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美术馆外景
北京。企业家、收藏家、画家……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创始人兼主席王中军近年在不同身份中切换,而他最新的动作是成立自己的私人美术馆。9月27日,王中军创立的松美术馆正式对公众开放,首展取名“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共分为印象派及西方现代艺术、中国现当代艺术和王中军油画三个部分,意图通过运用一个宏观的背景展示“印象派”以来部分艺术大师的灵感之作,以及他们对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作用与影响。
▲ 松美术馆内景
谈到为什么选用印象派和中国当代艺术来对话,王中军在接受《艺术新闻 /中文版》的采访时说:“这个展览的标题不取决于我的选择,首展在我的私人美术馆中,又以我的藏品(为主),严格说来我的藏品就像馆藏一样,第一次馆藏展总结为‘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
松美术馆总占地面积 22000余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约 2200平方米,共12个展厅。“‘松风雅会’这几个字就和美术馆的环境设计有关,我非常喜欢松树的造型,雕塑、水墨、油画,各种感觉都在其中。”王中军这样描述了松美术馆的来由。
▲ 松美术馆外景
留给北京的松美术馆
如今在中国,由私人藏家创办当代艺术的美术馆已不鲜见,对于收藏家创办的美术馆而言,其创始人的趣味与品味往往对美术馆的定位施加更大影响,频频在拍场“掐尖”的王中军曾说自己不会刻意去开一个私人美术馆,但收藏家创立的美术馆与更多人分享艺术,也是用另一种方式回馈于社会。
“人的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自然而然的,很多年前我就说想做个美术馆,但是都没有提到日程上,做个美术馆还是要有点思想准备的,但这的确是回馈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追溯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历史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从有钱的家族或财团出于自己的收藏爱好,逐步从私人收藏转型成一个美术馆。”
▲ 松美术馆中的古松
谈起美术馆项目的起源,王中军说,“当时我自己有个马场,很久不骑后,觉得搁置是一种浪费,就请了设计师做设计,也没想好用什么名字。西方人爱用藏家的名字,古根海姆、普拉达、皮诺,算是个传统,对文化保护的延续性比较强。我这个到底是叫中军美术馆还是什么呢?个人做的美术馆,不能跟公司的品牌混在一起。所以最后做院子的时候,找到了‘松’这个最有文人气质的中国元素,199棵古松营造出东方和禅味。植被是最后确定的,也给自己美术馆找到了个名字。”王中军希望让未来进入美术馆的参观者品到中国文化的内在气质:“纯粹、峻然,象征着君子风骨。”
▲ 松美术馆外景
而对于美术馆的规划,王中军还在探索,“每个地方都有自己最著名的美术馆或藏品。我希望中国像北京这种大城市,未来也有年轻人、艺术爱好者们必去的地方。要实现这个目标不能一蹴而就。美术馆都是百年大计,就像很多博物馆的创始人,尽管他们的家族虽然如今不复以前的荣光,但他们留给世界的好东西一直在那儿。”
不断发展的收藏脉络
王中军的收藏从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的绘画起步,进而进入到中国当代艺术,近年来更跨越东西与古今,这个动态发展的脉络,不仅成为中国藏家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标本”,也与这一代收藏家不断拓展的艺术文化认知边界密切相关。
▲ 王中军收藏:艾轩《穿越狼谷》
▲ 王中军收藏:张晓刚《血缘——大家庭,全家福》
1998年,冯小刚在美国拍《北京人在纽约》时,王中军只身到达美国,买下人生第一张艾轩的油画,不仅圆了自己从小的“艺术梦”,同时开启了自己的艺术收藏之路。他买的第一批作品包括陈逸飞、艾轩等艺术家的作品,这都是从他学生时代钟意的艺术家,“我对这些艺术家特别熟悉,甚至对他们的每一件作品都了如指掌,所以买起来也比较容易激动。”王中军表示。
▲ 文森特·威廉·梵高《雏菊与罂粟花》,1890年
进入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开始兴起,抱着探索的心态,王中军开始介入当代艺术收藏。“到了2002-2003年,我已经收藏了几年中国当代艺术作品, 后来常去纽约等地看博览会、美术馆,发现西方艺术圈非常关注中国’85新潮之后涌现的艺术家们,我个人的视野也开始发生变化。”很多当代、后现代的作品让他从不理解到理解,进而发展到喜欢。
2000年之后,王中军开始收藏雕塑,从2011年-2012年起,莫兰迪、莫奈、雷诺阿、塞尚等欧洲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也开始纳入他的收藏范围,2014年11月,王中军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上竞得梵高的博物馆级作品《雏菊与罂粟花》,创下中国藏家海外竞拍西方艺术品中的最高价。半年后,2015年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晚拍上,他又拿下来自“高文家族艺术收藏”的毕加索肖像画《盘发髻女子坐像》。
▲ 巴勃罗·毕加索《盘发髻女子坐像》,1948年
不管是在北京、香港、洛杉矶还是温哥华,艺术品是他每一个家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奔走各地看展览几乎是王中军工作之余重要的行程之一:“这么多年来,我记得我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旅游、休假或开会, 首选的就是看美术馆,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 曾巩《局事帖》,图片来源:中国嘉德拍卖
王中军的眼光不只限于西方,2016年5月15日中国嘉德春拍“大观之夜”上,王中军再度出手,拿下了曾巩《局事帖》,造就了古代书画拍卖的又一个高点。“我喜欢比较拙的字,井上有一、赵之谦、何绍基,这些人的字写得不那么甜美,有金石感,但还算不上系列收藏,时间太短,但我又很有热情。我喜欢把中国文人的作品用简单现代的方式装裱,就像当代艺术的感觉。大多数东西和‘藏’字没有关系,我会把它们挂在合适的空间。”
▲ 松美术馆内景
回顾过往,王中军这样总结了自己的收藏历程:“我的收藏线路图趋向简单,更多是随着自己的审美和对艺术的理解,及那个阶段的财务能力进行和展开的。这几年和喜好中国古代书画的朋友们接触得越来越多,就开始理解它们的美,也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如果不去看不去研究,就体会不到那种美。”(撰文/孟宪晖)
▲ 松美术馆外景
※如无特殊标注,本文图片均来自松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