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从珠三角到长三角,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上海新空间以首展“留光显影”开幕

Dec 13, 2017   TANC

上海。12月12日,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上海新空间“留下空间”首展开幕。留下空间是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设立的第三个非营利艺术空间,位于上海前法租界区域,由老洋房改建,旨在为上海以及周边地区建立艺术发声地。“留下空间”开幕首展邀请策展人汪单、姜俊共同策划带来艺术家沈凌昊个展——“当幕布拉起,我们的对话早已完结——留光显影”。

640.webp

留下空间建筑外观,图片来源: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

640.webp (1)

 留下空间展览现场,展厅内部还保留了老建筑的木制柱身,图片来源:TANC

“剩余物”是本次展览的核心概念,由老洋房改建的“留下空间”位于上海法租界,本次展览也重点考虑空间所在地的“留下”状况。其一是关注区域的在地性;其二是将整个空间作为一个剧场来呈现;再者,是希望在多个“剧场”意象中,策展人、艺术家及学术团队之间的讨论协商能够进一步根植进空间的在地性讨论之中。展名“留”源于留下空间的名字,“留光”则配合艺术家所使用摄影媒介以及对感光材料的运用,此次展览的重点系列“剩余物-留光”试图通过视觉和观念来呈现记忆“留光”后的“追忆”状态。

640.webp (2)

 左起:艺术家沈凌昊、策展人姜俊、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创始人杨锋、策展人汪丹,图片来源: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

展览由入口处第一件声音装置作品《练习曲》来引入策展人反复提及的“剧场”概念,艺术家沈凌昊以童年回忆中里弄的市民生活与琐碎日常作为创作灵感,将混杂着鸟叫声、叫卖声、钢琴练习曲等非连贯被打断的声音作为本次展览的序曲,历史的常态也成为了展览抒情的出口。

作为一个宏观的切入视角,进入空间内部首先看到的是展览的文献部分,混合媒介装置《边界I》将1947年的老上海地图配合具有呼吸感的LED闪烁装置相结合,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物前身“曲园”所处的时空脉络及文化维度,与另一件文献相关作品《边界:文献》进行对话,呈现留下空间建筑所在地的多个切面,映射出“曲园”的前世今生。

640.webp (3)

 沈凌昊混合媒介装置《边界I》展出现场,图片来源:TANC

640.webp (4)

 《边界:文献》展出现场,作品基于艺术家与学者以及街坊邻里的长期对话,通过文献的方式对本次展览的在地项目进行总结和梳理,呈现曲园所在区域建于不同时期风格多样的老式住宅建筑,除了传统的中国建筑纹样之外,还可见南亚风格、装饰主义等建筑样式,这些历史的切片与“曲园”社区现今的公共空间与市民生活相互对照,是具体历史、在地的遗留物。图片来源:TANC

第二部分则带来艺术家创作中留下的图像“剩余物”,这些或曝光未成、无法被归类的拍摄瞬间遗留图像关注记忆的变化与消逝状态,这也是本次展览主题“剩余物”的缘起之一。

640.webp (5)

 沈凌昊,《剩余物-图像》,摄影,108 × 88 cm,2013,图片来源:©沈凌昊,致谢:艺术家&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

640.webp (6)

 《剩余物-图像》留下空间展出现场,图片来源: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

随后,艺术家根据文献图片所创作的装置作品《留光显影I-II》则用视觉化的形式呈现记忆消逝的过程,该区域还运用感光材料的“留光性”,将或行动或驻足的人影保留于空间之内,“留光现象”指强光离开感光物后延迟光影的现象,光会使影像显现又随即消逝,这也与艺术家反复提及的创作主题“回忆”息息相关,观者通过身体行为的感知,介入到展览“留影”的互动中。

640.webp (7)

 沈凌昊混合媒介装置《留光显影I-II》展出现场,图片来源:TANC

感光

  艺术家沈凌昊解释感光区域成像原理,图片来源:TANC

视频装置《后花园地图》与留下空间之内的窗户进行对话,呈现一个会呼吸的空间以及一个内外呼应的时空状态,该作品与上海小说家btr合作,btr杜撰了一篇关于建筑物所在地29号前身的小说,而视频则与小说文本以及空间改建过程相关,艺术家从老上海相关影像档案中截取与小说相关的部分进行拼贴,虚虚实实,亦真亦幻,现实空间、影像档案与小说文本空间呈现一组互文关系,与此同时,观者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聆听沪语讲述的小说有声部分。

640.webp (8)

沈凌昊与上海小说家btr合作的影像作品《后花园地图》展出现场,图片来源: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

这种艺术家与学者合作的作品在本次首展中多次出现,而本次个展也只是留下空间的一个起点,空间还将带来多个学者讨论、工作坊、写作和现场表演,旨在重新构建“留下”空间,使历史文脉与当下城市空间发展共同聚焦于此。留下空间创始人杨锋在开幕式上表示:“留下空间将支持年轻的艺术从业者,包括艺术家、策展人,希望为艺术生态做出一些补充性的力量”。

640.webp (9)

 留下空间开幕展“当幕布拉起,我们的对话早已完结——留光显影” 12月13日 讲座海报,设计:目目,图片来源: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

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在2015年由收藏家杨锋在香港注册成立,现机构已设立三个空间,分别是位于深圳的有空间、额外空间以及上海的留下空间。2016年,基金会举办了《两个时刻》收藏展I&II,推出“微征集”项目、展览以及新锐策展人工作坊,还与UCCA合作,于深圳“有空间”举办《劳森伯格在中国》展览公共活动;2017年初,深圳“额外空间”举办了《梁铨如茶|杨锋收藏展》;3月,《所见非所得:一个关于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的展览》在“有空间”展出;11月,有空间举办了“逆光:双城取样”展览。如今,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的非营利艺术空间从珠三角地区扩张到位于长三角的上海,这个被创始人杨锋称为“另类空间”(alternative space)的“留下空间”,如何定位,如何生发,将与日趋成熟的上海艺术生态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值得我们期待。

 

《艺术新闻》专访
杨锋

– ▬ –

640.webp (10)

杨锋
 Frank F. Yang

蓝海资本集团创始人&CEO,兼优米金融董事长

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 创始人&主席

 

Q:你是什么时候决定要在上海做一个空间?它在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的体系中的定位是什么?它在上海的城市艺术生态中的定位是什么?

A:上海这个事情来得有点突然,真的来得有点突然。我们把工作上、商业上的一些足迹扩展到了上海,我其实对上海这个地方也是很熟悉,我在上海工作过六年,一直希望找一个有趣的空间。我们真正商业上的需求并不需要三层楼那么大的一个空间,所以就拿出其中相当的一部分,让它成为支持艺术发展的一个空间。

我觉得上海的公立美术馆做得很棒,包括PSA等之类的都做得不错,再加上很多私人美术馆项目,他们所做的事情都特别让人敬佩。我觉得很多商业画廊做的展览质量也非常高。但我在想,如果你在这个地方希望能够有一点贡献的话,跟别人做的事情比起来,应该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所以我想回到“本土”的概念,在上海这个空间里做本土的年轻艺术家的个展。

 

艺术家的发展是经历不同的职业阶段,一旦进入到所谓的商业体系之后,他们的路相对平坦一点。而那些步出院校、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做过个展的艺术家,真的是需要一个平台来展示他们的才华。再加上我们空间的面积,可能最适合的就是做个展。所以从这个定位上讲,我们就把它当成一个项目空间,主要针对的就是那些新兴的艺术家。这就是我们上海空间的出发点之一。

 

此外,还是要回到这个初心来看。我自己有在海外工作学习的背景,我们支持咱们的艺术家、策展人向西方学习。但反过来讲,我们也是希望国际的策展人、研究者、批评者能够来研究我们本土的一些东西。所以上海的空间也会有一些驻地项目。基于条件所限,可能不会是艺术家的驻留,而是向策展人、批评家、研究者、写作者开放的项目,让他们在这里对中国的一些生态进行了解。

Q:基金会创办的空间、开展的项目和你的个人收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A:与收藏关联度最高的就是“额外空间”。它主要展现我们对于艺术家的收藏脉络。此外还有“有空间”,它的项目有两个不同的面貌。一个是像11月份胡斌和武漠策划的“逆光:双城取样”群展,它与我们的收藏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展览出来了以后,我们也愿意在支持展览研究之外,用收藏的方式进一步地支持它。这是它的逻辑关系——先有展览,再去考虑收藏。另外,今年3月比利安娜策划的展览“所见非所得”就是基于收藏中已有的艺术家的作品,同时也邀请艺术家创作一些新的作品,共同组成一个展览。策展人要先促成主题,然后基于展品的联系和主题的需要,再邀请艺术家创作新作品。这就与收藏有较大的联系,但是对主题的侧重还是很明显。

这可能就是我们跟很多美术馆的区别:我们在艺术家的支持方面,除了展览之外,也会在收藏上予以支持。这种关系是先展览、再收藏。此外也有已经在收藏里的艺术家,我们会支持他去做新的、有意思的展品,这个作品跟空间有关系,也跟策展主题有诸多的关联。(采访/李棋, 撰文/翁家若)

640.webp (11)

当幕布拉起,我们的对话早已完结——留光显影

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留下空间

2017年11月13日-2018年5月12日

溶掉的香奈儿与神秘的班克斯:这场街头艺术专场拿到的白手套晚不晚

街头艺术于二十世纪后期开始被视为概念艺术,源自世界各地街头随处可见的涂鸦社群。巴斯奎特、凯斯·哈林与 KAWS 等都是街头艺术创作出身。从道尔拍卖行首个街头艺术品专拍上四分之三拍品无人竞价,到2017年巴斯奎特涂鸦作品拍出破亿天价;从亚文化到作品被纳入全球各大博物馆收藏,备受专业藏家追捧,街头艺术用数十年完成了这场“入侵”。在商业大楼的外墙壁画或广告屏上,在公路沿途的广告牌上……新一代的街头艺术运动艺术家们用他们独特的方式问候我们的生活,回应当前社会最关切的议题与困境。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