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古根海姆美术馆公布2018年HUGO BOSS艺术大奖入围名单

Dec 16, 2017   TANC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于12月13日揭晓了2018年 HUGO BOSS 艺术大奖入围名单。六名入围艺术家将竞逐10万美元的奖金,并将于2019年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个展。

640.webp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内景图,今年的六位入选者为Bouchra Khalili,Simone Leigh, Teresa Margolles,Emeka Ogboh,Frances Stark 以及 Wu Tsang

HUGO BOSS 艺术大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旨在奖励对当代视觉艺术领域有重大成就的艺术家,2016年是奖项成立20周年,获奖者为 Anicka Yi。中国艺术家蔡国强、杨福东和邱志杰等都曾入围该奖项。

640.webp (1)

Anicka Yi,《不可抗力》( Force Majeure),2017年,4月21日至7月5日展览“廉价的生命”(Life Is Cheap)现场,摄影:David Heald

由古根海姆美术馆首席策展人南希·斯佩克特(Nancy Spector)和弗里兹艺博会视听总监丹·福克斯(Dan Fox)领衔的评委会认为,今年的六位入选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对个人斗争与社会共通性的深入探索”,并表现出“将艺术及时介入社会辩论中心的决心”。

640.webp (2)

马修·巴尼(Mattew Barney)是首届 HUGO BOSS 艺术大奖的获奖者,彼时在奖项宣布前,古根海姆美术馆会为所有入选者策划群展,当年蔡国强曾入围,图片为巴尼于1995年创作的CREMASTER 1

来自卡萨布兰卡现工作生活于柏林、奥斯陆的布什哈·哈利利(Bouchra Khalili)善于创作讨论殖民主义、边界渗透性和跨文化翻译复杂性的作品,主要通过影像围绕移民、语言、地点以及归属等话题展开个人叙述。

640.webp (3)

Khalili 于2016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作品《绘制旅行计划》(The Mapping Journey Project (2008–11)),这一系列影像纪录了8名因政治和经济环境被迫非法移民的故事,哈利利在欧洲,北非和中东的旅行中偶遇了他们,并邀请每个人讲述自己的旅程,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版图标记。该展览属于 MoMA 持续的探索移民、领土与位移的项目“市民与边界”(Citizens and Borders),图片来源:MoMA

西蒙娜·李(Simone Leigh)的作品则源于其在民族志、政治史、女性主义和民间传说等领域的研究。她的社会实践项目以黑人女性的主体性为中心,关注社区,康复和自我照顾。雕塑和装置作品则通常象征性地指向黑人身体,借用与非洲侨民相关的白话材料来探索集体。她于2017年获得了 Joyce Alexander Wein 艺术家大奖。

640.webp (4)

Leigh,《候诊室》(The Waiting Room),2016年于纽约新美术馆,作品回应的是2008年一位49岁的非洲裔女性在候诊室等待了24个小时后死亡的惨剧,李在作品中从一个非洲裔女性视角批判美国高昂的医疗成本,高额的医疗保险和药品是如何榨干绝望和痛苦的患者,图片来源:New Museum

来自墨西哥的特蕾莎·玛格耶斯(Teresa Margolles)则更为激进,她常用包括受伤部分流出的体液在内材料创作雕塑与装置作品,表现暴力、死亡和贫穷,直指当今社会和政府忽视普遍存在的暴力与不平等。

640.webp (5)

Margolles 参展 Manifesta 11 的影像作品《女士扑克》(Poker de Damas),描述一名苏黎世本地的跨性别性工作者与两位墨西哥裔同行玩扑克场景的影像。她原本打算在苏黎世红灯区的一家酒店以生动场面(Tableau Vivant)的别名出台,可计划却因其中一名参与者卡拉(Karla)在2015年12月惨遭谋杀而被迫中止,图片来源:Manifesta 11

艾麦卡·欧格博(Emeka Ogboh)生于尼日利亚,他强调听觉感受对于体验世界的重要性,用音景装置作品来捕捉特定城市与文化的听觉环境。欧格博还常将歌曲进行改编并进行全新演绎,进而鼓励听众重新反思歌曲所表达的含义。民族主义和仇外心理等问题是欧格博关注的焦点。

640.webp (6)

Ogboh 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作品《德国人之歌》(The Song of the Germans),在作品中欧格博将德国国歌改编并翻译成十种非洲语言,又居住在柏林的非裔唱诗班用其母语演唱,藉由此探讨祖国、公民身份和民族性,图片来源:Venice Biennale

弗朗西斯·斯塔克(Frances Stark)的跨学科实践旨在揭示充斥着复杂性和平庸性的人类状态的细微差别,同时展现个体丰富的内在性,探索诸如人性的脆弱、狂妄、矛盾心理和满足感等主题。

640.webp (7)

Stark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参展作品《我那最棒的家伙》(My Best Thing)作品的灵感来自于斯塔克在一个名叫 Chatroulette 的虚拟社交平台的直播间的经历,期间她与来自全球不同年龄段的男性进行交谈和虚拟性爱。作品的名称代指男性的阳具,影像中的对话还原了其与其中两位男性的交流,由用两个半裸的玩具小人呈现,话题从过分夸张的色情作品到对创造力的严肃反思,又过度到阿拉伯之春,图片来源:Venice Biennale

640.webp (8)

2016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曾吴(Wu Tsang)的一组电影装置作品《对联/对练》(Duilian),糅合了魔幻现实主义与纪录片和功夫电影等形式,描绘了秋瑾在主流印象意外的另一种面貌,探索在史料中隐匿的酷儿历史,图片来源:Spring香港工作室

此次入选的最年轻的艺术家曾吴(Wu Tsang)与亚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作品主要关注俱乐部文化与边缘化的酷儿群体,他的影像与表演艺术探索了身体的叙述潜力。(编译/ TANC)

*如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均由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提供

向京在龙美术馆回顾她“叛逆”的21年:“性别是我绕不开的命题”

12月15日,向京回顾展“没有人替我看到”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向京一直以来对人尤为关注,尤其是女性的自我承认、成长和自我意识。“性别是我绕不开的命题,这既是我个人的命题,也是女性本身的命题。”向京说。具象题材和色彩的运用在当代艺术圈被大多数创作者所摒弃,然而向京仍坚持用这种“狭窄”的、甚至不适合表达的雕塑语言进行着她自己的言说:“试试你才知道行还是不行。”本次回顾展中,向京仍然在尝试不一样的叙述方式。不论何种媒介,有足够的理由和内容去承载它,艺术的言说才会有效。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