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光映现场”单元将于2017年3月20日至25日期间呈现一系列精选电影及录像艺术作品,其中的亮点包括讲述台湾收藏家姚谦的电影《一个人的收藏》(2017年)、记述了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及其烟火创作的纪录片《天梯:蔡国强的艺术》(2016年)、新加坡艺术家何子彦讲述上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担任马来亚共产党总书记、同时担任英、法、日三国间谍的莱特(Lai Teck)的电影《无名》(2015年)、沈少民探索中俄边界数代俄罗斯难民生活处境的纪录片《我是中国人》(2007年)、以及去年年底过世的艺术家陈劭雄(1962-2016年)生前创作的一系列水墨动画作品。
▲ 博而励画廊带来陈劭雄作品《Ink-Media》,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及博而励画廊
驻北京及苏黎世的多媒体艺术家兼制片人李振华第四度担任“光映现场”的策展人,在《艺术新闻》采访时,李振华分享了他作为策展人的工作方式,策展如何作为“一种辅助性的阅读”,以及“光映现场”与香港乃至整个亚洲的历史社会现实的联系。
《艺术新闻》专访李振华
Q:“光映现场”单元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设置与在其他地区展会的设置有何不同?今年是你担任香港展会“光映现场”策展人的第四年,工作关注的方向在这四年中是否发生过变化?
A:“光映现场”在巴塞尔每一个不同国家或地区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美国迈阿密的可能更偏重公共区域的可能性,是外立面投影和露天影院概念。在瑞士的更偏重于艺术家的影像或艺术性电影,是在正式的电影院。在香港的是2014年,当时我们在讨论时候,我感兴趣的点就是,“光映现场”作为介绍性的单元,如何同时能链接香港的本土电影文化以及在香港的观影的习惯。
这就涉及到前面两年以短片的形式居多,来介绍艺术家创作的多样性。而这个系统的构建从这个点作为一个缘起,首先是参与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画廊才能申请光映现场单元。我希望从那里发现新的艺术家创作的态势和画廊有可能推荐的某种潜在的主流。同时也希望更多地介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并纳入创作和经济的循环。我特别希望能形成一个有趣的循环,对未来的购买、对艺术家的支持也能构成实际的作用。所以每年的情况视画廊的推荐为主体,然后逐渐的发生着变化。
▲ Leo Xu Projects 带来 Gabriel Lester 作品《Murmur》,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及 Leo Xu Projects
每年我会有一个大概的主题的梳理,以及如何把选定的影片再分成小的单元以方便别人理解和阅读。如果说每年有的趣味,也跟香港的现实有一定的链接,比如说香港的社会情况,政治变迁,还有一些就是跟香港的电影业(历史)都会有一定的联系。这三个基础的点是我把握的一个线索,另外就是创作的时间,我更强调新的影片在这里面展示的重要性。
Q:“光映现场”的策展与你通常的策展工作有何不同?
A:在“光映现场”里面,策展是一种辅助性的阅读,辅助性主要来自于怎么去分析这些作品在当下的作用以及与香港的联系。另外一个使我感兴趣的是关于电影和当代艺术现在能出现怎样的改变,第二是如何让实现“在地性”之思考。策展是一种辅助,是一种对策展工作的去权力化以及去中心化的理解,这是我在策展工作上的一个尝试。通常我的工作是由我先提出主题,然后再通过选择艺术家来完善展览。当然在现实中策展并非只有这样一种工作情态,策展应该有很多种形态的,还有我思考的关于策展的职业化问题,应该在这个项目上得到完美的统一。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工作,更像是如何去处理现在的文献,如何去分析理解来自不同地域的艺术家,理解他们的工作线索,地缘关系,如何把这些再纳入到一个非常具体的地缘和政治关系中?任何选择都有主观和片面的特性,我想我的选择也一样,它代表着我,代表着我工作20年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是如何?在这个项目上起作用吗?也许别人会看出来,也许他可能就根本忽略掉。我觉得都很好,因为最终观众应该对他们所看的东西感兴趣,应该对艺术家的工作感兴趣,应该首先看到支持这些艺术家工作的画廊、机构和人。我觉得那就是我的工作。
▲ 魔金石空间带来 Xao Qingmei《太阳光谱-皇家芭蕾舞团之夜》,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及魔金石空间
Q:“光映现场”去年首次加入电影长片,大受好评。今年的“光映现场”又以关于收藏家姚谦、艺术家蔡国强的纪录长片、何子彦的《无名》、沈少民的《我是中国人》等为主推影片,这是否会使其中的的录像艺术更受冷落?
A:我觉得首先我们区分一下,什么是长篇电影、纪录片、录像艺术和实验电影。在去年介绍这样长一点的影片,主要是考虑到我们是否能在艺术家创作之外再介绍一些收藏者,或其他领域的人,他们如何看待艺术家的工作?因为一直有这样的投稿、申请和愿望,慢慢也就有了这样的一个部分。而你所说的录像艺术在今天也变得更多样了,比如今年要介绍的电脑生成的影像,比如更抽象的动画,又比如人文情怀的线索,其实统统都可以被纳入到“光映现场”,因为“光映现场”是基于一个单屏幕放映的线索,这个屏幕放映的线索,是它的呈现关系。
▲ 沈少民《我是中国人》,2007年
任何艺术、任何形态,只要是以单屏幕的形式,就可以被呈现在这个线索中。不同的呈现,在媒介的关系上。“光映现场”呈现的是涵盖录像艺术、电影长片、纪录片,以及实验电影、实验动画等领域的。这几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艺术家更愿意说他们在拍摄电影,他们在做一次行动,那么影像在这里面不仅仅是过去的录像艺术。反过来说录像艺术在中国所呈现的现实,从一开始就是与实验电影和实验短片在一起的。
▲ 梁朝伟出演影片静帧
Q:何子彦的《无名》对于三重间谍莱特生平的回顾和对于梁朝伟出演影片片段的运用令人想到罗永生通过香港卧底电影的情绪和结构解析香港百年殖民地历史的著作《殖民无间道》。你对于这部影片与当下香港与亚洲的现实的关系有怎样的考虑?
A:何子彦工作里所指涉的莱特,也叫陈平,这个人的生平是很有趣,我想艺术家不仅在讨论间谍这一话题,也在讨论身份位移的时候,人所面对的困境和选择,我想他不止指涉移民和无间道,他同样引用了其中的表演者——梁朝伟,以及那些故事所赋予人物的复杂性。对这样一个作品,引起我的兴趣的是一个熟悉或不熟悉的东南亚地区,一个好像,与海外华人有关的线索。从来香港就有这样的一种代表性,是联通着亚洲文化和中国大陆的关系,但是,很明显这与中国大陆自身的历史有联系,但不同。我感兴趣的是梁朝伟的现实,他所表演的那些人和故事的现实,以及真实的历史,是如此的相像,是不是我们在经历一个多层次的历史,并通过这个作品,穿透它。
▲ 何子彦《无名》,2015年
Q:而今年正值香港回归中国二十周年,沈少民的《我是中国人》创作于十年前,其中对于十月革命、宗教稀释、身份变迁的问题又与当下全球热议的移民危机、十月革命百年、宗教改革五百年等话题高度契合,这一个案对于此时香港展会的观众是否会显出不同的意义?
A:我想任何一个作品,在面对公众的时候都会产生歧义,《我是中国人》完成于2007年,是沈少民2005年到2007年最重要的一个工作,我相信他的工作能给予我们再次对人作为一个流变中的个体更多的思考。比如,地缘是什么?宗教是什么?身份是什么?那么这个个案,首先是回应香港的,因为香港回归二十年,还是不是香港?还是不是香港人?这也是一个针对自我的问题,要思考,在当下我是什么人?是不是这样的思考能让人更好的理解:变迁,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状态,而理解这个变迁,是最好的面对未来的勇气。(采访、撰文/申舶良)
2017年“光映现场”节目列表
– ▬ –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将于2017年3月20日至3月25日期间隆重呈献一系列精选项目,涵盖超过30部电影及录像作品。
长篇剧情电影
时长:142ʹ
地址: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演讲厅2
播映完毕后,电影导演徐浩轩将与执行制作人姚谦进行对谈。
《一个人的收藏》由台湾电影制作人徐浩轩执导,拍摄团队跟随台湾藏家姚谦进行逾一年的跟拍工作,记述了姚谦到访亚洲及英国各地的艺术展、拍卖会、艺廊及博物馆展览,电影同时采访了艺术家、艺廊经营者及其他艺术界顶尖人物,听他们分享对于艺术、收藏及艺术市场的心得。
▲ 徐浩轩《一个人的收藏》影片海报
时长:21ʹ
地址: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演讲厅2
新加坡艺术家何子彦的电影《无名》(2015年)将于3月22日(星期三)放映,讲述莱特(Lai Teck)的故事。莱特在1939年至1947年期间担任马来亚共产党总书记,同时为法国、英国及日本政府担任三重间谍。 《无名》透过剪接结合香港影星梁朝伟所出演的电影片段,探索有关身份、忠诚,以及政治与个人意愿表里不一的概念。 播映完毕后,“光映现场”展区策展人李振华将与艺术家何子彦进行对谈。
时长:78 ʹ
地址: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演讲厅2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2016年)记录了中国艺术家蔡国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创作。艺术家利用烟花制成天梯,并向空中伸延至1,650呎高。艺术家见称于利用烟花及火药进行艺术创作,在由苏格兰电影导演 Kevin Macdonald 执导的这部纪录片中,蔡国强谈及了自己的创作事业、灵感及理想。播映完毕后,M+水墨策展人马唯中将与艺术家蔡国强进行对谈。
▲ 纪录片《天梯:蔡国强的艺术》,2016年,图片来源:蔡国强工作室
短片作品系列
时长:21ʹ 53ʺ
地址: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演讲厅2
《墨水历史》(2008-2010年)
《墨水媒体》(2011-2013年)
《墨水日记》(2006年)
《Painter F Song (from The Return of Painter F)》(2015年)
艺术家陈劭雄于去年年底逝世,此次将展示其4件水墨动画作品,表达了陈劭雄对于当代世界变幻的忧虑。
地址: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演讲厅2
《无间》,2010年
艺术家:厉槟源
时长:2ʹ28ʺ
《Murmur》,2015年
艺术家:Gabriel Lester
时长:9ʹ29ʺ
《四种颜色》,2016年
艺术家:谭天
时长:3’
《09. Nov. 2009 Berlin》,2009年
艺术家:田口行弘
时长:2’54”
《台北双年展之歌》,2016年
艺术家:余政达
时长: 8’06”
《万事如故》的主题下播放一组合共五部的短片,探索艺术家如何打破日常生活中的世俗规条。
地址: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演讲厅2
《肮脏的星星》,2015年
艺术家:陈熹
时长:13’12”
《MQ-9 收割者 1》,2014年
艺术家:Baden Pailthorpe
时长:4’38”
《闪电No.2》,2014年
艺术家:林科
时长:2ʹ17ʺ
《运行中的异化之景》,2015年
艺术家:郑重宾
时长;2ʹ 28ʺ(摘录片段,全片长17’)
《Downhill》,2015年
艺术家:Katarina Löfström
时长:6ʹ35ʺ
《Ornaments》,2014年
艺术家:aaajiao
时长:4ʹ34ʺ
《数据、算法之外》主题放映系列展示艺术家如何利用科技扩阔我们对艺术的定义,或是呈现艺术在未来中的形象。
时长:74ʹ
地址: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演讲厅2
沈少民的电影《我是中国人》背景设于位于俄罗斯与中国的边界的宏疆村。《我是中国人》探究数代俄罗斯难民所面对的窘境,他们为了躲避一战、十月革命及二战而来到宏疆村。这部以纪录片形式拍摄的电影将探讨多个概念,包括语言失传、宗教稀释及民族共融。
地址: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演讲厅2
《Entretempos》,2015年
艺术家:Yuri Firmeza与Frederico Benevides
时长:7’50”
《双簧》,2013年
艺术家:丁世伟
时长:4’37”
《Parade》,2012年
艺术家:Hans Op de Beeck
时长:11’25”
《镜像》,2013年
艺术家:巫俊锋
时长:5’16”
《Lanyu – 3 stories》,2012年
艺术家:蔡佳葳
时长:4′
《Listen to the Same Wall》,2015年
艺术家:加藤翼
时长:10’08”
《Calling (Japanese version)》,2014年
艺术家:佐藤雅晴
时长:7′
《The Subtle Knife》,2016年
艺术家:Daniel Crooks
时长:8’23”
《As Birds Flying 》,2016年
艺术家:Heba Y. Amin
时长:6’43”
《超星鉴定》,2016年
艺术家:陈滢如
时长:8’27”
《CO-OP》,2014年
艺术家:GCC
时长:4’08”
《人类纪》的合共11部短片,展示了艺术家如何审视人类对地球不断变化、时而具有损害性的影响。
▲ 陈滢如《超星鉴定》(局部),2016年
地址: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演讲厅2
《光谱:夜之皇室芭蕾》,2016年
艺术家:姚清妹
时长:A部分7’53” ,B部分 6’14”
《Old Sailors Never Die》,2013年
艺术家:Joel Kyack
时长:5’19”
“自我”系列的两部作品皆探索了自我意识及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随后展区将在《叙事关系》的主题下播放一组合共五部的短片,作品受人类关系启发,展出艺术家包括 Yuri Ancarani 及 Oliver Beer 等。
地址: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演讲厅2
《赋格》,2016年
艺术家:王拓
时长:16’55”
《短片资本主义》,2015年
艺术家:棉棉
时长:11’32’’
《Composition for two Pianos and an Empty Concert Hall》,2011年
艺术家:Oliver Beer
时长:12′
《II Capo》, 2010年
艺术家:Yuri Ancarani
时长:15′
《Monologue》,2015年
艺术家:Vandy Rattana
时长: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