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霍克尼正在绘制作品《开在罗马路上的五月花》(May Blossom on the Roman Road, 2009) © 大卫·霍克尼,摄影:Jean-Pierre Gonçalves de Lima.
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正在举行展览 “霍克尼与梵高:自然的喜悦” (Hockney – Van Gogh: The Joy of Nature)。出生于1937年的英国著名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比梵高(1853-1890)晚出生了将近一个世纪,但他们却对大自然怀有极为相似的热爱与激情。他们都非常善于从自然景观与四季流转中获得灵感,用鲜艳的颜色与独特的笔触捕捉大自然瞬息万变的活力。两位艺术家之间的相似之处并非巧合——实际上,和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等艺术家一样,霍克尼认为梵高的作品给了他无限的灵感源泉。
大卫·霍克尼,《东约克郡伍德盖特春天的到来》 (The Arrival of Spring in Woldgate, East Yorkshire,2011) © 大卫·霍克尼
此次展览共展出了超过120件展品,重点是梵高在1887到1989年间创作的普罗旺斯风景画以及1997年以来霍克尼风景画的精选,其中包括从蓬皮杜中心借展而来的《东约克郡伍德盖特春天的到来》 (The Arrival of Spring in Woldgate, East Yorkshire),以及其他水彩画、版画、影像资料、霍克尼的私人速写本和iPad绘画,和摄影师莱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为展览特别创作的霍克尼肖像。展览将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并置,以探索其作品中的相似之处。展览将持续到5月26日。
梵高,《阿尔勒附近的鸢尾花田》(Field with Irises near Arles,1888)
梵高的风景画中流露出他对季节流变与自然风景的着迷。1888年的春天,梵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写道: “感谢上帝毫不吝啬地赐予我这些色彩。果园开花的季节很短,可你知道它值得让每个人欢呼雀跃。”
从色调到运动,从粗犷的笔触到点彩画法,霍克尼仔细研究了梵高风景作品的方方面面。在霍克尼的作品的《伍德盖特风景,2005年7月27日》 (David Hockney, Woldgate Vista, 27 July 2005)中,带状的天空、拼接而成黄色田野和前景摇曳的麦浪就使用了梵高在《丰收》中创造的三重水平带设计。
霍克尼坦率而幽默地说:“嗯,有时候我会从梵高那里偷点东西。我是说我知道。优秀的艺术家从来不‘借’,他们只‘偷’。”
大卫·霍克尼,《伍德盖特风景,2005年7月27日》 (David Hockney, Woldgate Vista, 27 July 2005) © 大卫·霍克尼
梵高《丰收》 (The Harvest),1888年6月
大卫·霍克尼,《伍德盖特树林,7月26,27和28日》 (Woldgate Woods 26, 27 & 30 July,2006) © 大卫·霍克尼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霍克尼从阳光明媚的洛杉矶回到他的故乡——英国东约克郡。在那里,他开始用画笔纪录乡间的四季流转、风景变化与大自然时时迸发的活力。他曾说:“当它(自然)达到了活力的顶峰,就仿佛香槟倒入了灌木丛——它们都起泡了!真是如此奇妙。 ”
霍克尼在阿尔勒附近的向日葵花田里,1985年
“20世纪艺术之父” 梵高
除了大卫·霍克尼外,许多20世纪的艺术家都深受梵高的影响,其中包括法国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埃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尔什内(Ernst Ludwig Kirchner)、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和爱德华·蒙克 (Edvard Munch)等人,他们都将梵高视为其创作的灵感源泉。
1901年,安德烈·德兰(André Derain) 和莫里斯·德·弗拉明克(Maurice De Vlaminck)亨利·马蒂斯在巴黎的一家画廊里聚会。画廊里摆满了梵高的画作。法国南部阳光明媚的风格、充满生命力的颜色和粗旷的笔触让三人都深受启发。1905年,他们三人以及荷兰艺术家凯斯·凡·东根(Kees van Dongen)在巴黎秋季沙龙展出了他们的画作,并由于他们大胆的用色而被称作“野兽派”。
马蒂斯《穿绿色衣服的女人》(Woman in Green,1909)和梵高《奥古斯丁·罗林》(Augustine Roulin,1889 )
马蒂斯尝试了他在梵高画作中发现的独特风格,从松散的笔触到用颜色勾勒的区域。 凯斯·凡·东根则开始使用强烈对比的色彩。他像梵高那样将情感注入他的调色板中,用鲜艳的色彩去寻找“生命的强度”。
凯斯·凡·东根《蓝色裙子》(The Blue Dress, 1911)和梵高的《轻步兵》(The Zouave, 1888)
当时正在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学习的荷兰画家利欧·热斯泰(Leo Gestel)也对梵高画作中鲜艳的色彩和轻快的笔触感到新奇。他的风格演变与梵高如出一辙:色调由深沉转向明快,笔触渐渐松散,色彩逐渐开始成为作品的灵魂。 例如,在描绘阳光时,热斯泰将光线表现为无数舞动的彩色斑点,而梵高在他的作品中做过类似的处理。
利欧·热斯泰《秋日》(Autumn Day, 1909)和梵高的《树木和灌木丛》(Trees and Undergrowth, 1889)
德国表现主义画派也深受梵高画风的影响,崇尚使用大胆的色彩表现情感、突显主题,画风狂野不羁、极富激情。与梵高不同的是,德国表现主义画派往往是用明艳的色彩与强烈的视觉冲击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抒发忧郁、愤怒的情绪。在蒙克的《呐喊》(The Scream)中,穿着长袍的僧侣眼中闪现着痛苦的神色,天空像火焰一样燃烧起来,表达了强烈的痛苦与愤懑,而梵高画作中的天空则潮湿厚重、宁静华美。
爱德华•蒙克的《呐喊》(The Scream,1893)
梵高的《乌云下的麦田》(Wheatfields under Thunderclouds,1890)
梵高作品中明艳的色彩、粗犷的笔触,以及其中流露的生动和激情,深刻地孕育和影响了20世纪的野兽派、表现主义和印象主义等画派。因此,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马克斯·佩息斯坦(Max Pechstein)说:“梵高是我们所有人的艺术之父。” (编译、撰文/房璐)
梵高自画像,1888年
霍克尼与梵高:自然的喜悦
展至5月26日
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如无特殊标注,本文图片均来自梵高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