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这句口号在过去一年被无限频繁地用于科技创意产品营销,使一种“未来科技乌托邦”的科幻感充斥眼下的生活。技术手段飞速更新壮大,相形之下是人的渺小无力,随之而来的是被技术产品“武装”的世界卸去光鲜耀目的乌托邦外衣,日渐显露阴暗异化的“敌托邦”(dystopia)面目,《攻壳机动队》、《银翼杀手》等经典敌托邦电影题材在去年重置,正是对科技突变引发的焦虑的市场迎合。
在艺术创作中,对新科技与媒介的涉猎也一度扮演起潮流趋向或时代要求。然而,经过科技介入、品牌合作、新媒介展览和艺术节云集的盛期,科学主题讲座、论坛、理论译介的风行,中国多地今春的艺术活动呈现出对“未来科技乌托邦”图景的反思与调适。
科技艺术展推进中国
▲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的展会“A Better Version of You”现场,图片来源:欧洲时报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的展会“A Better Version of You”(3月24日至4月1日)涉及从自主学习机器、神经网络、普适计算,到城市群规划、定制体验游戏、脑机接口、精密农业、替代性网络基础设施等尖端技术对人类个体与群体的增进,以及艺术家在这些技术手段基础上的创造与奇想。后者颇有敌托邦科幻的色彩,揭示科技对人的规训及资本与权力的突变。
▲ Alex Anikina & Anton Anikin的《命运有限责任公司》,图片来源:搜狐
Alex Anikina & Anton Anikin的《命运有限责任公司》声称能为每个人规划命运曲线和最可能实现的未来。艺术家佩恩恩的《CaCa投资项目》构想出一种能够学习用户生前投资理财方式的算法,在用户死去之后依旧可按其生前的方式继续投资,使“资本的幽灵”在世上长存。佩恩恩对《艺术新闻》说“CaCa”的命名仿照“迷因”(Meme,一种自我复制/繁殖),是“Captial-Capital”的缩写,作品是对当前技术虚无主义和《黑镜》等影视作品描绘未来科幻世界的“混沌总结”。
▲ 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原地飞行”展览现场图,复星艺术中心,上海,2018,图片由艺术家和施博尔画廊提供
上海一直是科技与艺术互动最重要的实验场。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在复星艺术中心的个展“原地飞行”(3月25日至6月3日)综合天体物理、生物、能源、动力、建筑与艺术等学科成果,以云朵、泡沫和神经网络为原型的结构悬浮在空中,带给观者行走于未来“云上乌托邦”的超然体验。萨拉切诺的作品与Peter Sloterdijk、Bruno Latour等前沿哲学家的理论关系密切,探索连接艺术与科学、自然结构与社会规律的“自我生态空间”,其构想的未来不再是技术控制无处不在的权力怪兽,而是一种人与宇宙能源、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居所。
▲ “吉姆·坎贝尔(Jim Campbell)&张培力:闪烁不定”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凤凰新闻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的展览“吉姆·坎贝尔(Jim Campbell)&张培力:闪烁不定”则聚焦于科技在人的心理层面产生的复杂性效果,展览标题仿佛回应当下科技营造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时空,也与坎贝尔“低像素系列”的感知逻辑相契:观者越接近欲探讨的对象,对象就越显得难以捉摸。
▲ 张培力《碰撞的和声》,图片来源:twitter
张培力的作品《碰撞的和声》以两个扬声器在机械轨道上相遇对峙达成歌剧化的噪声高潮。在展览开幕与策展人张尕的对谈中,张培力认为在媒介手段发达、信息浪潮汹涌的当下,艺术家需要拒绝“沦为一种采集信息或者发送信息的渠道。”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因其蓬勃的科技创新能力被誉为“中国硅谷”,伴随2017年3月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深圳更成为中国“智造”的龙头城市。
▲《乱码过失:后末日,少女,甚至,数字未来主义,深圳观念主义,就是说,地理,宴席,颜值担当,知识主权,酱~》海报,图片来源:ARTLINKART
刚结束不久的2018当代戏剧双年展/深圳·福田展演单元“情场”公共空间表演系列策划项目《乱码过失:后末日,少女,甚至,数字未来主义,深圳观念主义,就是说,地理,宴席,颜值担当,知识主权,酱~》以极具数字化时代纷乱支离感的超长标题呼应着深圳科技、消费、交融、多元的特性,使有“乱码”质感的当代表演艺术与深圳的公共空间和都市环境相连接。
项目的策展人之一李泊岩对《艺术新闻》称,标题中的“数字未来主义”是基于当下数字化竞争的慌乱而提出的。“现在的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也被称为世界垃圾场,”李泊岩说。“科技加速了人类竞争的步伐,也加速了人类改变当下的速度。”
▲《看不见的手》,12分30秒,虚拟现实3D影像,2018年,图片来源:广东时代美术馆
在邻近深圳的“湾区”城市广州,广东时代美术馆的奥马尔·法斯特(Omer Fast)个展“看不见的手”以委托艺术家创作的全新VR(虚拟现实)影片为亮点,脚本与拍摄场景来自艺术家2017年对时代美术馆及周边社区的考察,故事源自中世纪犹太神话:由于鬼魂的介入,一个小女孩的家庭经历了从物质财富积累到道德和社会秩序轰然倒塌的戏剧化过程,也像是为中国当代城市特别打造的黑暗寓言。
▲ 奥马尔·法斯特在拍摄现场,图片来源:JauntVR
这亦是法斯特首次运用VR技术创作,这种媒介最适合体现虚构与真实的层层交叠,“将碎片化的、充满诱惑和幻觉的媒介现实推至眼前。”在与法斯特进行的邮件对话中,展览策展人和影片制片人蔡影茜表现出对VR技术美学的顾虑:“它仿佛对镜头前的一切失去了控制,并且难以主导观众的注意力。我很怀念镜头的精准和艺术家的把控力。”
VR“入侵”艺术市场
▲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Rising》静帧图片,2017,图片来源:Acute Art
在香港,VR的“鬼魂”侵入本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和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同时展出首次运用VR技术的2017年新作。阿布拉莫维奇创作了名为《升高》(Rising)的VR游戏,艺术家半身没于水中,玩家与她的手相触,便会被带入冰川融化、浪涛袭来的南极景观,选择以行动拯救自然环境和将被淹没的艺术家,或是毫无作为地任凭两者毁灭。
▲ 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Into Yourself, Fall》静帧图片,2018,图片来源:Acute Art
“近92%的电子游戏采取暴力主题,”阿布拉莫维奇对《艺术新闻》说,“而我希望能够激起一些积极的态度。”卡普尔的作品《入自身——堕》(Into Yourself – Fall)更像对很多人体验VR时产生呕吐感的反讽:观者坠入自己的食道,又被一口呕出,进入玄奥太空。
两件作品都是艺术家与Acute Art合作打造的。Acute Art由瑞典藏家Gerard De Geer与其子Jacob联合色彩科学家Dado Valentic于去年创办,作为全球最早的VR美术馆之一,在位于伦敦的总部与全球各地的艺术家合作,目前的合作者包括初试VR的老牌艺术家Jeff Koons、Olafur Eliasson、Antony Gormley等。
▲ 喻红,《她曾经来过》静帧图片,图片来源:sohu
艺术市场还未备好接纳VR的“标准模式”,本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上,艺术家喻红的VR作品《她曾经来过》(2017)在长征空间的“策展角落”展位以8个限量版的形式出售。有些艺术家则选择把作品放在各类VR平台上,收取相对低的观看费用。Acute Art的app可免费下载,观者要支付29.99美元的会员年费才能观看节目,还要自费购买VR头显设备。
▲ HTC VIVE,图片来源:VRFocus
HTC VIVE是本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官方VR合作伙伴。HTC VIVE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等艺术机构进行VR项目合作,并与导演蔡明亮合作全球首部VR华语电影《家在兰若寺》(2017),该片于3月31日至4月2日在第42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期间进行香港首映,蔡明亮电影特有的孤独感与观看VR的体验非常契合。
然而,伦敦HTC VIVE ARTS总监Victoria Chang认为VR的体验将逐渐走向社会化,“目前文化领域的VR体验还限于一个人的体验,”她说,“但我相信这很快就会改变。”Victoria Chang在本届香港展会主持对话“单一特性:虚拟实境与人工智能”(3月31日),与艺术家和学者共同探讨这一媒介的未来潜能。
乌托邦还是智能监狱
《Artforum》杂志去年11月刊上艺术家Douglas Coupland与策展人Daniel Birnbaum的对话对VR技术的未来影响表示担忧,Coupland认为与VR体验相比“现实太糟糕了”,他将摘下VR头显后面对现实感到的不适称作“后VR伤感”(post-VR sadness),一种“现实感丧失”和“自我感丧失”。艺术家说VR是“我们眼前能看到的向地球撞过来的下一颗大型小行星。那不是一个乌托邦,而是一种监狱。”
▲ 陆明龙,《风水师》影像静帧,2017年,图片来源:sohu
陆明龙2017年的作品《风水师》(Geomancer)对新科技与虚拟技术可能带来的“外星人入侵”后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一个AI(人工智能)卫星怀着成为艺术家的愿望在新加坡降落,人类却出于对AI崛起的担忧而成立“反AI艺术法”的国际行动组织,看似荒诞的情节或许离现实并不遥远。
▲ 陆明龙个展“2065”现场
陆明龙本月在香港chi K11 Art Space开幕的个展“2065”(3月21日至5月20日)亦以批判性视角探讨虚拟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边界。展览被构思成一个通往虚拟世界的实体入口,并形成一个参观者可以积极参与的虚拟岛屿上的“开放世界”游戏,虚拟空间拼贴成壮观的敌托邦景象,玩家在其中察觉不适,也只能在数字化的快感中随波逐流。艺术家对“2065年”的描绘正像对当下处境发出的预言:“算法已代替了所有的工作,人们与人工智能在网络游戏中日夜对战。游戏中,有人能分辨出艺术与世界之间的不同吗?有些人可以立即察觉到,但有些人会需要久一点。不清楚,是因为无人停止玩耍。”(采访、撰文/申舶良)
今春该去哪看科技与艺术展览?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第零空间:反向折叠
3月17日-6月15日
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吉姆·坎贝尔 & 张培力:闪烁不定
3月17日-6月17日
香港尖沙咀chi K11艺术空间
陆明龙:2065
3月21日至5月20日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托马斯·萨拉切诺:原地飞行
3月25日-6月3日
北京红砖美术馆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道隐无名
3月25日-8月12日
广东时代美术馆
奥马·法斯特:看不见的手
3月25日-5月27日
香港当代艺术基金会
崔正纹:复视(Double Vision)
3月26日-4月21日
OCAT上海馆
虚实莫测: 抵抗真实的真实时代
4月8日-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