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现身国博,Art Basel HK揭晓“光映现场” | 一周艺闻

Feb 25, 2017   TANC

卢浮宫展出“维米尔与风俗画大师”

1

2月22日,卢浮宫开幕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的新展,展览聚焦其受到的同时期荷兰画家的影响。在艺术史视阈中,维米尔同他的故乡代尔夫特一直是密不可分的话题。为了同风景画家“哈勒姆的维米尔” (Vermeer  of  Haarlem)相区分,他通常被研究者称为“代尔夫特的维米尔”(Vermeer of Delft),以显示他作为绘画天才在地域上的孤立性。本次“维米尔与风俗画大师”(Vermeer  and  the Masters of Genre Painting)的卢浮宫画展联合策展人布莱斯·杜可(Blaise Ducos)称,维米尔虽同伦勃朗一样未曾离乡远游,但其创作并不仅仅局囿在画室之内。杜可猜测维米尔可能拜访过泰尔·博尔赫(Ter Borch)在代芬特尔的工作室。

——《艺术新闻》

(The Art Newspaper)

国博将展“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

2

3月2日,展览“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将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来自大英博物馆藏品中的100件(套)文物,“以物述史”,借助文物的视角遨游世界历史。展览平等地看待人类曾经存在和当代仍然存在的各个文明,力图发现每个文明自身的价值及其对人类历史的贡献。展品包括出土于伊拉克尼尼微古城的“大洪水”记录板、公元前2500至2000年的印度文明印章、出土于河南的三彩文官俑等来自各文明的文物。

——国家博物馆

艾未未发布电影《人流》

拍摄现场照片及高清剧照

3

艾未未近日在 Instagram 发布视频讲述他在2016年拍摄的电影《人流》,并获得了极高的关注,超过3万人次观看了该视频。而在今日(2月21日)艾未未公开《人流》拍摄现场的高清照片和剧照。电影《人流》是一个关于难民的全球性研究。艾未未的电影团队由25个拍摄组组成。在包括孟加拉国、法国、希腊、德国、匈牙利、以色列等22个国家进行了拍摄。拍摄团队访问了40多个难民营,采访了几百人,包括难民,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和政治家。艾未未希望借难民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共同命运,呼唤建立一个尊重人的尊严和同情心的现实世界。

——艾未未工作室

 M+展亭将举办首个探索香港流行文化展览

4

香港西九文化区M+视觉文化博物馆宣布将举行首个探索流行文化的展览——“暧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演绎”。展览将探讨流行文化如何展现中性以至流动的性别形象,并开启视觉艺术、设计和流动影像等领域之间的互动对话。“暧昧”将于2017年3月17日至5月21日在M+展亭展出,这将是位于展亭举行的第3个展览。作为香港西九文化区的一个永久设施,M+展亭在M+博物馆大楼于2019年底开幕前,将为用作M+举办展览的固定场地。展览展出逾90件横跨1960年代至2016年的作品,并重新检视香港流行文化的八九十年代,展品凸显流行文化如何作为一个大胆且多元的试验平台,挑战主流的男女性别观,阐释中性的美学和性别模糊的形象。

——香港西九文化区M+视觉文化博物馆

Art Basel HK公布“光映现场”展区计划

5

3月20日,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光映现场”(Film)展区,将以纪录片《一个人的收藏》(2017)的全球首映揭幕,将在展会期间呈现超过30部电影及录像作品。其中包括,记述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及其烟火艺术创作的纪录片《天梯:蔡国强的艺术》(2016年),及何子彦讲述莱特(Lai Teck)故事的电影作品《无名》(2015年)。展区亦将展出34部短片作品,参展艺术家包括Yuri Ancarani,巫俊锋,陈劭雄,Gabriel Lester,小沢刚,沈少民及郑重宾等。多媒体艺术家兼制片人李振华,将第四度为“光映现场”短片系列担任策展人。

——Art Basel HK

艺术杂志《Parkett》发行33年后宣布停刊

6

2月23日,由艺术家联合主编的德英双语艺术杂志《Parkett》于发行33年后,宣布不再印刷纸质杂志。杂志联合创始人比奇·库莱格(Bice Curiger)、杰奎琳·伯克哈特(Jacqueline Burkhardt)和迪特尔·范·格拉芬利德(Dietervon Graffenreid)在网络公开信上表示,停止印刷的大部分原因应归结为“数字时代带来阅读方式的根本转变”。在杂志官方网站列出的忠实读者中,MoMA 策展人罗伯特·斯图尔(Robert Storr)称《Parkett》“是近十年来最有格调、严肃的艺术出版物”。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Philip Tinari)则称,“杂志所展现作品的多样性,使读者能够了解到艺术家是如何克服重重阻碍将优秀作品提炼出来的。”杂志最后一期,也是第100期将于今夏出刊。

——《Parkett》

十年一度的明斯特雕塑展

公布第五届参展艺术家名单

7

十年一度的德国明斯特雕塑展(Sculpture Projects Münster)于2月22日公布了35位参展艺术家及艺术组织名单。艺术家来自19个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其中接近四分之一是德国人,另有3位来自英国,4位来自美国,还有来自喀麦隆和尼日利亚等地。部分艺术家的项目细节已被公布,包括土耳其艺术家艾谢·艾克曼(Ayşe Erkmen)设计的水下桥梁,德国艺术家邦特( Bunte)的手机作品,以及罗马尼亚艺术家亚历山大•皮里奇( Alexandra Pirici)在和平宫(Hall of Peace )的舞蹈演出。项目将在2017年7月11日至10月1日举行。

——《艺术新闻》

(The Art Newspaper)

 马特·克里肖将用VR技术将观众带回1839年

8

展览“马特·克里肖:阈值”(Mat Collishaw: Thresholds)将在5月17日至6月11日于“摄影伦敦”(Photo London)期间进行。克里肖表示,他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把观众带回至1839年的萨默塞特宫(Somerset House),即世界首个摄影展的举办地。他将与历史学家及档案员将一同合作,用数字方式呈现底片发明者福克斯·塔尔波特(Fox Talbot)的工作室和早期作品。此外,克里肖还考虑用同样的技术复原纳粹于1937年举办的“堕落艺术”(degenerate art)展。

——《艺术新闻》

(The Art Newspaper)

 3D版马列维奇”黑方块”在威尼斯重现列宁之墓

9

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的观众将在浮木码头(Zattere)看到一件3D版本的马列维奇(Kasimir Malevich)《黑方块》,内部则为一件仿制列宁(Vladimir Lenin)陵墓的雕塑作品。为纪念俄罗斯“十月革命”100周年,伦敦的俄罗斯艺术与设计画廊(Gallery for Russian Arts and Design)、马德里数码公司 Factum Arte 与建筑事务所 Skene Catling de la Peña 合作发起了这一名为 Object Number#1的项目,运用最新科技将这位至上主义艺术家1915年所绘的黑色方块,变成8米高的立体黑盒子。装置旨在探讨俄罗斯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的权力演变与神话编造等议题,并关注世界范围内日渐崛起的民粹主义。

——《艺术新闻》

(The Art Newspaper)

纽约历史学会将收藏比尔·坎宁汉私人物品

10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传奇街拍摄影师比尔·坎宁汉(Bill Cunningham)的私人物品将由纽约历史学会(New-York Historical Society)永久收藏。藏品由坎宁汉的助手约翰·库德瓦(John Kurdewan)、挚友和缪斯路易斯·多克托尔(Louise Doktor)捐赠,包括他的相机、标志性的海蓝色夹克、他骑遍纽约的老旧自行车,以及“塞满了剪报、笔记、作者注释、边注眉批和相片”的200册书籍。此外,这批收藏还包括波道夫·古德曼(Bergdorf Goodman)赠给坎宁汉的定制自行车盔、2009年卡地亚锡镴制的生活地标展示盘和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2012年授予坎宁汉的杰出勋章。这些物品与坎宁汉1976年和2014年捐赠给该馆的时装摄影并置,并将于2017年春向公众展出。

——《纽约时报》

(The New York Times)

《艺术新闻》每周精选十条新闻,以当周读者投票结果为依据,发现国内外正在发生的重要事件、热点话题及不可错过的艺术趣闻。

*本文图片及信息提供自相关媒体,不代表本刊观点,具体信息以官方网站为准。

《中国日记》:与霍克尼重访80年代

1981年5月,时年44岁的艺术家大卫·霍克尼和72岁的诗人、作家斯蒂芬·斯彭德以及当时霍克尼的助手三人展开了一场为期三周的中国之旅,途径上海、西安、南京、杭州、无锡、上海、桂林和广州,并将旅途的见闻以图文的形式结集成册。《中国日记》于2017年1月正式翻译成中文出版,这本碎片化多角度的中国日记既让我们领略了80年代初中国地域的不同方面,也宛如霍克尼日后的“摄影拼贴”作品,或如斯彭德所言,“就像人生”。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