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应国际命题
▲ 苏州博物馆“博物馆与现当代艺术”沙龙现场,图片来源:TANC
中国的博物馆如何回应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5月14日,苏州博物馆举办了以“博物馆与现当代艺术”为主题的“对话苏博”艺术沙龙。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说,“我一直认为国际博物馆每年的主题都很‘国际范’,落地到中国之后,中国的博物馆需要根据国情进行重新的阐释。”
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信息技术的升级,博物馆面对的外部环境在改变,现在的博物馆与观众的联系有很多渠道,不仅仅是观众来博物馆看展览,通过互联网、微信、微博,甚至于电话等都可以进行交流,交流方式的改变对博物馆内部产生了很大的触动,比如我们的管理理念、服务方式、展示手段等等,都会随之发生改变。”
▲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外观,图片来源:TANC
对于国际博物馆日的国际影响,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杭间在与《艺术新闻》的专访中说,“博物馆作为欧美国家新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十年前或者更久就已经开始转型,这样的转型,表现得润物无声,影响深远,但是,发展中国家很久以后才发现,这种转型实际上所起到的西方文化价值的推导,其作用要远远超过发动战争和先进武器的输出。‘超联结’是西方新博物馆转型的进一步推进,我的理解,其范围更宽更广,其手段更多更新,接受面也更开放,因而其影响力也更不能小觑。”
▲ 苏州博物馆主庭院夜景,图片来源:TANC
对于中国的博物馆来说,当下最为紧迫的命题是什么呢?陈瑞近认为,“中国的博物馆目前正在急速增长,我们大概每天都会产生一座新的博物馆,这个速度是惊人的,但是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博物馆自身的质量也需要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博物馆人认真思考外部环境改变之后我们的应对措施。现在中国的博物馆正处于一个政策上占有优势的发展好时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主动迎上去。所以,我说的慢下来是体现在博物馆日常工作的思考中,要认真的去琢磨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去进一步改进,如何去进一步提高。”
就同一问题,杭间表示,“中国博物馆当下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迅速理解和掌握当代欧美国家新博物馆的理念和手段,在博物馆与大众联系上能建构起一个全新的服务与互动的关系;二是推动区域和本地文化的再发现,再认识,从而在发展的基础上真正确立文化自信做出贡献。”
▲ 《国家宝藏》海报,图片来源:sohu
在中国,博物馆等艺术机构近年来愈发积极地在国际博物馆日前后举办展览和特别活动,借以推广并普及博物馆类型的机构的使命、功能和内容。去年,“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电视节目的热播,让今年中国各地举办的博物馆日活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种借助大众文化传播而兴起的博物馆热潮或许可以看做中国的博物馆对于“新方法,新公众”的回应;对于国有博物馆而言,这种凭借体制优势形成的联动和共同组织,亦是“超联结的博物馆”在中国社会里的独特体现。
▲ 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上海主会场,图片来源:sohu
上海是今年博物馆日中国会场的主场城市。5月18日至22日期间,由上海博物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和上海市博物馆教育联盟共同承办的“博物致知”首届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在世博会博物馆举办。这是国内首个该类型的博览会,由长三角“三省一市”的36家博物馆、纪念馆和文化单位共同参与,其中包括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展出了展览、推广宣传、营销、出版、数字化项目等各类博物馆教育品牌项目。博览会期间,上海博物馆还推出了两场筹备多年的“远可观赏,近可把玩”的教育展览,分别是专注中国古代建筑的“可达之境,中国古建”和着眼民间文玩的“艺匠古今”
数据解读文化艺术机构的中国成绩
上海是中国文化艺术机构最为活跃和多样的城市之一,根据上海市文物局博物馆管理处和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上海市注册在案的博物馆(纪念馆)共125家,美术馆82家;在美术馆类别中,国有美术馆18家,民营美术馆64家,全年新增明当代美术馆、昊美术馆、宝龙美术馆、苏宁艺术馆、明珠美术馆、艺仓美术馆等9家民营美术馆。
▲ 上海博物馆,图片来源:Dreamstime
从数据上看,2017年,上海市的博物馆共接待观众2197.76万人次,其中仅上海博物馆就接待了210.9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该馆举办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在3个月的展览期内,吸引了近40万人次的观众。上海市的美术馆2017年总参观人数为617万人次,在国有美术馆中,中华艺术宫以255万人次位列榜首,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的数字为43.8万人次,而龙美术馆(西岸馆)以60万人次的观众量成为最热门的民营美术馆。此外,作为长三角博物馆系统中的重要成员,2017年度,苏州博物馆承接的观众人次超过了200万,而南京博物院则接待了329万人次的访问。
▲ 故宫博物院,图片来源:bilibili
在国家级文博机构汇集的北京,2017年也是一个不断刷新数字记录的年份。中新社数据显示,2017年,故宫博物院接待了1699万人次的游客和观众,为该馆历史之最,较上年增加4.25%。2017年,“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赵孟頫书画特展”等大型展览提升了故宫博物院展览的水准和多样性,在2018年,除了近期举办的“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和5月开放的古代家居馆,下半年故宫还将举办清初“四王”书画展、摩纳哥王室展,以及馆藏玉器展等;此外,位于故宫西六宫西南角的启祥门今年开始常年开放,珍宝馆、钟表馆、石鼓馆等多个常设展馆进行调整。
在今年4月27日举行的GMIC北京2018大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自2016年故宫开始使用支付宝,2017年增设微信服务后,网上预约迅速增长了41%至65%,三分之一的观众都采用手机自助买票。同时,近年来故宫的开放区域逐步增加,从2014年开放52%,上涨到2017年超过80%,预计到2020年,故宫的开放面积将达85%。并且在加大网站建设后,去年故宫网站访问量达到逾8.19亿次。
▲ 中国国家博物馆,图片来源:chinatimes
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布的观众数据报告,拥有超过100万件藏品的国博2017年接待观众的总数达806.3万,较上年相比增加51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6万人次。在2018年春节期间,国博的日均参观人数则超过了3万人次。在全球范围内,国博的年访客人次总数仅次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810万人次。
更多的参观人数,更大的挑战
观众人次数字连破纪录,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观众对于博物馆等艺术机构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也获得了相应的提升?“观众对博物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当博物馆陈列展览有效影响公众的认知度后,才能提升观众的参与度。”三星堆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朱家可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说。“博物馆‘参与度’含义也很广泛,不仅包括观众人数增长,还意味着博物馆具有更强的社会号召力与行动力。”
▲ 三星堆博物馆,图片来源:sina
“其实,博物馆一直都在寻求新的方式吸引公众,赢得支持。博物馆的陈列布展,不再是‘以文物为中心’,将更关注引导不同社会背景、知识结构、爱好兴趣的观众获得基本一致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认知;另外,也将通过‘新文创’产业为突破口,围绕文创产品、电影、文学、文化机构等文化衍生品,大力实施品牌授权,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朱家可说。
除了数据显示的受欢迎程度以外,在中国,还有哪些标准用来衡量一家博物馆的内容与经营水平呢?据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介绍,就国家级博物馆而言,“从2008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就委托中国博物馆协会开始做中国博物馆的评估工作,衡量的标准很复杂,目前包括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三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含有若干内容。整个分值在1000分,其中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200分;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300分;影响力与社会服务500分。博物馆经定级评估确定相应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一级博物馆需达到800分,二级博物馆需达到600分,三级博物馆需达到400分。一、二、三级博物馆占全国博物馆数量的比例分别控制在3%、6%、9%以内。”2019年将是苏州博物馆60周年馆庆,针对近期的展览重点和发展目标,陈瑞近说,“一是明年我们策划了几个重量级的展览,比如,清代藏家系列展览的收官之作,潘家的展览。二是我们在苏州的新城区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的再发展,需要更多的空间。这座博物馆将与现在的博物馆有所区别,无论是从目标定位还是从功能结构上,新的博物馆争取在2020年建成。”(撰文/李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