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时间4月9日下午,路易威登基金会在巴黎举办了“与世界合拍——路易威登藏品精选展”。展览汇聚一批全新的精选馆藏,既有20世纪艺术大师杰作,也有当代年轻艺术家的新作,并且大多数为首次公开亮相。A系列的村上隆作品由基金会和村上隆合作构思,使参观者沉浸于这位日本艺术家的独特世界;B系列“生活在宇宙中的人”则围绕着情感亲和力的主题综合呈现了从马蒂斯、贾科梅蒂到皮埃尔·于热、马克·布拉德福德的作品。“积极全球化”是此次展览的宗旨:在展作品打破时间、地点的隔阂,向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观者分享艺术带来的精神自由。
▲ 弗朗索瓦·莫尔莱,《雪崩》,2006年
自路易威登基金会(Fondation Louis Vuitton)于2014年立成以来,定期举办经典藏品展便为其一大传统。此次苏珊·帕杰(Suzanne Pagé)策划的“与世界合拍”(In Tune with the World)展览又汇聚了一批全新的精选馆藏,并分A、B两部分进行展示。A部分由基金会和村上隆合作构思,使参观者沉浸于这位日本艺术家的独特世界;系列B“生活在宇宙中的人”(Man in the Living Universe)中中的作品围绕着情感亲和力,确立了“发光”、“这里,无限……”和“倾覆的人”三个主题。 ▲ “与世界合拍”的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路易威登基金会管理人让-保罗·克拉夫利(Jean-Paul Claverie)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表示,策展围绕“与世界合拍”这个充满诗意的主题,强调的是人文精神与实时思考。所有艺术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纽带,凸显了人、动物、植物乃至无生命体之间的相互联系。
▲ 村上隆,《诺亚方舟》,2016年
村上隆依托日本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历史,融合卡哇伊美学和原子弹、海啸等近代本国创伤,创造出与现实相隔绝、既黑暗又美妙的异想世界。借助不同形式和材料,艺术家任由想象力恣意驰骋,其作品色彩饱满,充满幻想中的生物、半人半兽,融合了流行和学术文化、佛象和漫画、传统和现代、西方和东方、古老技艺和现代技术。
▲ 村上隆,卡哇伊空间(11号画廊),图片来源:TANC
让-保罗·克拉夫利认为村上隆是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伟大艺术家,他的艺术是独一无二的。谈及艺术家之前几年与品牌的合作,克拉夫利说:“更多是村上隆选择了路易威登,因为路易威登代表了一种美学,就像沃霍尔的艺术一样是一种文化象征。但这次展示的村上隆作品与品牌无关,是艺术家的独立表达。他的艺术看起来非常波普甚至搞笑,但事实上充满深度,讲述了死亡、灾害,有许多来自日本神教、漫画意象,他将不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充满力量的文化、艺术对话。”
▲ 村上隆,《章鱼吃掉自己的腿》,2017年,图片来源:TANC
9号画廊专门用于展出 DOB,这是艺术家在1993年创造的第一个角色,被他视作另一个自我。11号画廊是一个卡哇伊的空间。而重头戏是10号画廊中展示的巨幅壁画《章鱼吃掉自己的腿》(The Octopus Eats Its Own Leg)。这件作品此次首次亮相欧洲,它借鉴了18世纪日本绘画的传统意象、结合古代壁画的特质,以当代风格重新演绎了中国道教八仙的传说。
▲ “与世界合拍”的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被问及逻辑性如此之强的策展希望带给参观者怎样的体验时,克拉夫利表示:“希望这些作品能够部分解答每个人都有的问题,那就是个体在社会、世界的位置。参观者的反应可以是面对纯粹美时的目瞪口呆,可以是面对不喜欢的作品时的厌恶情感,也可以是获取新信息时的好奇欣喜,但最糟糕的就是冷漠与无动于衷。”
而B系列“生活在宇宙中的人”则在3层不同的空间中呈现展品。一层,来自14位艺术家的作品围绕着“发光”(Irradiances)这一主题,每件作品都有关人与自然的持续对话,探讨了不同材料及它们的变形如何创造一种宇宙景象。 ▲ 皮埃尔·于热,《人形面具》,视频作品,2014年
地球非人类所独有,因为面对痛苦、快乐等情感,哪怕是微生物都会有所反应。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和岛袋道浩的装置、视频作品就体现了艺术家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他们对生态、环保问题的深入思考。展厅的重头戏之一是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2014年的装置《灵魂的音乐》(Animitas)。大屏幕前一片花圃,视频里则展现了800个日本小铃铛在智利沙漠上摇曳的场景,它们的声音模仿“星星的音乐和亡灵的声音”,带领参观者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障碍,最后找到内心的宁静。而丹·弗莱文(Dan Flavin)和弗朗索瓦·莫尔莱(François Morellet)的灯光装置散发出宁静、和谐的力量。
▲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灵魂的音乐》,2014年,图片来源:TANC
位于底层的“这里,无限……”(Here, infinitely …)主题展厅中,3位艺术家通过重塑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作品,跨区域串联将历史、当下、未来世界串联,反思了人类在历史中的主导地位及消亡的可能性。 ▲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倾覆的人》,1950-1951年,图片来源:TANC
泳池层的主题名称“倾覆的人”(The Man who Capsizes)与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的雕塑同名,并以之为起点。这个系列的灵感来自各种身体形态,从最真实到最虚构,呈现了13位现当代艺术家对身体这一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对象的思考。马蒂斯剪纸形式的身体翩然起舞,克莱因则将人体变成了活的画笔;多米尼克·冈萨雷斯-福斯特(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等多位艺术家则从文学、音乐、宗教、大众传媒中寻找灵感,探讨“身体”在历史、社会中的特殊意义;而在郑曦然(Ian Cheng)与马克·莱基(Mark Leckey)思考人类的最终命运,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的形象与其他生物形象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 格哈德·里希特,《丁香》,1982年
此次展览作品在形式、材料、媒介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叫人印象深刻,克拉夫利承认,对非传统艺术形式作品的收藏是一种大势所趋,但这完全不代表传统绘画、雕塑的落寞。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的单色世界追求人的感觉、生命与宇宙精神的和谐统一;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绘画作品中的炫目色彩则是精心安排与随意挥洒的绝妙组合;而马克·布拉德福德(Mark Bradford)的作品《雨的报道》(Reports of the Rain)在创造时所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一般人则难以想象。
▲ 伊夫·克莱因,《ANT 104》,1960年
2016年,基金会曾专门为中国艺术家举办名为“本土”的展览。谈到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发展状况,克拉夫利评论道,文化根基对于艺术家创作来说十分重要,中国当代艺术家们保留自己的个性,使用世界各地艺术家都采用的手段、方法、表达形式,但更应该传达一种专属于中国艺术家的特质与情感,并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有所共鸣。这就是所谓的“积极全球化”。(采访、撰文/马君怡)
展至8月27日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均来自路易威登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