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1月8日,展览“A.R. 彭克:暗喻是否会成真?”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开幕,该展是这位德国艺术家在今年5月辞世后的首个大型纪念展览。伴随这一展览,复星艺术中心也迎来了它的第一个周年纪念。
▲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建筑外观
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复星基金会主席、复星艺术中心主席王津元表示,坐拥上海BFC外滩金融中心独特地理位置和建筑空间的复星艺术中心“从当代建筑美学和公共艺术的传播与推广作为出发,以‘公众性’作为指导与衡量我们工作的目标和准绳,我们在成立一周年内通过我们的相关项目成为上海当代艺术生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来自上海、全国和世界的参观者。”
▲ 复星基金会主席、复星艺术中心主席王津元致辞
王津元还强调,复星艺术中心的定位是希望做一个“不一样的机构”,艺术中心依托复星基金会作为 “母体”,展现复星集团的文化愿景,去促进公众对于当代艺术的关注、了解与参与。它虽坐落于一个商业地产项目,这是起点但是并不是终点,对其的定位、中远期策略规划都不是去成为一个商业艺术综合体,而是成为一个自主独立的多元化艺术文化中心。
▲“A.R. 彭克:暗喻是否会成真?”展览现场
▲“A.R. 彭克:暗喻是否会成真?”展览现场
此次在复星艺术中心举办的A.R. 彭克展览注重文献性,通过近百件代表性的雕塑、大型油画、水彩、装置,力图梳理艺术家本人一生的创作脉络:从1960–1970年代的孤独探索,1980–1990年代对符号系统的研究和发展,以及在21世纪后又重归艺术母题之后的新思索。
▲ 艺术家A.R. 彭克
A.R.彭克,原名拉夫·温克勒(Ralf Winkler),1966年开始以彭克为笔名开始创作,其生涯与“战后艺术家”的标签始终紧密相连。为强调这一点,展墙上的艺术家年表同时列出了艺术家生涯年份里同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二战的爆发和结束、华沙条约的签订、柏林墙的建立和拆除、两伊战争。不难看出,冷战期间的东西方对峙,使彭克的创作始终处在被撕扯中。
▲ 艺术家A.R. 彭克的青铜雕塑作品《西德的经济》(1990年)
彭克的艺术成就不俗。在他参与过的众多展览和获得的重要奖项中,包括三次参加卡塞尔文献展,1984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以及巴塞尔歌德基金会颁发的“伦勃朗”大奖。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东德的物质贫瘠,以及因与西德接触过多而遭致的打压,使艺术家承担不起创作材料的开销,他必须用有限的物资进行创作。彭克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艺术训练,始终保持着素人姿态。
▲ 艺术家A.R. 彭克作品《无题》(1981年)
展览中的1981年拼贴作品《无题》(1981年)是艺术家的一份宣言,这个作品解释了彭克在艺术史上下文中给自己的定位,他将自己及同侪们,和世纪初的表现主义艺术家们并置——在希特勒上台后,表现艺术曾被作为堕落腐化的标志而被打压。在1980年代,彭克成为德国新表现主义的重要参与者和开创者之一。
▲ 艺术家A.R. 彭克作品《暗喻会否成真?I》(1982年)
或许是十几岁便开始阅读康德、黑格尔此类的启蒙哲学的缘故,A.R.彭克非常注重体系性的构建,这大概也是德语传统中多数思想家、音乐家、艺术家所共享的特质。1971年,彭克发表若干篇论文,阐述他的“标准化”理论(Standart)。据彭克本人的解释,这个体系是通过哲学、政治与科学的相互关联来阐释现实。彭克发明了成体系的指向符号,并在学习了控制论之后,彭克认为,在他的“标准化”体系中,大脑可以被训练为适应艺术符号的环境:“当你面对一幅画的时候,信息会进入你的大脑中,让你不得不对其进行处理。从这一方面来讲,图像会在驱动着人前进,成为人命运中的一部分。”
▲ 艺术家A.R. 彭克的作品《改变I》(1982年)
▲ 作品《改变I》(1982年)在展览现场
但是,在完成“标准化”体系的过程中,彭克的一部分符号呈现出强烈的文字特征,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他对建筑性和秩序的向往,更多的则是大量借鉴了原始壁画和音符等元素,并积极地联系其自身经验。因为彭克认为,那些在洞穴里创作壁画的原始人类,他们的感官也与今人相通。彭克也强调对自身的讲述,“所有我创造的东西都是叙述的一种形式。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而联系自身对我来说很重要。”
▲ 艺术家A.R. 彭克作品《纽约!纽约!纽约》(1988年)
▲ 艺术家A.R. 彭克作品《纽约!纽约!纽约》(1988年)在展厅中
本次展览中尺幅最大的一件作品《纽约!纽约!纽约》是彭克1988年第一次造访纽约后对这个大都市的描绘。代表现代文明的高耸大厦被矮化为画面左下角的一隅,对角线右上角的位置是一个飞碟,张牙舞爪的原始人则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
▲ 艺术家A.R. 彭克作品《格罗森海恩市的音乐会》(1978年)在展厅中(中间四幅中右下)
▲ 艺术家A.R. 彭克作品《G.Z. 脸》(1975年)
另一部分作品则表达了音乐元素,如《格罗森海恩市的音乐会》(Concert in Grossenhain, 1978)和《G.Z.意大利布鲁斯》(G.Z. Italian Blues)。这显然是与彭克本人也是一名爵士乐手的因素有关。展览提供了三首彭克本人参与演奏的歌曲录音,有意思的是,这三首录音里并没有呈现出爵士乐应有的对话感,鼓点铺就出的凌乱的音墙,在结构上反倒像是编制匮乏、技巧拙劣的古典乐。
▲ 艺术家A.R. 彭克作品《人的运动I》(1998年)
在这些上述作品里,彭克力图描画出他自身感观与前人的相连,并试图达到全人类从远古至今的通感。不过,这不免让人感觉到逻辑中的破绽:既然他认为人类的精神从史前至今是一以贯之的,那为什么在艺术家的个人表述中,却处处都显示着“东海西海,心理难同”的困境?在青铜作品中,废墟一样的俾斯麦、柏林墙,和张牙舞爪的西德经济,似乎同时嘲讽了德国一切有关统一和分裂的历史。当落到自身的时候,那些多面的自画像以及1988年的两幅布面油画《人的运动》,似乎也就成为了对认同危机不断抵抗的写照——这已经不是“暗喻”,而成为一种赤裸的明示了。
《艺术新闻》专访王津元:
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复星基金会主席、复星艺术中心主席王津元谈及了艺术中心的发展方向与上海艺术领域的生态变化。
▲ 复星基金会主席、复星艺术中心主席王津元
Q:美术馆、艺术中心在上海当下的艺术生态下,该如何寻求生存和发展?如何培养观众的观展习惯以及与之形成互动?
A:上海发展的目标在长远来看是向纽约、伦敦看齐,尊重它们做为全球艺术文化之都累积的经验,但又不照搬其经验,基于上海、中国与亚太地区的发展,在新的科技与传播的大时代背景下,上海目前的发展模式结合了政府、企业与私人多元释放出来的愿景和能量,已经形成了一个自我的定位和体系,是全世界发展速度最快和发展空间最大的城市之一。
在这个体系之内,每一个机构都需要有清晰的定位和中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以此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开创符合发展需求的内容体系、筹款机制和管理风格,在这样子的“竞合”实践下,不是一味迎合,而是带领他们去进入一个审美与文化体验。
Q:除了展览,复星艺术中心未来计划开展怎样的艺术活动?
A:复星艺术中心每年会做3-4个大展,并配合展期去策划一系列的公共教育项目。在我们一年的时间内还在尝试和调整状态,但是从我们11月新展“A.R.彭克:暗喻是否成真”开始我们进入框架式与多层次的公共教育项目建构,在此框架上有对话、电影分享会、现场表演和云艺坊(工作坊)四个主线,而在层次上则有展览相关和平行 包括当代建筑、公共艺术两个常设的持续项目。
复星基金会则会以复星艺术中心作为一个“圆心”,将周边BFC外滩金融中心的公共区域变成公共艺术地标,除了“数字空中花园”以外,我们将在中长期内持续落成一系列公共艺术作品,包括我们在复星艺术中心旁首次展示的”珍妮佛·施泰因坎普《Judy Crook 4》。
Q:普通的美术馆观众的展览品味是怎样的?复星艺术中心开馆以来的观众流量如何?
A:我们在过去一年中的三个展览中,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家群展“20”、“朱利安 · 奥培 (Julian Opie) 中国首展”,双个展“伊夫·内茨哈默:再造认知”和“邱黯雄:山海蜃楼”,观众的审美品味相当多元和丰富,观众数量也三度攀升。我们也从8月开始尝试开”夜场“(每周四营业到21:00),更是受到大量观众的青睐,在新展之时我们决定将每日的营业时间延长到20:00,方便更多观众在下班之后来到复星艺术中心。(撰文/姜伊威,问答环节采访撰文/谢斯曼)
▲ “A.R. 彭克:暗喻是否会成真?”展览海报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展览信息:
A.R. 彭克:暗喻会否成真?
2017年11月9日至2018年1月7日
※如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均来自上海复星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