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第11届台北双年展如何“从在地出发”

Nov 22, 2018   刘呐鸥
21 22 23第11届台北双年展展览现场

 

台北。11月17日,以“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为主题的第11届台北双年展正式向公众开放,来自19个国家及地区共42名参展者与参展团队的作品汇聚在圆山脚下的台北市立美术馆(北美馆)。“我们并不试图控制这些作品生长的结果。”两位策展人之一的范切斯科·马纳克达(Francesco Manacorda)说,“自然不是孤立于日常生活的存在,也不只是周末外出提供休息的环境而已。”他提示观众可以重新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也提到本次许多创作都属于开放的“输出/反馈系统”。

 

24张怀文作品展览现场

整座台北市立美术馆如何作为本次双年展的“中枢神经系统”?进美术馆前,便可以从外部立面见到如亚历山大·考尔德般纤细敏感的一面微气候反馈系统。另一位策展人吴玛悧对《艺术新闻》说:“建筑师张怀文的这组《北美云》将纪录台北市立美术馆两年内的微气候数据,而这也能让我们重新检视目前美术馆恒温恒湿的白立方空间意识形态。”

 

25薇薇安·苏特(Vivian Suter)作品展览现场
26薇薇安·苏特(Vivian Suter)作品局部,图片来源:TANC

另一组美术馆空间的透膜,则是薇薇安·苏特(Vivian Suter)的抽象写意画。它们从瓜地马拉走入泰雅族之界拉拉山,并落脚美术馆的温室玻璃房内外,和圆山大饭店的景致并列。它们紧凑的挂设让观众的衣角难免与它们擦肩。而其中一幅画的画脚则绑着一方黑色塑料袋,上面还印有极少主义式的矩阵。苏特告诉《艺术新闻》:“塑料袋一直都在我们的视线里面”,而附在画上的树叶泥土、艺术家的狗儿“庭庭”的脚印、高温、日照,也是苏特绘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画布上的景色沾染着自然的侵袭,并非现代抽象艺术史所暗示的那样永固不变。

 

27亚伦·瑟库拉(Allan Sekula)作品展览现场
28露西·戴维斯(Lucy Davis)作品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并没有落入如2014年台北双年展那样,暗含北约国家中心论的赛博格文化窠臼。更多是“从在地出发”而来的实事求是。例如参展的“基隆河守护联盟”、“台湾千里步道协会”分别以亲山亲水的一系列台北徒步项目,以回应这则双年展生长入城市纹理的企图。而这两个团体也隐隐对应着展览中各种以物流、地理为视角来测绘生态的实践,如亚伦·瑟库拉(Allan  Sekula)著名的《鱼的故事》或露西·戴维斯(Lucy Davis)分析木刻版画基底材本身的生命斗争历史。

30

31乌苏拉·毕曼本次展出的《声海》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乌苏拉·毕曼本次展出的《声海》(2018)是展览中偏向科幻光谱的作品。北欧原住民萨米人对深海的科学聆听,从看似军事噪音的低频里寻找生态的踪迹;这种对声音的态度回应着范钦慧的声音倡议——她成立了台湾声景协会,并鼓励人们在山径中以录音来聆听并解析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背景噪音。城市发出的噪音是基础设施的腹语,也往往同基础设施那般隐匿而无形。

32

郭雪湖绘制的《圆山附近》(1928)(上图),与范钦慧《圆山附近:倾听基隆河畔的寂静与喧嚣》的徒步导聆计划中,圆山附近的现况照

范钦慧展出的《圆山附近:倾听基隆河畔的寂静与喧嚣》(2018)也许是本展最精彩的作品。她向美术馆的馆藏借了一把东风,围绕郭雪湖绘制的《圆山附近》(1928)展开横跨90年的声景鉴识。郭雪湖不放过单一株植物的细节特征,勾勒当时南国的茂盛植被。似乎,在当时的“台湾美术展览会”中最佳再现台湾在地性的事物非自然的多样性不可。相较之下,画作中明治铁桥这座现代技术重器不过如前景的农人般,只是衬托。范钦慧并没有特别呈现她创作的主观动机,她就是阅读这幅画,并根据画中的动植物纹理制作了人工的音景。其中,声音所捕捉的细节,正是归因于自然被巨细靡遗展示在画面上的这种自然主义视角本身,并也隐约触碰着1928年台湾美术展览会的符号场域。

34吴明益作品

毕曼的调子科幻;范钦慧座落在虚构的另一端。上述声音实践背后的两种美学,其实涉及了另一位参展小说家吴明益所提及的一组变奏序列:生态科幻和“自然书写”。策展人最初是从科幻小说《复眼人》里认识到吴明益如何用科幻的未知空间,调解生态异象冲击人们时所产生的非理性。吴明益的参展作品则以小说《苦雨之地》的六章节节选结合相应的动物写生。科幻和自然书写在他的工作中一体两面,或者说,他们本有相同而不可二分之处。这让台湾的观众既有内部的现实视角,也有从外部动用想象来切入问题的可能性。

 

鄭淑麗_新《菌丝网络社会(MNS)》同名作品

回顾今年夏秋,围绕在生态及技术话题而展开的那些大型展览几乎可以组成一组艺术家郑淑丽所谓的“菌丝网络”,类似一种无根且去中心的沟通机制:银川双年展透过德勒兹和瓜塔里思考游牧生态学;成都的蓬皮杜“全球都市”则探索中国哲学家许煜所谓的“宇宙技术”;上海双年展中相当一些作品中则都能看到巴西人类学家爱德华多·庇维罗·德·卡斯特罗(Eduardo Viveiro de Castro)修正自然主义视角的企图。气候的紧急议程是全球制造,在地发作。这使得相关话题在多个展览之间看似有一种传染性,如同人类学学者安清(Anna Tsing)所说的“传染即合作”,这些议题的共同发作或可称之为一种跨越展览协作。谈到这点,从2005年开始进行环境艺术策划的吴玛悧告诉《艺术新闻》:她虽然还没机会看到其他展览,但台北双年展肯定是“从在地出发”。(采访、撰文/刘呐鸥)

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台北市立美术馆

展至2019年3月10日

*如无特别标注,本文图片

由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女祭司还是魔法师?到今日美术馆重返妮基·圣法勒的塔罗花园

北京。11月22日,法裔美国艺术家妮基·圣法勒(Nikide Saint Phalle)在中国的首次大型回顾展——“妮基·圣法勒:二十世纪传奇女艺术家及她的花园奇境”在今日美术馆开幕。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