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多项人事任命显示艺术领域女性领导力的提升,人工智能的艺术应用再掀风波|艺术时刻2023-5-9

May 09, 2023   TANC

人事变动 

最新人事任命显示

女性在艺术领域的领导力的持续提升

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及艺术基金会卡蒂斯特(KADIST)最新的人事任命显示,女性在艺术领域的领导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卡琳·海因兹博(Karin Hindsbo) 摄影:Nasjonalmuseet Ina Wesenberg卡琳·海因兹博(Karin Hindsbo) 摄影:©Nasjonalmuseet / Ina Wesenberg

卡琳·海因兹博(Karin Hindsbo)将就任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海因兹博将于九月履新,她目前为挪威奥斯陆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Art,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馆长。自2016年一直担任该职位的弗朗西斯·莫里斯(Frances Morris)将以名誉董事身份留任,以确保领导层的顺利过渡。海因兹博拥有领导主要公共机构的丰富经验,并担任丹麦文化期刊Øjeblikket的主编和哥本哈根大学艺术与文化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Art and Cultural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客座讲师。泰特美术馆馆长玛丽亚·巴尔肖(Maria Balshaw)在声明中表示:“(海因兹博)用细致入微、多样化的方式来表达国家和跨国艺术生态,这与泰特现代美术馆的理念完美契合。”

迈克·克鲁斯(Maike Cruse),图片来源:巴塞尔艺术展;摄影:Debora Mittelstaedt麦克·克鲁斯(Maike Cruse),图片来源:巴塞尔艺术展;摄影:Debora Mittelstaedt

巴塞尔艺术展任命麦克·克鲁斯(Maike Cruse)成为首任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总监。克鲁斯将于2023年7月履新,她目前为柏林画廊周(Gallery Weekend Berlin)总监,她曾供职于柏林当代艺术研究所(KW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和柏林双年展(Berlin Biennale),在2008年至2011年间,她曾担任巴塞尔艺术展的传播经理。此次回归,她将领导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与展会的画廊、收藏家和艺术家紧密合作,并同巴塞尔主要博物馆、机构和文化合作伙伴建立密切关系。同时,克鲁斯将与欧洲业务和管理主管安德烈亚斯·比克尔(Andreas Bicker)合作,负责制定博览会的发展方向,加强其作为国际化平台的领先力量。巴塞尔艺术展首席执行官诺亚·霍洛维茨(Noah Horowitz)表示:“我相信她的企业思维、精湛的专业素养和对当代艺术的坚定信念,使她成为领导我们在家乡城市的旗舰展览并引导其未来发展方向的理想人选。”

富源,图片来源:卡蒂斯特富源,图片来源:卡蒂斯特

卡蒂斯特任命富源为中国合作项目总监。富源将与区域首席顾问翁笑雨紧密合作,发展和维护与中国艺术家、策展人和其它文化工作者的关系,构思和协助执行在中国的展览和相关活动,支持与中国的机构合作,其中包括推动卡蒂斯特藏品在美术馆的展览机会。富源是一位策展人和作者,对行为艺术及其扩展领域的研究兴趣是她策展实践和写作的重点。她近期作为德英基金会支持的策展学者,研究和勾勒艺术家旅行的轮廓。2019-2022年,她作为创始艺术总监开启美凯龙中心的筹备和开馆工作;2016-2019年,她创立和管理了非营利艺术空间Salt Projects。同时,她也是双语数字出版平台《黑齿》杂志的创刊主编,和Artforum, ARTnews, BOMB, Flash Art, Frieze, New York Times, Yishu等艺术媒体的撰稿人。

新开展览 

艺术机构新展关注海外古代与现代大师之作

本土画廊持续推出年轻艺术家个展

随着国际旅行的重启,以及外部政治环境的相对缓和,中国大陆的国际交流展在近日呈现涌现之势,这些国际交流展对古代大师及现代名家尤为关注。除了“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中法文化之春”等文化外交层面的策动,海外机构的藏品资源和项目经验也推动了国内博物馆/美术馆与其展开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国际合作。与此同时,本土画廊持续推出年轻艺术家个展,着力展现中国当代艺术的新面貌。

2“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展览现场,2023,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国际交流展热度不减,持续聚焦古代大师与现代名家名作。5月7日24点,上海博物馆“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落下帷幕,该展在98天的展期内共吸引了总计超42万的观展人次,刷新了中国博物馆付费特展的观展人次纪录。闭展当天,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今夜无眠·上博十二时辰艺术嘉年华”,建馆以来首次全天候对外开放。上周,上海博物馆宣布与东京国立博物馆续签《学术、文化交流与协作以及其他活动协定书》,延续其长达三十年的友谊。本次续签后,两馆将在适当时机重启人员交流机制。博物馆/美术馆的国际交流热度正在持续。东一美术馆于4月27日推出“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该展是东一美术馆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The Uffizi Gallery)“五年十展”合作项目的第二个展览,而“心影传神——乌菲齐美术馆藏大师自画像展”也于同一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除主要聚焦古代大师的展览之外,中外合作的现代主义艺术展览的热度也在逐步攀升。西岸美术馆于4月29日推出的展览“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隶属于“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特展单元,纳入了本年度的“中法文化之春”,并得到了上海博物馆的支持,此次展览是蓬皮杜艺术中心、西岸美术馆、上海博物馆自“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后的二度合作;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法国马蒂斯美术馆(Musée Matisse)合作的展览“马蒂斯的马蒂斯”将于7月推出,该展为亨利·马蒂斯(Henry Matisse)在中国大陆的首次个展;上海UCCA Edge六月新展“现代主义漫步: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展”则是其与柏林博古睿美术馆(The Museum Berggruen)的合作,展览将追踪梳理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多个流派的现代主义艺术发展历程。

左:傅斯特同名个展展览海报,图片来源:没顶画廊 右:“边云翔:河西闻记”展览海报,图片来源:没顶画廊左为傅斯特同名个展展览海报,右为“边云翔:河西闻记”展览海报,图片来源:没顶画廊

国内画廊持续关注年轻艺术家,没顶画廊推出艺术家边云翔与傅斯特双个展,香格纳画廊(M50)呈现重启后首个群展“补天”。没顶画廊于5月6日同步推出展览“边云翔:河西闻记”与“傅斯特:傅斯特”, 呈现边云翔讲述人类于大漠中野心循环的影像三部曲,以及傅斯特的最新有机抽象绘画作品。香格纳画廊位于M50的空间自5月6日起重新对外开放,重启后的一个群展项目“补天”关注使用不同艺术语言及方法论的艺术家作品,表达年轻艺术力量在多语境且纷繁复杂的今天对全景观艺术群像的再次凝视,该项目在展览期间将会持续更新迭代作品,并更换艺术品的排列组合方式。

艺博会 

北京艺术生态回暖

台北跟进“重聚”趋势

自“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重聚”在四月举办以来,北京的艺术生态逐渐回暖,夏季,画廊周北京和JINGART艺览北京将陆续进行,同期联动全城近50个展览。尽管大陆赴台自由行仍未开放,但第四届台北当代艺博会所公布的参展名单依旧传递了积极的讯息,90家参展画廊的数量已接近疫情前水平,来自香港地区的画廊数量也较第三届有所增加,海峡两岸的艺术交流的全面恢复值得期待。

JINGART艺览北京现场,2021,图片来源:ART021JINGART艺览北京现场,2021,图片来源:ART021

画廊周北京2023将于五月底举行,JINGART艺览北京六月回归线下。第七届画廊周北京以“易见”(Visibility)为主题,将于五月下旬举行,邀请国内外40家美术馆与画廊,以798艺术区为中心,辐射至草场地艺术区、吉里国际艺术区、国贸、顺义多地,并联合JINGART艺览北京、阿那亚,共同呈现多元蓬勃的艺术景象。期间,全球9座城市的近40家参展画廊和机构的近50个展览,将为广泛的国内外观众甄选优质的当代艺术内容,同时也将呈现以雕塑、装置、影像、表演等不同类型艺术作品为内容的公共空间,以及关注华语地区年轻艺术家创作面貌的新势力单元。第四届JINGART艺览北京则将于6月1日至4日回归北京展览馆,汇聚来自11座城市的50余家参展商。2022年,JINGART艺览北京鉴于疫情防控形势,宣布取消其线下办展计划,以线上展览形式“JINGART PLATFORM”呈现。本届JINGART艺览北京回归线下,是北京地区在中国大陆取消疫情防控措施之后,举办的第二个艺术博览会。

第三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展览现场,2022,图片来源: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第三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展览现场,2022,图片来源: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即将于5月12日至14日在台北南港展览馆举行。本届博览会汇聚 90 家国内外顶尖画廊,同时凸显新兴艺术力量的丰富创造力。其中首次参展的画廊比例逾三成,为藏家与观众展现出台湾丰富的在地文化与亚洲艺术生态的紧密连结,与世界各地艺术机构恢复合作的同时,在台湾现场激活新的当代艺术生态。除了主展区“当代网域”及展示新兴艺术的“新生维度”,本届新增“艺术载点”重点呈现具有历史意义的主题特展。公共艺术计划包括一系列装置艺术品的推出,迈出再度回归的“实境计划”第一步,以及以“在域外”为主题、由重要国际策展人及学者参与展开多元探讨的“思想串流论坛”。

博物馆 

渡过难关之后

国内外新开博物馆与美术馆将相继亮相

随着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博物馆与美术馆的运营也在逐步恢复正常。国际范围内的新开博物馆/美术馆验证了这一态势。而就国内而言,疫情对博物馆与美术馆造成的影响更为深远,博物馆与美术馆在“渡过难关”之后开始向外布局,但同时也伴随着资金层面的审慎考量。木木美术馆成都新馆和余德耀美术馆新馆的开设,一定程度上都与旧址的租约到期有关。

布法罗AKG艺术博物馆园区布法罗AKG艺术博物馆园区

美国布法罗AKG艺术博物馆(Buffalo AKG Art Museum)将于5月25日开馆。布法罗 AKG 艺术博物馆的前身为奥尔布赖特·诺克斯艺廊(the Albright-Knox Art Gallery),布法罗AKG艺术博物馆扩建项目筹集了约 1.95 亿美元资金,是纽约西部历史上最大的文化机构筹款活动,最终耗资2.3亿美元。博物馆由国际建筑公司OMA的重松昌平设计,增加了超过30000平方英尺的展览空间,包括一个双层高度展厅,用于特展展陈。此外,博物馆的冈拉克大楼颠覆了博物馆应当设计为不透明模式的传统概念,在内外部空间之中构建了巨大的孔隙和留白,以展示各种规模、各种媒介的现当代艺术。同时,馆长杰尼·塞伦(Janne Sirén)希望挑战这座美术馆在这个贫困率高达30%的城市已然塑造的精英形象,他表示:“博物馆可以是很多东西,但它必须是社区的。”

木木美术馆(人民公园馆)外观,图片来源:木木美术馆;摄影:夏至.jfif木木美术馆(798艺术区),图片来源:木木美术馆

木木美术馆宣布其成都新馆将于七月开幕,首展呈现“坂本龙一|一音 一时”。木木美术馆于4月27日宣布其新馆“木木美术馆(人民公园馆)”将登陆成都祠堂街,为其“三城四馆”全国战略计划的关键部署。新馆立面大面积使用灰色陶砖,局部立面通过砖块的排列组合形成渐变镂空,与祠堂街建筑街区相呼应,并营造现代感的视觉美学。木木美术馆(人民公园馆)开幕首展位日本先锋作曲家、艺术家坂本龙一个展“一音 一时”,由木木美术馆创始人雷宛萤担任展览总策划,难波祐子与王宗孚任策展人。“一音 一时”是2021年北京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坂本龙一个展“观音 听时”的的延续和发展。5月4日,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发布公告,其因建筑租约到期,将停止运营,同时向公众披露了其旗舰馆与木木艺术社区的计划。该计划将于2023年年底公布。

余德耀美术馆新馆设计效果图,©HBAarchitecture余德耀美术馆新馆设计效果图,©HBAarchitecture
艺术奖项 

2023年重要艺术奖项陆续公布

2023年特纳奖(Turner Prize)公布入围短名单,本年度特纳奖是汤纳美术馆(Towner Eastbourne)百年庆典“Towner 100”的一部分,该美术馆以收集和展出英国现代艺术而闻名。德国国家国家美术馆奖(Preis der Nationalgalerie)首次颁发给四位艺术家,官网称,该举措采用了将展览作为集体交流的理念。

芭芭拉·沃克(Barbara Walker),《举证责任》(Burden of Proof),2022,摄影:Danko Stjepanovic芭芭拉·沃克(Barbara Walker),《举证责任》(Burden of Proof),2022,摄影:Danko Stjepanovic

泰特美术馆于4月27日公布了入围2023年特纳奖的四位艺术家:杰西·达林(Jesse Darling)、梁芝兰(Ghislaine Leung)、罗里·皮尔格里姆(Rory Pilgrim)和芭芭拉·沃克(Barbara Walker)。入围艺术家作品展览将于2023年9月28日至2024年4月14日在东萨塞克斯郡的汤纳美术馆举行,获奖者将在今年12月5日的颁奖典礼上宣布。四位艺术家中,杰西·达林使用雕塑和装置唤起人体的脆弱性和权力结构的不稳定性;梁芝兰对画廊空间的重新思考和充满温暖、人性和幽默的作品给评审团留下了深刻印象;罗里·皮尔格里姆将故事、诗歌、音乐和电影融合在一起,与伦敦东部的巴金和达格纳姆区社区合作,反映疫情期间的变革和斗争;芭芭拉·沃克使用巨大规模的肖像来讲述同样宏大的自然故事,揭示人们如何因为自己的身份和不公正而被边缘化。泰特英国美术馆馆长兼特纳奖评委会主席亚历克斯·法夸尔森(Alex Farquharson)表示:“这些艺术家都致力于探索生活缝隙的矛盾与反差,将抽象概念、政治关注与亲密真诚的个人身份、当代社区力量相结合。”

article00_810x从左至右:詹姆斯·理查兹(James Richards),汉娜·利帕德(Hanne Lippard),丹尼尔·李(Daniel Lie),潘岱静,摄影:Victor Luque, Felix Brüggemann, Daniel Lie, Dzhovani

2024年德国国家美术馆奖公布获奖名单。艺术家潘岱静、丹尼尔·李(Daniel Lie)、汉娜·利帕德(Hanne Lippard)和詹姆斯·理查兹(James Richards)获奖,这也是该奖项自2013年成立以来,首次颁发给四位获奖者。音乐制作人潘岱静出生于中国,创作媒介覆盖表演、装置和编舞等,作品具有强烈和丰富的心理空间通感和艺术表现力;丹尼尔·李(Daniel Lie)的雕塑装置关注生态环境和非人类生命形式;音乐艺术家汉娜·利帕德(Hanne Lippard)围绕政治问题推出沉浸式声音雕塑作品;詹姆斯·理查兹(James Richards)注重将实验性技法与历史记忆、档案和保护问题相耦联。2024年4月至9月,四位获奖者各自创作的新作品将在柏林汉堡火车站美术馆(Berlin’s Hamburger Bahnhof)展出。项目策展人山姆·巴道伊(Sam Bardaouil)和提尔·费勒斯(Till Fellrath)表示,“通过授予联合奖项,德国国家美术馆展示了不同的艺术立场,推动艺术理念彼此的面对面交际和对话。同时,德国国家美术馆奖将与汉堡火车站的收藏密切联系,为未来保留艺术界的各自快照。”

艺术与科技 

人工智能的技术突变

在艺术界带来的浪潮与风波

人工智能的技术突变持续给艺术界带来影响,艺术家不断尝试探索其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场景;与此同时,新技术带来的法律和伦理争端,引发了一系列版权新规的出台,来自技术领域的人士变动,也将对艺术界产生警示。

亚历克斯·以色列(Alex Israel),摄影: Jack Pierson亚历克斯·以色列(Alex Israel),摄影:Jack Pierson

高古轩任用ChatGPT宣布新展览。美国艺术家亚历克斯·以色列(Alex Israel)是ChatGPT的忠实拥护者,其新展“鳍”将于5月12日在高古轩画廊(罗马)开幕,展览陈列了“一系列巨大的彩色塑料冲浪板制作的‘鳍’雕塑,精心雕琢的细节赋予作品丰富的趣味性和惊人的美感”——这篇新闻稿由ChatGPT自动生成。此举引发了艺术界的争议。面对争议,艺术家决定再次使用ChatGPT来回应:“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的新闻稿,是对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重新定位。人工智能不再仅仅是用于完成任务的工具,在许多方面,其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媒介。生成文本耗时很短,但项目落地与执行花费了更长时间,重要的是确保最终成品不仅仅是一个噱头,而是对艺术家与媒体之间关系的深思熟虑。” “我们很难判断人工智能生成的新闻稿是否和人类写作一样清晰。一方面,人工智能已经可以生成非常复杂精妙的文本;另一方面,其在人文主义的层面仍有许多不足。我认为最终应当由读者决定新闻稿是否成功。”

漫画《黎明的曙光》(Zarya of the Dawn)(2023)封面(局部),图片来源:Kris Kashtanova漫画《黎明的曙光》(Zarya of the Dawn)(2023)封面(局部),图片来源:Kris Kashtanova

美国出台AI版权新规,只保护具有“人类作者身份”的人工智能艺术。近年针对各种创造性物品版权保护的注册申请,美国版权局政策和程序指南明确指出,由自然、动植物创造的作品不能注册,其中包括“没有人类作者的任何创造性投入或干预、由随机或自动运行的机器或单纯的机械过程产生的作品”。但根据近期美国版权局发布的新准则,这一领域可能会增加一些回旋的余地。典型例证是关于漫画书《黎明的扎利亚》(Zarya of the Dawn)版权注册的决定,该书由纽约艺术家和人工智能(AI)顾问Kris Kashtanova撰写,图像通过AI平台Midjourney生成。美国版权局授予该书整体的版权,但没有授予书中个别图像的版权,称这些图像并未由艺术家独立制作。也许是受人工智能在创作领域的渗透影响,版权局在3月补充澄清了版权作者要求,在特定情况下,“包含人工智能生成材料的作品也可具备人类作者资格。例如,人类以充分的创造性与能动性筛选、处理人工智能生成的材料,最终构成整体性的原创作品。”这或许为部分艺术家揭示了在新领域的前进方向。

OpenSea, 图片来源:PiggyBank, UnsplashOpenSea, 图片来源:PiggyBank, Unsplash

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企业高层发生动荡:OpenSea前产品经理被判有罪,“AI教父”宣布辞职。5月3日,最大的 NFT市场 OpenSea 的前产品经理纳撒尼尔·查斯坦(Nathanial Chastain)被判违反保密程序,以虚高利润出售 NFT,从而结束了有史以来第一次针对数字资产的内幕交易审判。这种针对虚拟技术的欺诈理论此前从未被应用,NFT 市场不得不评估重新评估其风险,这似乎预言了虚拟市场、人工智能潜在危机的未来风暴。从最初对人工智能的追捧热潮到如今的担忧,科技巨头间的竞争无法逆转。4月,谷歌副总裁、被称为“AI教父”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宣布辞职,他就AI风险发出了警告,他认为AI对文本、图片和影像不容小觑的生成性,会在未来消灭重复繁杂的工作,给就业带来负面影响。长远来看,完全自主武器诞生的可能性以及AI模型从训练数据中习得的行为趋势,都让辛顿感到非常担忧。如果不预先制定相关法规、控制措施和紧急预案,人类或在未来对AI彻底失去控制。不过目前,谷歌首席科学家杰夫·迪恩(Jeff Dean)强调,他们仍将致力于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和有益于人类的方法,并对AI潜在风险保持警惕。

闫晓静和她的“灵芝女孩”:共生关系形成于危机时代

艺术家借由“灵芝女孩”的培育,回顾祖先对待自然的方式,以帮助思考如何利用自然手段获得复原的力量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