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immersive)”已经变成了一个流行词汇。这个词出现在各种展览和艺术活动的新闻稿中,邀请我们去体验并沉浸于其中。而相应的,不错的观众人流也预示着各大媒体公关选择这个词汇的原因所在。近日,主打沉浸式体验的上海宝龙美术馆的《WAVELENGTH:出厂设置》7月7日开幕当日便吸引了近万名观众入场,开幕两周内总共参观人数超过3万人次;同样以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吸引了大批观众的上海昊美术馆新展“虚·构”,从6月1日开幕至今参观人数已突破7万人次;而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也在7月5日启动“寻梦海底两万里-深海之光沉浸式艺术展(Aquarium By Naked)” 。
沉浸式文化并不新鲜。19世纪中叶,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就曾
将“Gesamtkunstwerk”一词编纂成书,意思是以多种感官融合不同艺术形式在一件作品中。在全球范围内,这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增长的趋势。
余德耀美术馆的《雨屋》展览现场,图片来源:Instagram
2015年,伦敦艺术团体兰登国际创作的大型互动装置作品《雨屋》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出,以其独特的互动效果及参与体验轰动一时,吸引了逾20万观众参与,被视为“引发国内沉浸式艺术热潮的开端”,并于今年再临上海。兰登国际曾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认为,《雨屋》的概念类似于一个人造飞地,“我们对未知状态下人类感受感到好奇,这驱使着我们的创作。雨介乎人造与自然之间,但并不影响观众对它的认知,但观众在突然进入一种看似自然实则人造的环境后会作出不同反应。”
teamLab,《在人群聚集的岩石上呈现水粒子的世界》,图片来源:teamLab
同样作为沉浸式艺术先驱而广为人知的teamLab,在全球巡展并引发浸入式体验的爆发式效应后,今年还在东京设立了自己的博物馆。teamLab的创始人猪子寿之(Toshiyuki Inoko)曾指出其创作主要是将数码艺术展现在真实的空间内,丰富艺术概念并为观众带来新的体验。“观者与环境在定义和改变这些交互艺术创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teamLab传播总监兼策展人工藤岳(Takashi Kudo)还强调道,“观众在这里是活跃的、积极的参与者,并最终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与站在一幅传统画作前不同的是,沉浸在交互艺术作品中的观众更容易意识到其他观者的存在。”
昊美术馆“虚·构”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但如果说《雨屋》和teamLab,仅仅是将观众包裹于展览空间里,并利用高科技的手段为观众提供一种自由观看的视角,那么昊美术馆的“虚·构”,则是阿根廷艺术家林德罗·埃利希(Leandro Erlich)对人们日常认知的颠覆。埃利希的作品曾被《卫报》誉为“奇妙的现实逃避,让观众在那一顷刻间完全融入艺术”,他往往在那些最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以独特而丰富的体验感让观众“不自知”地进入。
《泳池》(Swimming Pool)是埃利希1999年创作的作品,随后在多个重要的美术馆参展,在 MoMA PS1 以及威尼斯双年展中均有亮相,现为日本21世纪金泽美术馆永久馆藏作品,图片来源:DesignRulz
虽然埃利希从未称自己为“沉浸式艺术家”,但有趣的是,他1999年创作的《泳池》(Swimming Pool),却正是对“沉浸式(immersive)”的完美注脚。“immersive”原义便指的是浸入水中,而在这件作品中,只有当观众真正浸入水下,才会发现那些在水下自由行走的人群,是源自将美术馆的天窗加入了注水夹层后,构建的一个以假乱真的泳池空间。面对这种让观众陷入其中的真实场景的模拟再创作,埃利希认为,“人类拥有重要的创造能力,可以作出复杂的创作,我们最初赤裸地面对自然,现实是我们从自然那里接受到的东西。但如今我们的世界更加复杂,我们试图创造出人造的自然和环境。”
“托马斯·赫斯霍恩:独立”展览现场,图片来源:错误房间艺术画廊
早在2016年年底,位于洛杉矶的错误房间艺术画廊(The Mistake Room art gallery)就曾举办过“托马斯·赫斯霍恩:独立”(Thomas Hirschhorn:stand-alone)展览,在一个包含四个房间的沉浸式环境中谈论政治、爱情、美学和哲学。该画廊总监塞萨尔·加西亚(Cesar Garcia)曾表示,这种沉浸式的趋势,部分原因在于对技术创新的抵制。“随着工业化,有一种观念认为,科技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当我们开始看到技术非人性化的一面时,就会有一些后退。现在我们想要自己种植食物,想知道我们的食物来自哪里。这延伸到沉浸式的概念——既是你将要参与的真实体验。”
《不眠之夜》演出现场,图片来源:Dance Magazine
“沉浸式体验能够将你带到一个不同的世界。对运动、声音、灯光甚至温度的处理方式都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Punchdrunk,我们试图创造出一种对身体有着实际物理影响的体验,我们希望观众感到不安,走出他们的舒适区。”Punchdrunk总监兼总设计菲利克斯·巴雷特(Felix Barrett)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表示。几乎等于沉浸式体验代名词的《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在国际上取得了巨大商业成功。
这部由创立于伦敦的Punchdrunk开发的沉浸式戏剧,于2016年12月开始中国版首演。截止2018年7月22日,《不眠之夜》在上海总共上演477场,几乎场场售罄,吸引了约17万观众,约1亿人民币的制作投资已经收回。“《不眠之夜》创造了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体验。其成功的一个关键在于,观众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来观看这部剧。你可以追随一个表演者,也可以探索一个房间,去发现隐藏在每个房间里的线索。观众想要在他们可以施与影响力的环境下获得独特的体验。”巴雷特分享道。
《HIS CHILD》表演现场,图片来源:sohu
2017年上海chi K11美术馆举办的《HIS CHILD》也在展厅里构建了一个沉浸式戏剧空间,随着展览的线索,观众会走入杜拉斯的晚年回忆中。在这个部分,舞蹈家们即兴创作当代舞蹈,并借助肢体表达,邀请观众参与其中,共同创作、体验,观众们则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由“观众”向“杜拉斯”的身份转换。
“在传统舞台上发生的所有事情对于观众而言都是不能接触的,是一种安全距离。但是沉浸式的方式其实就打破了这种安全距离,突破了这种安全的观演方式。很多人对沉浸式的理解只是单纯认为这是一种通过纯感官的刺激让他能够进入到这样一个氛围当中。”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兼《不眠之夜》上海版制作人马晨骋谈到,“但从我们的理解来看,它其实是让观众用更细化的方式能够对于某一个假定的场景完全相信。更重要的是这种相信可以进行多业态复制,它可以在诸如零售、餐饮、娱乐消费、酒店等多个层面进行打通,把文化IP和这些商业模式连通起来。”
《WAVELENGTH:出厂设置》展览现场,图片来源:雪花新闻
从这个角度来看,《WAVELENGTH:出厂设置》中聚集了大量网红的展览空间、“可以吃的珠宝”拍卖会、餐饮区域以及开幕首日的演出,似乎也在传统艺术空间中打造自己的复合空间模式。不过,尽管以“沉浸式”为亮点的演出、展览活动越来越多,但真正的精品却屈指可数。
纽约版《不眠之夜》的麦金侬酒吧,图片来源:thedailymeal.com
对此,马晨骋补充道,“很多作品你不能说它不是沉浸式,但《不眠之夜》所创造的这种沉浸式的观演其实挺难突破。其核心在于细节,这个细节是感受,是改变体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能为还原故事场景,让观众全身心置于其中而不会跳脱出来。现在很多所谓的沉浸式作品可能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更注重于形式而忽略了细节。”并且他认为,沉浸式的表示需要符合三点要求:第一,能够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给观众带来一个全身心的感受;第二点,它有多业态的组合联动给观众不一样的娱乐文化生活体验,比如《不眠之夜》有餐厅、酒吧和演出结合;第三点,是能够让观众忘记时间、忘记空间、忘记真实世界感受的现场娱乐体验方式。
但不得不说,归功于“沉浸式”所力图为观众创造的独特感官盛宴,那些可以互动并与之产生紧密联系的沉浸式艺术装置经常会成为拍照的风向标地点,人们热衷于在此拍照打卡,而往往忽略真正的参观体验,一张社交网络上分享的精修照片就能代替他们真正的内心感受,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讽刺性地违背了艺术家创作沉浸式的初衷。(采访、撰文/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