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老柏林的新回响,明年开幕的“洪堡论坛”将如何造就一张德国的新名片?

Oct 29, 2018   TANC

被誉为“欧洲最重要博物馆项目”的洪堡论坛(Humboldt Forum)正筹划明年的落成开幕。《艺术新闻/国际版》采访了这项工程中最为关键的两位人物。作为洪堡论坛最新委任的馆长,哈特穆特·多格洛(Hartmut Dorgerloh)介绍了这项在柏林耗资5.95亿欧元的浩大工程并不甚平坦的开端,并阐述了博物馆对于处理非西方藏品方法的新思考。此外,身为创办负责人之一、管控这个项目长达三年的尼尔·麦格雷戈(Neil MacGregor)则探讨了洪堡论坛缘起的根源,并表达了它招揽更大观众群的野心。

 

122

在建的洪堡论坛,图片来源:Humboldt Forum
柏林。

在德国统一后,1990年代末,柏林博物馆岛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建工程。1999年普鲁士文化基金会确定了博物馆岛的重建总规划,并对1989年前的藏品进行了重新分配。除洪堡论坛外,目前博物馆岛上共有五座博物馆,分别是柏林旧博物馆、柏林新博物馆、帕加马博物馆、旧国家画廊和博德博物馆,皆为公立机构。

“一张国家的名片”,这是德国文化部长莫妮卡·格律特斯(Monika Grütters)对于这座新加入的“洪堡论坛”博物馆的定义。

123

洪堡论坛东面建筑效果 © SHF / Stephan Falk

洪堡论坛(Humboldt Forum)所在的建筑是柏林城市宫(Berlin Palace),它曾经是普鲁士王国的王宫和德意志帝国的皇宫,这座建筑所经历的历史波折也反映了洪堡论坛这家机构在定位和理念上遇到的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德国历史上,城市宫曾于魏玛共和国与第三帝国期间作为博物馆使用,二战末期遭受轰炸而沦为废墟。

124

1920年代的柏林城市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柏林的盟军轰炸而严重受损,后来被东德政府拆除,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1950年,城市宫遗址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认定为普鲁士军国主义象征而遭拆毁,并在原址上兴建了充斥着石棉材料的议会所在地共和国宫。当时建筑使用喷涂石棉的目的是为了防火,但石棉有很强的致癌性,后因为东西德统一和欧洲工作保护以及健康法规的生效,共和国宫在十年前被拆除,为柏林城市宫的部分重建腾出位置。这项计划尽管由德国联邦议会审议通过,却引发了一系列反对毁坏东德历史的抗议活动。近来关于德国殖民时期手工艺品出处的激烈辩论也再一次将洪堡论坛拉入争议旋涡的中心。

 

125

共和国宫( Palast der Republik )建于1977年,位于被拆毁的柏林城市宫遗址上。它不仅是设有东德人民议会所在地,还包括音乐厅、剧院、冰淇淋店和保龄球馆等设施,图片来源:Messerschmidt/ullstein bild, via Getty Images

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德国的殖民时期较晚也相对短暂,主要集中1883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 年《凡尔赛条约》签署之间的30余年。1880年代,德国加入其他欧洲势力瓜分非洲的进程,它在非洲的殖民地主要包括德属多哥兰(今加纳和多哥)、德属喀麦隆、德属东非(今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等)、德属西南非(今纳米比亚)。在非洲以外,德国曾经留下殖民历史的地方还有德属新几内亚、南美洲小威尼斯(Little Venice)和中国胶州湾租界等地。殖民地时期的德国以各种途径获得了海外收藏品,但如今它们的存在提醒着德国博物馆机构重新审视自身的职能和藏品的去留。

126

真人大小的木制人物索佩(Sope),最初发现于密克罗尼西亚的波利尼西亚飞地努库奥罗环礁的一座寺庙中。此前柏林新博物馆与非洲仪式人物共同展出现场,将成为洪堡论坛馆藏文物 ©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 David von Becker

1111

洪堡论坛计划

如何直面德国殖民历史?

耗资5.95亿欧元的浩大博物馆和活动空间将在明年落成于重建的柏林皇家宫殿内。首席东道主的责任落在了哈特穆特·多格洛(Hartmut Dorgerloh)身上,他自6月份起就成为了这座预计每年将迎来3百万游客的文化机构的馆长。今年56岁的多格洛在曾经东德的波茨坦长大,并在东柏林的洪堡大学完成了学业。他在成为位于波茨坦的勃兰登堡州文化局遗产保护部门的领导之后,于2002年转任普鲁士宫殿与花园基金会的会长,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6年。 去年他争取到了4亿欧元的公共资金,用以修缮柏林和波茨坦的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127

洪堡论坛馆长哈特穆特·多格洛,图片来源:TAN

德国联邦政府为筹建这座全新文化综合体提供了80%的资金,洪堡论坛将涵盖柏林原有的欧洲以外的民俗以及亚洲艺术藏品,这些藏品原本展览于城市西南边的达莱姆城区(Dahlem),后将转移至此。除此以外,论坛还包括了有关城市历史的常展,并为临时展览也预留了场地,而洪堡大学还将在论坛内设立一个开放的研究实验室。洪堡论坛计划每年迎接三四百万访客,并举办约1000场活动。该机构的年度预算为6000万欧元,将雇佣350余位员工。

128

洪堡论坛西北面建筑效果 © SHF / Architekt: Franco Stella mit FS HUF PG

目前,多格洛正筹划举办一场长达数月的“乔迁派对”。“这次开幕将会如同一个有着很多篇章的故事一样,”他说。“素材都有了,现在我们正忙于编排。别忘了,我们有四万平方米的空间,而其中有三万平方米都向公众开放。我光是带着参观者走遍整个建筑就要两个小时,这还是在没有任何展品的情况下。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大英博物馆一次性全部开放,将会是怎么样的场面——可以说是不堪重负”。

129

在建中的洪堡论坛,图片来源:Felix Brüggeman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然而,关于开幕“故事线”的信息目前并不多。尽管如此,多洛格还是很乐意驱散一下关于建筑周期的疑云。一些较大的展品已经悉数搬入了建筑内,其中包括一艘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鲁夫岛(Luf)长达十五米的船只。多洛格补充道,在一系列落成庆祝活动中,2019年9月14日将格外重要,这一天是探险家和自然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250年诞辰。

130

太平洋岛屿鲁夫的古船,图片来源:Humboldt Forum

谈及洪堡论坛建筑背后的历史,多格洛说,“曾有一段时间,一切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有关的事情都必须被销毁。当人们探讨重建城市宫的问题之时,曾有过一次争辩:在民主体制下,我们缘何还需要这种建筑?普鲁士宫殿与花园基金会有整整30座宫殿。我曾说,如果我们要重修这座柏林城市宫,必须 要给出恰当的理由。我曾和当时的一些人一样,设想用另外一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131

自太平洋岛屿鲁夫(Luf)的古船是首批搬入展厅的藏品之一,图片来源:Humboldt Forum

然而,作为曾生长于东德独裁体制的公民,多格洛强调他“对议会的讨论抱有极大的尊重”。他说,他之所以接受了洪堡论坛的馆长工作,是因为“无论是对文化、艺术而言,还是从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的世界的角度出发,洪堡论坛都意味着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

132

古船从位于达勒姆的民族学博物馆运送至新的洪堡论坛场馆, 摄影: David von Becker.

2017年7月,关于德国如何理解世界,尤其是德国如何理解它曾经的殖民地的问题渐渐涌现出来。艺术史学家艾蒂科特·萨沃伊(Bénédicte Savoy)十分愤懑地辞去了洪堡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的职务。她诸多不满的其中一项在于委员会对艺术品原产地研究的轻视,而她认为这本该是这个机构的焦点所在。此外,斯图加特林登世界文化博物馆(Linden Museum)馆长伊内斯·德卡斯特罗(Inés de Castro)也拒绝了出任洪堡论坛收藏总监的邀请,她所在的机构是德国最大的民族学博物馆。目前洪堡论坛收藏总监的职务由前柏林民族学博物馆执行馆长拉斯-克里斯蒂安·科赫(Lars-Christian Koch)担任。

133

洪堡论坛大厅, © SHF / Architect: Franco Stella with FS HUF PG

当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作出未来五年内“要暂时或是永久归还法国博物馆内的非洲遗产”的许诺之后,关于殖民遗产的讨论再一次升级。德国文化部长格里特斯在此之后不得不承认,太长一段时间以来,殖民遗产在德国都是“盲点”,并因此承诺会为原产地研究注入额外的资金。“对于洪堡论坛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多格洛说道,“如果要展示这些物品,我们就必须要讲述他们原产地的故事。我们正和来源国的团体和国际专家合作,并与一群具有批判精神的公众一起有意识地探讨这个论题。”

“对于洪堡论坛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多格洛说道,“如果要展示这些物品,我们就必须要讲述他们原产地的故事。我们正和来源国的团体和国际专家合作,并与一群具有批判精神的公众一起有意识地探讨这个论题。”

134

哥伦比亚的部落首领或大祭司像,将被置于新的洪堡论坛博物馆2楼 ©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Ethnologisches Museum / Stiftung Humboldt Forum im Berliner Schloss, digitale Reproduktion: Jester Blank GbR

多格洛还表示,计划进行的贝宁青铜展将会十分详细地阐述所有展品的来源,并将囊括目前涉及的争议点。洪堡论坛是“贝宁欧洲博物馆对话团体”的成员之一,而这个组织提出了在尼日利亚的贝宁城(Benin City)举办一个常展的建议,这个展览将会展出因殖民流落欧洲的借展展品,且不断定期更换。柏林的民俗博物馆——现在是洪堡论坛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正在和坦桑尼亚合作,致力于研究1906至1907年在马及马及战争(Maji Maji))中被偷盗的手工艺品。

这场起义发生于德属东非,由当地人自发武装组织,用以对抗德国的殖民统治。这个项目最终会以一场位于洪堡论坛的展览收尾,而多格洛希望这次展览可以最终前往展品母国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Dar es Salaam)。

135

来自圣克鲁斯群岛的帆船 © Stefan Müchler / Ethnologisches Museum –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我们不能够再继续声称,我们才是这些殖民背景藏品至高无上的解读者,”多格洛说道,“我们充其量不过是看管者罢了。问题的关键在于,现今我们应如何对待这些人工制品。这绝不是我们依靠自己的思考角度就可以决定的问题,我们必须和充满批判精神的友人以及社群一起合作完成。”

对于多格洛而言,藏品归还不过是众多解决方案中的一个而已,而且必须十分谨慎地进行。在负责普鲁士宫殿期间,他也曾有过相关的藏品归还经验。那些宫殿中藏有纳粹德国及之后一小段时期内从贵族和犹太家族抢夺来的物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在那些案子中,找到原主的可能性非常大,”多格洛说道,“但是在殖民时期的案例中,所有权并不总是十分明晰。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与讨论,而且对于相关国家的政治情况要保持格外地敏感。”

136

湿婆坐骑南迪(Nandi)此前于柏林佩加蒙博物馆的展出现场 ©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 David von Becker

为了能够为与藏品原产国合作的项目提供专业意见,洪堡论坛组建了一支国际专家团队,其中包括了肯尼亚的考古学家乔治·阿本古(George Abungu),印度的艺术史学家奥廷泽·耆那(Jyotindra Jain)以及新加坡国立博物馆的前馆长李楚琳(Chor-Lin Lee)。随着多格洛的任命,作为洪堡论坛三位创会理事之一的尼尔· 麦格雷戈(Neil MacGregor)的职位也接近尾声,而卸任理事后的他将是这个多国团队里唯一的一名欧洲人。“马克龙总统采取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我想要这样(I want this)’,而我认为我们应该把这里的‘我’改成‘我们’,”多格洛说道。1112

创造新的视野,

仍有历史遗留问题

137
德国艺术史学家、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赫尔曼·帕尔辛格(左)与楚加奇阿拉斯加集团(Chugach Alaska Corporation)的约翰·约翰森(John Johnson)于5月在柏林举行的文物归还仪式上,摄影:Ralf Hirschberger /dpa/AFP.

英国艺术史学家尼尔· 麦格雷戈于2015年从大英博物馆领导层隐退,并成为洪堡论坛三位创办理事之一。对于他而言,这座重建的宫殿综合体的意义不啻“欧洲最重要的博物馆工程”。和德国艺术史学家赫尔曼·帕尔辛格(Hermann Parzinger)与霍斯特·布雷德坎普(Horst Bredekamp)一道,麦格雷戈承担起了如赫拉克洛斯般艰巨的任务(而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更具有卡夫卡的意味)。他们旨在为洪堡论坛建立起一个治理结构,并统一在其伞状组织下的五个不同的机构,其中包括了柏林的民俗博物馆以及亚洲艺术博物馆。

138

尼尔·麦格雷戈,洪堡论坛创办理事之一,图片来源:TAN

新的建筑综合体将为每一个博物馆提供展示空间,用以展出它们非西方的藏品,此外还包括了许多阶梯教室、电影院和餐厅。穿过整个建筑,人们可以发现一些关于这个地点历史的指涉,有东柏林共和宫的遗存以及一些来自皇家收藏的物品悉数陈列,例如德国最后的皇帝威廉二世为逃亡荷兰所准备的货箱。

139

洪堡论坛大厅效果图  © SHF / Architect: Franco Stella with FS HUF PG

140

洪堡论坛的公共活动之一,邀请孩子们去“占领”建筑工地,图片来源:TAN

作为推广联邦博物馆免费入场政策的试点场所,洪堡论坛为我们展示了“一次吸引新观众的绝佳机会”,麦格雷戈说道。我们的目标是打破界限,将“预留给受过良好教育群众的博物馆”转变成“好奇者也可以随时光顾的地方”。这与这座机构的冠名人——威廉和亚历山大·冯·洪堡兄弟的宗旨紧密贴合。他们二人是德国启蒙运动的杰出典范。麦格雷戈说道,“对于威廉而言,教育是培养负责任公民的一部分。”这也就是他当时要倡导免费进入柏林新兴博物馆的原因所在。他的兄弟亚历山大在柏林大学免费提供关于宇宙知识的讲座,“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有人都为当时被吸引而来的群众多样性而感到震惊。”

141

洪堡论坛3楼亚洲区圆顶空间2018年1月在建现场 © SHF / Stephan Falk

麦格雷戈表示,如今柏林人与他们的收藏交互的方式与伦敦人并不相同。在柏林,很多博物馆都出乎意料地门可罗雀,尽管“想要有严肃讨论的群众需求非常大”。在他自己的书、讲座和广播节目上,麦克雷戈从不向通俗化低头,而是选择用简单直接的语言来讨论复杂的问题。当他被问及洪堡论坛的策展人现在是否还能掀起话题的风暴时,麦克雷戈说,柏林的博物馆以“极高”的水平来和他们的受众群对话,“柏林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确实想要问出十分艰涩的问题。但挑战在于,我们需要一个大得多的群众基础来保证严肃认真的参与度。”

142

来自中国的佛教寺庙将重建于洪堡论坛之内,图片来源:Staatlichen Museen zu Berlin, Museum für Asiatische Kunst

对于洪堡论坛是否会拥抱政治这个问题,麦克雷戈也早早准备好了答案。“它必须与党派政治无关,但必须与政治有关,”他说道。“无论是关于气候变暖还是移民政策,这都关乎人类共同生活所面临的挑战,关系全球政治。”这个机构将有能力利用跨越千年的手工艺品来应对这些议题,将对未来的思考引入当前的事件之中。

 

143

一辆卡车将装载的南太平洋巨大的木船运送至洪堡论坛内,图片来源:Felix Brüggeman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关于洪堡论坛非西方展品的辩论仍然亟待解决。在英国,博物馆和位于之前不列颠帝国领土的收藏有着悠久、良好的关系。与此不同,德国在1919年与其殖民地的完全割裂使得关于艺术品出处的争议“在德国专家群体中疯狂发酵”、延烧至今。麦克雷戈说道:“论坛的角色就是将这场争辩放上国际的舞台。”

144

洪堡论坛1楼大洋洲展厅在建现场  © SHF / Stephan Falk

然而在这个充斥着“假新闻”的时代,博物馆的教育责任又在何处?麦克雷戈表示,洪堡论坛的目标,便是从多样化的角度去讲述每一件物品的故事。“很多真相都紧挨着彼此。但这与后真相(post-truth)或是另类真相 (alternative truth) 并不是同一回事。”他援引尼日利亚作家希马曼达·恩戈齐·阿迪奇的TED演讲说道:“文明社会最大的威胁便是将公民缩减成一个单一的身份。我希望你们从洪堡论坛带走的信息是,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实。”

145

活动期间的施卢特庭院(The Schlüter Courtyard)效果图 © SHF / Architect: Franco Stella with FS HUF PG

这个想法也印刻在洪堡大学声音与语言历史档案之中,而现在它已成为了洪堡论坛的一部分。这个收藏向我们阐释,“一种语言并非是不同的人在谈论同样的事”,麦克雷戈说道,“实际上,这是人们在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世界。”柏林宫很可能是柏林战后重建的最后一件大型作品。正如之前的建筑作品一样,这个项目也面临了许多阻力,这种阻力甚至可以回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那场关于重建歌德位于法兰克福的童年故居的讨论中去。当时的反对者争辩道,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失去了任何与启蒙运动扯上关系的权利。

146

洪堡论坛建筑效果 © SHF / Architekt: Franco Stella mit FS HUF PG

尽管如此,柏林宫重建的批评者或许可以在洪堡论坛的当代性外观和对于争议性话题的开放态度中找寻到某些安慰,这也包括关于其自身起源的争议。至于具体如何去呈现它们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是麦克雷戈最后强调,“洪堡论坛是一个过程,而并非一件完成品。”撰文/Catherine Hickley、Wolf Burchard,翻译/楼润之)

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第11届台北双年展如何“从在地出发”

台北。11月17日,以“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为主题的第11届台北双年展正式向公众开放,来自19个国家及地区共42名参展者与参展团队的作品汇聚在圆山脚下的台北市立美术馆(北美馆)。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