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区块链……新兴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表达工具。艺术家正在与科学家、软件开发者等职业产生新的对话和联结,科技是推动社会演变的重要力量,也在不断给艺术创作带来冲击与影响,新的技术提供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不仅改变了人们所理解的“艺术”的传统观念,同时也对艺术行业的各种角色提出挑战。被社交媒体重塑的艺术家与收藏家、公众之间的关系,互联网时代艺术的所面临的作品版权争议、策展方式的多元化,算法及区块链为艺术市场带来的新机遇……曾经主宰着传统艺术行业的收藏家、画廊主、博物馆馆长、艺术评论家、策展人等,都将在此背景下重新思考职业角色。
在艺术与科技的联结不断深入和演变过程中,《艺术新闻》特别策划“Art & Tech”栏目,在此关注艺术前沿正在发生技术与人、艺术与技术等议题的讨论与实验。此前,我们曾就此做过相关报道,现在我们再次重启相关议题,在全球范畴内展开搜索,探讨具有创新能力的典型案例。
继上期聚焦已有8年历史的“Seven on Seven”项目后,本期我们采访了现居住并生活于柏林的美国艺术家特雷弗·帕格伦(Trevor Paglen)。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地理博士学位的帕格伦,因其研究,逐渐开始利用望远镜拍摄美国的多处秘密军事监狱。2006年他的首场个人展出就是以此为主题。2012年,他接受Creative Time的邀请与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合作创作了《最后的照片》(The Last Picture),这张包含了100多幅影像的镀金唱片被发送至外太空,永远停留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同年,电子前线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在其先锋奖中将他评为极具“开创性的调查型艺术家”。2015年,在名为《莫要随风》(Don’t Follow the Wind)集体展览中,帕格伦在日本福岛的隔离区安置了一部具有放射性的雕塑,在清除周边环境的放射性物质前,人们都无法接触到这部作品。
随着一系列大型展出的逐一完成,帕格伦明确表示了他长期以来对于新科技的浓厚兴趣,包括大众监视系统和人工智能对于社会发展尤其是政治生态的显著影响。
帕格伦在过去的一年中并不清闲。去年10月,这位栖身柏林的美国艺术家获得了62.5万美元的“麦克阿瑟天才补助金”。今年6月,名为“特雷弗·帕格伦:隐匿之地”(Trevor Paglen: Sites Unsee)的展览在华盛顿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开幕,这不仅是他艺术生涯的首场大型回顾展,更是该博物馆针对当代艺术家个人举办的最大型展览之一。
“特雷弗·帕格伦:隐匿之地”展览布置现场 © 华盛顿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展览中所包括的展品贯穿了艺术家的整个创作生涯,既有关于军事设施、间谍卫星和海底电缆的摄影作品,也有利用实体物品来呈现抽象或隐晦概念的雕塑作品,比如由日本福岛核辐射玻璃材料制成的立方体,或是在情报界中广为流传的像护身符一样的“挑战币”。
最近,帕格伦则开始关注与人工智能(AI)相关的机器视觉,受到这些近乎超现实图像的启发,他还与弦乐四重奏组合克罗诺斯四重奏(Kronos Quartet)合作进行了一场融合音乐与计算机可视化效果的新型表演。今年秋天,帕格伦还将利用猎鹰9号运载火箭把一座雕塑作品运送至外太空。
我们在艺术家位于柏林的工作室
与他进行了
深入访谈
Q:对于向您一样的艺术家,长期关注监控、秘密国家机器、社会权力结构这样的话题,又在首都华盛顿进行展出…
A:而且是在联邦政府机构中的展出。
Q:那是种怎样的体验呢?
A:需要的书面材料真的很多。
Q:会有点深入虎穴的感觉吗?
A:那倒不至于。我的预期是人们会对这部作品很感兴趣,毕竟其中很多的元素都或多或少的和这里人们的日常工作有所关联。正因为我的作品是他们每天工作都要接触的内容,所以感觉我将要面对的会是一群非常有趣的观众。类似的经历之前也时常会出现,而军事以及情报圈则更是吸引人们的关注。就好像你举办了一场关于管道的展览,可想而知管道工人们当然会很感兴趣。
特雷弗·帕格伦,《无人收割机》© Altman Siegel Gallery, San Francisco
Q:多年后再次回顾从前的作品,会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A:对我而言,所有的作品都是彼此相连的,贯穿其中的是一条清晰的主线。回顾自己的过往并且重拾一些许久未触碰的作品,这其中的乐趣不言而喻。当你站在某一个时空的节点梳理过往的时候,某个瞬间你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行走很远了。
试图在过往的创作生涯中建立连结,或是把不同的作品用全新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这些也都是回顾过去的重要环节。换句话说,展览的内容其实并非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列,而是由不同的主题串联而成:有时景观只是某种形式,有时天空则变成了某种景观。
特雷弗·帕格伦,《哥伦布三世》,NSA/GCHQ-Tapped设置在大西洋海底的电缆,2015 © 艺术家本人
展出中包含了很久之前我用望远镜拍摄的多处秘密军事基地,而影像中的许多设施现如今都已经不复存在了。除此之外,我的作品还特别关注大众监视系统(包括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地面基础设施和海底电缆)、天空中的间谍卫星和无人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天空观测系统等等。这些主题总是在我的作品中反复出现,而我则会用不同的视角(和镜头)去重复审视它们的意涵。所以,能够看到作品之间的关联是种有趣的发现。
Q:您最近的作品都和人工智能AI有关,基于AI观看世界的方式来创作不同的影像作品,那么这些又和早期的摄影作品有何关联呢?
A:贯穿我个人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是视觉科技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自主视觉系统是如何“观看”这个世界的。对于AI作品而言,这就好像是在探索“在间谍卫星或是人工智能的眼中我们的世界究竟长什么样。所有的视觉信息和元数据都经由海底电缆从不间断的传送于全球网络之中,而这一切都在帮助AI了解我们的世界。”
因此,机器视觉作品本质上呈现的是机器作为观测者的全新视角,而我之前的作品则大多是有意的呈现人类视角:站在某处,看着什么。从这个角度看来,机器视觉的作品是非常不一样的,即使某些视角看起来像是人类的视角,但其实背后却是某个非人类主体或是某个算法。通过这种方式创作出来的影像,虽然人类可以观看,但是在观看的同时人们却需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台机器。
特雷弗·帕格伦,《肖松尼瀑布》© Altman Siegel Gallery, San Francisco
Q:这样说来,机器视觉作品似乎拉近了某种距离,因为当人们在观看某处景观或是某种系统的时候,人的主体其实并不存在于被观察的景象之中。不过对于机器视觉作品而言,人们需要努力建立某种连结,去理解人眼是如何帮助大脑解读视觉信息的。
A:没错,这部作品试图传递的重要信息之一便是自主视觉与人类视觉的重大差异,以及计算机视觉系统是如何从影像中提取抽象信息的。这种抽象图形和人类创作的抽象图形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Q:您还与克罗诺斯四重奏(Kronos Quartet)组合共同筹划名为《视觉机器》(Sight Machine)的现场演出,听说这场演出是去年在旧金山进行首演的?
A:那原本至是一次单场演出,不过因为结果相当受欢迎,所以我们便决定继续办下去。我们将演出的各种元素稍加修改,这样就可以在世界各地进行巡回表演。我工作室的地下室现在整个就是一间巨大的筹备室。
在表演的过程中,与克罗诺斯同台的还有大约20台相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所有相机都连接到我们亲自搭建的一台计算机视觉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汇集所有的视频信息,并通过AI运行不同的算法来加工处理这些信息。
就在四重奏表演进行的同时,我们在其身后的大屏幕上投射出实时生成的机器视觉图像,即整场演出在软件“眼里”的最终呈现。因此在观众用肉眼观看演出的同时,人们也同时看到了不同的计算机系统是如何“观看”这场演出的。参与演出的计算机视觉系统来自不同的应用类别,这其中包括导弹系统、无人驾驶汽车,或是某种试图分析演奏者年龄、性别、情绪状态等的人工智能。
Q:既然每次演出都不尽相同,最终的可视化效果是不是也都不完全一样呢?
A:是的,就像同样的音乐表演每次都会有细小的差别,最终的视觉效果也确实不尽相同。不过,我们演奏的确实是同样的曲目,而且这些计算机系统中也存储有相应的乐谱。
Q:您认为AI是未来社会的福音吗?或者说它其实很危险?
A:这确实是我最近经常会讨论的一个话题。不管是什么样的基础设施,人们总会看到不同的政治结构在其基础上孕育而生。
对于AI而言,只有在巨大的规模之下AI才可以有效运作。在现如今的AI前沿,人们关注的往往只是大概7家公司,像是亚马逊、谷歌、脸书、百度、微软等。想要AI成熟运作并且产生实际效用,人们往往需要巨大的数据存量,而这样的数据规模则意味着这些公司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着一个遍布全球的监控网络。其次,这样的海量数据需要某种形式的集中存储和管控,不论是通过商业集团或是政府机构。
特雷弗·帕格伦,《吸血鬼(文集:资本主义的怪物)对抗进化的幻觉》,2017 © Altman Siegel Gallery, San Francisco
基于这两个条件,AI作为一种全新的基础设施,其政治核心本质上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就政府的控制而言,中国是最好的例证;如果考虑商业集团的话,脸书与亚马逊则是最典型的代表。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对于人类劳动的依赖程度。换句话说,为了训练AI系统,人们需要利用大量的人工劳动力对成千上万的图片信息进行筛选与标记。然而这部分工作,通常是经由Amazon Mechanical Turk这样的劳务众包平台以极低的成本交由发展中国家的劳工完成。这就是支撑整个AI体系的人类劳动力市场,而建立在这样的体系之上其实是很危险的。
Q:AI诞生之初就已经伴随着这样的道德伦理问题吗?
A:是的,道德伦理其实是AI作为基础设施的先天问题。我认为在有些领域AI可以发挥其正面作用,像是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或是改善医疗保健系统。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认为掌握AI强大力量并且能够从中获益的将会是极少数的一群人。
特雷弗·帕格伦,《他们在观测星星》,2010 © 艺术家本人
Q:您名为《轨道反射器》(Orbital Reflector)的作品将会被送入太空,目前进展如何?
A:目前都还算顺利。两周前我们进行了多项测试,将作品放入一台机器中以模拟火箭发射时的剧烈震动以及在外太空轨道上的极端温度变化,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作品能够承受严苛的物理环境。这样的测试有时被称为“摇动/烘烤测试”:摇动是为了模拟火箭发射的震动,而烘烤则是为了测试对于不同温度的忍耐程度(测试中的高温达到摄氏93度,低温则有将近零下129度)。
特雷弗·帕格伦《轨道反射器》升空模拟动画 © 艺术家本人及内华达艺术博物馆
目前作品已经通过测试,所以6月底我们将会把它运送至火箭发射地点并且装载到一个特殊的结构当中,这个结构稍后则会安装到火箭内部的相应位置。发射原本定于8月,不过因为一些延误所以只好等到10月。希望最终的发射不要和《视觉机器》的演出有时间冲突。
Q:为什么会有延误呢?
A:不知道,就是些太空相关的技术问题吧。
Q:是为了避免太阳耀斑之类的吗?
A:那倒不是,其实似乎是些很琐碎的原因,像是在我们之前的大客户还没有准备好发射什么的。
特雷弗·帕格伦的设计理念:由艺术家和内华达艺术博物馆共同制作和展示的《轨道反射器》© 艺术家本人及内华达艺术博物馆
Q:等到作品升空入轨后,我们在哪里可以观测到它呢?
A:基本上任何地方都可以。一旦火箭进入外太空并且完成部署,一个原本只有砖块大小的迷你卫星将会与发射器分离,并膨胀为一个约30.5米长1.5米高的钻石形镜子结构。这块巨大的镜子将会把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亮度和北斗七星差不多,所以人们在夜空中就可以看到。
特雷弗·帕格伦,《STSS-1和两艘身份不明的航天器飞越卡森市(美国太空追踪和测量系统)》,2010 © 华盛顿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如果观众想要看到这部作品的话,可以前往我们的网站或者是下载我们的移动app,只要提供你的所在地,我们就会告诉你在晚上几点几分看向天空的某一个方位。我们的设想是在不同的博物馆和天文台举办集体观看活动。除了观看夜空中的这部雕塑作品,我们可能也会顺带观看一下其他天体以及夜空中千奇古怪的各种物体。
• end •
采访、撰文 | Helen Stoilas
翻译 | 曹天铖
编辑 | 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