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佳士得上海拍卖十周年预展在上海启幕,佳士得中国与《艺术新闻》联合举办的十周年主题文献展“十年:浪潮之上”也随之展开。2013年-2023年,是佳士得进入中国内地举办拍卖的十年,也是《艺术新闻》创办的十年;是中国与全球艺术市场深度融合的十年,也是亚洲进入全球艺术市场成为重要参与者的十年。在此期间,全球艺术市场经历了崛起与繁荣,也度过了沉寂与困难。与此同时,中国及亚洲艺术市场与全球的链接和接轨,也创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十年:浪潮之上》展览现场,2023年;摄影:JJYPHOTO
“十年:浪潮之上”展览中,首个单元“多元融合、深度参与:佳士得在中国内地举办拍卖的十年”呈现了佳士得中国过去十年在中国内地的市场举措和重要事件;“生态演进:在全球与中国之间编织国际网络的十年”则聚焦于过去十年,在《艺术新闻》和佳士得中国共同参与和见证下,上海、中国乃至亚洲在艺术生态上的演进和变化;“浪潮迭起:中国与国际艺术市场汇流的十年”则梳理了中国以及影响中国艺术市场的重要事件以及行业走向。
此次为展览特别制作的短片邀请了艺术家丁乙、艺术评论家及策展人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余德耀美术馆馆长余至柔、油罐艺术中心与乔空间创始人乔志兵、佳士得中国区主席杨媛草,从艺术创作、展览与评论、美术馆运营、艺术市场等角度,回顾十年间艺术浪潮的起伏与变迁,以及上海成长为一座艺术中心城市的历程。
2013年4月,佳士得正式成为首家获得拍卖执照,并可以在中国内地独立开展拍卖业务的国际艺术品拍卖行。这一年9月,佳士得中国内地首场拍卖在上海拉开帷幕,举办了连续三天的展览、艺术论坛、私人洽购展和拍卖等活动,在这场拍卖中,西方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内地拍卖,其1969年创作的《坐着的男人》(Homme et femme nus)以960万人民币成交。在佳士得中国内地首拍中,艺术家蔡国强还在现场创作了火药画《故乡》。
在次年的佳士得上海春拍中,中国买家占比63%,国际买家占比37%,中国艺术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在这一年的佳士得上海拍场中,郝量的作品《云记》以675万人民币成交,创下当时艺术家全球拍卖纪录。
2016佳士得北京空间毕加索特展;图片来源:佳士得
2015年,佳士得开始着力开拓中国新锐当代艺术家的国际市场,在佳士得上海秋拍推出创新拍卖项目“+86 First Open”,呈现30位中国新锐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这场专题性的拍卖也延续至2016年,在当年的佳士得上海秋季拍卖中呈现了两场拍卖「First Open 开创|上海」和「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继续发掘中国年轻艺术家作品在市场中的潜力。
从2017年开始,佳士得致力于举办战后美国艺术大师作品的中国巡展,罗斯科、劳森伯格等等艺术家的作品亮相上海、北京,这也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佳士得拓展国际市场征程中的重要一站,也标志着中国藏家群体所具备的国际艺术视野和收藏潜力。这一年,萨尔瓦多·达利的《凯旋的大象》以1320万人民币成交,成为当时佳士得于上海拍卖以来最高成交价西方艺术品。
2019年 佳 士 得 春 拍“离 心 力”专 场,带 来16位 先 锋 艺 术 家,其 中 包 括 KAWS、MADSAKI、段建宇、贾蔼力、黄宇兴、梁远苇、谢南星等;图片来源:佳士得
2019年佳士得上海拍场的表现,意味着中国艺术市场与国际已经处于同步的状态,当年秋拍夜场中西方艺术品竞投激烈,阿历克斯·卡茨、杰哈德·李希特、安德烈·古斯基、艾迪·马丁内斯、托尼·克拉格,以及卡塔琳娜·格罗斯等西方艺术家首次在上海拍场亮相,亦拍得优异结果。
2020年,虽然有疫情发生,但在佳士得的年度业绩公告中,亚洲藏家在全球拍卖的成交额仍占整体销售额的34%,首次超越美洲,这也意味着新一代藏家在亚洲的崛起。
2022年3月,佳士得以上海-伦敦两地联拍的形式重启上海拍卖,整场总成交额达2.2亿人民币,创下佳士得内地拍卖新高。这场拍卖亦是自2020年疫情之后上海举办的首场现场拍卖,拍卖结果远超疫情前水平,成为再度重启国际连接的有力信号,也是属于特殊时代进行的创新举措。
上海-伦敦两地联拍,2022年;图片来源:佳士得
进入2023年,新买家大量涌入并活跃于佳士得全球拍场,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新买家数量剧增43%。在5月香港春季拍卖中,中国内地买家总竞投额为亚太地区第二高,比2022年春季增长28%,这一系列数据也反映出中国市场的潜力。
《十年:浪潮之上》展览现场,2023年;摄影:JJYPHOTO
过去十年的深耕与拓展,是佳士得在中国内地的重要时间节点,扎根于中国艺术市场之中,在不断开拓和挖掘市场潜力的同时,也见证着行业与生态的成熟发展。
《十年:浪潮之上》展览现场-《艺术新闻》封面墙,2023年;摄影:JJYPHOTO
在过去十年中,《艺术新闻》作为一名行业观察者和记录者,参与中国本土艺术生态的观察和报道,同时将目光放向全球,为中国读者带来前沿、深度的国际艺术生态最新动向,同时也为国际艺术生态带去关于中国的声音,期望借此提升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能见度。
纽约第五大道上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见证了中国艺术融入全球多元文化的过程,2013;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翻阅过去十年的《艺术新闻》,也更能见证中国自身发展以及国际艺术生态演进的过程。
美国多家博物馆在2013年相继推出中国主题展览,古根汉姆博物馆与香港何鸿毅家族基金会共同发布为期 5 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与展览计划。同年,大都会博物馆带来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大展。国际重要博物馆对于中国艺术的展现与收藏,也增强了海内外对于中国艺术发展的信心。
在这一年,国际艺博会和画廊也将他们的版图拓展至亚洲,巴塞尔艺术展进军香港;在中国内地,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也于同年创立,它与2012 年成立的ART 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共同拉动了上海每年11月艺术季的市场活力。
这一时期,我们也能看到中国藏家身影活跃在国际艺术市场,并频频创造高价艺术品的成交纪录,部分中国藏家对于中国书画与当代艺术的爱好,扩展到西方现代艺术领域,在国际艺术市场中,他们不断将梵高、毕加索、莫迪里阿尼等重要的西方现代艺术大师的作品收入囊中。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2014年之后,位于上海西岸的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星美术馆等由收藏家创办的民营美术馆先后开馆,不仅展现了中国藏家群体对于自身收藏的信心,也带动了上海成为新的艺术中心城市。在收藏家和民营企业推动的美术馆热潮中,能够看到各种运营类型的尝试,也是中国的重要艺术收藏趋向成熟的标志。
2019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市场,当年TEFAF发布的艺术市场报告《中国艺术市场》中,由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可佳撰写,这是西方艺术机构首度以中国艺术市场为主题发布的叙事性研究报告。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崛起,我们也见证着新一代藏家群体的崛起,著名文化经济学家克莱尔·麦克安德鲁在2019年的环球艺术市场报告中强调千禧一代藏家的市场活力,并证实在部分地区的固定年消费百万美元或以上的藏家占比高达45%。
ART SG展会现场,2023年
站在2023年,历经疫情波折之后的亚洲艺术市场重新开局。从新加坡到东京,亚洲迎来多个新兴的国际性艺博会,首尔也成长为国际艺术艺术市场的重要一站。亚洲多中心的艺术市场版图已经在疫情之后展现。在中国,上海、北京和香港等地的春季拍卖也陆续落槌,艺术市场重回正常运行轨道。中国内地藏家在国际拍卖中的竞投额较疫情期间出现大幅增长。
“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展览现场,东一美术馆,2023年
与此同时,上海多家美术馆密集引进海外重要博物馆馆藏展,为上海本地观众带来国际古典与现代大师重要作品。上海重回国际视野,成为国际博物馆海外巡展的重要站点。
2023年是佳士得中国与《艺术新闻》长足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中,共同见证过中国艺术市场的崛起,中国藏家群体的壮大和影响力的扩大。与宏观经济状况和社会环境挂钩的艺术市场,从来不是自发性的产物,经历了一个对话与融合、发展与繁荣、回落与重建联结的周期,十年时间足以见证一段历史的起伏,一个行业在中国的成长和变迁。
在新的十年到来的起点上,我们重新梳理过去十年的重要时刻与标志性事件,仍然惊叹于这片土地产生的创造力与蓬勃活力,以及面对不同时期的挑战,艺术在此发展的韧性。亲历与见证上一个十年,更让我们对未来抱有信心与期待。
本次展览由佳士得中国、《艺术新闻》及超媒体集团MM’Art+联合出品
出品人
杨媛草
曹丹
《艺术新闻》团队
项目策划:黄珍妮
内容编辑:林佳珣
项目统筹与协调:赵悦、胡爽
项目助理:季佳雯
佳士得团队
项目策划及统筹:林融
展览营运:姚峻杰
文献研究:秦仲维 冯晴蕾
项目助理:刘奇
展陈设计:Archi_temp
平面设计:木谷、长生
平面设计顾问:Q.Jing Studio
《十年·浪潮之上》视频制作:3T Studio
特别鸣谢:
余德耀美术馆
油罐艺术中心
丁乙工作室
香格纳画廊
佳士得中国与《艺术新闻》联合呈现文献展“十年:浪潮之上”期间,将于9月21日举办主题对谈“上海艺术景观的建构与未来”。本次对谈由超媒体艺术平台MM’Art+总裁、《艺术新闻》出版人曹丹主持,特邀艺术家丁乙、余德耀美术馆馆长余至柔、佳士得亚太区副主席暨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部联席主管林家如,从艺术创作、艺术收藏、美术馆运营、艺术市场等角度,讲述他们眼中十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以及上海艺术生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