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中国日记》:与霍克尼重访80年代

Feb 27, 2017   赵文睿

1981年5月,时年44岁的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和72岁的诗人、作家斯蒂芬·斯彭德(Stephen Spender),外加霍克尼20岁出头的年轻助手格雷戈里·埃文斯(Gregory Evans)受出版商 Thames & Hudson 委托展开了一场为期三周的中国之旅,并将旅途的见闻以图文的形式结集成册。三人从洛杉矶出发飞赴香港,先北上至北京、西安,再南下至南京、杭州、无锡、上海、桂林、广州。

1 中国之行路线图

霍克尼和斯彭德,一位画家和一位诗人,一位擅长享受生活的“乐观主义者”和一位惯于陷于生活中的障碍和问题的“悲观主义者”似乎是最不应在一起,却又最合适不过的旅伴。二者在旅途中既互为弥补,又以彼此独特的视角观察理解这个陌生的国度。霍克尼敏锐的图像与斯彭德诗性的文字在这本《中国日记》中交融在一起,呈现出80年代初的中国风情。

霍克尼的画

– ▬ –

“艺术家经常要旅行,”霍克尼表示,“他们知道这一定会让他们感兴趣”。无论是洛杉矶、埃及还是纽伦堡,这些霍克尼之前去过的地方早在他造访之前就已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一幅幅图像。他知道洛杉矶富有视觉趣味,知道纽伦堡的中世纪古城不会让他激动。而他到达那里后很大程度上是印证或修正自己的想象。“但在去中国之前,我完全没有任何关于这个国家的概念”,霍克尼坦言。因此,他在中国创作的摄影、水彩和素描并没有任何一种先验的印象可以遵循,而是纯粹来自艺术家一路的观看、体验和记录。

 2 霍克尼笔下的天安门与紫禁城,1982年,图片来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他对中国的描述,哪怕在文字中也充满着绘画的语言。他不仅将在中国的所见视作一幅幅图景,也格外关注当时在中国被创造出的图像:比如街头劝导群众要走人行横道的招牌、漆器厂大院内告示牌上的粉笔画,而格外令他印象深刻的,还有他在广州的一个公园内所见的景象。“公园就是一块美丽的绿宝石”。四处的墙上画着各种动物,墙上的小鸡以一种非常稚拙而纯粹的方式被描绘,因此他认为这小鸡“比米老鼠更纯洁”。在旅行结束后,霍克尼给他们的中国向导写了封信,说“儿童公园里孩子们带给我的感动比所有纪念碑带给我的都要多”。

 3 霍克尼在中国旅行途中创作,图片来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霍克尼临行前天真地以为这会是一场“休闲之旅”,但每日的行程却极为紧凑匆忙,甚至让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在途中现场完成画作。虽然有时间的限制,他也没有选择纯粹创作一本摄影集。在旅途结束后,他回过头来重新对书中许多插图进行创作。而当他试图回忆旅途中的景象时,脑海中浮现的全是点滴的细节,比如北京的自行车、火车上的塑料椅子、餐桌上的丝质布料,还有清东陵里镇墓的麒麟——回到纽约后,霍克尼在为大都会歌剧院的歌剧《夜莺》设计舞台布景时也添上了一个麒麟的形象。

 4 霍克尼镜头下的中国,图片来源:duxuan.cn

摄影和绘画在霍克尼的创作中总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上世纪60年代初的绘画常基于自己拍摄的影像,并营造出具照片般真实感的图像。但自70年代中期起,他开始质疑摄影的“真实性”,并探索摄影和绘画间新的关联与一种新的观看之道。在这本《中国日记》里,即使在艺术家马不停蹄的奔波中,我们也可窥见霍克尼的这番尝试。

桂林的山水让霍克尼为之着迷,也是这本书中他描绘最多的对象。不同视角拍摄的黑白相片与色彩丰富的写意水彩和素描并置在一起。山的轮廓和树的形状彼此呼应,二者的位置也在不同的作品中不断变换。“丰田小巴上看到的风景和火车上看到的不一样”,霍克尼如此解释他眼中常见常新的景象。

5 霍克尼笔下的桂林山水,图片来源:duxuan.cn

霍克尼于1982年,即在他中国之旅的一年后就开始着手创作日后成为他标志性艺术语言的“摄影拼贴”作品。其中代表性的作品包括《默塞德河,优胜美地山谷》《母亲》《梨花公路》等。他在不同时点对同一个物体、人像或场景以略微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再将这些照片组合在一起。最后的成品和毕加索立体主义的绘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试图在二维空间内以多种视角来描写对象物,以此来完整地表现它的形象。

 6 大卫·霍克尼《梨花公路》,图片来源:pinterest.com

霍克尼曾表示自己创造摄影拼贴的过程与素描相仿,因为“没有单一地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方式”。决定如何将这些照片放置在一起的思维过程就和素描创作中对对象的位置和透视的考虑一致。因此,霍克尼认为“摄影拼贴乃素描的一种形式”。在他对中国摄影和素描交织的记录中,我们已然可见这种思想的萌芽。

斯彭德的诗

– ▬ –

在踏上这场中国之旅时,斯彭德已是蜚声诗坛的大师。他30年代在牛津求学期间和威斯坦·休·奥登(Wystan Hugh Auden)成为至交。他与奥登还有戴·刘易斯(Day Lewis)、路易斯·麦克尼斯(Louis ­MacNeice)着力创造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试图用诗歌对时代的特大事件和社会问题作出回应。1965年,他被授予美国桂冠诗人(Poet Laureate)的头衔。之前获得这份荣誉的诗人包括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和罗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

7 斯蒂芬·斯彭德肖像,图片来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与霍克尼的视觉思维不同,斯彭德对中国的印象首先基于文字。而文字在这次旅途中也不断刷新和深化着他对中国的理解。当霍克尼在前赴中国的飞机上悠闲地听着音乐时,斯彭德却拿出携带的三四本关于中国的书籍一本本翻读,比如安·帕鲁丹(Ann Paludan)的著作《明代皇陵》、企鹅出版社出版的英译唐诗选、以及毛泽东的选集。他对在中国所遇的陌生人与事下意识的反应也常来自于自己熟知的文学作品。比如,在他们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的艺术家进行交流时,两位藏族装束的年轻艺术家的低声耳语和交谈让他想到卡夫卡《城堡》里的神秘助理,而慈禧则让他联想到路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皇后。

这并不是斯彭德第一次与画家合作。40年代早期,他和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两人,一个写打油诗,一个作画,试图将二人的玩笑编辑成册,而这一切都记录在了弗洛伊德的私人速写本中。斯彭得早年曾想成为一个画家,并表示自己“嫉妒画家的生活”,甚至向英国现实主义画家威廉·科迪斯特里姆(William Coldstream)学画,但他最终放弃了,坦言“一个人认为自己有创造性的感觉,但很有可能他对某种艺术是完全缺乏天分的”。

 8 卢西安·弗洛伊德青少年时写给斯蒂芬·斯彭德的亲密信件,图片来源:sothebys.com

斯彭德在书中表示,霍克尼从想象力的角度观察生活,而自己则倾向于以20世纪权力斗争的历史逻辑来考虑现实。这番扎根于现实的视角让斯彭德哪怕在流连于象征和诗歌领域时也不免带上政治和历史的色彩。一个例子是他对故宫保和殿前石阶上的龙形浮雕的反应。他赞叹其雕刻技艺的精湛,龙的爪子、鳞片和祥云形象被呈现得生动逼真。但这些石刻却不免让他思考王朝的更迭、历史的变迁及统治者追求不朽的渴望,于是便想起了叶芝《驶向拜占庭》中的诗句“世界上没什么音乐院校不诵吟/自己的辉煌的里程碑作品”。

 9 颐和园的建筑细节,图片来源:duxuan.cn

在北京时,他们参观了《诗刊》杂志的编辑部,由主编邹荻帆接待,并与包括裘小龙、李小雨在内的年轻诗人展开座谈。他们讨论了诗歌创作的目的以及对诗歌中个人情感流露的看法。二人的向导还将中国诗人们的创作翻译成英文给他们阅读,比如李小雨关于石油工人的诗《子午线的月》。当时许多“四人帮”时期明令禁止的主题已可被讨论,然而,在斯彭德看来,诗人们仍是受限的,他们讨论的界限仍是由中国政治的思想观点所决定的,比如“昨天”和“今天”、“对”与“错”的划分。他感动于这些年轻诗人的真诚、勇气以及希望—他们谨慎地行动,并用试探性的声音暗示“我们渴望更多的自由”。

 10 霍克尼笔下的中国青年诗人,图片来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斯彭德写道“中国的许多方面让我想起诗歌”,因为中国是诗意的。但他在中国时常做一个噩梦,梦到自己想写一首诗,却困于理念和形式间的反差,以及创作愿望和现实条件间的鸿沟。也许这个困境正是霍克尼和斯彭德中国之旅的写照:这本《中国日记》并非一番关于中国的最终断言,而是两个艺术家在观看与行走中尝试理解这片异域的过程。他们充满着疑问,对自己的、对他人的,却也在试图挣脱这个困境时收获更深的感悟。

11 《中国日记》,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1月1日出版,图片来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霍克尼的中国图景既有黑白照片式的精确,又有彩色速写般的热情和烂漫。而他在图像中放大的细节将熟悉之物变得不同寻常,开启了我们的思考和想象。斯彭德作为二人中的年长者,对中国的许多印象基于自己的经验,以及自己的历史和政治观点。但他也试图以诗歌的逻辑探索不同文化和国度间的普世性。霍克尼与斯彭德,彼此承认二者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并将之作为一个个短章编织在一起。这本碎片化多角度的中国日记既让我们领略了80年代初中国地域的不同方面,也宛如霍克尼日后的“摄影拼贴”作品,或如斯彭德所言,“就像人生”。(撰文/赵文睿)

作为作者的大卫·霍克尼

12《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

作者:大卫·霍克尼及马丁·盖福德(Martin Gayford)

译者:万木春、张俊、兰友利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霍克尼与艺评家盖福德合作,共同探索人类如何制作图画以及为什么要制作图画。不论制作工具是画笔、相机或电脑程序,不论在洞穴石壁上还是电脑屏幕上,它们首先都是图画。为理解人类如何观看周遭世界,进而理解人类自身,我们需要一部图画史。

13

《我的观看之道》

译者:万木春、张俊、兰友利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7年1月出版

霍克尼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他的工作和生活。他几乎用每一种媒介都创作过作品,并扩展了每一种媒介的疆界,同时,对观看和再现视像的方式进行了雄心勃勃的试验。霍克尼把对个人经验的描写与在艺术上的努力交织在一起。

14《更大的信息:戴维·霍克尼谈艺录》

作者:马丁·盖福德

译者:王燕飞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6年9月出版

大卫·霍克尼与艺术批评家马丁·盖福德对话的记录,这一对话历时十多年,涉及他从事艺术的方方面面:他的生活和艺术经历、他的艺术激情的来源、他对历史上许多经典大师和现代艺术家的认识和分析。谈话随意自由,诙谐幽默,妙语横生,始终围绕艺术的价值、艺术的生命力和人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展开。

摄影师任航日前离世,保罗·施美尔将卸任洛杉矶豪瑟沃斯画廊职务 | 本周人物

摄影师任航于2月24日离世|保罗·施美尔将卸任洛杉矶豪瑟沃斯画廊职务|安德里亚·罗森称不再经营个人实体艺术空间|艾未未发布电影《人流》拍摄现场照片|何翔宇新作《游泳》将在纽约古根海姆首映|米盖尔·法洛米尔将接任普拉多博物馆馆长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