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2018Issue.14」
周力
艺术家
Q&A
Q: 从你的工作范围出发,2018年在艺术领域中,你最为关心的紧迫课题是什么?
A: 补充自身学养、跨界领域的合作碰撞、艺术如何更深入生活?
Q: 2018年,你将要实现的最重要的项目是什么?
A: 其实没有什么太紧迫的,就算有,也不能急,一切都在循序渐进中,才是好的状态。一定要选重要的话,有一件具有很强的挑战性的装置作品,我感觉比较兴奋。当然,其实每件作品都很重要,我尽量不厚此薄彼。艺术深入生活对我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我的生活也深入了艺术。我也希望每个人都能让艺术深入生活,但这是别人的选择。
▲上图为周力《线—白影之二(2016年)》,下图为《窗中世界之十二(2001年)》,于2017年参展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生生如环”,图片来源: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
Q: 你认为,2018年,中国艺术系统中最应受到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A: 不是18年一年的问题,是需要长期的建立一种自信,这种自信又不是源自盲目,或因自悲而反弹的自大。它是种在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之后,建立于自身文化体系基础上,成就了新的世界观之后的自信,非民俗非国际,而是种源起于疆域,却又消解了任何边界的共生文化。我们的所谓当代艺术一直是以西方的评判标准来评判,这本身已经有认知的局限。
▲ 周力,《生生如環》,2017年,参展ArtReview Asia Xiàn Chǎng,图片来源:周力
Q: 2018年,你希望艺术界发生哪些发展或变化?
A: 真诚。我不能说艺术界,我没那能力,只能把自己手上要做的或能做的工作做好,建议友人少建大而空的美术馆,多帮助需要帮助的年轻艺术家,鼓励企业购买收藏,多做些艺术融入社会生活的事。譬如艺术实践,公共艺术项目。
Q: 2018年,你最期待的艺术事件是什么?
A: 目前还没有,那种能让人惊艳而又令人长久回味的作品和艺术事件似乎极少了。艺术“界”毕竟有它的局限,艺术家应该关心这个世界,而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事情。
▲ 2017年在余德耀美术馆举办的“周力:白影”展览现场,摄影:JJYPHOTO ,图片来源:TANC
Q: 2017年你最重要的工作项目是什么?你看过最好的展览、最有意思的书是什么?
A: 17年,我自己个人做了两个个展,一个是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一个是北京蜂巢。另外我和我们团队做的盒子空间做了5个的联展,也参与策划了深圳建筑双年展的罗湖分会场。17年也成立了着重于公共艺术领域的盒子美术馆。因为太忙,我没能抽出时间去看其它展览,18年补。书本印象最深的有齐泽格的《笑话》,法国朱利安的《大象无形》,对感知逻辑和呼吸逻辑的发生做了深入探讨。
周力2018推荐阅读
《大象无形:或论绘画之非客体》
书籍介绍:
本书作者朱利安是巴黎德尼斯·狄德罗大学哲学与汉学教授,他著有“美学四书”——《淡之颂》、《本质或裸体》、《奇特的审美观》,以及周力推荐的这本《大象无形》。这四部著作让中国美学与欧洲美学面对面,并形成一个思路连贯的整体架构。不同于欧洲传统汉学家的研究,即着眼于和落脚于中国问题并在中国语言文化内部开展的研究,本书中作者钻研中国,却瞄准西方:朱利安称自己的工作方法为“外部解构”——“唯有与外在性相遇,而且并非处于相视不见的态势之时,才会让那些所谓的‘自明之理’显出自己的独特性而非普遍性。”中国被他视作文化地理意义上的绝对外在,中国思想被视作相对于西方思想的另一种严谨性模式,即另一种可理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