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昔日司法重地变身文化新地标,香港大馆何以“活化”新生?

Jun 20, 2018   TANC

香港。位于中区荷里活道,占地13600平方米,历经12年活化,今年5月底对外开放的香港文化新地标——“大馆”的身影频频出现在社交媒体上,成为到港打卡新点。“大馆”,也成为在这个全球楼宇密度最高地理空间上的“放风”好去处。

WechatIMG14

▲ 大馆的新建筑形态,图片来源:傅译文

WechatIMG15

▲ 大馆综合体,图片来源:Herzog de Meuron

作为曾经香港司法机关、裁判机构和监狱,拥有169年历史的“大馆”是香港殖民史中的深邃一瞥;“大馆”乃是昔日香港人对于警察总部的旧称,也是主要由中区警署、前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监狱三座维多利亚式建筑构成的建筑群的简称。其北门位于中区荷里活道(Hollywood Road),西边是奥卑利街(Old Bailey Street), 周围酒吧食肆林立,画廊古董行成群,它的存在又是中区商业闹区中的遗世独立。

WechatIMG16

▲ 建于1862年至1864年间的营房大楼是建筑群中最古旧的建筑物之一,图片来源:傅译文

1841年英国皇家海军登陆香港,港英殖民政府委任威廉·坚上尉(Captain William Caine)为港英政府时期首席裁判司,主理在港治安,并在荷李活道设置裁判署。这个搭出来好像草棚的裁判署即是日后的中区警署的首座建筑,也成为香港早期的司法重地。

WechatIMG17

▲ 前中央裁判司署建于1914年,建筑物采希腊复兴式建筑风格,建有石柱以花岗岩砌成护土墙,图片来源:傅译文

活化后的“大馆”古迹和艺术馆主要由18座建筑构成,其中16座古迹的建筑风格明显多为维多利亚式、爱德华式殖民地建筑风格:红砖墙、花岗石雕和楼梯、铁锻阳台。这是中环地区仅存的19世纪后期至20纪初的建筑;两座新建筑宛如两翼,由旧建筑向外延伸,徐徐展开,高度限制较原有旧建筑为80米,用来作为展示现当代艺术的空间以及餐厅。“大馆”总监,同时也是悉尼歌剧院以及香港爱乐乐团前总经理简宁天(Timonthy Calnin)对外宣称“致力保留历史建筑原貌,为馆内的历史建筑群赋予新使命” ,新旧交替成就了如今新生的“大馆”。

WechatIMG18

▲ 域多利监狱建于1841年,是香港开埠初期最早以耐久质料建造的建筑物,曾于二战時遭轰炸毀;1946年修復后重开作为监狱直至2006年结役,图片来源:傅译文

整个中区警署建筑群的改造计划由简宁天负责,其中包括一个可以容纳200人的表演艺术中心、一个室外剧场、餐厅,以及“大量专为公共艺术准备的公共空间”。劳伦斯·韦纳(Lawrence Weiner)、加藤泉(Izumi Kato)、陈馀生(Gaylord Chan)、 唐纳天(Nadim Abbas)都曾在警局的监狱旧址创作了自己的作品,而最终这里也会迎来自己的艺术家驻站计划。

WechatIMG19

▲ 劳伦斯·韦纳在大馆建筑表面的创作,图片来源:Kwan Sheung Chi,版权归大馆当代美术馆所有

WechatIMG20

▲ 大馆,前中区警署,图片来源:傅译文

“大馆”预计每年将举办6到8场展览。中心艺术总监托比亚斯·伯格(Tobias Berger)表示:“从现有的两场展览中大概可以看出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由策展人李绮敏(Christina Li)代表当地非营利组织 Spring 工作室推出的展览“拆棚”(Dismantling the Scaffold)结合了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及 Superflex 这样的大牌艺术家和“许多不同年龄的香港本地艺术家”。同时,青年艺术家苏咏宝(Wing Po So)推出了她的首场个展。伯格表示:“作为一家香港艺术机构,大馆当代美术馆首先会强调香港本地艺术家,进而再推广到珠江三角洲和整个东亚地区。”“大馆”的展览更多侧重委托创作的新展品,而在伯格看来,这“正是我们这样的机构所应该做的”。

WechatIMG21

▲ “拆棚”展览现场,图片来源:ZOLIMA

“大馆”下辖的建筑群于1995年根据香港《古物与古迹条例》(第53章)被列为法定古迹,由香港政府和香港赛马会合作进行对于中区警署的活化。对外请曾设计北京奥运会鸟巢的德国公司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负责建筑设计,并委任英国文物保育咨询公司(Purcell Miller Tritton)负责建筑保育。

WechatIMG22

WechatIMG23

▲ 大馆已陆续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教育、娱乐活动,图片来源:taikwun.hk

根据都会规划小组委员的会议文件,原本设计方案中,新添两座新建筑“奥卑利翼”及“亚毕诺翼”用做文化、康乐、商业用途;并且在原有历史建筑上建一座高200米的巨型“玻璃竹棚”,将瞭望台、戏院、表演厅、零售店等功能收纳其中,但最终由于受到大量专业人士和公众反对,指方案喧宾夺主,过分商业化,马会遂即放弃。而在活化期间,还曾遭遇一堵15米乘15米的旧砖墙倒塌,工程亦延宕多时,如此兴师动众可谓是香港文物建筑保育的最高规格。

WechatIMG24

▲ 充满巴黎风情和英国殖民时代风格的怀旧咖啡馆 Café Claude,图片来源:French Creations

“大馆”,英文名是 Tai Kwun,是其广东话拼音法,体现了文化“本土化”的宗旨,这里面还带了一丝南粤世俗的乡土味道。广东人把切磋武艺的地方称为“馆” ,“踢馆”更是江湖人士为求规矩去武馆挑衅一种说法。警察一直是香港软实力的象征之一,也许没有一个地方的电影像港产片那么频繁表现警察和黑道主题,展现黑白正邪的较量。

从名称的更迭变化上看,香港警察可谓是其殖民文化历史的纵贯线:香港警察原名“香港警务处”,1967年香港发生暴动,香港警察队因为防暴成功,被英国女王亲点赐名冠以“香港皇家警察”称号;1997年香港回归后,“香港皇家警察”再次更名回“香港警务处”。

WechatIMG25

▲ 大馆综合体,©Herzog & De Meuron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于香港六七暴动前后,政府推出一系列的文化事务和专案,如1967年10月,香港总工会为重整市民士气举办的“香港周”(Hong Kong Week)成为了香港公共文化之滥觞,将西方的高雅艺术(high art) 和本土的市民阶级(bourgeoisie)意识兴起构成了香港独特的文化民主化。而如今,于2018年5月重新对外开放的“大馆”是否能如政府和公众期待那样成为香港文化的新地标,我们仍需拭目以待。(采访/Lisa Movius,撰文/傅译文、Lisa Movius,翻译/曹天铖)

大馆

香港中环荷李活道10号

通过 http://taikwun.hk 预约参观

 

TANC专访 | 乌菲齐美术馆历史上的第一位非意大利籍馆长,正在推动哪些变革?

经过三年改革,乌菲齐美术馆将从各个方面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