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里,我们在与国内外艺术家、策展人、美术馆馆长、城市文化的塑造者等人所进行的沟通、联络和访问中,‘艺术超联结’的议题逐渐浮现出来,此次国际论坛主题是对于此刻艺术世界发展趋势的捕捉与定义。”《艺术新闻》国际艺术论坛在上海中心大厦举办,刊物主编叶滢在论坛开幕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主题“艺术超联结”,以“艺术与创新”“艺术与公众”“艺术与赋能”三个个维度展开阐述,从艺术家带来的关于历史与未来、人的存在与技术变革关联的穿透性视角,美术馆与艺术机构创造性的内容与公众项目编织,国际性艺术节拉动的全球与地方的多元联结,到艺术赞助人、城市文化品牌塑造者启动的新的品牌文化与区域发展引擎……12位活跃在国内外艺术家、策展人、博物馆馆长、艺术基金会管理者、艺术赞助人与城市文化品牌塑造者带来了不同维度的表述。
“艺术超联结”国际论坛中,《艺术新闻》主编叶滢主持“艺术与创新”“艺术与公众”单元,右:“艺术与赋能”单元主持人为现代传播艺术平台总裁曹丹
艺术与技术和社会变革、艺术与城市文化与发展模式重塑、艺术与新型品牌生态等多维面向为何以及如何发生联系?这场上海艺术周期间展开的高度密集的国际对话,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回应与讨论。
艺术与创新
在技术与社会变化中重思人的价值
论坛的第一部分“艺术与创新”,刘窗、曹斐、马里亚诺·萨尔东(Mariano Sardón)3位艺术家与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奖项、展览联合出品人克里斯特尔·鲍尔(Christl Baur)分享了如何从艺术家的创作、艺术与神经科学跨学科的研究,以及艺术节的工作方法进行拓宽思考维度的创新与连接。
刘窗,《比特币挖矿与少数民族田野录音》,2018年
三频高清视频,彩色,有声
成都·蓬皮杜国际艺术双年展委任制作,由毛继鸿艺术基金会支持
摄影:胡黎明
艺术家如何以别样的视角观察社会变革,并从中发现新的素材?刘窗在现场播放的作品《比特币挖矿与少数民族田野录音》回应了主持人叶滢的提问,他的这部影像作品本年度于巴黎、伊斯坦布尔和台北等多地的国际展览中展出。为创作该作品,他在中国西南部和东南亚做了大量田野调查,从中了解到该地区是全世界水电站最密集的地区,电力开采能力的严重过剩,导致电力能源非常便宜。因此,水电站的“废墟”上迎来了大规模的比特币挖矿活动——如今全世界百分之70的比特币矿算力集中在这个地区。与此类似的,如今的西伯利亚地区,20世纪30年代的流放者建立的大型水电站也被比特币矿所占用。
艺术家刘窗在“艺术超联结”《艺术新闻》国际论坛现场演讲
社会技术与文化上的创新是刘窗作为艺术家观察和研究的对象。他表示,“我主要想谈一下这些创新得以发生的环境,以及这些新事物建立在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上。我的答案之一是他们往往和废墟有关。”除了在工业废墟建立创新科技,刘窗还提到,从博物馆、美术馆以及现代知识体系的诞生,到斯皮尔伯格电影中与消失的少数民族相关联的外星人与外星星球,“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灭绝和建构是同时发生的,新的文化想象也是从消失的文化废墟中产生。”
艺术家曹斐在“艺术超联结”《艺术新闻》国际论坛现场演讲
与刘窗开场以“废墟”立论不同,曹斐以一连串直指“艺术超联结”根源的问题开场:“说到‘艺术联结’,我们先要问,艺术是什么,为什么要联结,它的超越性在哪里?”曹斐强调,艺术家的创作需要“走出去”,走到实际的社会空间中去,把命题打开,创作应该与社会总体有连接。
曹斐,《Asia One》,2018年© 2018Cao Fei
曹斐2018年在京东物流位于上海和昆山的“亚洲一号”仓,以及昆山无人分拣中心拍摄的《Asia One》以未来完成式的叙述“回到”了一个由智能设备主导的仓储和物流车间,两名工人与一名陪伴型机器人,在无人、有人、非人的状态下呈现不同的关系。曹斐说:“艺术家的‘在场’很重要,《Asia One》是经过调研与实地结合后产出新的内容,是对物联网、无人快递,对近未来做出的一种想象,而不是把故事编好了,放在工厂仓库里拍摄。” 2019年6月,曹斐带着筹备多年的项目《HX》登陆巴黎,成为第一位在蓬皮杜中心举办个展的中国艺术家。“HX”是曹斐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酒仙桥社区内红霞影剧院名称的拼音缩写。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曹斐通过摄影、文献与物件、装置、纪录片、科幻电影融合了现实、历史与科幻,多层次展现北京红霞社区的前世今生和不定的未来。
曹斐个展“HX”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展览现场,图片由曹斐和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提供
曹斐也对艺术与消费和潮流的过度连接发出警告。在看过上海艺术周期间大量的艺术制成品的展示之后,她表示,如果“仅仅是通过看消费的艺术品、当下的艺术潮流、时尚,从二手经验里面再重组一个二手的艺术结果,这会走向另一种废墟,哪怕它会带来短暂的繁荣,最终将会带给艺术很大的伤害”,曹斐说,“我对今天的状况表示很担忧。”
阿根廷特布宜诺斯艾利斯特雷斯-德费布雷罗国立大学电子艺术学科及艺术与科学博物馆主席马里亚诺·萨尔东(Mariano Sardón)在“艺术超联结”《艺术新闻》国际论坛现场演讲
从物理学家转型为艺术家、并结合脑经科学研究创作艺术的马里亚诺·萨尔东(Mariano Sardón)追溯他创造力的来源时提到,童年在阿根廷南部的港口城市,他乐于观察从世界各地来访的人们,由此在心里埋下了好奇的种子。现任阿根廷特布宜诺斯艾利斯特雷斯-德费布雷罗国立大学电子艺术学科及艺术与科学博物馆主席的萨尔东正主持着一项揭示人类感知世界方式的神经科学研究,并由此编织着新的信息图谱。他利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在作品中探索人类感知的新地带。萨尔东说:“我的艺术创作过程是科学的,科学也是我认识世界的方式。”在作品《中国传说的五位读者》(Five Readers for a Chinese Tale)中,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仪器追踪读者阅读时的停顿和跳跃,萨尔东裁掉书页中被读者略过的部分,留下的即为每个人在阅读过程中创作的独一无二的作品。与此相似的是他分享的另一件作品《凝视所创造的》(Developed by Gazes):人们欣赏同一张城市景观图的视线移动路径被记录下来,再通过算法将大约400人的观察过程合成电子图像,通过各不相同的主观输出合力复原客观世界。
《凝视之墙》(Wall of Gazes)© Mariano Sardón (AR) & Mariano Sigman (AR)
全球历史最悠久的电子艺术节始于奥地利一个如今人口约20万的小城林茨。自1979年以来,在林茨的公共空间发生的艺术项目塑造了电子艺术节,也塑造了林茨的城市史,见证其从工业城市转型成为一个文化艺术的中心。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奖项、展览联合出品人克里斯特尔·鲍尔(Christl Baur)介绍,1979年,以产钢为经济支柱的林茨受工业污染的影响,城市管理者面临着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重新规划。彼时的计算机技术只在专业人士工作中使用,城市管理者与电子艺术节创始人决定以此为起点,另辟蹊径组织以科技为主导,科学与艺术跨界的电子艺术节,创造一种全新的城市文化,以区别维也纳和萨尔斯堡等历史和文化底蕴丰富的城市。
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奖项、展览联合出品人克里斯特尔·鲍尔(Christl Baur)在“艺术超联结”《艺术新闻》国际论坛现场演讲
“电子艺术节在过去40年中做的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让艺术家与来自不同机构和公司的科学家、工程师等科技领域的先锋连接,通过创作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角度。”鲍尔说。从1979年第一届电子艺术节20位艺术家和20位科学家参与,到2019年汇集了全球1300多位创作者,林茨电子艺术节逐渐国际化的同时,从未改变过“扎根本土”的原则。鲍尔表示,“许多艺术节在举办两三年后就无法继续了。如果林茨电子艺术节不是从第一年开始就让本地居民参与进来,每年更换举办地点为林茨带来实质改变,也不可能持续40年。”
上:Deep Space, Credit: Magdalena Sick-Leitner;下:Electronicos Fantasticos, Credit: Jürgen Grünwald,2019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图片来源:ARS ELECTRONICA
11月2日,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与设计互联和中央美术学院与共同推出的《科技艺术40年——从林茨到深圳》在设计互联| 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开幕,展览通过40年的“数字革命”带来的巨大颠覆,重新思考人之为人的定义。
艺术与公众
塑造新的社群联结与城市发展模式
艺术机构、艺术活动逐渐成为地区吸引访客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水乡古镇乌镇、地处大陆边界线上的深圳、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勒和中葡文化交融的澳门,这些城市中的美术馆、艺术节以及城市文化品牌的建立诠释了艺术和公众之间互相激发后建立的联结。
近年新兴的美术馆、艺术节与各种艺术平台的搭建,逐渐成为各地吸引访客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水乡古镇乌镇、南方城市深圳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和中葡文化交融的澳门,从美术馆、设计中心到国际摄影节这样的城市艺术节点激活的国内外文化联结,到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进行社群沟通,对艺术、旅游和经济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艺术与公众”的发展维度与空间,正在被不断扩容。
木心美术馆馆长陈丹青在“艺术超联结”《艺术新闻》国际论坛现场演讲
在乌镇,木心美术馆每年接待大批访客,其中近一半是专门为参观美术馆而去,这是令木心美术馆馆长陈丹青惊讶的事情。陈丹青认为艺术没有城市和乡村之分,“在全国范围内,上海是美术馆群最密集,运营程度最好的城市,但是在北上广之外,许多地区的美术馆也在陆续出现。乌镇的国际戏剧节、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的举办,不仅使乌镇的本地人能够欣赏到一流的艺术,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也慕名前往。”他讲道。
木心美术馆夜景,图片来源:木心美术馆
木心美术馆2016年度特展“莎士比亚&汤显祖”,图片来源:木心美术馆
在早年留美过程中,木心曾为来自中国的艺术家们授过5年文学课,其中就包括陈丹青,木心的课程与思想也成为影响陈丹青策展的脉络。从2016年以来,木心美术馆相继举办了“莎士比亚/汤显祖特展”、“木心的讲述:大英图书馆珍宝展“、“古波斯诗抄本”和“文学的舅舅:巴尔扎克”四场年度特展,在陈丹青看来,虽然这些展览冷门又小众,但依旧能与许多年轻观众产生共鸣。
设计互联馆长奥雷·伯曼(Ole Bouman)在“艺术超联结”《艺术新闻》国际论坛现场演讲
2017年成立于深圳的设计互联是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第一个落地的国际合作项目,通过多元文化项目和研讨会、工作坊、公教项目等方式与观众进行多维度联结。在2017年“设计互联社区节”中,设计互联与当地社区、媒体和公众进行了一次全面互动,吸引超两万人次参加。在“发现深圳创意”主题展览中,设计互联梳理了深圳现有的设计创意聚集地,并在展览现场开放征集每位观众的想法,共同勾勒深圳的文化图景。设计互联馆长奥雷·伯曼(Ole Bouman)认为:“设计互联的核心在于创造联结,我们致力于将商业决策、特定历史时刻和政策导向下的重大决策转化为对公众日常活动有价值的体验,设计互联在这之中的角色是‘设施提供者’,而观众是文化创造者。”
2017设计互联社区节现场,图片由设计互联提供
设计互联“V&A 展馆: 设计的价值”展览现场,图片由设计互联提供
今年迎来50岁生日的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自2015年起以组织每年一届的“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的方式来到中国,这个来自法国南部小城的摄影节在厦门集美区集结了多位中国及亚洲优秀摄影师。同时,摄影节的举办带动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更多艺术节的举办和艺术机构的建成,使举办地逐渐成为文化中心。在阿尔勒,每年夏天“艺术节生态”已形成,四场关于摄影艺术、电影、歌剧和多媒体艺术的艺术节在此集结,LUMA当代艺术基金会和李禹焕博物馆也将在此建成。
2019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展览现场,图片由黎静(Bérénice Angremy)提供
在厦门,这个来自阿尔勒的摄影节每年注重宣传一个国家,今年特别关注印度摄影,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形成一个在亚洲的“艺术节生态”。“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总监黎静(Bérénice Angremy)讲到:“我们的使命是将少有机会在中国举办展览的国际艺术家带来中国,提升年轻中外艺术家的知名度,同时,我们将把获奖艺术家的作品带到明年的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中,这是中国艺术家与国际平台的再次联结。“摄影季也与当地政府、社区和大学合作,在全城举办工作坊,为观众提供参与其中的机会。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总监黎静(Berenice Angremy)在“艺术超联结”《艺术新闻》国际论坛现场演讲
演讲嘉宾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中过程中,“人”更是多次被提及的词语。美高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及执行董事何超琼认为公共艺术是通过聚集区域内的居民,是他们获得更多的沟通,尤其是艺术工作者、政府和当代居民之间的就沟通,从而对社区产生积极影响。何超琼认为:“文化艺术活动可以作为生活方式和社交平台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成为凝聚社区和区域的软性力量。”
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依靠单一产业是不可持续的,在将澳门从单一经济产业转向经济多元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何超琼认为艺术、文化和旅游业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利用联结公众的文化旅游推动澳门的整体发展,是具有前瞻性的思维。
美高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及执行董事何超琼(Pansy Ho)在“艺术超联结”《艺术新闻》国际论坛现场演讲
何超琼担任主席的澳门旅游塔会展娱乐中心,曾于2007年举办过“天才达芬奇解码展”,展览由佛罗伦萨的专家花费逾十年研究达·芬奇手稿并根据他的笔记制成超过200件发明作品。2013年,澳门美高梅酒店设立艺术空间,首个展览是文艺复兴时期巨匠波提切利的《维纳斯》,2018年开设的美狮美高梅酒店则将酒店自身打造成“装置艺术”,在室内装置25块LED屏幕,全年轮换展示不同影像艺术家的作品,并于建筑的大厅中展示大型装置艺术。今年6月,酒店还举办《华源》艺术展,传统水墨和现代科技在此结合。“这是我作为城市规划者的角色——善用公共艺术转化为公共财产和社会利益,大量地将公共艺术融入综合度假村和混合用途物业,创造更多能共享的社会发展红利。”何超琼提到。
“波提切利的《维纳斯》:女神的生活与时代”展览现场,图片由何超琼和美高梅中国提供
谈及未来十年对澳门的期许和理想时,何超琼说道:“澳门政府在艺术教育上作出措施,而我们在资金和资源层面都在作出努力,希望将艺术作为一个将持续发展的产业,我们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一起建设一个新兴且多元的产业。在未来的十年内,我们将致力创造这样的机会,实现更多可能性。“
艺术与赋能
发端于品牌的多样性创意新生态
论坛的第三个单元“艺术与赋能”邀请了来自品牌艺术基金会、品牌艺术项目的主理人以及一位艺术跨界活动的观察家人士,从各自的实践出发,探讨艺术如何带来新的创造性活力与能量,并产生新的创意生态。
普拉达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研究和出版物负责人马里奥·马伊内蒂(Mario Mainetti)在“艺术超联结”《艺术新闻》国际论坛现场演讲
上:托比亚斯·雷贝格(Tobias Rehberger)个展“On Otto”(米兰,2007年);下:卡斯滕·霍勒(Carsten Höller )个展“Synchro System”(米兰,2000年)。图片由普拉达基金会提供
普拉达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研究和出版物负责人马里奥·马伊内蒂(Mario Mainetti)介绍了基金会自1995年成立以来开展的艺术文化实践。普拉达基金会是PRADA掌门人缪西娅·普拉达与其丈夫帕吉欧·贝尔特利(Patrizio Bertelli)出于对当代艺术及文化的热爱而创立的一个与品牌相独立的文化机构,致力于为艺术家提供展示空间并鼓励他们以新的方式进行创作。基金会曾先后举办了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个展(米兰,1995年)、卡斯滕·霍勒(Carsten Höller )个展(米兰,2000年)、托比亚斯·雷贝格(Tobias Rehberger)个展(米兰,2007年)等三十余个艺术家项目以及数个永久展览项目,涵盖当代艺术、表演艺术、音乐、摄影、建筑等多个领域。基金会于2015年在米兰市中心开办了永久展览空间,并于去年3月开始在上海荣宅带来了4场艺术展览,包括去年的刘野个展及正在展出的“李青:后窗”。“虽然我们不刻意强调PRADA这个品牌,但它与基金会共同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生态,促使我们更好的推动艺术项目上的合作“,马伊内蒂谈到。
LARRY’S LIST联合创办人克里斯托夫·诺埃(Christoph Noe)在“艺术超联结”《艺术新闻》国际论坛现场演讲
艺术顾问克里斯托夫·诺埃(Christoph Noe)是LARRY’S LIST的联合创办人,他为劳斯莱斯(Rolls-Royce)和雨果·博斯(Hugo Boss)等品牌提供艺术咨询服务,并促进了“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HUGO BOSS ASIA ART AWARD)的创立他的演讲从经济学角度切入,通过品牌艺术互动指标图探讨品牌介入艺术世界的不同形式。“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在HUGO BOSS的历史和品牌信赖度的前提下设立,同时又保证了策展与艺术的自主性;劳斯莱斯汽车艺术项目则以2016年杨福东于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展映的《愚公移山》为个案,展现了劳斯莱斯对艺术创作的投入和期待。诺埃通过这两个案例总结了艺术“赋能”的成功准则:双赢、增值、长期性、自主性、可信性和原创性。
爱彼艺术项目联合策展人德尼·佩尔内(Denis Pernet)在“艺术超联结”《艺术新闻》国际论坛现场演讲
“‘花时间做的事情,就会得到时间的尊重’(Ce que l’on fait avec le temps, le temps le respecte),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的这句话,成为了今天许多传统制表人的座右铭。“这个单元的主持人曹丹在论坛中提及她与瑞士高级钟表制造商爱彼(Audemars Piguet)创始人之一爱德华·奥古斯特·皮盖(Edward Auguste Piguet)的曾孙、爱彼董事会副主席Olivier Audemars 的一次谈话,“通过和艺术家合作,艺术家具备将他们的创作及其微弱的信号融入到环境中的能力,若没有他们,我们可能很难感知到这些东西。在这样的框架下,企业本身也为持续的自我演进以及世界的改变作好准备。”
上:孙逊(Sun Xun),《再造宇宙》(Re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e),2016年
下:英国艺术双人组合Semiconductor:鲁思·贾曼(Ruth Jarman)和乔伊·格哈特(Joe Gerhardt),《光晕》(HALO),2018年
图片由爱彼艺术项目提供
爱彼艺术项目联合策展人德尼·佩尔内(Denis Pernet)分享了爱彼艺术创作委托计划(Audemars Piguet Art Commission)的背景、形式及项目。爱彼拥有自己的艺术咨询委员会,以作品竞赛和驻地创作两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委托。佩尔内与策展人温卡·安格拉斯(Winka Angelrath)携手开展艺术委托及合作,目前项目分布巴塞尔、香港和迈阿密等地展出,其中包括中国艺术家孙逊(Sun Xun)的大型沉浸式竹子装置艺术作品与3D影片《再造宇宙》(Re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e, 2016)、英国艺术双人组合Semiconductor——鲁思·贾曼(Ruth Jarman)和乔伊·格哈特(Joe Gerhardt)的《光晕》(HALO, 2018)、贾纳·温宁(Jana Winderen)的“The Art of Listening: Under Water”(2019)等,题材涉及环境、哲学、社会学等领域。从“独立、前卫、创新”的品牌哲学出发,爱彼艺术创作委托计划着重于作品的实验性及与社会、科学、流行文化的对话性。同时,佩尔内还分享了在今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中展出的爱彼原创艺术项目——泰国艺术家阿林·朗姜(Arin Rungjang)的展览《旅程》,以及10月19日在东京中城举办的“表艺之上”展览中的特别艺术项目——池田亮司(Ryoji Ikeda)的视听装置三部曲《data-verse》第二部的精彩片段。
马爹利玛姆巴黎之花(Marteel Mumm Perrier-Jouët)的风格总监阿克塞拉·德比费旺(Axelle de Buffevent)在“艺术超联结”《艺术新闻》国际论坛现场演讲
Mischer’Traxler的“Ephemerā”(2014),图片由马爹利玛姆巴黎之花(Marteel Mumm Perrier-Jouët)和阿克塞拉·德比费旺(Axelle de Buffevent)提供
马爹利玛姆巴黎之花(Marteel Mumm Perrier-Jouët)的风格总监阿克塞拉·德比费旺(Axelle de Buffevent)则分享了该品牌如何将艺术设计与香槟有机结合的具体案例。秉承“日常美学”、“以自然为灵感”、“艺术综合”及“手工艺”等新艺术理念,巴黎之花促使艺术家、设计师与品牌和产品设计者展开对话,在设计展会、艺术博览会中展示了诸多艺术创作。其中包括Glithero的“迷失时间”(2012)、Mischer’Traxler的“Ephemerā”(2014)、Bethan Laura Wood的“HyperNature”(2018)等项目。艺术家所打造的空间不仅仅是装置艺术,也展现了享用香槟场景的多种可能性。此外,巴黎之花通过让艺术家参与产品设计之中,让更多人接触到品牌美学,包括香槟礼盒、瓶身装饰图案及香槟台的设计。目前巴黎之花瓶身的经典图案就由Makoto Azuma在2012年所创作。
“艺术超联结”《艺术新闻》国际论坛现场汇聚了来自国内外艺术及相关领域的观众
“艺术超联结Art Hyperconnectivity”《艺术新闻》国际艺术论坛是由现代传播集团携手首席合作伙伴梅赛德斯-奔驰在上海艺术周共同发起的“当代艺术能量POWER OF ART”系列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高梅中国是论坛合作伙伴。这一系列主题艺术活动还包括11月8日晚举办的“现代传播亚洲艺术贡献奖”(Asia Art Pioneers)颁奖礼以及国际权威艺术杂志《ArtReview》和《ArtReview Asia》正在ZiWU举办的主题展览“张弛有道”。
“艺术超联结”《艺术新闻》国际艺术论坛2019
主办方:《艺术新闻》
首席合作伙伴:梅赛德斯-奔驰
论坛合作伙伴:美高梅中国
出品方:现代传播
场地合作伙伴:上海中心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TANC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