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中国艺术媒体30年演化记:从文化启蒙到数字转型

Jul 22, 2016   Phenix Luk

艺术媒体的演变历史是值得追溯的。旧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的困境与转型,历史的轨迹往往让人获得启示。作为艺术媒体本身,《艺术新闻/ 中文版》追溯了艺术媒体自80年代以来的演化历史,一并探讨在互联网、数字化时代,艺术媒体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80年代:文化启蒙浪潮中的新兴纸媒
– ▬ –

在80年代文化启蒙运动中,中国前卫艺术的出现与中国艺术媒体的演化息息相关。1979年星星画会的出现,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端。1980年第3期《美术》刊登了栗宪庭以“本刊记者”身份撰写的《关于“星星”美展》的文章,并刊发了5幅关于“星星美展”的作品,这是对星星美展最早的一篇报告。

640▲ 1979“星星美展”,图片来源:Asian Art Archive

此举让这本创刊于1954年的《美术》月刊,成为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声的有力平台。在当时,这本杂志是了解中国艺术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媒介。前《美术》编辑王小箭回忆那时《美术》的红火时说,何溶和栗宪庭两任编辑在这种“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垄断中获得了权威性,使之推动新时期的艺术与艺术思想的变革。

然而在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开始后,栗宪庭被停职。一直到1985年,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孕育了一波艺术刊物创刊的热潮。1985年创刊的《美术思潮》杂志,在当时以针砭时弊、推介新潮艺术家和批评家、宣扬现代美术理论为主,它曾率先介绍影响深远的北方艺术群体,也是彭德、鲁虹、皮道坚等一批艺术批评家们的重要思想阵地。

栗宪庭加入了同样诞生于1985年的《中国美术报》,这是中国内地第一份全国性的美术专业报纸。该报在第一期头条详细报道了1985年4月“黄山会议”上要求创作自由的呼声,大力介绍新思潮。创刊于1974年的《江苏画刊》在1984年进行改版。它成为美术界焦点的首个动作是1985年7月号发表了南京艺术学院国画研究生李小山的《中国画之我见》一文,此文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画是否到了穷途末路”的大讨论,这场论战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中国美术界,使人们有了一次重新审视传统的机遇。

640-1▲ 《中国美术报》1985年创刊号,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

《中国美术报》也出现在北京的外围城市,《江苏画刊》在南京,《美术思潮》在武汉。除了“两刊一报”之外,1985年还出现了包括范景中任主编的浙江美术学院学报《新美术》和由湖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画刊》等系列艺术刊物。

除了对于绘画本体的讨论之外,这些艺术刊物也为当时的中国艺术界打开了通向西方美术史的大门。1979年6月15日,《世界美术》杂志在北京创刊。第1期和第2期发表了邵大箴《西方现代美术流派简介》一文,介绍了新印象派之后的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这是中国艺术杂志首次向读者介绍西方现代艺术。 《美术》杂志从1982年第1期开始连载由姚国强翻译的、约瑟夫·爱弥尔·米勒尔(Joseph Emile Miller)和弗兰克·爱尔加(Frank Elgar)撰写的《现代绘画百年》,介绍了印象派、新印象派、拉比画派等艺术流派。

但是这一波办刊热潮在1987年出现了变数。1987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 1987年9月左右,共发行22期的《美术思潮》编辑部被要求于年内停刊。《中国美术报》也遭遇了反复的“停刊整顿”,尽管在周邵坎、李松涛以及邵大箴等人的争取下,于1987年6月创建了《美术》杂志社,但终于在1989年正式宣布停刊。80年代的新潮艺术运动和文化启蒙热潮也在这一年戛然而止,“89现代艺术大展”似乎是为了10多年的艺术爆发做了一个总结,社会政治环境的突变也让一个时代的艺术运动迅速降温。

640-2▲ 温普林《89中国现代艺术展》,摄影,40 x 47cm x 50张,1979年,图片来源:Hosane

90年代:独立出版的“野蛮生长”
– ▬ –

进入20世纪90年代,曾经的“两报一刊”只剩下《江苏画刊》,它一方面大力介绍国外新艺术,一方面将目光聚焦在国内当代艺术发展上,徐冰、吴山专、耿建翌、张培力、张晓刚、王广义、周春芽、叶永青、方力钧、刘炜、李山、曾梵志等,几乎所有在’85新潮前后有过活动的艺术家,都曾被《江苏画刊》推荐过。而且到1990年代中期,邱志杰在《江苏画刊》上以《批判形式主义的形式主义批判》和随后的“后感性”实践冲击易英等所代表的学院权威,掀起了中国当代艺术圈又一次 “论战”高潮。

640-3▲ 1974年创刊的《江苏画刊》1984年进行改版,首次激发中国艺术圈的“论战”,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

除了《江苏画刊》,20世纪90 年代初创办的中国当代艺术杂志都寿命不长:90年代初,批评家吕澎与湖南美术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与市场有关的刊物——《艺术市场》,但仅仅做了3期就被停刊。1992 年至1994 年左右,台湾人王文纪在大陆办了《艺术潮流》和《中国美术报》,由栗宪庭、丁方、曹小东等人操作;1995 年左右,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美术观察》由张晓凌、吕品昌任主编,改版为当代艺术杂志,但只维持了大半年就夭折了;1996 年至1998 年,广州的《画廊》(Gallery)杂志由杨小彦、黄专改版为介绍当代艺术,但仅持续了两年,又回到比较保守的状态。90 年代中期,湖南美术出版社李路明等人做过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系列》专刊,但都没有成气候。

此时,体制外的艺术家渴望自由表达愿望,非公开出版物在这段时期充当了对于中国前卫艺术传播的作用。最早的是在1994年7月到1996年,一系列《黑皮书》《白皮书》《灰皮书》的出版带来了更为独立的声音。

640-4▲ 从左至右:《黑皮书》(1994)、《白皮书》(1995)、《灰皮书》(1997),图片来源:Asian Art Archive

《黑皮书》的目的在“编者的话”中是这样阐释的:“这是一本由艺术家独立编辑,自筹资金出版的关于中国现代艺术的学术性内部交流资料。以此媒介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实验艺术提供发表、解释、交流的机会。通过这种相互参与、交流和探讨,为中国现代艺术创造生存环境,并促进其发展。”《黑皮书》的出版首次对年轻的利用多媒介方式从事艺术的边缘艺术家予以认可和鼓励,比如张洹、马六明、朱发东、庄辉、宋冬、黄岩等在当时基本上是“新生代”、“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等架上艺术潮流之外的边缘艺术家,其装置、行为艺术的作品可以说是第一次在国内的非公开出版物中发表。

2001年7月,由栗宪庭、吴文光、邱志杰总策划、邓序波主编的《新潮》杂志出版。《新潮》的定位非常明确,内容囊括当代艺术范畴之内的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除了当代艺术的重要展览与批评理论之外,还涉猎其他艺术杂志较少报道的试验电影,先锋戏剧,舞蹈与行为表演,以及声音艺术,试验写作等诸多方面。为了庆祝《新潮》创刊,当时在北京最为重要的新媒体艺术空间——藏酷,举办了一场众多当代艺术家参与的艺术表演《新潮新闻》。但是这本刊物仅支持了一年,由企业投资,在没有充分的市场调查与明确的市场定位下,仅仅凭着对艺术的执著和对理想的坚持,惨淡经营了一年半,最终在2002年停刊。至此,栗宪庭的“艺术媒体人”生涯画上了一个句号。

屏幕快照 2016-07-23 上午11.13.59▲ 2001年,由栗宪庭、吴文光、邱志杰总策划、邓序波主编的《新潮》诞生,图片来源:寻麓之旅

2000年以后:互联网与艺术市场兴起
– ▬ –

新千年后,互联网时代到来。创立2000年、依托于大型门户网站“TOM”网的“美术同盟”网站和“雅昌艺术网”及至再往后出现的Art-ba-ba论坛,其开放式的平台搭建,互动式的参与方式,对艺术作品批评之尖锐,也让当代艺术的受众不断扩大,八九十年代形成的由艺术媒体引导的评论人与策展人为主的话语中心也被稀释。

640-6▲ (左)“美术同盟”门户网站;(右)“雅昌艺术网”门户网站

与此同时,自2003年6月开始,中国艺术市场变化剧烈,进入“后非典时代”:在2003年至2004年短短的两年之内,拍卖市场完成了从五六百万至3000余万的跨越式发展。艺术市场的繁荣,同时使得艺术刊物的出版出现了转机:从2005年开始,国内的艺术杂志数量开始呈现出井喷性增长,《Hi艺术》、《艺术财经》等40余种艺术杂志(不完全统计)创刊。这股“艺术刊物出版热”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天价之路”兴起之时恰好对应。此时与2000年之前相比,艺术媒体面临的问题已经由政治审查转向了与资本之间的博弈。艺术的市场化时代使艺术媒体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是价值取向,以市场为主导的艺术环境将对艺术的讨论更多集中在了艺术品价格上。

2007年元旦刚过,《纽约时报》发表了文章《中国艺术在革新中拥抱资本主义》(In China’s New Revolution, Art Greets Capitalism)。该文报道了西方画廊涌入中国、中国当代艺术飙升等现象,并提出对中国艺术家雇用工人作画、创造力下降的担忧。

作为奥运会的预热之年,这一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正在与全球进行着极为热情的互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也在这一年于北京798落成。萨奇画廊开始成立中文版网站,为中国年轻艺术家和艺术院校的学生提供发表作品的平台——《纽约时报》因此再发评论文章《让一万个青年艺术家崭露头角》(Let 10,000 Young Artists Bloom)。

640-7▲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内部展览空间,摄影师:Eric Gregory Powell

2007年年底,《福布斯》杂志发布“市场上最值得投资的五种收藏品”,位居榜首的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勃发和奥运前中外交流的热潮不仅吸引了海外媒体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持续关注,更吸引了一些海外媒体进驻中国。纽约老牌艺术杂志《艺术论坛》(ARTFORUM)在2008年初也成立了中文网站。中文版《艺术论坛》的采编与运营都独立于英文版,主要关注中国当代艺术。

2008年-2010年间,中国艺术媒体也积极走向国际。《艺术界LEAP》双月刊始创于2010年,这家有着中国血统的杂志从一开始就保持着国际化的定位和视野,首次采用中英双语的版式,希望同时兼顾“向中国介绍世界艺术”和“向世界介绍中国艺术”。由创立了《艺术论坛》中文网的田霏宇担任编辑总监,杂志用了40页的篇幅,邀请了侯瀚如、邱志杰等10位中国当代艺术的亲历者回顾中国当代艺术的10年进程。

640-8▲ (左)《艺术界LEAP》2016年5/6月刊封面;(右)《艺术界LEAP》2016年5/6月刊内文;图片来源:艺术界LEAP

除了直接进驻外,海外媒体与中国国内媒体企业进行合作也是成为趋势之一:前者提供品牌和部分稿源、后者提供中国的采编力量以及本土报道,是近年来艺术媒体国际化的新方向。2013年,苏富比与佳士得先后进入北京和上海;巴塞尔艺术展在收购了Art HK之后,推出了第一届香港展会;中国藏家也开始全球竞拍艺术品。同年3月,现代传播集团与Umberto Allemandi出版社旗下的报纸《The Art Newspaper》合作,推出《艺术新闻》。在中国艺术领域的爆发期,以其国际性、专业性与前瞻性的发展定位,成为华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艺术媒体,同时《艺术新闻》也与英文版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一同出版双语的艺博会日报。华语艺术媒体与西方的主流媒体,做到了无时差的同步出版。

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出版同时到来
– ▬ –

与上一个10年的互联网带来的冲击相比,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艺术类App和自媒体的兴盛,对于传统艺术媒体的冲击在艺术市场出现回落之后,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基于移动客户端的艺术媒体平台被提上了首要议程。创刊之初,《艺术新闻》除了和英文版一样出版月报之外,推出的app“艺术新闻”iArt也是移动客户端下载量最大的中文艺术媒体。雅昌艺术网也推出了其应用app“艺术头条”。

屏幕快照 2016-07-23 下午2.19.03▲ (左)“艺术新闻”app;(右)“艺术头条”app

从2010年的“微博元年”到2013年微信开放公众号平台,除了艺术媒体开设的公众号之外,在微信品台出现的自媒体往往展现出更多的个性,以及内容领域的细化和媒介的多样:譬如“民国画事”关注于中国书画,“艺术狗”则关注外国当代艺术,还有介于大众与艺术专业内容之间的“顾爷”;“象罔艺术计划”、“actionmedia”则选择出品艺术内容的视频。艺术媒体迎来多元化、小而美的时代。

与此同时,也预示着相当一批艺术媒体、尤其是以平面媒体为主要形式的媒体,会在这个过程中或消亡或转型。2012年,《艺术与投资》以及旗下的两本副刊《独立评论》《中国独立影像》宣布停刊;而国际版《Art in China》因为拥有海外刊号而得以保留,仅限海外发行。2015年年底,临近10周年之际的《艺术财经》宣布其纸版杂志将在100期后结束发行,其官方微博也停止了更新,到目前为止只有微信公众号还在更新。

反对还是支持?特朗普成了美国艺术家们的“新宠”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7月12日被共和党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将于11月代表共和党参加竞选。特朗普再次被推上争议的风口浪尖。众多艺术家对特朗普的竞选宣言和美国政治的未来作出不同角度的思考,从高举镜面的100位裸女,被筑上围墙的好莱坞星光大道奖章到中央公园悄无声息出现的墓碑,艺术家或冷静或热烈的政治参与姿态折射出美国当前复杂而又多面的政治局势。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