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随奈良的金刚去巴黎,在吉美博物馆回到曾风靡欧洲的“日本主义”

Jan 28, 2019   TANC

三尊木雕佛像正在巴黎连接东西两方:两尊日本国宝级的木造金刚力士立像(约13世纪)和一尊被列为“重要文化财产”的木造地藏菩萨立像(约9世纪)首次在日本国外展出,正在巴黎吉美博物馆(The Guimet Museum)为期两个月的“奈良——日本佛教三宝”(Nara—Trois trésors du bouddhisme japonais)中出现。这次展出的作品均借自日本历史和文化发祥地之一的奈良,这场展览也是巴黎日本文化年 “2018日本主义:共鸣中的灵魂”(Japonismes 2018:Les Âmes en Résonance,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 的最后一项重磅活动。

70

“奈良大佛”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吉美博物馆

71

“奈良”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吉美博物馆

“两尊金刚雕像与地藏菩萨像是日本美术史上以及世界雕塑史上最伟大的杰作之一。”三件作品会在博物馆中历史氛围最浓厚的圆亭图书馆(Bibliothèque de la Rotonde)展出,“这个老图书馆曾是吉美博物馆创立人埃米尔·吉美(Emile Guimet)所指定的‘中心位置’,(这个地点的选定)意味着这场展览的重要程度”。吉美博物馆馆长苏菲·马卡列乌(Sophie Makariou)表示。

72

“奈良——日本佛教三宝”展览展出的国宝级木造金刚力士(阿形)立像,图片来源:兴福寺

“(日本)以中亚、印度和中国地区文化为榜样,却运用新的技艺,塑造了一系列写实活趣的雕像,即便与几个世纪之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相比也毫不逊色。”马卡列乌说。此次展览展出的地藏王菩萨神圣安详、低眉慈目;而两尊金刚力士像则怒目圆睁、孔武有力,呈现出运动的姿态。将以善渡人、慈悲六道的地藏菩萨与降服四魔、喝醒众生的金刚力士并置展出,给观众带来了复杂微妙的美学体验。

73

神圣安详的地藏菩萨立像,图片来源:兴福寺

三尊木造立像

展现日本佛教雕塑艺术发展流变

公元六世纪中叶,佛教从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后,日本的佛教文化便不断发展演变、一步步本土化。在泥塑和干漆短暂的繁荣过后,自9世纪起,日本佛教雕刻艺术就几乎全部使用木材刻制。此次展出的地藏菩萨立像即可追溯至约9世纪,菩萨身躯丰满,衣纹流畅,具有令人肃然起敬的神圣意味。而完成于13世纪初(镰仓时代)的两尊金刚力士像则用栩栩如生的造型为这股宗教的神圣力量注入了更多生命活力。它们运用了精确的人体比例及结构,体现了艺术家们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让宗教造像更接近于真实的存在;同时,这两尊立像上对衣褶、饰物与人体肌肉张力的细致刻画也展现出了艺术家们高超的写实雕凿能力。 这三尊木造立像也展现了日本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流变。

74

展出的国宝级木造金刚力士(吽形)立像局部,图片来源:吉美博物馆

本次展览的作品均是从日本历史和文化发祥地之一奈良(Nara)借展而来。奈良自古以来享有“社寺之都”之称。它在710年至794年曾是日本的首都,史称“平城京”。作为奈良时期日本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存有以东大寺、法隆寺为首的世界文化遗产、佛教建筑、佛象雕刻等许多国宝和重要文化遗产。而此次借展的奈良兴福寺(Kofuku–ji)作为法相宗的大本山之一,是展示日本古代佛教艺术的重镇。

75

兴福寺五重塔,图片来源:兴福寺

19世纪末流行的日本主义风尚

在法国再度兴起

“日本与法国之间在文化历史上有很强的关联,尤其是19世纪末的日本主义风尚。”吉美博物馆策展人米歇尔·莫屈埃(MichelMaucuer)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说这场展览在几年前就开始筹备,后来被纳入“2018日本主义”系列展览中。当时的“日本主义”影响了凡高、马奈、德加、莫奈等众多欧洲艺术家。“从文化角度上,可以说我们今天正在经历一场新的日本主义运动,因为日本文化如今在法国的年轻人中间是非常时髦的,这些在博物馆内外举办的日本主题的展览都受到了大量观众的追捧,这是一个发展两国文化交流的很好的契机。”

76

展出的国宝级木造金刚力士(吽形)立像,图片来源:兴福寺

此外,莫屈埃指出,埃米尔·吉美在19世纪末创办吉美博物馆时的定位就是一家宗教博物馆,因此奈良大佛的展览也与这一上下文息息相关。吉美博物馆现位于巴黎十六区,又名法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这里收藏了大量的亚洲艺术品,是亚洲地区之外最大的亚洲艺术藏馆之一。图书馆内收藏了大量的东方宗教,特别是佛教的相关文献,这些卷帙浩繁的东亚艺术考古书籍围绕着本次展览的展品,更便于前来观展的爱好者与学者们进行更深入的鉴赏与研究。

77埃米尔·吉美在他的博物馆,由Ferdinand Jean Luigini于1898年绘制,图片来源:Wikipedia

吉美与雷加梅

日本文化风靡欧洲的重要推手

事实上,对于日本文化在巴黎乃至整个欧洲的流行,吉美博物馆的创始人埃米尔·吉美(Émile Guimet,1836-1918)功不可没。在19世纪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都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到了1868年,日本进入明治时代,开始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开始到日本旅行,他们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也渐渐深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小就对东方文化与考古学感兴趣的里昂工程师吉美与好友费利克斯·雷加梅(Félix Regamey)从1876年8月开始了历时7个月的日本之行。他们走遍了横滨、东京、京都、奈良,旨在考察日本自奈良时代以来佛教日益衰落的根源。当时,明治天皇将神道教被定为唯一的国教,佛教寺庙风雨飘摇。于是,带着宗教研究的目的,吉美沿途接收到了许多珍贵的寺庙藏品。

78

雷加梅的《吉美与日本僧侣的会面》,图片来源:吉美博物馆

回国以后,吉美和雷加梅不遗余力地在法国艺术界推广日本文化。埃米尔·吉美在这趟旅行中收集的宗教艺术品和浮世绘成为了日后吉美博物馆的建馆之本。它们现藏于馆内的“万佛殿”。而雷加梅则深受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的浮世绘风格影响,创作了一系列画作。到了19世纪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沉醉于日本文化。包括德加、凡·高、莫奈在内的艺术家都受到日本文化的启发,各自革新了绘画语言与创作风格。

79

莫奈的《身着日本服装的卡米拉》(La Japonais),1890年,图片来源:波士顿美术馆

从法国视角看待日本传统与当下的文化,莫屈埃说,“日本在历史变化中保留了它的文化,如今他们的年轻艺术家也非常具有创造力,无论是当代艺术,还是如漆器、陶瓷等工艺美术,以及漫画、设计等各个方面。就法国与日本的关系来看,这两个国家在文化上的关联要大于经济上的关联。其中的原因不仅因为日本有意愿也有意识地让它的文化能够被更广泛地接受。同时,在当今全球的政治局势下,这个国家正愈发向世界开放,不仅仅在亚洲,还面向欧洲和美国。”采访/李棋,撰文/房璐、李镜璇) 

80

凡·高的《杏树》(Almond Blossoms),1890年,图片来源:凡高美术馆

 

奈良:日本佛教艺术三宝

吉美博物馆

展至3月18日,每周二闭馆。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