚集的阻碍对艺术分发方式提出了新的需求,推动参与者们赋予数字媒介新的意义。而放眼全球维度,由奇娅拉·祖尼(Chiara Zuanni)发起的博物馆数字化方案地图,更新了疫情时代对艺术活动的追踪方式。全球博物馆线上活动的显著增长和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为公众反映了一个更为全局的艺术数字化景观。
历经一年的反思与探索,中国的艺术世界参与者们在无可避免的全球性危机中催化着数字化举措的成熟。不仅局限于简单地从将线下内容搬入虚拟空间,以数字网络为基点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与对话也蓬勃发展,愈加多元且富有实验性的数字方案正在艺术世界涌现。
2020年,是新冠疫情之年,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数字活动元年。
CEF实验影像中心的数字化档案馆小程序界面
以数字影像为媒介的创作因其媒介特质而获得了传播与分发上的优势,成为线上艺术活动中的关键角色。CEF实验影像中心的数字化档案馆在2020-2021年间持续推出选片专题,包括9次个人作品专题和1次线上展览。其中,影像展览“盲人摸象”于微信小程序上线,在媒介的“幽暗的缝隙”(interstice in obscurity)之中带来了来自多伦多、蒙特利尔、纽约和台北的实验电影,呈现出当下时代的“故事”和“隐喻”,在间隙空间中回荡出幽微而珍贵的声响。无独有偶,现有的线上媒介空间成为了新疫情时代下被纳入艺术家考量的传播场所。
“赤屏”项目,陈天灼,《尘埃》,静帧,单频道录像,12分39秒,2021年。图片来源:美凯龙艺术中心
疫情时代成立的新艺术机构,则将数字项目作为自身在艺术界新现实中立足的焦点。在2020年12月宣布启动的美凯龙艺术中心,发起了长期数字影像委任项目“赤屏”(Bare Screen),在全球疫情的新现实之中作出了一次放大当下情境和情绪的努力。该项目试图建立搭建一个渐进式的、对话性的和非全景式的空间,利用网络社交平台的媒介环境生产、展示和传播,以此将繁杂的、碎片式的议题和现象有机连接在一处。
“赤屏”项目,陶辉,《类似装扮》01 ,静帧,竖屏高清影像,1分11秒,2020年。图片来源:美凯龙艺术中心
“赤屏”项目已推出艺术家陶辉和陈天灼的作品,并计划未来持续与多位艺术家展开合作。陶辉的作品《类似装扮》为长达5集的系列短视频,探索用户在手机短视频生产中的“装扮”和“表演”行为对身份认同和转换的影响。陈天灼受项目委任创作的作品《尘埃》,拍摄和取材于西藏、青海与四川等地的旅程之中,在影像中注入了艺术家的心神之境。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均发布于网络平台,在没有实体空间的情况下尝试探索在线沟通的有效方式。正如美凯龙中心的艺术总监富源谈道,“‘赤屏’项目也为艺术家提供一个非画廊、非美术馆的制作契机,我们通过非常粘合的方式与艺术家沟通,从而形成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也希望可以联合其他机构共同支持新作品创作,我想这些机制建设会让我们在后疫情时代以更切实的方式团结起来。”
刘昕,《脱离》(Living Distance),静帧,“艺术家影院”(Artist Cinema)第一周放映
除国内机构外,海外项目与中国艺术家的对话也显示了数字影像在搭建新的艺术模式过程中的活力。《e-flux journal》的“艺术家影院”(Artist Cinema)项目发起于2020年4月,作为一个长期的在线电影项目专注于探索电影制作者所理解的移动图像,并试图追踪新的轮廓,产生对运动图像的新兴理解。项目以邀请艺术家策划一个为期六周的主题周放映计划为展开形式,每一部新电影都伴有艺术家或受邀嘉宾对电影人的采访。艺术家曹斐受项目之邀,策划了自2月22日开始放映的线上系列“撞上未来”(Crashing into the Future),带来费赤宁、李泳翔、刘昕、吴昊楠、张聪聪和郑源6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并邀请Emma Enderby、Alvin Li,、肖耀辉、杨北辰、Evonne Jia Yuan和曹斐本人作为采访人。曹斐在这些作品中寻找出了某种构成根茎的连接点,将此概述成“怪物”(Monstrosity)、“幽灵工人”(Ghost Worker)和“流变宇宙”(Cosmos in Flux)3个主题,描绘一个历史矛盾累积时刻的人类世图景。“撞上未来”将作为“艺术家影院”的第五个系列进行为期6周的放映。
《一个可能持续数年的直播》2021年2月11日12:04时的画面
在除夕之际,艺术家张培力的《一个可能持续数年的直播》于中午12点整在Blibili网站的直播间中发布。这场对媒介的全新尝试延续了张培力过往创作中对“时间”、“开放性”和“观看方式”的探讨。张培力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中表示,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观看方式并非意味着传统的终结,而是发出了一个更为自由、个人、平民的信号。
Trigger举办的“critique马拉松”的zoom会议截图,图片由乔非凡提供。
同时,以讨论和交流为主要活动的艺术团队正开拓着在不同媒体平台的实践方式,挖掘线上空间的开放性和公共性。由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学生发起的独立艺术平台“Trigger触发”,在2020年将线下讨论“Critique马拉松”搬入了Zoom平台,为年轻艺术家提供共享和交流的专业性场所。目前,“Critique马拉松”已在Zoom上举办至第七轮分享。新兴的社交媒体平台Clubhouse也成为了其交流场所,2月18日,开展在该平台上的“艺术家工作方法开源Vol.1”讨论了支持艺术家创作的合作方法、研究经验和社会网络。此外,活跃于纽约和北京两地的非营利组织Conversazione在2020-2021年间组织了37次专题对话和14部影片放映,借助线上会议和直播的方式构建了跨学科的讨论参与,主题囊括媒体技术、空间政治、个体叙事和公众参与等。从当下至未来,数字化举措成为不可或缺的艺术介入与参与模式。如何借助技术手段和赛博环境来跨越物理空间的屏障,协同艺术界的多种角色进行全新的合作与分工,将成为没有限期的焦点议题。
在线上艺术活动迅速涌现时,为了将这些活动集中一处,一些网站应运而生,包括数字代理机构Substrakt的英文网站Culture Fix,以及数字代理机构One Further创始人克里斯·埃特(Chris Unitt)创建的Cultural digital: Streams和一些其他语言的网站。
奇娅拉·祖尼(Chiara Zuanni)发起的博物馆数字化方案地图截图
这些聚合网站中最全面、最国际化的一个是在疫情期间各博物馆的数字化方案地图。这个项目在去年3月启动,当时欧洲开始了第一次封锁。发起者为奥地利格拉茨大学(University of Graz)的数字人文科学助理教授奇娅拉·祖尼(Chiara Zuanni),她专注于博物馆学。该项目与许多同类产品不同的是,它不像一个用户可能会通过滚屏来搜寻体验的事件日历,而是一个活动的可视化数据库。该网站以世界地图的形式,特别关注博物馆的内容,将其数字活动分为九个颜色编码的类别,从不可避免的“在线展览”到更不同寻常的主题,如“当代收藏项目”。每个参与组织都在地图上以相应的颜色进行定位;点击一个点,就会打开博物馆名称、在线方案的简要说明和网站链接。该地图目前收录了约600个博物馆方案。根据国际博物馆理事会(ICOM)的报告,博物馆的数字活动在2020年增加了15%。“看到正在发生的事情,看到解决方案似乎更为起效,并吸引了媒体和其他受众的注意,这是非常有趣的。”祖尼说道。
点开地图标识点后显示的快速反应收藏简介窗口
从祖尼的数据地图中可以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其中之一是对西欧和美国博物馆的明显偏好,大部分的点都标识在那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研究是以英语进行的(尽管投稿表格目前有五种语言,不久将增加俄语和希腊语),也是由于祖尼自己的网络所在的位置。但它也揭示了在线博物馆活动的增长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在发展中国家,必要资源的可获得性较低,如智能手机或接入互联网的电脑等设备。该地图的数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0年的一份报告一致,该报告发现,非洲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只有5%的博物馆能够提供在线服务。
从数据中得到的另一个启示是,继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于2014年启动的现有快速反应项目之后,各博物馆于2020年启动了当代收藏计划,包括收集与艾滋病有关的物品、数字文件和艺术品。祖尼说:“在我研究快速反应收藏之前,我看到的例子大多来自英国、斯堪的纳维亚和美国,但现在来自其他地区的例子有了明显的增加。”“我觉得这很有趣,因为它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组织关于疫病时期的记忆。”她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就这个问题举行在线研讨会。
在将近一年之际,网站简单的结构无法应对现在存储的数据量(这也是在线艺术活动日程不断增长的证明),使得地图的加载速度有些缓慢。祖尼目前正为这个项目的开发计划申请资金。她希望网站能有一个完整的、可搜索的数据库,并有更详细的分类,将其变成一个疫情过后还能继续存在的档案。对于博物馆持续的数字化方案,祖尼表示,现在是各机构进行总结的时候了。“最初急于将所有东西搬到网上……我很想看看现在这种情况如何巩固和发展。” (编译、撰文/詹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