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艺术家的粪便为何在数十年后超出黄金数百倍?考尔德居然还随身携带钢丝条制作珠宝首饰?14世纪日本学习西方绘画的学校竟然是因为宗教用途?…… 繁荣的艺术3月,8件作品为你揭开这些秘密。
观念艺术 x 意大利先锋
▲ 皮耶罗·曼佐尼《艺术家的粪便》,1961年,图片来源:TAN
皮耶罗·曼佐尼《艺术家的粪便》
于3月16日至7月22日在佛罗伦萨斯特罗齐宫
“一个国家的黎明:从古图索到方塔纳和斯基法诺”展览中亮相
这件意大利观念艺术家皮耶罗·曼佐尼(Piero Manzoni)最臭名昭著的作品《艺术家的粪便(Merda d ‘artista)》创作于1961年,由90个密封的罐头组成,据称里面装著的都是他自己的粪便。当时,这些罐头的售价和黄金一样贵,每罐净重30克的大便,定价37美元。
这项离经叛道的创作,源于曼佐尼要讽刺整个艺术市场,二战后的艺术收藏者们受到意大利经济繁荣的影响,愿意在任何东西上花大价钱,人们过于盲目地崇拜艺术家。“好吧,你说艺术品很值钱,我就把屎卖给你。”曼佐尼如此偏激地挑衅艺术中的世俗。两年后,年仅29岁的他因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然而,数十年后的事实是,这些大便罐头价格超出了黄金同期价格上百倍。如今蓬勃发展的战后意大利艺术国际市场,掩盖了最初在其祖国对许多此类作品的公开敌意。“如今流行的是那些年代的先锋,”佛罗伦萨斯特罗齐宫的一名策展人卢卡·马西莫·巴贝罗(Luca Massimo Barbero)表示。
艺术 x 珠宝
▲ 这款1960年代的胸针,由考尔德根据索尼亚·德劳内的《舞蹈:无尽的节奏(Danse: Rythme sans fin)》制作,图片来源:TAN
考尔德《黄金胸针》
将在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亮相
十年前,如果你告诉一位收藏家可以在脖子上佩戴卢齐欧·封塔纳的作品,很多人都会发笑。近年来,人们对由艺术家作品创作的珠宝兴趣大增,来自伦敦的专业艺术家珠宝经销商迪迪埃·哈斯帕拉夫(Didier Haspeslagh)表示,“这是一个庞大的艺术爱好者群体,他们通过珠宝来认识彼此。”同时,他补充道,在他向美国出口的商品中,有80%来自欧洲。
为什么现代和当代艺术家的这些作品如此长久地吸引着收藏家们的注意力呢?“因为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为朋友所创作的,所以很多仍由私人收藏”,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从考尔德到昆斯,艺术家的珠宝:戴安·维奈的收藏”策展人卡林·莱克芒(Karine Lacquemant)声称,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在他的口袋里装着铁丝,在谈话期间制作珠宝,人们认为考尔德制作了大概2000件珠宝作品。
哈斯帕拉夫表示,他这次带来一件由考尔德制作于1960年代的黄金胸针,标价5万英镑。他的摊位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67年的一场艺术家珠宝展为主题,并将展出这一开创性展览当中的一些作品。考尔德、毕加索和达利́的珠宝作品尤其珍贵,哈斯帕拉夫透露。
雕塑 x 死后世界
▲ 《灵魂的四种命运》,图片来源:纽约美籍西班牙裔协会博物馆
多彩雕塑《灵魂的四种命运》
正于纽约美籍西班牙裔协会博物馆展出
《灵魂的四种命运》正在纽约美籍西班牙裔协会博物馆一楼的主画廊展出。自1904年由阿切尔·亨廷顿(Archer M. Huntington)创立以来,该博物馆一直在收购多色雕塑,现在这是它诸多藏品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件。虽然这一组四个雕塑在展厅中体积最小,但它们无疑最具威胁性。
一副骨架中,蛆虫从裸露的胸腔里流出,它的旁边,一个在地狱里饱受煎熬的灵魂,他的皮肤呈现血红色,正在撕裂自己的躯体……这是灵魂的四种命运中的两种,专家们认为应该是由18世纪厄瓜多尔雕刻家,人称卡斯皮卡拉的曼纽尔·奇利(Manuel Chili)创作。几十年来,这组稀有的彩色木制品一直由法国私人收藏,而现在,它们被搬到纽约的美籍西班牙裔协会博物馆展出。
为了让人们考虑自己死后的命运,这些雕像最初可能是放置于教堂或者或修道院的祭坛上。四个灵魂分别代表“死亡”、“天堂中的灵魂”、“炼狱中的灵魂”和“地狱中的灵魂”,每座雕塑只有六到七英寸高,但他们的微小尺寸并没有减少那种刺骨的效果,而这正是通过艺术家对细节的细致观察才得以达成的。
西藏 x 佛教艺术
▲ 铜鎏金十一面千手观音像,1430年,铭文落款为索南坚赞之作,图片来源:Bonhams
铜鎏金十一面千手观音像
3月19日将由邦瀚斯拍卖行于纽约上拍
15世纪,西藏的镀金青铜铸件工艺进入鼎盛时期,这个铜鎏金十一面千手观音像是由索南坚赞(15世纪)于1430年左右制成,后在西藏中部Jamchen寺供奉。这个巨大雕塑描绘的是观世音菩萨。这个万能的神有一千只手和十一个面孔,他们朝各个方向看去,希望拯救所有的生物。自雅鲁藏传第一个法王松赞干布(604-50)以来,观世音菩萨一直是西藏的主要守护神,体现了精神与政治的统一。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细节都在雕塑上冗长的铭文中被提及,提示我们要重新审视无处不在的“匿名”西藏工匠。这件拍品估价为100万至150万美元。
音乐 x 文学
▲ 特里·奥尼尔《大卫·鲍伊和威廉·巴勒斯》,1974年,图片来源:V&A
《大卫·鲍伊和威廉·巴勒斯》
于3月2日在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
“关于大卫·鲍伊”展览中展1974年2月28日,《滚石》杂志刊登了大卫·鲍伊(David Bowie)和威廉·巴勒斯( William Burroughs)的一次非凡相遇。1973年11月,美国记者克雷格·科普塔(Craig Copetas)主持了一场名为《摇滚教父与闪光的密友》的活动,正如标题所示,这是一场作者和音乐家之间的对话,同时也是双方对彼此领域在心中的一次定位。
这件展品将随着“关于大卫·鲍伊(David Bowie is)”展览于3月2日在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这是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致敬大卫·鲍伊的热门全球多媒体巡回展览最后一站。该展览自2013年在V&A推出以来,已经在全球11个场馆拥有约180万名参观者。展品来自大卫·鲍伊私人档案馆,包括服装、歌词、音乐视频和照片等,此次大约五分之一的展品是新展品,主要有他去世前两天发布的新专辑《黑星》,纽约的舞台和银幕表演,如《象人》(1981年),以及1975年的专辑《美国青年》。
东西方文化 x 艺术市场
▲ 《大教堂》(Oratory),日本桃山时期,图片来源:TAN
《大教堂》
由Jorge Welsh画廊
在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展出
像这样的涂漆工艺作品通常是受到1540年代到日本的基督教传教士的委托创作。这幅画作仿照欧洲的三联画,在日本扁柏木和松木上用黑色颜料上漆,然后用金色和银色的颜料装饰并镶嵌上珍珠母,最后将这幅作品给了一个东方女人。作品的中心是一幅油画,临摹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科雷吉欧(Correggio)的一幅作品。1583年在长崎就有学校培养日本艺术家学习西方绘画风格,这个学校后来搬到澳门,是耶稣会传教士乔凡尼·尼可拉为了拿到这种宗教绘画所创建的。因为后来驱逐日本基督徒的法令,使得这样的画作很少能够流传下来。
科幻 x 音乐
▲ Akoaki建筑工作室,“母舰”移动DJ亭,2014,图片来源:dezeen
Akoaki建筑工作室,“母舰”移动DJ亭
3月17日在维特拉设计博物馆
“夜来夜热: 打造俱乐部文化,1960至今”展览亮相
移动DJ亭由Akoaki建筑工作室设计,是一个16面水射流切割铝面版组成的多边形体,由钢管基座和框架支撑,吊舱内的金属网平台上可以容纳桌子、调音台、电脑和扬声器等DJ设备,整个平台离地面约一米,其闪亮的金属外观面饰则来自汽车改装抛光技术。该作品于2014年完成时放置于底特律北部的老城区,最初是作为该地区举行放克乐以及流行音乐社区舞台道具而设计,属于底特律都市改造计划“O.N.E. 英里计划”(O.N.E. Mile project)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改善颓败的城市景观并振兴当地特有文化,促进都市更新。由于底特律与美国60年代影响深远的放克乐作曲家乔治·克林顿有一段渊源,他曾在底特律著名的摩城唱片公司就职担任特约撰稿人,设计师从中截撷取灵感,打造出了这一座移动式的DJ亭,并按照其融合未来主义、如同宇宙飞船的奇特外型,将之命名为“母舰”(Mothership DJ booth)。
绘画 x 战争
▲ 魏列夏庚,《战争的祭礼》,1871年,图片来源:wikiart
魏列夏庚,《战争的祭礼》
3月6日在俄罗斯国家特列恰科夫美术馆
“魏列夏庚”展览中亮相
创作于1871年的《战争的祭礼》(The Apotheosis of War)是魏列夏庚的代表作,也是俄罗斯国家特列恰科夫美术馆3月6日推出的“魏列夏庚”回顾展中的核心作品。魏列夏庚(Vasily Vereshchagin)是19世纪后期俄罗斯著名军事画家,该作展现了当时中亚地区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的战争场景:荒无人烟的废墟焦土上,无数骷髅头堆叠如金字塔一般,白色的枯骨荒坟上停着一群乌鸦,大地萧索凄凉。艺术家在特制的画框上还题了这样一句话:“献给所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伟大征服者们。”魏列夏庚作为军事画家,亲历过俄土战争、巴尔干战争前线,还曾作为战地记者游历过中亚、巴基斯坦、西藏、印度、菲律宾等地,创作过众多风景速写,如反映印度风土人文的《印度组画》等。魏列夏庚于1904年在日俄战争期间逝世于旅顺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