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伊始,艺术界在应接不暇的大型展览、艺术节与博览会日程之外,也迎来全球艺术机构的持续活跃。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及基金会在恢复国际交流的同时呈现更多古典与现代大师的作品大展及巡展,女性艺术家的回顾展及个展亦增添诸多亮点,原住民艺术家仍在各地受到关注,与科技、生态、殖民、离散、未来主义等话题相关的热潮也仍在持续。
欧美艺术机构将带来米开朗基罗、布朗库西、珂勒惠支、卡拉瓦乔、葆拉·雷戈与弗朗西斯科·戈雅、弗朗西斯·培根、奥尔巴赫、威廉·布莱克、高更等艺术家在内众多大师的大展及巡展,其中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还将在“锡耶纳:绘画的崛起,1300-1350年”(Siena: the Rise of Painting, 1300-50)中展出其最昂贵的藏品,即杜乔(Duccio)所作的《圣母与圣子》(Madonna and Child,约1290-1300年),该展览中还将包含大约90件从美国和欧洲各地收藏借展而来的艺术作品和其他相关物件,包括西蒙·马丁尼(Simone Martini)和安布罗乔·洛伦泽蒂(Ambrogio Lorenzetti)的作品,此后展览将巡至伦敦的英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此外,英国重要机构如白教堂美术馆、蛇形湖美术馆和泰特美术馆将分别为艺术家齐纳布·赛迪拉(Zineb Sedira)、芭芭拉·克鲁格(Barbara Kruger)和小野洋子举办个展和回顾展。琼·乔纳斯(Joan Jonas)、乔治亚·欧姬芙(Goergia O’Keefe)、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凯莉·梅·威姆斯(Carrie Mae Weems)等女性艺术家也将在美国重要机构举办个展,同时女性主题在数场展览中得到关注;华裔艺术家梁芝兰、李爽、单慧乾等亦有活跃。此外,香港M+博物馆将迎来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I.M.Pei)回顾大展“生活即建筑”。
1月
扎内勒·穆霍利(Zanele Muholi),《Cwazimula II, Paris, France》,2019年,图片来源:Jonathan Carver Moore,©Zanele Muholi
扎内勒·穆霍利:看着我 Za nele Muholi: Eye Me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旧金山
1月18日至8月11日
“个人的即政治的”一语可谓印刻在扎内勒·穆霍利(Zanele Muholi)作品中的格言。一月,作为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西海岸大展的新年首作,这位南非摄影师、社会活动家的个展“看着我”(Eye Me)迎来其开幕。展览将带来超过100幅摄影作品,同时展出的还有艺术家在过去20年中创作的绘画、雕塑和影像。
此外,其职业生涯中重要的摄影系列作品也将被囊括在内,包括创作于2002年至2006年的《仅有一半的图像》(Only Half the Picture),该系列拍摄于前往南非乡镇的访问期间,记录了当地遭受针对酷儿群体的仇恨犯罪下的幸存者。2006年,南非成为非洲大陆上第一个宣布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即便如此,指向LGBTQ+人群的仇恨和暴力却依旧存在。“我们希望为那些对酷儿有所恐惧的地方带来改变,”穆霍利在接受泰特美术馆采访时如是说。
展览中的其他作品如《存在》(Being,2006年起)将镜头对准了酷儿伴侣及他们的日常互动。无论是《LiZa I》(2009年) 中紧紧相拥的人物,还是《Katlego Mashiloane and Nosipho Lavuta, Ext. 2, Lakeside, Johannesburg》(2007年)中的温柔亲吻,都捕捉到了一些轻松温柔的瞬间。而《无畏丽人》(Brave Beauties,2014年起)则表现了跨性别女性、性别表示不一致者以及非二元性别群体。在双人肖像《Zazi I & II》(2019年)中,艺术家令两人把头发高高堆起,并将一面圆镜对准各自黝黑的脸庞。在左图中她们看向一边,仅露出侧脸,而在右图中她们则直直看向前方,将注视的目光反转,使观者成为被看的对象,就此提出究竟谁能够定义谁的问题。
展览的策展人之一,也是博物馆摄影部的助理策展人莎娜·洛佩斯(Shana Lopes)说道,“穆霍利的摄影作品和她的社会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它们赞扬了酷儿人群的美丽与坚韧,也唤起了人们对这一群体所遭受的创伤和暴力的关注。”
2月
哈罗德·科恩(Harold Cohen),《亚伦-希洪》(AARON-Gijon),2007年,图片来源: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与艺术家
哈罗德·科恩:亚伦 Harold Cohen: AARON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纽约
2月3日至6月
人工智能(AI)的新时代刚启幕一年左右的时间,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的早期学者,同时也是计算机艺术领域引人注目的先锋——哈罗德·科恩(Harold Cohen),就将在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带来其创作了超过40年的开创性的绘画项目“亚伦”(Aaron),时机可谓恰到好处。
这位出生于英国的艺术家曾是伦敦斯莱德美术学院的明星教师,早在1965年就在白教堂美术馆(Whitechapel Gallery)举办过个展,次年还代表英国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此后,他于1968年移居美国担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客座教授。在加利福尼亚,他的周围环绕着后来塑造了苹果及其他硅谷巨头的一代人,而科恩最初对编码的兴趣仅仅是出自于一种智力实践,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对于那些苦苦追寻新的创作形式的艺术家来说,用编码进行绘制或许不失为一种应对挑战的方法。
“哈罗德·科恩:亚伦”将展示“亚伦”项目中精心绘制的绘画及制图作品,同时博物馆展厅内还将配置有两个版本的软件,现场展示其作画的过程。
3月
阿比查邦·韦拉斯塔古,《Ghost Teen》,2009年,图片来源:艺术家与M+©阿比查邦·韦拉斯塔古
阿比查邦·韦拉斯塔古:Primitive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Primitive
M+博物馆,香港
3月8日至7月14日
M+将在展演空间以场域特定的方式,展出泰国艺术家兼导演阿比查邦· 韦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生于1970年)的作品《Primitive》(2009),这亦是此作在香港首次展出。《Primitive》是M+所藏的多频道录像装置,包含另外两出短片和一本艺术创作书。此装置将视觉艺术、流动影像和电影共冶一炉,铸就艺术家的标志风格,成为其艺术生涯转折点。韦拉斯塔古洞悉当代处境,以探索非叙事结构和多种可能性见称,并将《Primitive》的部分元素用作为其剧情长片《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2010)的题材,此片曾获康城影展金棕榈奖。
《Primitive》于泰国北部村落纳布亚拍摄,记录当地年轻人的生活,为他们的对话、歌曲和梦想。光、幽灵和前世今生之旅的神秘主题,跟电影细腻的人物描写和暴力的回响交织。借着这些元素,韦拉斯塔古摇撼传统的时间观念,拓阔现实和想像的联系空间。《Primitive》深植于本地和个人历史,并为这些大大小小的叙事挹注永恒而神秘的回声。
杨沛铿,“Soft Ground”展览现场,Gasworks,2023年,摄影:Andy Keate
杨沛铿:柔软的土地 Trevor Yeung: Soft ground
Para Site,香港
3月16日至5月19日
阿那亚艺术中心
冬季
位于伦敦的艺术机构Gasworks为香港艺术家杨沛铿(Trevor Yeung)在英国举办的首次个展“柔软的土地”(Soft ground)将于2024年巡展至其合作机构香港Para Site与秦皇岛阿那亚艺术中心。杨沛铿的作品以植物生态学、园艺、摄影和装置为隐喻来理解社会关系,其作品巧妙地探讨了控制体系和权力结构。他经常以植物为媒介,借用植物的结构、养护和维护来思考亲密的个人经历。杨沛铿的作品将植物、动物、观众和参与者交织在一起,促使我们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和行为状况是如何决定的。
此次个展深入探讨了伦敦同性恋聚集区复杂的社会动态和物种间的关系。展览的核心是按比例再现汉普斯特德希斯(Hampstead Heath)一棵声名狼藉的老橡树,粗壮的树干被压得很低,树皮在经常夜间使用后被磨得光滑。杨沛铿的作品用肥皂铸成,充满了泥土的湿润芳香——有些是天然的,有些是加工过的,就像树和躺在树上的尸体。肥皂闪闪发光,昙花一现,是树的替身;是被使用和消耗的亲密物品。它接触并摩擦着我们的身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平滑和分解。艺术家将光线和气味作为其雕塑作品的关键元素,通过改造展厅空间来探索黑夜与白天、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躲避他人与被他人看见之间的流动互动。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âncuși),《La Muse endormie》,1910年,图片来源:Adam Rzepka-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MNAM-CCI /Dist. RMN-GP,©Succession Brancusi – All rights reserved (Adagp)
布朗库西 Brâncuși
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巴黎
3月27日至7月1日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âncuși)在巴黎的工作室本身堪称某种“整体艺术”(Gesamtkunstwerk),在此之中,雕塑彼此的空间关系与作品自身大胆、极简的形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尽管他一再地在单体作品中回归某些特定的主题,比如太空中的鸟儿、吻,还有无尽的柱子,这位罗马尼亚出生的艺术家也热衷于在工作室里重新组合它们——他称之为“移动的组群”。这种整体性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当布朗库西晚年停止创作新作时,用石膏复制品替代了所有已出售的作品。
其工作室的命运自1977年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Centre Pompidou)开放之初就与该馆紧紧相连。就在1957年去世前不久,布朗库西将自己位于蒙帕纳斯艺术家聚集地 Impasse Ronsin住所内的全部物品遗赠给了法国。尽管原初的工作室在几年后遭到拆除,但其复制品却被保留了下来,共计137件雕塑作品(和87个底座),且与布朗库西在世时的布局一模一样。在经历过1990年洪灾的袭击后,工作室于1997年被搬迁至伦佐·皮亚诺 (Renzo Piano) 在蓬皮杜对面专门建造的附楼。而现在,赶在博物馆即将于2025年迎来全面的关门与整修之前,布朗库西的聚合空间将先迎来再一次的重新组合。
该展览被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称为“非凡之展”——这一世代以来法国首次致敬“现代雕塑的开创者”,而艺术家所遗赠的雕塑、照片、绘画、影片、档案文件、工具以及家具将是该展览的“支柱”。观众们会见到艺术家主要作品系列中的近200件雕塑,除了工作室内的石膏作品外还有从世界各地借展而来的石制或青铜制原件。通过这一次的展出,人们有望进一步了解布朗库西的雕刻过程,以及他从罗马尼亚民间建筑、基克拉迪群岛艺术以及在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门下短暂的学徒生涯中所汲取的创作灵感。1907年,在师从大师仅一个月后,布朗库西就选择了离开,自此开始独立的创作并再未回头。
5月
米开朗基罗的《圣母、圣子和受洗者圣约翰》(1504-05)在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
米开朗基罗:最后几十年 Michelangelo: the Last Decades
大英博物馆,伦敦
5月2日至7月28日
米开朗基罗、莱昂纳多、拉斐尔 Michelangelo, Leonardo,Raphael
皇家艺术研究院,伦敦
11月9日至2025年2月16日
坐拥大量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收藏,英国绝对有能力举办这位大师的展览,而恰如伦敦的巴士一样,好事不单行。今年5月,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将带来“米开朗基罗:最后几十年”(Michelangelo: the Last Decades)大展,展出其在人生最后三十年中的巨大成就。11月,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则会将米开朗基罗与其同行莱昂纳多·达·芬奇放在竞争对手的位置上检视,并进一步探讨二者对年轻的拉斐尔的影响。
大英博物馆的展览以1534年米开朗基罗在佛罗伦萨共和国倾覆后移居罗马为线索。在那里,他接受了一系列教皇委托,创作了包括西斯廷教堂中的壁画《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ement)、圣彼得堡大教堂的重建,还有梵蒂冈保禄教堂的壁画等创作。为了展示米开朗基罗晚年的多产,大英博物馆将公开展示自2018年就处于修复中的《主显节草图》(Epifaniacartoon,约1550年),同时配合其为《最后的审判》、圣彼得堡大教堂的建筑设计所绘制的草图,以及一部分的手稿。
皇家艺术研究院则将重点放在了米开朗基罗与莱昂纳多的直接竞争上,二人在1504年受托在维奇奥宫两面相对的墙上绘制战斗场景,但都没有完成。皇家艺术研究院试图整合与之相关的作品,即他们各自的“圣母像”——米开朗基罗未完成的圆雕《圣母、圣子和受洗者圣约翰》以及莱昂纳多以相同主题绘制的《伯灵顿之家》。皇家艺术研究院一直保有后者,直到1962年将其出售,常年展于英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6月
贝聿铭(Irving Penn),图片来源:Vogue. Condé Nast, 1976年
贝聿铭:生活即建筑 I.M.Pei: Life is Architecture
M+博物馆,香港
6月29日至2025年1月31日
那个将玻璃金字塔和棱角分明的前庭赋予世界上最重要的博物馆的男人,将在今年迎来他的首次大展。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东馆(1978年)、卡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Islamic Art, 2008年),当然还有巴黎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那令人震撼的金字塔入口(1989年),都让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I. M. Pei,1917-2019年)为艺术世界所重视。
这几件作品以及其他一些备受瞩目的项目都足以让贝聿铭登上20至21世纪最伟大建筑师的行列。M+博物馆的介绍中这样盛赞:“他的作品与人生,将权力作用、地缘政治的复杂性、文化传统与全球各地城市的特征一起织就成一张巨大的挂毯,他跨越文化的视角为当代世界奠定了基础。”
展览由M+博物馆设计与建筑策展人王蕾(Shirley Surya)以及荷兰新建筑研究院(Het Nieuwe Instituut)的艺术总监陈伯康(Aric Chen)联合策划,经历了为期五年的准备,将展出建筑图纸、草图、视频以及其他档案资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首次公开亮相,同时也将有建筑模型用以展示贝聿铭过往的项目。另外,由当代摄影师受委托新近拍摄的建筑照片也会在展览中得到呈现。
7月
劳伦斯·韦纳,《一为多收益 / 二为表演好 / 三下准备齐 & 四就朝前跑》,画廊周北京公共单元现场, © 劳伦斯·韦纳,图片来源:里森画廊,摄影:杨灏
劳伦斯·韦纳 Lawrence Weiner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7月20日至10月20日
1969年,劳伦斯·韦纳(Lawrence Weiner,1942 – 2021)撰写并发表《意图宣言》:1. 艺术家可构建作品;2. 作品可被制造;3. 作品无须被实现(每项条件均具有平等地位,并符合艺术家的意图,这些条件的取舍取决于观者接收作品时的决定。)观者和艺术家共同合作完成作品,而无论作品是否显现。韦纳的艺术作品可以根据特定场域制作,但并非为某地点而创作。其作品材料和呈现形式各不相同——见于博物馆、画廊、住宅和公共空间的墙壁、地板或窗户上。从火柴盒到井盖、别针和T恤,或在电影中被讲述,或在唱片中被演唱,其作品也出现在多样情景中。而同一件作品也可以通过文字的置入及其色彩、字体、格式与比例的运用,采用绘画、印刷、模板或乙烯基材料等方式呈现。韦纳的作品不断颠覆人们对艺术的运用与展示、创作者的身份和创作媒介的认知。
作为20世纪60年代观念艺术的先驱与主要奠基人之一,劳伦斯·韦纳以文本为媒介的艺术实践闻名,其作品在特定场域呈现,探索了语言、意义和交流的特性。韦纳将语言视为物质对象,拓展了人们对艺术本体论的认知,并对文字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其艺术创作正如艺术史学者安妮·罗里默(Anne Rorimer)所言,“将艺术从对传统独一性的臣服中解放出来”。在此次回顾展中,UCCA将与劳伦斯·韦纳艺术遗产合作,呈现艺术家一系列重要代表作品,包括自20世纪70年代至2010年代的文字作品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这是自2008年受UCCA委托创作的个人项目“劳伦斯·韦纳:以邀光”作为UCCA开馆展项目之一展出以来,劳伦斯·韦纳于中国的首个大型机构个展。本次展览由UCCA策展人方言策划。
9月
Giuseppe Penone,《Essere Vento (To Be Wind)》, 2014年,图片来源:巴黎证券交易所-皮诺收藏馆、艺术家与Marian Goodman Gallery
贫穷艺术 Arte Povera
巴黎证券交易所-皮诺收藏馆,巴黎
9月25日至2025年3月24日
据策展人卡罗兰·克里斯多夫-巴卡列夫(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透露,将在巴黎证券交易所-皮诺收藏馆(Bourse de Commerce – Pinault Collection)举办的有关贫穷艺术运动(Arte Povera)的展览将会有“90%的贫穷艺术,以及10%运动前后的发展”。
展览将会通过乔凡尼·安塞尔莫(Giovanni Anselmo)、皮耶·保罗·卡佐拉里(Pier Paolo Calzolari)、雅尼斯·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马里奥和玛丽莎·梅尔茨(Mario and Marisa Merz)以及吉里欧·帕奥里尼(Giulio Paolini)等13位关键人物的作品,聚焦以旧衣物和泥土等劣质材料为素材的贫穷艺术运动。不过,展览也会向前追寻“贫穷艺术运动的先驱者们,远至(8世纪和公元前3世纪)伊特鲁利亚人对能量和恒定变化的看法”,克里斯多夫-巴卡列夫说道,“在展厅的另一侧,我想要展现贫穷艺术运动是如何与现今全球各地的艺术家正在做的事情相互连接的,就比如雅尼斯·库奈里斯之于大卫·哈蒙斯。”
展览中的作品既有皮诺本身的收藏,同时也有从利沃里城堡当代艺术博物馆(Castello di Rivoli)借展而来的,后者于2000年收购了艺术商玛格丽塔·斯坦因(Margherita Stein)的收藏,因而拥有丰富的此类作品。斯坦因于1966年在都灵创办了自己的画廊Christian Stein,用以收藏和展示贫穷艺术运动中的重要作品,其中就有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的《灯》(Lampadina)。巴黎的展览还囊括了来自法国和意大利其他几家一流公共和私人收藏中的借展作品,当然也会有仍在世的贫穷艺术家的作品。克里斯多夫-巴卡列夫概括了贫穷艺术运动在其他方面的重要性,“这会是个非常生动的展览。生命就在他们的艺术之中,显示出贯穿宇宙间的能量和生命力。对我们来说绝不只是布置展品这么简单,你得自己进行阐释,这个过程更像是在玩音乐。我们并不总是知道艺术作品的边界在哪里,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群艺术家发明了装置艺术——一个推动了西方艺术发展,并在当今世界引起了共鸣的概念。”
策展人还解释了都灵的城市景观是如何支撑起这一运动的,“都灵是一座位于山下平坦区域的工业城镇,因而在作品中会显现出工业现代化与自然之力之间的张力。你很少能看到艺术与其诞生地的物理环境之间产生的联系。”
10月
杜乔(Duccio di Buoninsegna),《圣母与圣子》(Madonna and Child), 约1290-1300年,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锡耶纳:绘画的崛起,1300-1350年 Siena: the Rise of Painting, 1300-50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
10月13日至2025年1月26日
欧洲人的文化生活首次摆脱中世纪的桎梏,究竟是在15世纪的佛罗伦萨,还是14世纪的锡耶纳呢?人们或许能在参观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今秋的大展——“锡耶纳:绘画的崛起,1300-1350年”(Siena: the Rise of Painting, 1300-50)后得到答案。该展览的灵感来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过去几十年间对其十四世纪意大利艺术馆藏的拓展,其中就包括博物馆在2004年以4500万美元购藏的杜乔(Duccio)《圣母与圣子》(Madonna and Child,约1290-1300年),这幅作品中明显的立体褶皱表现方式给人以拜占庭风格的错觉,这也是该馆史上最昂贵的一次购藏。
此次展览还将会包含大约90件从美国和欧洲各地收藏借展而来的艺术作品和其他相关物件。这一时期的巅峰之作——杜乔的巨幅祭坛画《庄严》(Maestà)无法从其在托斯卡纳锡耶纳的静谧所在前来展览,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计划将该作品座架及后基座上九幅画板中幸存的全部八幅重新组装起来,这也是它们自18世纪散开后的首次合体。
除了杜乔的一些作品外,展览中还将见到西蒙·马丁尼(Simone Martini)和安布罗乔·洛伦泽蒂(Ambrogio Lorenzetti)的作品。其中马丁尼(约1284-1344年)其人在离开意大利前往法国阿维尼翁教皇宫廷任职时,也将锡耶纳画派的风格一同带上了,因此展览中也会包含艺术家在法国期间创作的作品。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欧洲绘画部的总策展人斯蒂芬· 沃洛霍吉安(Stephan Wolohojian)表示,为了筹备此次展览,博物馆对《庄严》进行了第一次现代技术分析,之后也将分析的结果以单卷形式在开幕前后出版。
“锡耶纳:绘画的崛起,1300-1350年”之后将到伦敦的英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继续展出,正是该馆向纽约出借了《庄严》中的三幅座架画板,其中就包括杜乔的粉金色《天使报喜》。
11月
凯绥·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Ein Weberaufstand-Sturm》,1897年,图片来源:丹麦国立美术馆
珂勒惠支 Kollwitz
史泰德美术馆,法兰克福
3月20日至6月9日
凯绥·珂勒惠支 Käthe Kollwitz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3月31日至7月20日
丹麦国立美术馆,哥本哈根
11月7日至2025年2月25日
凯绥·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总是不惧于直视人类的至暗遭遇。不论是因孩子死去而悲痛欲绝的母亲,还是因饥肠辘辘而惊慌失措的穷人,她对于苦难的描绘都富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以至于在一个世纪以后这些作品仍带给人们回响。回顾自己大半生对于德国工人阶级市民与妇女的挣扎与苦难的描绘,珂勒惠支在1941年称自己为一个社会主义艺术家。除了政治上的坚定信仰外,珂勒惠支的动力始终来自她在观察中所看到的美。“工人们的举止中自有一种伟大……一遍又一遍地描摹他们为我开启了一个安全阀,让生活变得可堪忍受。”珂勒惠支的作品在时间中历久弥新,其中艺术实验的面向与行动主义的面向相互融合,将在2024年构成三场,而非一场,为纪念她而举办的大型展览。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将带来艺术家在纽约的首场回顾展,重点强调艺术家在彼时盛行的抽象主义转向中,“坚持社会批判”。位于法兰克福的史泰德美术馆(Städel Museum)则将她视为“意欲用艺术促进社会变革”的艺术家,策展人雷吉娜· 弗赖贝格尔(Regina Freyberger)表示展览中也会触及在二战后,东西德围绕由她的遗产构成的“政治拨款”背后复杂的历史。而丹麦国立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Denmark)的策展人比吉特·安德伯格 (Birgitte Anderberg) 表示,美术馆正在组织国内首次全面展示珂勒惠支“基本人文主义”艺术的展览。凭借其“和平主义的立场、对不平等的深刻认知,以及对女性的强烈尊重”,她的艺术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尹秀珍,图片来源:艺术家
尹秀珍个展 Yin Xiuzhen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
11月至2025年2月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2024年迎来其12周年,并在此前公布的展览计划中表示,2024年,艺术、设计、建筑等跨学科的智慧将汇聚在PSA,形成丰富的宇宙星系。其中,博物馆将于2024年底举办艺术家尹秀珍的个展。
尹秀珍(1963年生于中国北京,现生活和工作在北京)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她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一直围绕着具体的个体经验展开,将私人的生命传记编织进历史的集体叙事之中。尹秀珍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活跃的姿态参与到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多个重要节点性展览及事件中,她以敏锐而诗意化的创作直觉捕捉了急速发展的社会中主流叙事背后的迷失与不安,并以一系列运用日常材料创作的雕塑装置将微妙的个体感受及往往被忽视的个体意志予以视觉化呈现。她的作品具有实验性和多样性,并对材料进行反思,进行了大量的不同形态的艺术创作。作品涉及装置、行为、陶瓷、影像、绘画雕塑等众多领域。尹秀珍的作品广泛展出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及艺术机构,是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女性艺术家。她曾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中国国家馆展、圣保罗双年展、悉尼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光州双年展、横滨三年展和莫斯科双年展等大型国际艺术展。
撰文/ Scarlet Cheng, Louis Jebb, Hannah McGivern,
Andrew Pulver, Aimee Dawson,
Gareth Harris, J.S. Marcus
翻译/卡桑
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