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为主题,直面气候和生态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博物馆未来不可忽视的视角。
在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艺术新闻》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主题论坛“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邀请中外博物馆与艺术项目的领导者以及对于环境与生态问题进行研究与创作实践的艺术家,于5月17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以“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为题展开对话与交流,邀请蓬皮杜中心驻华代表、蓬皮杜中心×西岸美术馆项目总协调人费保罗(Paul Frèches),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黄宓,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水系计划”发起人、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参展艺术家曹明浩与陈建军,论坛由《艺术新闻》主编叶滢主持,一同探讨博物馆如何通过教育项目、展览内容、社区活动和研究等方式,创造连锁效应,促进积极变革,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自身的机制变革上,博物馆如何在自身的运营、管理上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艺术家如何通过社群介入与创作实践,为可持续的未来注入行动与思想的活力。本次论坛由香奈儿特别提供支持。
昆勒·阿德耶米 / NLÉ建筑事务所,“MFS IIIx3 岷江漂浮系统”,2018年,成都·蓬皮杜国际艺术双年展委任制作,由毛继鸿艺术基金会支持;“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Cosmopolis#1.5)- “延展智慧”(Enlarged intelligence);摄影:尔见摄影
蓬皮杜艺术中心自建立以来,就承诺以跨学科的方法深入讨论时代紧迫议题,环境与生态问题一直被纳入其讨论中,从2020年到2022年,蓬皮杜中心对可持续性进行了集体反思,并发布了一项战略行动计划。这一举措符合中心从多个角度对可持续发展主题的长期承诺和研究,正如中心的项目所反映的那样。例如,2014年,蓬皮杜中心推出“生态学与女性主义”论坛,将当代重要的两股思潮进行交叉讨论。2017年开始,蓬皮杜中心推出“全球都市”(Cosmopolis)项目,探讨当代社会、城市和政治议题。在“全球都市”框架下,生态议题被嵌入讨论之中,陆续发生了“生态学和非殖民主义”、“替代经济”等与生态相关及其延展领域的跨学科对话。
塞西莉亚·维库尼亚,《奇普纪事(上海)》,2016/2021年,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新文化制作人”第一季“手艺再兴”,“回到未来:穿越时代的屏障”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21年,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关注作为生命源泉的水如何在交融中形成。近年来,艺术界也愈发将眼光投向水,以水贯穿对生态、文化、政治与经济在哪的生命系统的探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携手推出的展览“树,树”,颂扬树这一人类社会自古以来的重要美学源泉,重思人类与生灵万物之间的共生关系。而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香奈儿文化基金于2021年共同发起的“新文化制作人”项目旨在为具有文化视野的探索者、创作者、实践者、坚守者提供展示和表达的舞台。第一季文化制作人“手艺再兴”中,吴有、冯立星的“狂人之丘”在过度商品化的当下回到古朴的媒介,用手艺将身体与世界连接;左靖、王彦之的“回到未来:穿越时代的屏障”以可持续发展、城乡价值与社会设计为导向,为面向未来的造物提出解题思路,展陈设计也使用了可回收瓦楞纸板,以榫卯方式进行展台和展墙的拼装。在展览闭幕后继续将“手艺”重置于友好、克制的生产消费体系中进行探讨。
潘涛阮,《第一场雨,遮阳板》,三频影像装置,16’4”,2021年-持续中,“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 展出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提供了一个来自华南地区的机构实践案例,“泛东南亚三年展”作为“新美术馆学”理念的一种尝试,在跨越国界的语境中,思考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和流动性。自2021年起,“泛东南亚三年展”以持续开放的进行形式生成了一系列展览项目,联动华南及东南亚地区的各方资源,以区域艺术研究为核心,构建了一种独特的 “展览流”模式,持续探索东南亚当代艺术与在地艺术生态的策展弹性空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近期推出的展览“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同期推出的序列展览流中的“向雨林学习”和“博物之知”两个项目展,从区域环境与在地知识出发,联结了全球化中错置、复杂的艺术生态议题。
曹明浩和陈建军在水系避难所的黑帐篷中举行的工作坊现场
对于生态和可持续议题的关注、发掘和展示,不仅需要全球的机构实践,也需要艺术家个体或集体的共生之力。2022年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的艺术家曹明浩和陈建军从2015年开始发起“水系计划”,以生态变迁的长时视角探索社群再生的可能。2019年,《水系避难所》曾于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中展出,关注 2008 年四川地震发生后的当地重建行为,通过⼩范围的实践将景观、生计、⽓候变化以及可选择的未来等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的讨论,或呈现地质学家检测地底岩石,印证数亿年前的地质运动,他们溯岷江而上,发现历史冲刷后地理、地质、生态、历史与情感的留痕,其艺术实践的在地性和长时性在如今生态危机的语境下格外有现实意义。
《艺术新闻 / 中文版》近年来密切关注艺术界对于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回应,策划了一系列出版物、讲座及展览。先后出版有《生态告急,艺术何为》《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再利用、更新、再循环——中国的新建筑如何植根现实活化传统》《气候危机的警报离艺术界有多远》等多期封面专题报道,发起主题讲座“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一场艺术与科学的对话”(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1),并策划关注物种多样性的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昆明当代美术馆,2022)。
在国际博物馆日的年度主题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之下,本次讨论将对近年来艺术机构与艺术家就生态和可持续议题的实践进行聚合与研讨,提供来自国内外艺术机构的思考和实践样本,为艺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开新的思路,激发新的动能。
自2020年《艺术新闻》携手香奈儿共同发起“创意赋能”讨论系列以来,已联合了中国多家艺术机构举办了9场主题多元的讨论活动。在此基础上,2023年启动的全新年度文化项目(CULTURAL PROGRAM)将开启一系列聚焦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助力女性艺术与新生代发展的出版、论坛和教育项目。本次“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主题讨论为2023年年度文化项目的首场公共交流与讨论。
关于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
目标3: 良好健康与福祉: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特别关注心理健康和社交隔阂问题; 目标13: 气候行动: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在北半球采取低碳实践,同时在南半球采取温室气体减排策略; 目标15: 陆地生物:保护、恢复和促进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强化当地领导者的发言权,提升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