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10月12日,“传神雅聚:中国明清肖像画展(1368–1912)”,作为首个以中国肖像画为明确主题的展览在柏林国立博物馆辖下亚洲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何鸿毅家族基金支持,收录了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以及民族学博物馆和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的一百余幅精品画作,几乎全部都是其在欧洲的首秀。
▲ 佚名,杨茂林神像,明朝16-17世纪,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馆藏
▲ 佚名,杨我行神像,明朝16-17世纪,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馆藏
肖像画在中国直到十六世纪起迈入全盛期。明朝末年繁荣经济,思想开放,1583年利玛窦首次引入了欧洲人像画的新技术。清代以后中欧文化频繁交流,肖像画中常常表现这一主题。来自米兰的耶稣会画家郎世宁在此期间产生了重要的推动。
▲ 佚名,明熹宗朱由校朝服像,明朝,1621-162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次展出的肖像画不仅包括了为纪念已故亲人而作的祖先像,还覆盖了名家所做的皇族、官员画像,打破了传统中国肖像画展中往往只局限于前者的局面。为了更好的体现画作的创作背景,展览的布置也十分细心。
▲ 玉堂,医俗图 (改琦图像),清朝18-19世纪,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周笠,曹贞秀像,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佚名,夫妇像,清朝,18-19世纪,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馆藏
譬如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出借的大型皇室肖像的四周,博物馆精心布置了同样来自故宫的丝织品文物。为了烘托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借出一组祖先像,博物馆将其放置在供奉先人的祭坛旁边,配以香炉、烛台和花瓶。而为了表现出欧洲与中国肖像艺术的交融和影响,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于1623年创作的《吉诺维斯夫人肖像》(Portrait of a GenoveseLady),与一幅同期的中国男性祖先像并置。
▲ “传神雅聚”展览现场,欧洲画师安东尼·范戴克的《吉诺维斯夫人肖像》(Portrait of a GenoveseLady),与前文中的杨我行神像并列,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展览还特别呈现了365项祖先肖像的研究,此前从未公开。其中展出的一系列样本画作,是当时画室中的画家用于作品推广所用,还包括附有木刻插图的肖像画家手册,如丁皋的《写真秘诀》则从科学的角度探索中国肖像艺术。展览的最后探索性的展现了当代人物摄影与祖先肖像画之间的关联。
▲ 丁皋,《写真秘诀》, “传神雅聚”展览现场,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 “传神雅聚”展览现场,清朝服饰,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本次展览和8月2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的“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交相辉映,主题取自清代画家华喦《自画像》题诗中的“起坐捉笔砚,写我躯七尺”。除了联合故宫博物院,北京画院还协同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共同主办,将四大重要博物馆馆藏明清时期人物画精品汇聚一堂。
故宫博物院藏吴伟《武陵春图》、陈洪绶《听琴图》,南京博物院藏仇英《捣衣图》、曾鲸《顾梦游像》,上海博物馆藏高其佩《指画人物》、罗聘《醉钟馗图》,天津博物馆藏文征明《松石高士图》、金农《佛像图》……这些佳作首次集结,展现明清时期人物画中独有的“情与境”,让观众从精彩的画作中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
*本文图片均由何鸿毅基金会提供
传神雅聚:中国明清肖像画展(1368–1912)
亚洲艺术博物馆,德国柏林丨10月12日至2018年1月7日
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
北京画院美术馆 | 8月25日至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