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东尼·葛姆雷在龙美术馆接受《艺术新闻》专访,图片来源:TANC
“我是否可以将身体用于创作?”这是英国当代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在艺术生涯伊始就提出的问题。而9月9日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推出的其近年来在中国的首个重要展览——“安东尼·葛姆雷:静止中移动”(Antony Gormley Still Moving)则集中呈现了艺术家在长达数十年创作历程中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回应。
此次展览经历了数年筹备,展出包括核心作品《临界物质II》(Critical Mass II,1995年)、《呼吸的房间IV[RIO]》(Breathing Room IV[Rio],2012年)、《走廊II》(Passage II,2017年)等在内贯穿艺术家创作生涯的重要作品。同时展出的还有四件悬浮雕塑以及艺术家自1981年至2016年期间进行的大量绘画作品。展览旨在传达艺术家在过去四十年思考的核心主题:身体即空间,空间即物体。
▲ “安东尼·葛姆雷:静止中移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龙美术馆
▲ 安东尼·葛姆雷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过程中模拟其雕塑作品的姿态
60个真人大小的铸铁人形以或蜷缩、或蹲坐、或站立等12种姿态或散落在美术馆一楼的地面上、或半悬于空中,激发观众的模仿和互动的欲望。这套名为《临界物质II》(Critical Mass II,1995年)的作品是此次的核心展品,显现着艺术家对身体与天地,尤其是土地之间原始关系的探索和考量。“我们在身体和土地之间夹杂了太多隔阂。这些雕塑的形态——无论是蜷缩的胎儿还是沉浸于幻想的眺望,原本是‘家具’等工具尚未出现在人类生活之前人类躯体的自然状态。”葛姆雷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强调道。
▲ 《沉睡之地》(Sleeping Place),1973年,图片来源:Antony Gormley
安东尼·葛姆雷195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成长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浓厚的宗教氛围让安东尼·葛姆雷自幼就对冥想等宗教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成年后,其他宗教和文化中身体及其所在空间的关系逐渐成为艺术家探索的话题。例如,上个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间,还在上大学的安东尼·葛姆雷就曾经前往印度和斯里兰卡学习佛教。在印度,安东尼·葛姆雷看到轻柔棉布遮盖之下随地或坐或卧的人体,深感震惊——当免去了人为的干扰之后,身体与土地得以直接接触;在他看来,土地因此成为了“一张椅子、一张床、或是一张桌子”。回到英国之后,他随即创作了包括《沉睡之地》(Sleeping Place,1973年)和《人形》(Figure,1973年)等在内重现印度所见场景的作品,作为对这段经历的回应。
▲ 《另一个地方》(Another Place),1997年,图片来源:Antony Gormley
事实上,安东尼·葛姆雷的早期作品就已经超越展览空间或者建筑物的边界,构成天地之间与人类的对话。他尤其喜欢将巨型的人形雕塑放置于公共或自然空间中,颇有一点“大地艺术”的意味。比如在英国利物浦克罗斯比海滩的装置作品《另一个地方》(Another Place,1997年)中,安东尼·葛姆雷基于自己的身体制作了17个人形雕塑。这些腹部微微凸起的直立人形被以50米至250米不等的间距被安置在海水水域中,面向远方的地平线,在日常的动静之间检视着时间与潮汐的关系。在位于英国盖茨黑德的巨型装置《北方天使》(Angel of the North,1998年)中,葛姆雷试图在被废弃的工业区和即将到来的信息时代之间创造一件回应时代危机的图腾。
▲《北方天使》(Angel of the North),1998年,图片来源:Antony Gormley
在2003年,由英国文化委员会牵头,安东尼·葛姆雷将其获得透纳奖的著名的“土地”系列带到中国,邀请广州东北部象山村的350位村民共同合作,在五天的时间内亲手制造出了约21万件红土人偶,共同创作了《亚洲土地》(Asian Field)这件作品,并巡回展览至北京、上海、重庆。“协作”是这一系列作品的核心,在采访中,艺术家也特别指出《亚洲土地》是一个双方互相学习的经验。“谁可以创作艺术?”、“艺术可以代表谁?”、“艺术可以在哪里被创造?”以及“艺术可以怎样被创造出来?”,这一系列问题都是艺术家希望通过与村民合作《亚洲土地》去思考的问题。
▲ 2003年,葛姆雷与广州东北部象山村的村民共同创作《亚洲土地》,图片来源:Antony Gormley
▲ 《亚洲土地》在广州某地下车库的展览现场, 2003年,图片来源:Antony Gormley
震撼,是葛姆雷作品带来的一贯观感。《亚洲土地》体量巨大,数十万件人偶虽大小高矮不一,但当观者面对着这些双眼空洞的人形巨阵时,它们的沉默与空洞让人不由地反观自己。在这样的观看中,你既和作品互动,更同自身沟通。生发于人类本体的这些雕塑作品恰似一面明镜,将观者内心对于宇宙、天地、自我的好奇,以及对这些不可知、不可控的本能恐惧映照了出来。
▲ 2003年,《亚洲土地》巡回至重庆展出,图片来源:Antony Gormley
葛姆雷本人并不愿意赋予其作品过多的定义和解释,甚至对于此次展览,艺术家都拒绝给予固定的解读。这也是为什么他拒绝在此次展览加入展签的原因。葛姆雷在采访中强调,观众在展览中应当“脱离一切形式的信息和逻辑思考,让身体本身完成叙事目的”。
艺术家在创作之初就提出将身体本身作为“拾得物”这一概念。对于艺术家而言,身体这一人类恰巧栖息其中的容器既是工具和创作主题,同时也是创作材料;身体是工具,也是空间,一个可以向我们进行传授、传递信息、启迪我们的地方。我们既然已经拥有一具身体,那么再在这具身体以外寻求其他的创作材料似乎是荒唐的。因此,安东尼·葛姆雷的创作中鲜有以他者为原型的模型出现。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的变化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是否有所影响?葛姆雷在采访中并未给出确定的答案,而是将问题留给了提问者——正如此次展览拒绝一切框架的限制一样。
▲ “安东尼·葛姆雷:静止中移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龙美术馆
此次展览中一件颇为抢眼的作品是《呼吸的房间 IV [RIO]》。这个作品由发散蓝色光的“空间框架”组成,构成观众得以走入其中的三维立体环境。当观众步入其中之后,将首先经历长达十分钟的黑暗,随即黑暗被40秒炫目的强光打断,试图营造一种在眩晕的同时产生的冥想的体验。
这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与葛姆雷的一段童年经历有关。安东尼·葛姆雷孩童时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午饭后,他被父母强制打发回由一个小露台改造的闷热、狭小、暗黑的卧室午休。无法入睡的葛姆雷一开始对此感到非常不适,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渐渐习惯、甚至喜欢上了这种黑暗带给身体的平静。他戏言这也许是他们英国50后一大批人共同的“童年回忆”。
▲ “安东尼·葛姆雷:静止中移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龙美术馆
“不仅是这件作品,其实展览中的所有作品都或多或少与黑暗之于身体的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葛姆雷在采访中坦言。对于艺术家来说,“黑暗”早已超越普通光线强弱定义的概念。正如2017年的新作《走廊II》(Passage II)所呈现的15.5米长的人形隧道所展示的那样,当观众步入其中,就就仿佛走入人体内部。艺术家在接受专访时说:“我们总是抱有逃离我们事实上生活在外表的另一面这一事实的冲动。然而外表呈现的是什么?被光照亮的外表是浮夸的。事实上,我们生活在外表的的另一面,在身体的黑暗中。这并不一定关于恐惧,而是关于潜在的可能。”
▲ 《走廊》(Passage),2016年,图片来源:Antony Gormley
葛姆雷说,身体就像一艘宇宙飞船,“让我们得以以十分优美的方式体验时间和空间”。“来这里吧,就现在,”这位继亨利·摩尔(Henry Moore)之后英国最重要的雕塑艺术家通过此次展览中的每一件雕塑向观众发出邀请,“用你的脚去感受脚下的土地、感受空间的平静、来看洒向这些雕塑的光”。(采访/谢斯曼 撰文/Laura Xue、谢斯曼)
安东尼·葛姆雷:静止中移动
龙美术馆(西岸馆) | 9月9日至11月26日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