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瑞士文化基金会2020年艺术家驻留项目开放申请

Dec 13, 2018   艺术新闻/中文版

IMG_1327瑞士文化基金会
2020年艺术家驻留项目
针对2020年的艺术家驻留申请端口已经开放。为期3个月的艺术家驻留项目为瑞士艺术家来到中国,和中国艺术家前往瑞士开展创作提供机会,让艺术家能够体验不同的文化环境,拓展视野。该驻留项目旨在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帮助其建立人际网络,促进合作,开展新项目。瑞士文化基金会将为艺术家提供工作室和住宿,并特聘专业人士进行指导,也将提供差旅费、保险和津贴。同一位申请人最多能三次入选不同年份的驻留项目。
择取标准
· 个人介绍及履历:个人在国内外艺术领域的表现
· 申请驻留项目的动机
· 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
申请
申请必须以英语写就,最晚须于2019年3月1日前通过www.myprohelvetia.ch提交。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网站www.prohelvetia.cn,关注微信公众号pro_helvetia。
我们本次项目的独家媒体合作方《艺术新闻》会协助发布公告及进行后续报道。
关于瑞士文化基金会
瑞士文化基金会在世界各地设有联络办公室。成立于2010年的上海办公室负责在中国(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推广,另外还有埃及(阿拉伯区域)、印度(印度次大陆)、南非(非洲南部区域)以及俄罗斯等地的办公室。为促进瑞士与上述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艺术合作,瑞士文化基金会在办公室所在地设立驻留项目。
瑞士艺术家以及来自视觉艺术、设计、互动媒体、音乐、戏剧、舞蹈等领域的艺术家及艺术从业者均可申请。同时,瑞士文化基金会也为中国艺术家与艺术从业者前往瑞士参加驻留项目提供支持。


2018年驻留艺术家感言
张如怡
驻留时间:2018年5月1日至7月28日
驻留地点:温特图尔
合作机构:Villa Sträuli
IMG_1328▲ 张如怡,“Occupied”,Villa Sträuli展览现场,2018
问:对于这次驻留的感言?
答:这次的驻留体验更像是一个凝固的回忆,包裹着气息,建筑物,人文。在这个时光里我采集到许多灵感,慢慢地会运用我之后的艺术创作中。另一方面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当地,得到更全面的了解以及被认知。
问:这次驻地成果以何种方式呈现?
答:在驻留期间,我对于建筑的结构,自然与工业之间的嫁接灵感,来自于建筑里作为物理支撑和权力象征的柱形结构的研究受到的启发。用周遭日常的细节去替换,与柱形类植物的关系美学的比较等等,都在尝试实践中。以驻留经历为灵感,我在当地展示了名为“Occupied”的展览。
IMG_1329▲ 张如怡在驻留地介绍自己的作品,2018
艺术家介绍
张如怡,工作并生活于上海,主要从事抽象绘画、雕塑与装置的创作。作品植根于生活的逻辑中,基于个体意识、物理空间、日常体察、建筑结构而展开。 她的作品经常在亚欧地区的知名美术馆展出。曾获2018年伦敦Frieze艺术家奖提名,也是2017年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的获得者。


叶甫纳
驻留时间:2018年7月3日至9月27日
驻留地点:伯尔尼
合作机构:伯尔尼文化生产中心(Stadtgalerie)
IMG_1330▲ 叶甫纳,《乒乓流》,伯尔尼文化生产中心现场,2018
问:对于这次驻留的感言?
答:这次驻留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境内旅行,很享受做火车沿途看风景的过程,不仅仅探访艺术、建筑、美丽的自然环境,也发现瑞士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文化活动都很有意思。每到周末和节庆,各地都会很多演出和户外活动。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世界杯期间驻留地楼下举行的“酷儿世界杯”活动。这一系列多元的表演、讨论和放映活动,让人感受到社会对各个群体的关注。我在此放映了作品《乒乓流》,还由此交到了一些有趣的朋友。驻留时,我研究了人和生物在瑞士这样完美的基建和制度下的生活状态。我在创作中受此启发,对“完美的景观”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并将这个概念转换为结合表演、影像形式的作品。
问:这次驻地成果以何种方式呈现?
答:在伯尔尼州立画廊的项目空间,我尝试做了一次名叫“我美,但你生活在现实的荒漠中”的表演,结合了讲座、美图秀秀软件、多媒体互动,回国后也在继续这个项目的创作。此外,我也和当地一些表演者合作,拍摄了“自拍-小说”系列的新作品。
IMG_1331▲ 叶甫纳,“我美,但你生活在现实的荒漠中”讲座表演,2018,拍摄 / 申佩玉

艺术家介绍
叶甫纳,居住在北京,并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她的艺术实践探讨了社会现实中,边缘个体和权利结构之间的关系,自我展示和表演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以及跨文化经验。叶甫纳近期参加了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在2014年荣获第二届华宇青年奖评委选择奖,2015年今日美术馆推荐青年艺术家奖。


班磊
驻留时间:2018年7月10日至10月5日
驻留地点:日内瓦
合作机构:Embassy of Foreign Artists
IMG_1332▲ 班磊,“共振”,Embassy of Foreign Artists,2018
问:对于这次驻留的感言?
答:当我感觉自己被需要时,这种感动是我很少在之前的生活中感受到的。这种感动来自于简单的生活,简单的交流,没有华丽的表面,遇到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些经历使我越来越开放了自己。我试着了解瑞士的文化逻辑,从这些规律中,了解到了东方文化的不同与独特,而这些不同能使得每天都充满了好奇。我很爱这种状态。
问:这次驻地成果以何种方式呈现?
答:我在驻留期间的作品叫“Resonance/共振”。“共振”是一场运用手势跟游戏合成器互动的演出,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班磊在日内瓦的驻留期间所改变的生活习惯。艺术家通过肢体运动与虚拟世界对话,尝试探索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平衡,营造出人与虚拟世界的共振体验。我通过一场工作坊和两场现场的演出与大家分享我对这段经历的认知。这个过程既是我的一个小实验,对于我来说也是莫大的支持。
IMG_1333▲ 班磊,“共振”回国后表演,2018
艺术家介绍
班磊,又名BANBANBANBAN,上海音乐人及多媒体艺术家。2016年,参加MoCA上海当代艺术馆的群展“山水间”,并与在上海驻留的瑞士音乐人POL合作,表演电音现场“农府春编钟”。2012年,班磊制作的电影《The Hole》获2013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提名。2015年,班磊创办了新媒体艺术开放团队Project: Default。2016年,班磊通过瑞士日内瓦厂牌HU进行发行实验电子音乐《7/21》。

在纽约回望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战后艺术的奇迹年代远不止电影

战后一代在废墟之上喊出了“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平凡生活即最高美学”的政治宣言,而复杂的时代背景发展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多个面向,远不止电影单方面所见这么简单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