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温哥华美术馆亚洲新馆2017破土:其总监郑胜天继续在北美“布道”亚洲艺术

Apr 28, 2016   艺术新闻/中文版
img_4bb41b3e3b4684e0a65476212efabcce▲ 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于2014年正式成立,美术馆同年举办了“紫垣撷珍——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览

温哥华。温哥华美术馆(Vancouver Art Gallery)是目前加拿大西部最大的美术馆,现有馆藏1万余件。美术馆所在城市温哥华是境外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目前拥有42%的亚洲人口,预计在未来10年内将占到城市居民的一半以上。作为北美地区极少数着重推动亚洲当代艺术的公共美术馆,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Institute of Asian Art)总监郑胜天在近期于乌镇召开的发布会上谈道:“我们在推动亚洲馆展览项目的同时,希望看到它为观展群体带来的连锁反应。”

郑胜天在发布会上回顾了温哥华美术馆与中国艺术的渊源,他认为,“成立一个关于亚洲和中国艺术的机构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据郑胜天介绍,创立于1931年的温哥华美术馆在开馆两年后,便在当时位于西乔治亚街的空间中举办过一次颇具规模的中国传统绘画展览,展出了包括李公麟、马远、文徵明、黄慎、唐寅等宋、元、明、清时期大师作品在内的92件珍品,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时任麦基尔大学中国学系主任江亢虎的家藏。1987年,温哥华美术馆举办了当时去世不久的李苦禅的个展,李苦禅纪念馆提供的90件艺术家代表作参展,在当时西方的公共美术馆中是极其可贵的。

经过数年筹划,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于2014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并于同年10月和11月一连举办了“紫垣撷珍——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及“开卷:当代与传统”两个以中国传统艺术为主题的展览。

438-rep-1_150922_press-images2

▲ 温哥华美术馆新馆设计效果图

2015年9月29日,温哥华美术馆公布了新馆的设计方案,由瑞士建筑事务所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担纲设计的展馆将于2017年正式破土,预计于2021年竣工,届时亚洲馆将以独立的展示空间筹划更大规模的综合性展览,并开展针对亚洲艺术的系统性研究。郑胜天将当前亚洲馆的现状类比于香港的M+视觉文化博物馆,“展馆还未建成,体制和展览先行。”

LeeBul-13

▲ 李昢2012年作品《Souterrain》在温哥华美术馆展览现场

据亚洲馆策展人斐丹娜(Diana Freundl)介绍,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未来的展览项目将重点关注中国(大中华地区)、印度、韩国和日本4个国家。目前美术馆正在二层空间展出韩国艺术家李昢(Lee Bul)的系列装置作品;7月9日,来自新德里的跨媒介艺术家巴尔提·卡尔(Bharti Kher)在北美的首个大型回顾展即将揭幕,展出其关注女性身份的雕塑及绘画作品;2017年的展览计划则以香港回归20周年为视角,从1920年代的香港现代主义绘画、1980年代从香港移民到温哥华的艺术家、当代年轻香港本地艺术家3个创作代际来呈现香港和温哥华两座城市之间的文化联动。

2015年11月2日,温哥华美术馆宣布成立亚洲艺术理事会,并委任艺术家徐冰、藏家周大为、李琳、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韦莎卡·迪赛(Vishakha Desai)、新德里克兰·纳达美术馆馆长鲁比娜·卡洛德(Roobina Karode)、韩国艺术家金守子(Kimsooja)、东京森美术馆馆长南條史生(Fumio Nanjo)共7位创始成员,持续为尚在筹备中的亚洲馆的展览、公共项目及馆藏提供建议和指导。

同样是在去年年底,郑胜天被任命为加拿大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总监,促进新馆的建设,开展展览、研究、收藏等工作。郑胜天是艺术家、策展人、艺术媒体人、学者,参与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艺博会、画廊,也是早期重要的中国艺术在海外的推介者。此外,作为艺术教育者,他的学生正是“’85新潮”的核心先锋,他是这一艺术运动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自2002年起,郑胜天主持编辑国外唯一的专门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的英文期刊《Yishu》(典藏国际版),至今已持续14年。

2002年起郑胜天在温哥华主编的Yishu杂志
▲ 2002年起郑胜天在温哥华主编的《Yishu》杂志

郑胜天也通过研究、展览、工作坊等一系列项目,主动重新面对中国20世纪艺术史的叙述,不断回访他所走过的历史。即将于今年9月在北京长征空间开幕的展览“世纪:SHENG PROJECT”,将以郑胜天数十年的艺术经历作为个案,目的并非做个人艺术回顾展览,而是尝试以个体艺术生命与经验来重新丈量中国20世纪艺术史叙述。

 

在《艺术新闻》的采访中,郑胜天谈到了这一展览的举办初衷:“我一生中保存了很多历史资料,为此我于2014年建立了我的个人网站shengproject.com,名为‘胜天作业’。这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我自己研究,同时也希望为其他艺术研究者提供方便。我希望通过这个展览,使这个网站有所完善,让大家真的使用起这些材料,让这些历史尘封的材料活起来。”

在亚洲文化的“飞地”温哥华,作为中国现当代艺术至今在海外最重要的“布道者”之一,已近80岁高龄的郑胜天能否继续发挥能量,为“亚洲之外的亚洲现当代艺术”建立一个研究、收藏和展示的机构范本,值得我们拭目以待。(撰文/徐丹羽)

Copyright © 2016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追究法律责任。

以扩建对抗萧条?美国博物馆的马拉松式扩容远超别国

当中东、亚洲和南美洲崛起大量耀眼崭新的艺术建筑时,美国的博物馆也处在持续的增长之中。《艺术新闻》的调查发现,2007年至2014年这段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时期,49.5亿美元被投入或抵押在美国26家博物馆的项目上。而最近,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现代艺术博物馆均在宣布扩容的相关消息后不久公布自愿离职和可能的裁员计划。更新、更大的展览空间在为博物馆提高参观人次的同时,是否也埋下了财务上的“定时炸弹”?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